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由于经济不景气,他的生意一落千丈,投资人纷纷打退堂鼓,那时每天都有人威胁要对他提出起诉或是没收抵押物。他每天忙着四处求银行延长贷款期限,安抚工人继续施工,还得面对堆积如山的复杂文件。他唯恐有天会被提去证人席,接受法官的质询: “约翰·柯克隆,你真的不识字吗?”
到了1986年的秋季,48岁的约翰做了两个破天荒的决定。首先他拿自己的房子做贷款抵押,再就是他鼓起勇气走进市立图书馆,告诉成人教育班的负责人,“我想学识字。”说完他便哭了起来。
教育班安排了一位65岁的祖母当约翰的指导老师,她一个一个字母地耐心教导他,14个月后,他公司的营运状况开始好转,而他的识字能力也大有进步。
他后来在圣地亚哥的某个场合里公开自己曾是文盲的事实,这项告白跌破了与他曾合作的200名商界人士的眼镜,为了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他加入了圣地亚哥识字推广委员会,开始到全国各地发表演说。
“不识字是一种心灵上的残障,”他大所疾呼:“指责他人只是徒然浪费时间,我们应该积极教导有阅读障碍的朋友。”
约翰现在一拿到书本或杂志,或是见到路标,便会大声朗读,只要妻子凯西不嫌他吵,他觉得读书的声音可比歌声更美妙,他现在也能安然入睡。
有一天他突然灵光一现,兴冲冲地到储存室翻出一个沾满灰尘的盒子,里面有一叠用丝带绑着的信笺,没错,经过25年,他终于能看懂妻子当年写的情书。
(佚名)
挺直你的腰板
环境的改变往往给一个人的成长带来新的刺激和机会,对待挑战,与其消极回避不如主动出击,这种信念常常是成功的前提。
有两位来自农村的姑娘,同班同学常常嘲笑她们,甚至怀疑她们偷了别人的钱,她们想用真诚去感化他们,却没收到效果,只好保持沉默,整天早出晚归,不想见到他们。她们上高中时的学习一直很好,而现在却成绩下降了,精神也快崩溃了。
她们的苦恼,简单地说,是由生活环境的骤然改变而引发的。能够考上大学,足以说明她们的学习成绩比较优秀,凭着这一点,过去她们一定得到过别人的羡慕和自尊心的满足。但是来到大城市,进入大学,竞争对手更强了,她们在学业上未必还能保持原来的优势,而其他方面的“劣势”却暴露出来,比如“穷”与“土”。她们都说自己“自尊”、“要强”,其实这种境遇上的变化常常让人生出很强的自卑来。正是这种自卑,使她们在遇到不平时,采取了“躲”与“忍”的策略。但“躲”和“忍”并没有增加别人对她们的尊重,而尊重应是人与人之间平等交往的基础。
出身农村不是罪过,有幸来到大城市学习是一生中最大的运气,当然这少不了血汗及艰辛。不要把城市想像得如何神秘,如何了不起,其实生活在城市的人并不比你强多少,他们拥有的只是自信多于你,所以你大可不必在意自己的出身,只要拥有信心,你和他们一样优秀。
城市与农村具有不同的经济和文化背景。与简单、安静的农村生活相比,城市的节奏确实更为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我们不能否认,城市所拥有的文化气氛、教育水平、信息密度以及生活的便利都是乡村无法比拟的。而这些,在某种程度上正代表着文明和进步,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大有益处。
首先,要认清花花绿绿的城市中真正有价值的是什么。城市的复杂就在于包容了各种各样的相融和相斥的事物。一方面文明科学日新月异,另一方面愚昧腐朽仍未彻底消失。生活在其中,需要有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判断力,认清什么值得追求,什么必须摒弃。
其次,需要有积极主动的姿态。环境的改变往往给一个人的成长带来新的刺激和机会,对待挑战,与其消极回避不如主动出击,这种信念常常是成功的前提。
再次,扬己之长,补己之短。由于环境的不同,来自农村的青年与从小生长在城市的人比较,在知识面的广泛、社会交往的灵活等方面有一定差距。
但是,农村青年也有长处,他们的勤奋、忠诚、吃苦耐劳等品质,无论在何种时代何种环境都是让人珍视的财富。
我国著名科学家陈章良先生也出生在农村,父亲是一字不识的农民,母亲是地道的家庭妇女。由于穷,陈章良尽管心里很自卑,但他决定好好念书,摆脱贫困。
1978年他背着行李,坐着拖拉机到县城参加考试,全乡众多考生中,陈章良是唯一的中榜者。
刚进校门,别人都会英语,可他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由于穷,家里不可能给他一分钱,他就靠学校每月发的19元助学金和假期打工赚钱度日,学校饭菜不够吃,他就靠地瓜充饥。
又穷又土的陈章良毕业后第二年,通过艰苦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美国华盛顿大学。
1987年,陈章良回国,年仅26岁就当上了北京大学的副教授。34岁那年,当上了北京大学的副校长。
陈章良成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留学生中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人,第一个在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的人,也是唯一的以研究生的身份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的人。
他在北京大学建立了两个中国最大的生物实验室,一个是国家的,一个是他自己的。如今,他已是中国农业大学的一校之长。
只要你飞,那堵墙就比你矮
一次不经意的发现让你平步青云,一个偶然的机遇让你坐上成功的宝座,一次心灵的旅行可以让你明白生活的真谛。
路在脚下,要靠自己,靠毅力走出来。但只要你飞,那堵失败的墙就比你矮。
二战后,日本食品严重不足。一位伟人应势出现。安藤百福,方便面的发明者,一个伟大时代缔造者。
安藤百福设想的方便面是一种加入热水即可速食的面。他开始研究时完全处在摸索阶段,起早贪黑,披星戴月。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一年。后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很快便拿到了方便面制法的专利。安藤百福在自己的艰苦奋斗之后,飞越了阻挡在他和成功之间的墙,拿到了成功的入场券。
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即是成功。1966年安藤百福拿着方便面去洛杉矶的超市让几个采购人员试尝,他们把面分成两半放入纸杯中,注入开水。吃完后把杯子随手扔进了垃圾箱。安藤恍然大悟,脑子里就有了开发“杯装方便面”的构想。在一次回国的飞机上,安藤发现空中小姐给的放开心果的铝制容器的上部是一个由纸和铝箔贴合而成的密封盖子。恰巧,他正被如何才能长期保存这个问题困扰,想找一种不通气的材料。于是,杯装方便面的铝盖在那一刻就这么定了下来。从此,方便面成就了一个伟人和一个伟大的时代。
伟大可以来自微小。一次不经意的发现让你平步青云,一个偶然的机遇让你坐上成功的宝座,一次心灵的旅行可以让你明白生活的真谛。
伦琴发现X光线,不就是偶然所得吗?牛顿著名的万有引力不正是来自一次平常的苹果落地吗?锯的发明不也是鲁班被锯齿状植物叶片划伤时的猛然顿悟吗?
微小并不渺小,细微处方见英雄本色。
著名的“碎花瓶理论”正是在一次偶然的失误后发现的。著名的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博尔曾经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他本打算将碎片扔进垃圾堆里,但是,当他将这些大大小小的碎片用天平来称量,竟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块碎片质量是次大块碎片质量的16倍。后来他利用这个理论来恢复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学和天体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碎花瓶理论”不也说明垃圾中也可能蕴含有极大的宝藏吗?
失败受挫之后把握时机便是成功。“千金散尽还复来”,成功永远在等待。别忘了,只要越过了那堵墙,就是成功!尽情的飞翔吧!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