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3400000001

第1章 绪论

手风琴概述

(一)世界手风琴发展概述

手风琴是在奥地利注册发明的一件乐器,在世界上流传甚广,有大量的学习者和爱好者。但作为簧片乐器,手风琴发音原理是来源于中国民族乐器—笙。笙是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其发音原理是通过簧片的自由颤动而发出声音,由笙簧、笙笛、笙斗三个部分组成。早在殷代甲骨文中有“和”(小笙)的名称。最早实物见于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笙,距今约2400年的历史。

1777年,阿莫依特(Amiot)神父将“笙”带入欧洲,引起了欧洲音乐家、科学家们的广泛注意,他们利用“笙”的发音原理,制造手风琴前身乐器,揭开手风琴乐器发展史的序幕。

1818年,奥地利人黑克尔(Haeckel),利用“笙”的活簧原理制造了第一件实用性簧风琴——Physharmonica;1821年,德国人费里德里克·巴赫曼(Friedrich Buschman1805—1864))在此基础上,制作一种名叫“Aura”新型吹奏簧片乐器;同年,“他在手提式键盘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添加键钮和手摇风箱,取名为Handaeoline,人们认为这就是手风琴的雏形”。

1829年,由奥地利人西里勒斯德米安(Cyril Demian1772—1847)结合以上乐器的特点进行改造——为左手增添了用来伴奏的和弦,并把这种用手拉动风箱以控制发音的乐器正式命名为手风琴(accordion)。

1830年,经过比利时人查尔斯·巴菲特(Charlas Buffet)、法国人拿破仑·福尔洛克斯(NapoleonFourneaut)和M·巴松(M·usson)等人不懈地努力,手风琴的制作进入了新的高度。部分乐器制造商和厂家开始成批生产手风琴,由于手风琴制造业的兴起,手风琴也随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后来,手风琴的发展分为两大体系:“键钮式手风琴”和“键盘式手风琴”。这两种琴的不同之处在于音的排列顺序的不同和键盘与键钮的使用不同。左手低音贝司也随之发生了改变。“1850年,德国人弗朗兹·瓦尔特(FranzWalther)制造了第一架半音阶按钮手风琴,它左手边有八个全音阶按钮,右手边有一个区别于全音阶手风琴特点的半音体系按钮组”。

1859年,M.巴松制作一种由键盘、风箱、贝司组成的手风琴,这个风箱是靠手的拉动来控制。这个伟大创造使手风琴能通过风箱的推拉产生气流,从而激发簧片振动,发出规则、平衡的声音;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人皮特罗·迪罗(Pietro Deiro)在手风琴上安装了变音器,变音器的发明为手风琴音色的改变开启了大门。

到这时,一个标准型的手风琴已经诞生了,它的构造是:右手为半音阶键盘,左手为120个贝司按钮,中间靠风箱连接,另外右手还可以使用变音器。

进入20世纪,手风琴制造业的发展日趋完善。西欧人把手风琴传入俄罗斯,并得到广泛流传。1905年,俄罗斯人在传统手风琴启发下研制出“巴扬”,这种手风琴的结构和键盘式手风琴的结构相似,但右手的键盘被键钮替代,键钮的使用拓宽了右手的音域。键钮琴的体积小于键盘琴的体积,为演奏者减轻了负担。它的诞生标志着手风琴乐器发展史翻开崭新的一页,并预示着手风琴逐渐向现代化迈进。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德国著名手风琴制造商霍勒(Hohner)手风琴工厂研制出185贝司高级手风琴。这种琴是在传统手风琴120贝司的基础上,增加了65个自由低音键钮,这些增加的键钮是按半音阶顺序排列的。这件乐器的优势在于扩大了左手演奏的音域,但因为键钮的增加琴体的重量也随之增加,这样就给演奏者带来很多技术上的难度,特别是女性演奏者。根据演奏者的实践经验,意大利厂家发明一种转换装置,这种装置使得手风琴的重量减轻,因为有了这种转换装置就不必要再增加键钮,只要按下转换键,就可自由改换按钮性质,这样。左手部分的120个贝司不仅具备传统手风琴的和弦功能还兼有自由低音手风琴的功能。俄罗斯的制造商们也把这种技术用于手风琴的制作当中,他们将巴扬与双系统功能手风琴结合,研制出巴扬双系统式低音手风琴。这件乐器右手部分运用巴扬键钮式键盘,左手边部分增加转换装置,使其在传统和弦与自由低音之间随意转换。

