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6000000016

第16章 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2)

谈谈德育工作的“素质培养”与“目标管理”

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方面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时代内容;另一方面也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看到现在学校的德育工作还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急剧的变化,品德教育沿袭传统的模式,工作思路不够开阔。面对新的形势,重庆一中作为一所省重点中学,如何站在历史的高度,对过去的教育改革经验进行认真地总结,对当前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进一步增强品德教育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成为我们当前最主要、最紧迫的课题。

重庆一中创办于1931年。开办初期,以“发展青年个性,适应社会需要,授予必要的知识和生活技能,以培养社会上优良健全之分子”为宗旨。1939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迁入当时的重庆两路口校内,周恩来、郭沫若、胡愈之、田汉常常与学生接触。周恩来还来校作报告,勉励学生。以后,成批学生奔赴前线,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7年的“抗暴斗争”,特别是“四·二一”反饥饿、反迫害的学生运动,校长及师生48人被捕。我校师生中的共产党员和爱国志士李承林、胡作霖、黄细亚等7位同志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壮烈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我校发扬光荣传统,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以“求知求真”为校训,激励青少年,追求科学真理,培养真、善、美的品性。我校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师生革命斗争事迹为教材,持续不断地开展“寻史迹、建丰碑、学传统、树理想、做新人”的传统系列教育。1954年确定4月21日为校庆日,每年校庆举行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编写了《重庆一中学运特辑》、《四·二一火炬》丛书;建校史陈列室,拍摄校史纪录片;筹资修建烈士纪念碑;以烈士英名给优秀少先队命名;在烈士纪念碑前组织入团、入党宣誓和班级主题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教育。

近10年来,我们在德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德育工作中,做到了德育工作网络化,德育目标层次化,教育管理规范化,教育活动序列化、多样化和基地化。学校成立了德育领导小组,完善在党委统一部署下,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德育的领导体制;采取年级组、教研组并存,在教育管理上以年级组为主的模式,形成政治处、年级组、班主任和团委会、学生会、少先队以及教务处,政治教研组,其他学科教研组三条线相辅相成、密切配合的德育工作网络;加强了队伍建设,建立以老带新的班主任导师制度;制订了德育年段目标和班、团队会和班课年段序列;全年德育重大活动保证在时间上入格,年年坚持;重视学生思想教育,特别是“两史一情”和“三个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社会主义礼仪教育,建章建制,严格管理,有一套长期坚持、完整的评比表彰制度;开展学雷锋、学赖宁、学习英雄徐洪刚等活动,军训活动;加强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建立了“两厂、一校、一乡”的社会实践基地。

我们重视德育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并用以指导工作。学校通过班主任例会,学习政策理论,研究问题,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连续8年编印了《德育工作研讨论文集》。特别是通过5年多的《中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和年段目标管理》的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试验,为我校的德育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一、关于“中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及年段目标管理”课题研究

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孕育了教育改革的课题。1988年至1989年,为了解决在促进德育到位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的困难,我校开始着手“素质培养和目标管理”的课题研究。思路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育人,就必须切实抓住素质教育这个中心环节。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要求我们通过实施基础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具体要求就是让学生做到“四会”: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会健体。这些基本素质,既是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学校教育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个人发展需要的统一,应该也只能体现在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之中。根据素质教育整体性要求,学校制订了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切实可行的素质培养要素及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强调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一步重视了德育。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系统中的层次性要求我们对素质要素的层次和层次中的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学校抓住年级这个层次,建立年段目标管理系统,通过加强年级组建设,强化年级组职能,发挥年级管理在品德教育中的优势来开展工作,“素质教育和目标管理”连续3年在高中年级试点,大大促进了德育工作,收到很好的成效。1991年,我校在“全国八所重点中学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和“四川省部分重点中学校长会”上交流了这方面的经验。1992年《中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及年段目标管理实施阶段报告》获重庆市第二届教学改革研讨会二等奖,并成为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共管课题,在初96级开始了新的一轮综合试验。

二、对“素质培养及目标管理”课题认识的深化

“中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和年段目标管理”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成效在品德教育中十分显著,重庆一中在“素质培养和目标管理”方面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尽管如此,我们仍感到学校品德教育的实效还不够理想,课题研究在许多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如何才能拓展思路,在课题研究上取得新的进展,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我们在思考时认为,教育观念比较陈旧,思想不够解放是不能打开思路、闯出新路子的主要原因。应该看到,国家当前的伟大变革已不可避免地要对传统的教育思想产生有力的冲击。多年来,学校在品德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基本是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的。在研究课题上,还没有完全做到德育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统一,研究课题的内容、结构和研究的方法仍需不断充实、完善和加以改进。我们把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作为探索课题新路子的“钥匙”,对原来课题的内涵进行认真研讨,认为有再深化的必要。在素质教育方面,以前着重研究德育工作系统自身的作用和学生素质全面培养指标体系的制定,而面对如何开发学校整体德育功能,培养教职工素质,提高育人意识研究还不够。在目标管理上,只是研究学校的德育目标和对学生外在制约作用,而忽视指导学生根据学校的目标来制订自我的目标,增强内在制约因素。因此,我们提出在新形势下进行教职工全员素质培养和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相结合,学校年段目标管理与学生自我目标管理相统一的“素质培养与目标管理”的研究。解决原有课题中,在素质教育方面对教师的因素考虑不够;在目标管理中对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不够的缺陷,以期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效益。

