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国的文化史,人们不难发现,中国的文化大多是泡在酒里的,而支撑着中国文化的一大群斯文人,又大多与酒有着深厚关联的。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他那篇著名的《醉翁亭记》,从头到尾一直“也”下去,贯穿一股酒气。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了乐。天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为有酒。“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苏东坡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酒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们从他嗜酒如命和风度潇洒的神态,可以寻到李白和白居易的影子。他的诗,他的词,他的散文都有浓浓的酒味。正如李白的作品一样,假如抽去酒的成分,色香味都为之锐减。
东晋的陶渊明,他的诗中有酒,他的酒中有诗。他的诗篇,与饮酒生活,同样有名气,为后世歌之颂之。他虽然官运不亨通,只作过几天彭泽令,便赋“归去来兮”,但当官和饮酒的关系却那么密切:其时衙门有公田,可供酿酒。他下令悉种粳以为酒料,连吃饭的大事都忘记了。还是他夫人力争,才分出一半公田种稻。弃官就无禄,喝酒就成了大问题。然而回到四壁萧然的家,最初使他感到欣喜的是“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但以后的日子如何,可就不管了。
白居易是位大酒徒。他的一生不仅以狂饮著称,而且也以善酿出名。他为官时,分出相当一部分精力去研究酒的酿造。酒的好坏,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看水质如何。但配方不同,亦可使“浊水”产生优质酒,白居易就是这样。他上任一年自惭毫无政绩,却为能酿出美酒而沾沾自喜。在酿的过程中,他不是发号施令,而是亲自参加实践。我们不妨走进历史文化名人演绎出众多传诸后世的酒故事中,去品啜中国酒文化的无穷魅力:
一、酒池肉林
商代晚期的帝王,多是淫暴之主,一味追求享受安乐。商代的贵族也多酗酒,据现代人分析推测,由于当时的盛酒器具和饮酒器具多为青铜器,其中含有锡,溶于酒中,使商朝的人饮后中毒,身体状况日益下降。商末帝纣,却是一个好色好酒的人,《史记·殷本纪》称:“(纣)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后人常用“酒池肉林”形容生活奢侈,纵欲无度。商纣的暴政,加上酗酒,最终导致商代的灭亡。周代在商人的聚集地曾发布严厉的禁酒令。
以酒误事误国的例子在古代不可胜数,楚恭王与晋国的军队战于鄢陵,楚国打了败仗,楚恭王的眼睛也中了一箭,为准备下一次战斗,召大司马子反前来商量,子反却喝醉了酒,无法前来。楚恭王只得对天长叹,说“天败我也”。将因酒误了战事的子反杀了。只得班师回朝。
帝王因酒误事有时也是好事,如齐桓公因为醉酒,将帽子丢了,齐桓公为此事感到羞耻,于是三天都不上朝,恰逢粮荒,管仲只好自作主张,打开公家的粮仓,救济灾民。灾民欣喜若狂,当时流传的民谣说:(齐桓公)为什么不再丢一次帽子啊!。
二、箪醪劳师
东周春秋时代,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后,为了实现“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复国大略,下令鼓励人民生育,并用酒作为生育的奖品:“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越王勾践率兵伐吴,出师前,越中父老献美酒于勾践,勾践将酒倒在河的上流,与将士一起迎流共饮,士卒士气大振,绍兴现在还有“投醪河”。
类似的历史故事如《酒谱》所载,战国时,秦穆公讨伐晋国,来到河边,秦穆公打算犒劳将士,以鼓舞将士,但酒醪却仅有一盅,有人说,即使只有一粒米,投入河中酿酒(也可使大家分享),于是秦穆公将这一盅酒倒入河中,三军饮后都醉了。
三、鲁酒薄而邯郸围
“鲁酒薄而邯郸围”的故事,说的是楚宣王会见诸侯,鲁国恭公后到并且酒很淡薄,楚宣王甚怒。恭公说,我是周公之后,勋在王室,给你送酒已经是有失礼节和身份的事了,你还指责酒薄,不要太过分了。于是不辞而归。宣王于是发兵与齐国攻鲁国。齐国的梁惠王一直想进攻赵国,但却畏惧楚国会帮助赵国,这次楚国有求,便不必再担心楚国来找麻烦了,于是赵国的邯郸因为鲁国的酒薄不明不白地做了牺牲品。