如今,不同构造的手风琴,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使用。手风琴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乐器。另外,手风琴教育事业也随着手风琴的使用发展起来。早在1931年,德国便在特洛辛根市建立了一所手风琴专业学校。到1948年学校进而改为州立手风琴学院。在英国,则把手风琴作为发展音乐教育事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1936年建立了“英国手风琴演奏者学院”,为发展英国的音乐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使英国成为手风琴音乐创作最为繁荣、文献资料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现在国际音乐组织建有国际手风琴协会,并经常举办国际性的手风琴比赛。在西方一些著名音乐学校里都建立了手风琴系,在一些普通大学里,也设有手风琴专业。

(二)中国手风琴发展概述

手风琴虽然是一件西洋乐器,但它在中国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中国手风琴的发展结合了中国文化和中国音乐的特点,活跃在我国大众音乐生活当中。

在我国,手风琴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流派,其形成及发展变迁,经历了几代音乐人的不懈努力和不断探索的曲折之路。中国手风琴艺术创作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条件下展开的,手风琴艺术的发展也走过了一条特殊的道路,展示出的是特殊的艺术规律和特征。它由单一的伴奏形式发展为独奏形式,又从独奏形式拓展到重奏、合奏等多种艺术形式,最终手风琴出现在室内乐舞台,流行乐坛是手风琴多元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1.传入期(20世纪初—1949年)。手风琴最早是由法国驻中国云南首任领事方苏雅(中国名)于1899年带到昆明的,但它当时只是作为殖民者自娱自乐的一件“小玩意儿”。引进手风琴的初期,既没有手风琴的教材,也没有教手风琴的老师或学校,手风琴只是被用于娱乐或作为珍奇的收藏品。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上海、天津、青岛等地的租界出现了大量的外国人,特别是俄国的“十月革命”爆发之后,大批俄罗斯侨民为谋生计相继涌入我国东北地区,由于生活所迫,他们多以卖艺为生。手风琴在当时的俄罗斯是一种十分普及的民间乐器,那里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演奏手风琴,也许是一首好听的民歌,也许是一种热烈的节奏。所以只要有俄罗斯侨民的演出,人们就能听到悠扬动听的手风琴声。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了解俄罗斯文化的同时,也更多地了解和认识了手风琴,并带动少数中国人也开始练习手风琴。在20世纪30年代手风琴音乐迅速发展,手风琴频频出现在群众性活动中,部队文化生活中也开始使用手风琴,人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手风琴的声音。

40年代,在中国人自己创办的表演团体中也开始使用手风琴。例如,1941年7月成立的“哈声乐团”、1942年成立的“希望乐团”、1947年8月成立的中国第一个产业工人文艺团“东北工人学校文工团”等,乐队中都使用了手风琴。“哈声乐团”是一个较完备的轻音乐团,乐团中的手风琴手有张子敏、王典等,他们当时的演奏曲目有《蓝色多瑙河》、《西班牙探戈》、《春之声圆舞曲》等合奏曲目,王典的手风琴独奏《杜鹃圆舞曲》等。

20世纪40年代前后,大批的文艺工作者和青年知识分子走上了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同各根据地原有的文艺工作者汇合起来,共同开辟了以延安为中心的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音乐运动,他们用艺术作为鼓舞民众抗日斗志的武器,这时手风琴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因其携带方便,体积较小,音色多变,很多革命歌曲的演唱都用手风琴来伴奏,如《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在太行山上》、《解放区的天》等等。从这时开始,人们深深地喜欢上了手风琴,喜欢它的音色,喜欢它演奏的乐曲。