三、进行“素质培养与目标管理”研究的几点思考

1.搞好学校教职工全员素质培养的紧迫性

新形势下,我们提出教职工全员素质培养和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相结合的课题,并将对此开展深入的研究。今年暑假“全国中学生田径比赛”在重庆一中成功举行。为了迎接这次赛事,政府和学校筹资1000多万元改善了学校的硬件设施,学校校园环境的改变,增强了我们提高教育质量,创办全国一流学校的决心。要办出一流的教育,必须有一流的教师。从德育的角度来思考,以教书育人为核心的“三育人”教育,教师是支柱。实施德育,教师素质的稳步提高至关重要。因为德育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育人活动,需要有一支过硬的队伍。但实际的状况是一大批有丰富育人经验的老教师即将退休,新的教师队伍还不成熟。老教师的德育工作经验需要整理和传授,新教师的培养刻不容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教育带来的深刻的变化,必然影响教师及其教育思想。部分教师教育思想落后,教育方式刻板的问题也需要解决。我们现正在研究增强德育实效性,而德育实效性的条件是教师素质。教师素质不提高,再喊加强和改进德育也是空的。另外,德育贵在身教言传,贵在为人师表。这不仅要求教师提高育人意识,注重身教言传,为人师表,学校所有的员工也都要求做到这一点。这样的品德教育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显示它的力量和效果。多年来的办学经验告诉我们,学校要做到全面育人,办出特色,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应该要有特色。在品德教育中,如果教师素质不高,也就难以培养出素质全面的学生。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是用金钱买来的,只有通过长期有意识地精心培养和实践锻炼才能形成。教师应该成为学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生力军。把加强德育改革的过程变成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的过程,使全体教职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一代师表,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职工全员素质培养问题,也就是解决学生素质培养的外部环境问题。因此,教职工全员素质培养的归宿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全面素质培养。

2.教职工全员素质培养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用战略的眼光,采取对党的教育事业和历史负责的态度开展教职工全员素质培养的研究。研究教职工素质培养问题,实际上是对教育的整体性,特别是德育的整体性的研究,是研究如何更好地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因为《教师法》规定,“学校应当制订教师培训规划,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业务培训”,同时规定“学校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进一步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教师最关键。要认真履行《教师法》规定的教书育人任务,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以上法律和文件中的规定和要求有许多是涉及教师素质培养的。一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政治上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思想上有使命感、事业心,有求实作风和民主精神;道德品质上热爱本职工作,为人师表,处处关心学生;理论上积极钻研;业务上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等等。如果教师能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信念上影响学生,在爱国主义的情感上激励学生,能够忠于本职工作而感动学生,能用渊博的知识熏陶学生,能够时时处处关心学生,能在道德品质上做出表率,那么,这样的教师就是高素质的教师。我们的事业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教师,而高素质的教师是培养和磨炼出来的。从德育工作方面来考虑,今后应着重研究全员素质要素的构成和如何建立培养制度;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学校党组织的作用,加强思想教育,努力消除市场经济在教育中产生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按照重庆教育“四大工程”要求,搞好教师基本功训练;如何发挥教育教学科研的作用,加大理论研究和理论培训力度,切实转变教育思想;研究各学科渗透德育问题;研究教职工德育意识提高的方法和途径,形成全员的德育意识,建立全新的德育格局;完善青年班主任指导教师制度和培训制度,制定教职工的道德行为规范;研究教职工的素质评价及实施方案等等。以上的工作都是为了创造对青年学生成长更加有利的教育大环境。

