张冷东想要去教训秦悠然,但是郁怀情坐在那里他就没有胆子再上前去,郁王之名不是他一个小辈能够冒犯的,而且他也不敢,郁怀情的实力也在他之上。
至于闻人雨薇,见到郁怀情被所有人敬重,她自己心中也升腾起一股满足感,离开秦府的时候,她竟然鬼使神差地搂住郁怀情的胳膊,毫不介意。
时至下午,京都的大街上依旧人潮如流,新年的气氛愈发浓重。二人回到府中便洗漱更衣,准备晚上的庆典。虽然武德圣帝只邀请了郁怀情一人,但是郁怀情却想又没有说只许他一人去,所以带上闻人雨薇也是挺好的。
傍晚时分,从皇宫中派出的金色銮车准时停在闻人府外,静候郁怀情。
白无言通报了一声,不多时郁闻二人便都出来了。
郁怀情面如冠玉,丰神俊逸,长发被一根红色丝带束起,平添一分柔情。他身穿金色华服,腰间悬挂龙凤翠玉,便如帝王出行。
闻人雨薇穿着红色的宫装,红色的宫装用金丝线绣上了朱雀纹,精致的小脸在衣服的映衬下更显娇嫩。她头戴珠翠却又不显繁杂,反而更是有着出尘的清丽。
郁怀情看着如此打扮的闻人雨薇,不免被惊艳到了,随即牵起她的手,一起坐上了金色銮车。
銮车出行,路人相让,这是标准的帝王礼,久居京都的百姓皆跪拜帝王,他们虽不知车中人是谁,但是他们清楚这只有帝王才能享受的礼遇,新年之前能够见到帝王,那也是福泽!
车中闻人雨薇听到车外的呼喊声,好奇地挑起车帘,于是满眼是百姓诚服,再回头,郁怀情端坐车中,闭眼入神,一如当初凯旋而归的王!
闻人雨薇浅浅一笑,放下车帘。
“下雪了!”车外逐渐安静下来,郁怀情如是说道。
“你怎么知道?”闻人雨薇见郁怀情并没有往外看,所以问道。
“我闻到了雪的味道,是从东山飘来的雪!”郁怀情欣喜道。
銮车驶入长安街,金碧辉煌的王宫就在前方。
“东山王,到!”年轻的宫侍看着銮车到来,向着皇宫喊道。
下一刻,平安门前再次响起宫侍的声音,不消十息,王宫内外皆是此声!
銮车停在平安门外,宫侍正上前要扶着郁怀情下车,却没料到郁怀情早先一步跳了下来,然后闻人雨薇拉着郁怀情也一跃而下,年轻宫侍正不知所措,郁怀情见状微微一笑道:“前方带路吧!”
“禀大王,平安道我们不能走,请大王一路向前!”年轻的宫侍跪下说道。
郁怀情微微皱眉,真是太多的规矩!
外面果然在飘雪,平安道旁的大红灯笼上雪花纷飞,闻人雨薇安静地走在郁怀情身旁,不似以往的活泼。
“这就是大家闺秀吗?”郁怀情看着闻人雨薇不禁想道,平日里的闻人雨薇活泼开朗,而现在却又端庄典雅,完全不像一个人,让郁怀情捉摸不透。
殿前,文武百官皆起立,面向郁怀情行礼,声势浩大,响彻王宫。
郁怀情一挥袖袍,略施手段,顿时殿中灵气氤氲,众人皆感觉神清气爽。
“哈哈,郁王好手段!一来就送上如此大礼!”武德圣帝上前大笑。他是习武之人,自然知道郁怀情做了什么,察觉到这浓郁的灵气,除了心惊还是心惊。
“略送薄礼,与大家一同庆贺!”郁怀情也不在意,其实他放下这么多灵气主要是为了保暖,这三面通风的大殿不得冻死人?他倒无所谓,但衣着单薄的闻人雨薇却不一定吃得消。
众人感到这奇妙的变化,互相议论通过武官之口也知道这是郁怀情的大手段,又全都拜谢一番。
秦明跟着柳长青坐在前排的位置,柳长青身旁还有一个样貌清秀的少女,郁怀情猜测可能是柳长青的女儿。
秦明再见郁怀情百感交集,他当初的猜测竟然全部是真的,他没想到他竟然和这样的传奇人物一起吃了野薯喝了肉汤,而且郁怀情的实力已经达到如此境地,怎能叫视武如命的他不激动?
“司主,当年的郁锋惊才绝艳,没想到他的儿子也如此不凡,这是我辈之幸还是我辈之厄难?”秦明不禁问道。
“当年的郁锋于我们这一辈人来说便是厄难,他的天资、他的实力难以超越,而他的儿子,郁怀情,于你们是幸还是厄?”柳长青笑语。
秦明思索不语,他身旁的少女却是说话。
“司主便说过郁锋是天下一等一的有情人,否则也不会以死来了结与魔龙教的因果。而这郁怀情为人我也听秦明说过他在草原的事迹,不逊于他的爹。而且进了这大厅,闻人家的姑娘便打了寒颤,郁怀情便化出这浓郁的灵气为她御寒,真是让人羡慕这女子!”
“如此有情有义的人,应该是幸事,同辈人都该追赶他的脚步,这就是我辈前进的目标,我想我们要是请教他武道一途的问题,他一定会解答的!”少女逐一说道。
“可是他要是压制我们呢?”秦明不假思索道。
“你可见他欺压弱小?实力如他,只要闻人雨薇靠在他的身旁便不会受凉吧,有必要弄出这么大的动静福泽我们?我都想运功修炼了!”
秦明想到那天夜晚,的确如此!
“溪川是对的,我们当年都错了,恨欲要其死,钦佩他的人也并没有出手帮助,不然现在的武林必然是另一番样貌!”柳长青说的自然是郁锋。
武德圣帝邀请郁怀情入座,和他一起坐在正位,闻人雨薇自然是跟着坐在他身边,有佳人相伴郁怀情也是乐得如此。
“郁王早有佳人相伴,我倒是唐突地安排了晋王女为你斟酒布菜。”武德圣帝笑说。
“陛下你也坐下吧,庆典就要开始了!”一直端坐的帝妃出言,她身穿金色宫装,凤冠霞帔,有母仪天下之姿!
武德圣帝于是也入座,不多时,王宫深处传来悠悠钟声,传遍京都,礼仪官走到殿前主持庆典。
“武德三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四方诚服!瑞雪丰年,祥瑞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