2.普及期(1949年—1966年)。新中国的成立后社会政局的稳定,人们逐步过上了安定的生活。随着中国手风琴民族制造工业的建设与发展,手风琴在演奏、教学、理论研究与音乐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手风琴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高潮期。

这一时期,手风琴在军队的文艺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军旅手风琴音乐”,同时也造就了中国第一代手风琴军旅艺术家,他们包括总政歌舞团的张自强、海政歌舞团的杨文涛、空政文工团的任士荣、战友歌舞团的李遇秋、广州战士歌舞团的曾键等。这些军旅艺术家不仅承担了演出的任务,同时也利用业余时间培养手风琴爱好者、学习者,此外,他们还积极地参加到手风琴音乐的创作中,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手风琴作品都出自这个时代,这些原创的中国手风琴作品在中国手风琴艺术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因为这些作品代表了一个时代。

1963年北京音乐厅第一次出现了手风琴的身影,这是一场手风琴的音乐会。由任士荣担任指挥,主要演员有张自强、王碧云等。他们以独奏、重奏、齐奏、小合奏、大合奏演出了中外名曲、轻音乐等30余首,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连演数场引起巨大轰动。这次音乐会对发展我国手风琴艺术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它标志着手风琴这一乐器在我国,已经从多用于伴奏走向独奏等多种表演形式的新阶段,这是一个把手风琴音乐向社会全面推广的盛会。

这一时期,除了部队文工团,全国各地陆续建立了不同级别的演出团体。这些演出团体中很多都配备了专职的手风琴演奏员,他们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为手风琴的传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为手风琴在我国的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是我国历史中一个特殊的时期,在这十年中,艺术的自由创作受到了限制,所有的文艺舞台只能以“样板戏”和“红色舞剧”音乐为主调。60年代后期,中国历经了“文化大革命”运动,手风琴事业也因此受到了影响,手风琴工作者们开始移植“革命现代舞剧”、“革命现代京剧”及“革命歌曲”,用手风琴独特的方式演绎着那个时代,那些历史和那些故事,因此手风琴继续活跃在文艺舞台上且备受欢迎。

在这一时期国家为了进行政治宣传,加强了群众性的歌咏活动以及各种文艺小分队、宣传队的演出活动,由于手风琴在这些活动中为革命歌曲伴奏,所以在对艺术种种限制的夹缝中,手风琴艺术得以在中国继续成长。这一时期手风琴作品的创作多以改编革命歌曲和样板戏音乐为目标。最具代表性的手风琴曲有杨智华改编的《打虎上山》、《快乐的女战士》,以及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作品,这一时期的手风琴发展具有很强的时代烙印。

1975年以后,中国手风琴事业逐步地走上了正轨。演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也日趋规范,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演奏家及教育家。随着演奏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手风琴创作队伍开始扩大,作品及题材增多,创作的技法趋于娴熟,一批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有一定水平的中国作品问世。其中《牧民之歌》(王域平编)、《我为祖国守大桥》(曹健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杨智华编)等佳作广为流传,至今仍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4.繁荣期(1976年—20世纪90年代)。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大地开始了文艺新时期,中国的音乐发展出现了空前的生机,中国手风琴事业也由此迎来了新的繁荣。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中国手风琴艺术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期。

1977年,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音乐艺术教育回到了正规的体制。沈阳、四川、天津等几所音乐院校和附中手风琴专业教育工作先后步入正轨,相继招收了一批才华横溢、具有良好素质的青年人才,他们接受了系统正规的训练,成为当时手风琴事业的中流砥柱。

