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观中重要的也是必要的组成部分。美育的功能就在于引导学生的审美活动,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促进他们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形体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使他们为维护和创造美好的事物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审美已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素质提高的迫切需要。所以,学校必须要高度重视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丰富其精神生活,陶冶其情操,激发其对美的热爱与追求。手风琴的艺术属性,使其更容易进行审美教育。
(一)手风琴审美教育的作用
美育对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通过手风琴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精神。手风琴作为艺术的表现载体之一,在引导学生提高手风琴表演能力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审美意识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其次,美育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在全面发展教育原则下的手风琴教学中,美育和德育应该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利用艺术美的形象进行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并深刻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爱美抑丑,从善拒恶,养成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二)手风琴审美教育的任务
美育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手风琴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1)培养学生对高雅艺术的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2)通过对学生高雅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逐步迁移、引导学生对一切美的事物的关注和认同。包括思想道德、优秀品质、好人好事等,提高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4)通过一对一的教学和演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表达美和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
(三)手风琴审美教育的原则
审美教育原则是按照美和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所必须遵循的要求。手风琴审美教育的基本原则有:
1.形象性原则。美育教育过程是感性形象的教育过程,应当运用现实的或艺术的美的形象,是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美的和谐、对称、节奏等基本表现形式,受到美的熏陶,培养高尚情操。美不是抽象空洞的,应该是生动的、可感知的。贯彻这一原则,一定要根据美育的任务和特点,选择美的形象。在手风琴教学活动中,通过对高水平手风琴表演的途径,在学生的意识中建立起艺术美的形象概念,在欣赏艺术美的同时,通过迁移与引导,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丑的鉴别能力。同时,还应教育学生善于体会美的形象的意蕴,发现审美价值。
2.情感性原则。情感性是审美心理的重要特征。在手风琴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要引导他们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和手风琴艺术美的意境中去,通过艺术美的表现,激发起他们在情感上的共鸣。使美融化于心灵深处,再融合自我的感情形成对手风琴艺术的审美感受,逐渐形成较高的审美判断的能力。还必须要让学生认识到,情感是艺术的灵魂,艺术不仅表达人的思想,也在深刻地表达着人的情感。人要进行艺术美的创造时,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形式美的情感教育价值,正确运用多种形式美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感情。比如,可以通过要求学生感知周围生活环境中各种事物的统一和谐关系激发学生的审美感情,发现并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美。
3.差异性原则。美育教育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及审美兴趣爱好的差异性,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来进行,激发他们对美和艺术的兴趣爱好。美育教育的差异性原则决定于美感的个体差异性及各年龄阶段人们审美心理的差异性。不同的个体,对现实的、艺术的美的感受会有较大不同。在手风琴教学过程中,进行美育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这种审美差异性的特征,慎重选择审美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方法,确保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判断力的形成。
4.创造性原则。在手风琴教学过程中,美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同时,具备创造美的能力。贯彻这一原则:第一,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美的创造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美的鉴赏过程中把对美好的形象的感知同情绪上的体验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创造想象力,创造出美的舞台表演。第二,要鼓励学生在手风琴学习过程中的审美创造意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以自己所喜爱的审美方式展现自己的审美意向,对此种表现,教师要在第一时间给予支持及鼓励。一方面通过鼓励可推动学生审美意向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帮助他们积累审美经验、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进行美的创造。第三,要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技能技巧。审美要有一定的物质资料作依托,表情达意要有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载体。如掌握手风琴的基本技术以及声调旋律等。在掌握物质基础的条件下,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条件和所积累的经验资料,在日常生活中或专业学习中,进行手风琴艺术美的创造能力。把审美意向和对艺术美的概念,运用技巧创造出实际的美的形式。第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文化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也就是保证学生顺利成长的文化背景。最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的审美创造活动组织到美化环境的活动中去。
(四)手风琴审美教育的途径
1.通过音乐学习促进审美教育。音乐是一种从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声音艺术,它通过音响结构及其运动节律形成的音乐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通过手风琴教学及其他音乐教育载体,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是促进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能力分三个阶段进行培养:第一阶段是娱乐性的欣赏。这是一种自发的、无意识的欣赏过程,是人体的感觉器官对音乐的感性的、直接的反应,是以声音美的音乐感受为主的初级水平的欣赏。第二阶段是鉴赏性的欣赏。这一阶段的欣赏是一种理性的欣赏过程。通过对音乐的理解,与他们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感受到音乐作者及表演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第三阶段是评价性的欣赏。这一阶段的欣赏能够运用音乐理论知识从理论的高度对整个音乐表演的环节进行分析评价。
2.通过其他艺术活动促进审美教育。除了音乐之外,其他艺术活动的积极参与也可极大地促进手风琴学生审美判断力的提升。比如舞蹈、美术、文学、戏剧、影视等。舞蹈是一种通过人体有韵律、有节奏的运动,抒发感情的造型艺术;美术又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通常是指绘画和雕塑。它是在平面或立体空间上运用线条、色彩、明暗和体积的变化,传达人的思想感情;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他通过语言描写自然景色和社会生活,规划人物的形象和性格,表达作者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戏剧是音乐、文学、舞蹈、美术的综合表现形式,通过舞台效果及演员的表演,表现人物活动场景;影视采用“蒙太奇”的手法对画面剪裁组接,使画面连贯而有节奏可以造成悬念、对比等一系列审美心理效果,提高艺术表现力。通过这些艺术活动的参与或欣赏,可以综合提高学生对艺术美的感知能力,在提升艺术素养的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力。
3.通过回归自然促进审美教育。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人要使自己“备于天地之美”,就要“观于天地”,“原天地之美”,“判天地之美”。通过回归自然,近距离地感受、了解、寻求自然之美。郁达夫也曾说:“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回归自然,欣赏自然之美可以增强手风琴专业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或感觉着,或看着,或听着自然美,会使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同时,欣赏自然之美即可使学生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又可促进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品行。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说明欣赏自然风景同人的性情和审美修养是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