3.学生自我目标管理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育的本质属性就在于培养青少年,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遵循的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殊规律和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学生进行研究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永恒主题,若不考虑学生接受教育和培养的机制,学校的德育就难免陷入盲目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进一步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德育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深入到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心灵深处,研究他们的内心世界。对学生进行自我目标管理的过程是我们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极好机会。进行学生自我目标管理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如前面所述,德育实效性的条件是教师,实效性的关键应该是学生。学生的自我参与,发挥了主体作用,把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变为双向的交流和沟通。研究学生自我目标管理的过程也是我们更新教育思想的过程,其指导思想是确立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体教育思想。而主体教育的成败是学生能否确定自我发展的目标,能否通过自我管理来提高自己的主体意识,以使我们的学生在任何场合和活动中都能按照《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做到“自制”、“自律”、“自省”、“自信”,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和公民意识,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法制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自我目标管理体现在学习过程,社会实践行为训练和课外活动各方面。要研究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参与”的品德教育模式,更好地在学校重大活动中显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班级教育中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目前,重庆一中在完成“年级学生干部管理系统在实现年段目标中进行自我管理”的阶段实验基础上,正根据学校德育年段目标,着手制定学生个人目标管理的实施方案和学校对学生制定个人目标的指导要点。争取通过学校年段目标管理与学生自我目标管理相统一的“双向目标管理”实验,达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所要求的,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的目标。

(发表于《这道风景线》,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

同类推荐
  •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落实这一战略任务的基础工程,深化理论武装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
  •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是关于研究“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的专著,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创新激励篇,下篇为创新环境篇:上篇主要是反映“适应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激励机制”课题的研究成果;下篇主要是反映“北京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每篇可以自成体系,均包括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政策研究四部分内容。
  • 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本书以新闻学学科建设为主线,集中反映了作者关于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问题的一些理论思考,表达了作者“保卫新闻学”和“发展新闻学”的学术见解与理念诉求。本书集中展现了作者在新闻学学术研究方面的志趣及成果,同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发展轨迹,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我国新闻学理论传承与创新的研究方向。本书可作为新闻与传播院校师生、新闻实务工作者研修新闻理论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生进行上述方向专题研究的辅助教材,同时对撰写新闻学术论文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 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

    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

    《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独立学院的缘起、独立学院的定位问题、独立学院的产权问题、独立学院的收入与分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独立学院董事会制度研究等。
  •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08—2009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08—2009

    本书是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们的科研成果汇集,还包括该院主持的两次研讨会的部分论文。本思政理论辑刊收录的文章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三个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这些文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思想、有内容、有深度,值得一读。对于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学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造仙

    造仙

    女娲炼石补天、黏土造人,谁又创造仙?一个颠覆传统神话的全新世界,告诉你仙从何而来!
  • 重生浪天涯

    重生浪天涯

    前世的大道掌控者,今生的无敌装逼者,在面对记者追问修为尽失为何不伤心是这样说的,无敌装逼者装逼的说道你不知道我肉身比修为还要叼吗?骚年叼着根草站在泰山之巅上。我重生,我为神,不服一拳打爆。你是神,顶得过我一拳吗?
  • 王源天使

    王源天使

    每个人心中都有明星,可其中仨人她们却没有。因为不可以早恋,仨人便不敢表白。因此错过了这段爱情,无法挽回。
  • 腹黑老公萌萌妻

    腹黑老公萌萌妻

    他是全国远近闻名的霸主,从亲近不近女色,直到一个叫李暖曦的姑娘闯进他的世界,他为了她改变了不少!从以前的惜字如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话唠!“老公……”“在,老婆大人有何吩咐?”“我饿了!”“老婆大人,我也饿了,不如……”“呜呜……”李暖曦就这样被他征服了┗┃?■?┃┛
  • 37号先生

    37号先生

    医药生化的危害,迫使37号先生选择破坏成品药剂,一场生化战争就此点燃。
  • 九转灵砂大丹资圣玄经

    九转灵砂大丹资圣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妈妈怎么办?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妈妈怎么办?

    对任何人来说,注意力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遗憾的是,今天的很多孩子都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只有打开孩子的注意力之门,才能真正挖掘出孩子的潜能。本书从注意力是孩子心灵的窗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与危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给孩子创造有利于专注的环境、全面提升孩子的生活品质、利用孩子的兴趣提升注意力、重视调适孩子的不良情绪、教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对孩子进行注意力训练这9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并给出了改变这种情形的有效方法,从而帮助妈妈培养出一个做事专注的孩子。
  • 青涩薄荷雨

    青涩薄荷雨

    五年前,她去了英国,现在,她回来了,却变得冷漠无情,他说:“你变了,不仅仅只是变得冷漠无情了!”她的嘴角出现了一丝弧度,却又是那样无情。
  • 香僧殿下

    香僧殿下

    我从小做着一个梦,梦里与他两小无猜,相知相爱,生死不离,我唤他殿下哥哥,他叫我……“施主醒醒,你忘吃药了。”一定是我起床的方式不对,梦里非我不娶的情哥哥为何变成了非不娶我的冰和尚了?神秘莫测的圣手高僧遍体生香。
  • 苍玄真经

    苍玄真经

    前世英勇洒脱,双方各有亏欠。今生我记起,只是你忘记....一切为了你.....我不忘记仇恨,我愿再次踏平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