四、鸿门宴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王朝的部队,刘邦先破咸阳(秦始皇的都城),但刘邦兵力不及项羽,项羽大怒,派当阳君击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一场恶战在即。刘邦从项羽的季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大吃一惊,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饮酒,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璧一双,并向大将军(亚父范增)献上玉斗一双,请收下。不知深浅的项羽收下了白璧,气得范增却拔剑将玉斗撞碎。后人将鸿门宴喻指暗藏杀机。
五、汉高祖醉斩白蛇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末期,刘邦(汉高祖)做亭长时,往郦山押送劳工,但在路上,劳工大多在路上死亡,到了丰西泽中,将劳工放走,结果只有十来个壮士愿意跟随刘邦。夜中,刘邦喝醉了酒,令一人前行,前行者回报道,前面有一条大蛇阻挡在路上。我们只能回来。刘邦正在酒意朦胧之中,似乎什么也不怕,说:是壮士的跟我来,怕什么!于是勇往直前,刘邦挥剑将挡路的大白蛇斩为两段,路开通了,走了数里路,刘邦困了,倒头就睡着了。有一老妇人在蛇被杀死的地方哭,有人问哭的原因,老妇人说,有人将我儿子杀死了,有人又问,何以见得你儿子被杀?老妇人说,我的儿子,就是化成为蛇的白帝子,因挡在路上被赤帝子所斩。后来有人将此事告诉刘邦,刘邦听后暗自高兴,颇为自负。
六、文君当垆
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有一富家卓王孙之女文君新寡,因爱慕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和文君私奔到四川成都,因家徒四壁,文君家开始又不予资助,两人到临邛,尽卖其车骑后,买了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酒肆)。司马相如也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夫妇爱情坚贞不渝的佳话。历史上临邛也成为酿酒之乡,名酒辈出。文君酒成为历史名酒,唐代罗隐的《桃花》诗曰:“数枝艳拂文君酒”,传说中还有“文君井”,陆游《文君井》诗曰:“落魄西州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羁束,又向文君井畔来。”
七、煮酒论英雄
这是我国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所讲述的一则故事。东汉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云长和张飞蒙在鼓中,说刘备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刘备只得胆战心惊地一同前往入府见曹操。曹操不动声色对刘备说,“在家做得大好事!”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这句话将刘备吓得面如土色,曹操又转口说,你学种菜,不容易,这才使刘备稍稍放心下来。曹操说,刚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以前一件往事(即“望梅止渴”),今天见此梅,不可不赏,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刘备听后心神方定。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问刘备,请你说说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曹操此时正想摸清刘备的心理活动,看他是否想称雄于世,于是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英雄呢?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觉地掉落地下。正巧突然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此时才放心地说,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说,连圣人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疑刘备了。
