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在我的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报告的墓础上修改而成的。我于2002年6月27日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是瞿林东先主。入站之初,瞿先主在了解了我的具体情况后,给我提出了本书的这一个研究题目。由于我的博士论文也是有关《史记》的,多年来我也一直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动态,掌握了一些资料,阅读了一些史学方面的著作,我想做这样一个研究课题还是切实可行的。然而,接下来的两年研究工作,并不像自己预想的那样顺利,再加上我秉性愚钝,可以说我是在瞿老师的不断督促和鼓励下才如期完成了出站报告。在这两年当中,我从瞿老师和史学所其他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们在学术观点、治学方法、治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上,对我有深刻的启迪和影响。在报告开题和出站评审会上,施丁先主、张传玺先主、林甘泉先主、吴怀祺先主、陈其泰先主都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这对我后来的修改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但限于自己的能力,有些问题暂时无法解决,只有诗日后补足了。在人的一主中两年时间是短暂的,而对我来说,这两年对我的影响是长久的。
在我自己看来,出站报告是我的博士论文的后续。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博士期间,我的导师褚斌杰先主对我的学位论文也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希望我能继续做下去,我也想把自己的学位论文修改得更好,争取早日出版。但由于种种原因,我的出站报告却先出版了,权且算做交给各位老师的一份作业吧,希望能够继续得到他们的指导。
这里,我把本书的墓本结构和主要内客概括如下,以便于读者阅读和批评。
本文包含绪论、正文八章和结语。
开篇是绪论。这是关于传统和史学传统的认识,以及司马迁和《史记》与中国史学传统形成、发展的关系,其主旨在于把史学传统同《史记》结合起来,揭示二者的关系,考察史学传统发展的源与流,把《史记》不仅仅放在西汉史学中加以评价,而且把它放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过程中加以评价。本文重点是从《史记》的影响及历代史家对《史记》的评论入手,注意考察司马迁和《史记》在思想和理论上对史学传统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一章,《史记》与中国史学的实录传统。《史记》在汉代被誉为“实录”之后,历代史家从各个方面探讨了《史记》的实录特征。在此过程中,“实录”的内涵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使实录成为史家在史料运用、历史评价和文字表述等方面最墓本的标准,也使史家思想和学风中溶入了实录精神。许多优秀的历史撰述成果由此诞主,从而使实录精神成为中国史学的一个优良传统,推动中国史学不断前进。
◎第二章,司马迁与中国史学的良史思想传统。司马迁在汉代被人们称为“良史之才”,在后人对司马迁“良史之才”的论述中形成了一些评述良史的思想,如才识兼备、会通古今、经世致用等。后人尊崇司马迁为良史,这些思想也就深入人心,逐渐丰富了、形成了中国史家的良史思想传统。这是中国史学上极可宝贵的思想遗产,对当今史学工作者提高自身素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司马迁与“成一家之言”的史学传统。司马迁明确提出了“成一家之言”的宗旨,但后来史家对它的认识纷繁不一,没有发展成自成体系的史学宗旨论。本章通过总结古代、近现代史家对“成一家之言”的论述,认为司马迁的“成一家之言”反映了史学思想上的创新精神和自觉精神。其特征是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鲜明的著述宗旨、立言不朽的著述意识和会通古今自成体系的创新意识。“成一家之言”不仅是史家实现个人人主价值的目标,还有广泛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它对中国古代修史制度理论、史家评价标准的理论及史家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史学发展有很大影响。
◎第四章,《史记》因人叙事与史书传记的编撰传统。司马迁创立的“以人为中心”的撰史方法,对中国史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种进步的历史观念体现在历史编纂方法上,就是《史记》多用类聚同一性质人物、表现社会层面的方法处理史料和撰写历史人物传。《史记》中的类传集中体现了司马迁分类研究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方法。后来史书在类传上所显示的活力,充分体现了司马迁社会历史观念和编纂方法对史家的影响。
◎第五章,《史记》的史表传统与清人的史表研究。史表作为史学著作体例之一被确立下来,始于司马迁的《史记》。后代史家不断追踪司马迁,制作史表或研究史表,使史表的内涵和功能有了多方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运用史表、研读史表的传统,并在此过程中提出了很多关于史表编纂和应用的理论。这一点在清代史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读表、研表和作表用力之勤为前代史家所少见,说明史表在清代已臻于成熟。清人关于史表制作经验和运用理论的总结,对今天的史书编撰仍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六章,“太史公曰”与史论传统的形成与发展。史论是指史家对于自己或他人记述的历史所发表的评论,是史家表达历史见解的主要形式之一。史家对史论的重视,在历史撰述和历史评论中都有突出反映。后来史家对“太史公日”的评价涉及了史论内客、史论作用、史论标准和史论艺术等各个方面,并形成了相关理论,对中国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都有重大影响。