到80年代中期,由于受流行音乐和其他乐器的冲击,人们对手风琴艺术表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手风琴的演奏,大众的品位越来越高,希望看到的演奏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自由低音手风琴的传入,为手风琴演奏与音乐创作的发展为中国手风琴艺术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1989年元月在四川音乐学院首先实施了业余手风琴定级考试。随后中国音乐家协会成立了全国乐器演奏(业余)考级委员会,于1993年出版了《全国手风琴演奏(业余)考级作品集》。手风琴业余学习水平被从高到低分为10个水平,每年按级别定期举办考试并给合格者颁发证书。手风琴考级制度的实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加强了老师的责任感,对手风琴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1991年,中国音协手风琴协会正式成立,在学会的精心筹备下,全国性手风琴教学活动、艺术节及演奏比赛、作品比赛、演奏音乐频繁举行。并以统一的教材及方式在全国进行业余定级考试,从而规范了各地区的教学。与此同时,一批优秀的手风琴作曲家也纷纷脱颖而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李遇秋的《惠山泥人印象》、《天女散花》等,李未明的《归》等。手风琴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为了进一步提高手风琴演奏教学水平、发现演奏人才,全国各省市通过手风琴比赛、展演、讲座、音乐会等形式进行学术交流。这一时期的我国手风琴教育,呈现了专业手风琴教育和业余手风琴教育共同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这必定会有力地推动我国手风琴事业的进一步繁荣。

(三)中国手风琴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我国的手风琴艺术慢慢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迈进了。我国手风琴多元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富有中国的音乐作品逐渐增加。在以往的手风琴音乐作品中,手风琴的音乐形式较为单一而且多采用了外国的音乐或是演奏方法和技巧等,传统化的东西在手风琴演奏或者是作品中并没有过多的表现出来。俄罗斯作为手风琴的家乡,使得手风琴不论从结构上还是音乐风格上都带有种种的俄罗斯的乡土气息。

从和声的角度来讲,手风琴在作品中多以大调的形式出现,对于表现俄罗斯的音乐风格可以说是恰到好处了,但是在我国沿用这种演奏方法来表现我国的民族特色的音乐时就会显得一种不对味的感觉,因此,在这么长时间以来我国演奏家的不断探索中,手风琴的演奏风格才渐渐的与我国的民族特色开始相互吻合,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李遇秋的《惠山泥人印象》,这首乐曲采用了富有特色的音调,旋律的跳进,不断变化的音型,符合了中国人的音乐审美观念,使得这首曲子带有的中国民族色彩非常浓郁。

2.移植的手风琴音乐越来越具有民族特色。由于手风琴的不断变革,从最初的贝司排列,由高音键与低音的键钮组成的乐器,发展到现在出现了音域更为宽广的被人们称为“巴扬”的手风琴,手风琴的结构在不断地变化,与之同时,手风琴的音乐作品也在不断地前进与发展着。

我国的手风琴演奏家们在适应着手风琴不断变化的同时,还在不断的根据手风琴的音域结构的特点创作出更具民族特色的音乐。同时演奏家们吸收、运用了民族和民间素材,还将它们运用到了乐曲的改编过程,使得手风琴的音乐创作又迎来了一个春天。

我国的演奏家在搜集了大多的民间素材的同时还掌握了我国传统音乐的精髓,因此,一批具有民族音乐特色的作品改编移植到手风琴演奏的领域诞生了,他们将中国古典的琵琶曲、二胡曲等进行了改编,最具代表的作品有《广陵散》,这是一首由古琴曲改编的作品,还有《十面埋伏》这首由琵琶曲子移植的手风琴曲。

这些移植的作品使得我国的手风琴音乐更具别样的艺术价值,对手风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手风琴室内音乐在我国的出现。随着手风琴在我国发展的不断完善,它的表现力也在不断的加强着,手风琴在演奏民间音乐的同时还渐渐地被人们用做表现民间的思想。

手风琴这种多样化的乐器,既能表现出浑厚的音乐特点,又能演奏出轻巧活泼的音乐情感,它多方位的演奏技巧能够更加全面细腻的表现出音乐的情感,更加丰富多彩。因此,手风琴不断地向着各个方面延伸。

现在手风琴室内音乐的出现在手风琴的音乐中可以说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手风琴室内音乐主要是由手风琴与其他乐器相互合作演绎音乐的形式,它更加轻松和自由。现如今手风琴室内音乐的演奏有手风琴与西洋乐器的演奏,也有手风琴与民族乐器演奏的形式,乐器与乐器之间的组合形式灵活多样的,它们有着民间音乐的特色和我国民间音乐的深厚艺术底蕴。