八、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指的是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们放旷不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其中最为著名的酒徒是刘伶。刘伶自谓:“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酒谱》讲述刘伶经常随身带着一个酒壶,乘着鹿车,一边走,一边饮酒,一人带着掘挖工具紧随车后,什么时候死了,就地埋之。阮咸饮酒更是不顾廉耻,他每次与宗人共饮,总是以大盆盛酒,不用酒杯,也不用勺酒具,大家围坐在酒盆四周用手捧酒喝。猪群来饮酒,不但不赶,阮咸还凑上去与猪一齐饮酒。刘伶曾写下《酒德颂》一首,大意是:自己行无踪,居无室,幕天席地,纵意所如,不管是停下来还是行走,随时都提着酒杯饮酒,惟酒是务,焉知其余。其他人怎么说,自己一点都不在意。别人越要评说,自己反而更加要饮酒,喝醉了就睡,酲过来也是恍恍惚惚的,于无声处,就是一个惊雷打下来,也听不见,面对泰山视而不见,不知天气冷热,也不知世间利欲感情。刘伶的这首诗,充分反映了晋代时期文人的心态,即由于社会动荡不安,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统治者对一些文人的政治迫害,使文人不得不借酒浇愁,或以酒避祸,以酒后狂言发泄对时政的不满。另据史料记载,魏文帝司马昭欲为其子求婚于阮籍之女,阮籍借醉60天,使司马昭没有机会开口,逐作罢。这些事在当时颇具有代表性,对后世影响也非常大。
九、清圣浊贤
曹操是中国古代一位了不起的大军事家,也是魏晋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大多离不开酒,并对中国酒文化有着一份独到的情怀,其《短歌行》这样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在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一出,世人皆讽誉曹诗之阴柔,而赞杜康之雄烈,便有了火烧赤壁之难,操愤而禁酒,人们只好私下偷着饮酒,但讳言酒字,故用“贤人”作为“白酒”(或“浊酒”)的隐语,用“圣人”作为“清酒”的隐语。清圣浊贤演变成一个典故。还有一个“青州从事,平原督邮”的成语,也是美酒和恶酒的隐语。南朝人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记载,桓温手下的一个助手善于辨别酒的好坏,他则把好酒叫做“青州从事”,青州是一个地名,青州的辖境内有个地方叫齐郡,“齐”喻“肚脐”,好酒叫做“青州从事”,是因为好酒喝下去后,酒气可以通到脐部;他把坏酒称做“平原督邮”,是因为平原的辖境内有个地方叫鬲县,“鬲”喻“膈”,意思是说坏酒喝下去,酒气只能通到膈部。
十、饮中八仙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作了一首著名的诗《饮中八仙歌》,对唐朝八位嗜酒如命的名人作了生动的描述。诗人写道: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中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十一、杯酒释兵权
这则故事说的是宋代第一个皇帝赵匡胤自从陈桥兵变,一举夺得政权之后,却担心从此之后他的部下也效仿之,想解除手下一些大将的兵权。于是在961年,安排酒宴,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叫他们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从此解除了他们的兵权。在969年,又召集节度使王彦超待宴饮,解除了他们的藩镇兵权。宋太祖的做法后来一直为其后辈沿用,主要是为了防止兵变,但这样一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能调动军队的不能直接带兵,能直接带兵的又不能调动军队,虽然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但却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以致宋朝在与辽、金、西夏的战争中,连连败北。