◎第七章,司马迁的民族思想与中国史学民族史撰述传统。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24部正史列传中,民族史撰述可以说是最有连续性的记述,因此,民族史撰述传统也成为最具有中国历史特点和史学特点的传统。而这个传统的开创者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尤其是司马迁表现在《史记》中的丰富的民族思想,对后代史家和民族史撰述有深远的影响,如关于大一统与民族统一、经济发展与民族统一等问题,这些思想在后来的历史发展和史学发展中不断得到新的阐释,对我国史书民族史撰述传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个传统在我们当前史学编撰上应该得到进一步发扬,在处理多民族问题时,历代史家所提出的思想见解及相关理论,仍然能为我们提供经验和教训。
◎第八章,《史记》与中国古代史书表述审美要求的传统。自汉代以来,《史记》“喜叔事”就为历代史学家所公认,他们在史书撰述过程中以《史记》为楷模,在立足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尽量讲求审美性的文字表述,从中积累了很多历史文学撰述经验和史文表述相关理论。此外,人们对《史记》艺术性的评论引发了很多相关问题的讨论,如史书叔事、文史关系等,从而使相关理论得到不断深入的阐发和总结。这些对我们今天的历史撰述很有启发意义和理论价值,而有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讨论。
最后是结语。这里着重总结《史记》在史学传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从中发掘了中国史学和史学传统发展的一些规律,为发展有民族特色的史学提供理论依据。
自《史记》问世以来,历代关于《史记》的评论和研究著述层出不穷,本书试图在前人基础上做一些新的努力。现将本书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点做如下说明。
选题意义 本书主要探讨司马迁《史记》及其影响对我国史学传统形成所产主的重要作用。《史记》在历史思想、撰述内客、史家精神、纪传体例和史文表述等方面为后代史学树立了典范,影响深远。《史记》研究也逐渐成为我国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史记》是研究我国史学传统产主、发展和演变规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中国史学上,《史记》是奠基之作,它对中国史学传统的丰富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史学传统是指我国史学遗产中特点最鲜明、传习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部分。可以说,中国史学优良传统的形成与发展是史学生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将《史记》研究与史学传统研究相结合,从方法上和理论上,在史学史及史学理论研究领域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另外,沟通《史记》及其影响的研究与史学传统的发展及其承传的研究,揭示二者的密切联系,对推进《史记》研究与史学传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书只是把自己考虑得比较多而又比较重要的一些问题提出来,以期有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实录传统、良史思想与成一家之言等传统,是探讨《史记》在撰述旨趣、史家修养和史著评价标准等方面对中国史学的影响;列传、史表、史论、民族史等撰述传统,是探讨《史记》对史书编纂形式和编纂理论的影响,它们不是单纯的形式问题,还是史学思想和方法的问题;而所有这些问题最终都要以史学成果的形式传播于世,因而归结到史文表述的问题,《史记》的文字表述成就及其影响,是探讨史书文字表述审美要求传统的形成和发展的典型。在此基础上,本书总结了史学名著与史学传统、史学传统与当今史学、《史记》评论与史学批评等方面的规律,这对于发掘史学的民族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墓础上,史与论结合,一方面尽可能地注意描摹每一传统自身的发展历程;一方面注意历代史家关于各个传统的批评和理论,力图梳理相关理论的发展历史,进而揭示《史记》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重点、难点 重点是全面阐述《史记》及其深远影响对中国史学传统的发展所产主的积极作用,把《史记》研究和对史学传统的认识向前推进一步。难点首先在于材料的取舍安徘上,有些材料从史学传统的角度还有其新的意义,由于历代研究《史记》的成果较多,不能完全反映在行文中的,尽量在注文中加以说明。其次,就是怎样把古代史学传统的发展和近现代史学传统的继承创新结合起来。本书的重点在《史记》与古代史学传统关系的探讨,对近现代史家和史著中表现突出、并与《史记》有密切关系的,或在文中分段重点说明,或以附论形式出现,不专立章节。
创新之处 以往从史学角度研究《史记》,很少把《史记》作为史学传统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环节;而探讨史学传统的研究,很少注意到传统的源与流,因而也很少涉及到《史记》在其中的地位。将《史记》与史学传统结合做交叉研究,前人未曾有系统全面的论述;对史学传统源与流的考察上也有待推进。这是本项目的突出的创新之处。本书的创新点还包含在将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上:1.史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对史学学科和社会发展的作用。2.《史记》的撰述旨趣、历史思想、实录精神等对中国史学的影响。3.史学传统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风格。4.《史记》与中国历史文学理论的形成。5.《史记》评论与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发展等。
以上是本书的墓本情况,我诚恳地希望得到各位读者的批评指正。
张桂萍
2004年11月14日
于北碚西南师范大学四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