手风琴室内音乐主要是由我国的民歌或是其他乐器改编移植而来的作品,并且以手风琴重奏的形式出现在音乐演奏当中。演奏家在演奏室内音乐时各个声部的音乐都达到了统一,然而各个声部的不同音色又使得和声结构有了对比和映衬,各个声部相互交合统一,使手风琴室内音乐更加富于多彩的变化,旋律更加突出多变了。主要的手风琴的室内音乐作品有李遇秋的《草原轻骑兵》,罗启芳改编的《北京喜讯传边寨》等。

手风琴室内音乐的出现使手风琴的演奏技巧更加多样化,同也对手风琴的技巧有了更多的要求,对演奏者的水品要求也有了一定的要求,但是手风琴室内音乐的出现却使得手风琴的发展有了更加完善的形式。

手风琴作为一种西洋键盘乐器,在历史悠久的中国也已经走过了百年多的历史了,如今手风琴的演奏逐步成熟化,经过手风琴演奏家的不断努力,手风琴到今天已经成为被人们所深深喜爱的乐器了,手风琴在中国已经成为具有专业水平的音乐艺术,在中国的音乐领域有了自己的辉煌舞台。现在,手风琴的演奏形式开始多样化和本土化,手风琴的发展不断的加快,曾经单一的演奏形式也已经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手风琴的多元化和中国化。

时至今日,手风琴的艺术表演形式正不断丰富和扩展,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手风琴艺术。手风琴在中国发展的每个历史时期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息息相关,这一发展特征是与我国国情相吻合的,手风琴艺术一直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结合,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了群众的喜爱。现今,中国手风琴艺术经过发展已初步形成创作手法多样化和体裁多元化的格局。中国手风琴艺术创作大胆借鉴西方创作手法,以现实主义为指导思想,根植于民族特色文化之中。毋庸置疑,中国手风琴艺术要想获得更高的发展,其表现形式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应紧跟时代的脚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手风琴艺术发展道路,进一步向艺术化、民族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手风琴艺术能有一个更辉煌的明天!

同类推荐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其画风曾经数度改变。1941年,张大千前往敦煌临摹隋唐人物壁画,所画人物气势恢弘,色彩鲜艳亮丽,盛唐遗风跃然纸上,工笔设色成就卓异。张大千能仿石涛的笔法作画,人称张大千画的仿石涛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大千周游世界时,汲取西方的一些绘画元素,创造出一种中西结合的泼墨泼彩绘画艺术,为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上发扬光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让你的歌声更美妙:歌唱的具体方法与训练

    让你的歌声更美妙:歌唱的具体方法与训练

    本人从事声乐工作四十余载,追求的目标就是“让歌声更美妙”。虽无甚成就,却有许多教训和体会。在几位好友的鼓励、鞭策下,将这些实际感受付诸文字,这对我十分艰巨,但很有意义。通过归纳整理,首先自己得到充实提高,同时也尽了一位声乐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 南方音乐

    南方音乐

    洪烛:原名王军,1967年生于南京,1979年进入南京梅园中学,1985年保送武汉大学,1989年分配到北京,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
  • 声乐理论与实践

    声乐理论与实践

    歌唱有益于身心健康、增强信心、焕发青春。歌唱是表现音乐灵魂和打动人们心灵的最佳手段。本书介绍了歌唱发声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技巧训练等声乐基础训练方面的知识;对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不同表现特征、演唱特点做了介绍;介绍了一些学科对声乐教学的影响,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声乐艺术;在声乐教学实践这部分中,对于在歌唱中遇到的实际的问题,例如声部的界定问题;如何解决喉头上提、如何解决音色等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分析和解决的方法;在声乐训练实用指导这方面,强调了学习声乐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练声曲和歌曲分析,供大家参考。
热门推荐
  • 匠世

    匠世

    原本是与世浮沉,纵使挣扎也枉然。却遇人慧眼匠心,倾力打造只为缘。一劫既是一机遇,金口一诺战连天。乍看似天赋异凛,实则乃血脉薄存。闻秘辛方知今事,凭一己试图回天。医者医人谁医世,不畏艰险我班山。彼时只道,天不生全!
  • 诡境之梦