除了以上历史故事外,在历代文学作品中,还有大量脍炙人口的与酒有关的描述,如荆轲饮燕市,《三国演义》中的张飞醉服严颜,关羽温酒斩华雄,《水浒传》中的景阳冈武松醉打老虎,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偷饮长生不老酒,《红楼梦》中的万艳同杯(悲)。
十二、酒联拾趣
酒联,在浩如烟海的对联、诗中独呈异彩。人们或饮酒强身,敬神祀祖,或以酒助兴,聚饮联欢,或载酒赏月,登高眺远。文人骚客,更是吟联作赋,留下了篇篇传世佳作和段段轶闻趣事,显示了酒文化的源远流长。
明时,唐伯虎与友人在会春楼饮酒。酒美人醉,对联助兴。友人出上联:“贾岛醉来非假倒。”联中贾岛乃晚唐著名诗人,传有“推敲”典故,此以其姓名谐音“假倒”,说明会春楼酒好、酒醇,喝得醉是真倒而非假倒。唐伯虎竖指称妙,接着吟出下联:“刘伶饮尽不留零。”刘伶乃西晋“竹林七贤”之一,以好酒著称,这里巧用其姓名谐音“留零”,说明会春楼酒好,喝得点滴无余。
唐伯虎和他好友的这副对联是一副难得的酒店广告联。当时会春楼挂上此联,引来不少客人光顾,生意甚好。如今还有不少酒楼沿用它。
江苏泗阳县洋河镇以出产洋河大曲驰名。清初,有雅士途经洋河镇,留下一溢美对联:“闻香下马;知味停车。”康熙帝后来南巡,亦两次在洋河镇停车下马,品尝美酒,御笔写下:“洋河大曲,酒味香醇,真佳酒也。”当地一造酒人为之配上佳联:“酒味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粕入水,游鱼得味成龙。”
酒,喝多误事,喝多伤身,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故此,有了以下这样两副情真意切的劝酒联。南宋临安太白酒店有副对联,劝人为善耐人寻味:“交不可滥,谨防良莠难辨;酒勿过醉,慎止乐极生悲。”上联谈的是交友之道,下联说的是喝酒。人生路上切不可交酒肉朋友,滥吃滥喝。酒店掌柜的提醒,实在难能可贵。
广州陶陶酒楼有副对联,既用陶侃、陶潜两名士之姓为号,还采用两陶德行。其联曰:“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疑。”此联也劝人莫狂食滥饮,既要注意饮食有度,更要珍惜光阴。
饮酒吟联,大概属文人风雅之举。酒联妙趣横生,意味深长,赏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获益匪浅。
十三、京剧与酒
京剧与酒有不少联系,《青梅煮酒论英雄》、《贵妃醉酒》、《宝蟾送酒》、《监酒令》、《酒丐》,剧名中都有个酒字。还有很多戏,戏名虽不带“酒”字,而剧中却有与酒有关的情节。常见戏中有演员念“酒宴摆下”,这就是请客吃饭,而侍者只端一个盘子,内放一把酒壶,几只酒杯,不用筷子,也没有菜,这就是中国戏曲的虚拟、写意、简练之处。
梅兰芳的名作《贵妃醉酒》,表现杨玉环在深宫内院失宠后的内心苦闷。梅兰芳用优美的戏曲程式,来表演角色的心情,以“卧鱼”表现趴在地上闻花香,“下腰衔杯”表现躺在地上喝酒,这些生动的表演,艺术地再现了生活中的醉态。
《龙凤呈祥》讲述了国太在甘露寺设宴相亲,后来选中了刘备为婿。这出戏是借酒选婿,由于剧名吉利,内容喜庆,行当齐全,生旦净末丑都上场,因此成为名伶荟萃大合作戏的代表作。
武戏《伐子都》说子都出征时暗中害死副帅考叔回朝冒功。皇上设宴庆功时,子都由于心虚,在宴前半醒半醉,似见考叔显魂索命,突发精神病,后成疯病亡。戏中武生演员有高难度的武技,如从桌子内翻出来、从高桌上翻下、转体摔下、甩发扑面,这是一出借酒显魂的戏。
《武松打虎》中,武松在景阳冈上开怀畅饮,之后打死了猛虎;《醉打蒋门神》里武松借酒“寻衅”,为民除害。这两出戏是著名的“江南活武松”盖叫天的盖派名剧。
《霸王别姬》中的项羽以酒解闷,《群英会》中周瑜以酒示威,《红楼二尤》中尤三姐泼酒反抗,《斩华雄》中关羽温酒斩将,这些戏都在“酒”字上做文章。另外,《十八罗汉斗悟空》里的醉罗汉能将水壶般的大酒壶变成大拇指般的小酒壶;《黑旋风李逵》,是讲嫉恶如仇的梁山英雄李逵路见不平,破戒饮酒,除掉恶霸的故事;《醉打山门》演鲁智深身入佛门而下山饮酒,醉后打坏山门,刻画了他豪爽不羁的性格。至于京昆大师俞振飞的《太白醉写》,更是以剧中醉态的精彩表演,成功地塑造了藐视权贵的诗人李白的形象。
另外,酗酒过度、因酒误事的戏也有不少。《四进士》中宋士杰“三杯酒把我的大事误了”;《望江亭》中杨衙内贪恋酒色,失去了钦差的尚方剑,最后丢了性命;《除三害》中的周处纵酒闹事但以后改邪归正,至于《斩黄袍》中的赵匡胤醉酒后错斩了义弟郑子明,差点被弟妇陶三春的人马夺去了江山;《打金砖》中的刘秀也因酒醉错斩了姚期、岑彭等廿八位开国功臣,最后自己也因精神分裂而死于太庙,这已经是因酒而误了国家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