    诡境之梦

    由作者我的梦境改写,仅有几章,欢迎入坑!!!!!!!!不喜勿喷,看了请评论,谢(=^ω^=)
  • 芙兰芙兰

    芙兰芙兰

    东方Project中篇同人小说,不穿越,不恶搞,不练级,不傲天,正统剧情衍生——她们以凡体救世,因为“你是我掌中的光”。
  • 今夜与你共眠

    今夜与你共眠

    "她的内心,隐瞒着一个秘密。她人前衣冠楚楚的丈夫,实际上是……性无能。而五年的无性婚姻,终于在她的脸上狠狠地甩了一个巴掌。昔日婚姻的美好童话,最终崩塌在眼前,婆婆反目,小三登堂入室,高傲的宣布怀了丈夫的骨肉,她成了被人嫌弃的下堂妇。酒吧里,第七杯酒,她醉眼迷离地看着面前的男人:“你娶我?”“我娶你。”离婚后时隔数月,她风光再嫁,成为了人人艳羡的萧太太。然而,当真相缓缓地浮出水面,她终于知道,他的真正目的是……"
  • 殿下的鬼机灵

    殿下的鬼机灵

    她为了救自己的家族而丧命,也许是老天眷顾,她在另一个地方获得了新生。现在的她性格古怪,亦正亦邪,气质优雅,毒术、医术出神入化;他,冷艳高贵,妖孽倾城,武功、计谋天下无双。风云涌动,阴谋重重,五龙争位,谁主天下?
  • 快穿之男神拯救手册

    快穿之男神拯救手册

    美女颜青青意外绑定系统云龙,为了能让灵魂回到自己的身体,接受任务穿越各个时空拯救各路男神......
  • 某异界的战卡纪元

    某异界的战卡纪元

    蓝凌是一个苦逼的穿越者,到了异世界的他没有老爷爷,没有空间戒指,没有什么绝顶功法,没有随身带着什么系统,更加没有什么神器,还和一起穿越过来的小伙伴失散了。更别提他穿越到的还是一个发展树点歪了的世界,人们为了追求方便而把魔法和武器封印进战卡,从而使得职业全部混乱。什么魔法师刺客战士弓手牧师全部没有,只剩下一群前一秒在放魔法,后一秒能拿出40米长刀,接下来能召唤一群魔兽,最后还能给自己放圣光术回血的家伙。他们自称为战卡师。故事,便从这里开始……哦对了,蓝凌还有一张坑爹的地图卡,但这并没有什么卵用。注1:地球篇为前置篇,不看不影响后面的阅读【大概】!注2:慢热,慢热,慢热,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千金们的王子

    千金们的王子

    三大小姐强势归来,惹不起啊!逛酒吧,不爽砸了没商量!混嘿(黑色)---道,敢惹我?杀你没话说!守护友情,创造爱情,灭叛徒,立威信。无人可敌,除了你,我最爱的人。我要的爱情,不能背叛,不能不信任,不能不负责任,不能辜负,不能···不爱我
  • 降世神医

    降世神医

    与美女校花同行,竟遭来了杀身之祸,到地府一游,竟发现自己是四大宇宙神------太虚神的转世。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扮猪吃虎,独步都市,治人无数,成就宇宙一代枭雄。
  • 人世无情之绝爱

    人世无情之绝爱

    她是Z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名门世家的公主尹笑笑,他是Z国GW公司的腹黑总裁金夏渊。他们在一次豪门聚会中相遇了,她说:“我看上你了。”他说:“我看不上你。”于是她开启了疯狂追他的模式,可是他却让她读三年书时订了婚。可是在她报复他的冷酷无情时,她的家却被尹家的仇人上官家毁了,只有她侥幸活了下来。于是她去了复仇岛,发誓要当一名职业杀手,报杀父母之仇。五年后,在Z国机场,她回来了,又会发生什么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