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多在千米以上。东境太行山巍峨雄踞,群峰连绵,山高关险,俗称“晋疆锁钥”。东南境太岳山高耸兀立,蔚为壮观,海拔逾2000米的牛角鞍、石膏山、绵山、天峻山挺拔俊秀,峰并巅连,似一道屏障与西部吕梁山隔汾河东西对峙,将汾河紧紧裹挟在两山峡谷间,形成一条狭窄的“晋陕通衢”,古称“雀鼠谷”。
晋中向有北方重镇太原的南大门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西周千亩之战,春秋晋、狄相攻,战国韩、赵、魏、秦互争,西晋末年刘渊、刘琨大战于介休县板桥城,隋末李渊又起兵南下受阻于韩信岭,唐太宗李世民雀鼠谷大胜宋金刚,宋初太祖、太宗四下河东途经晋中……晋中人民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备受考验,磨练了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意志。
在近代,晋中人民前赴后继,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斗争。反清灭洋、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晋华纱厂工人大罢工、祁县介休的农民运动……晋中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推动着历史的进程。
1937年9月起,八路军北上抗日入驻晋中。11月7日,朱德总司令率八路军总部机关和三大主力师首长进驻和顺石拐镇。当天召开了第一次总部会议,晋察冀军区成立;11日召开第二次总部会议,部署晋鲁豫、晋绥、晋察冀根据地建设;13日、14日召开129师党员干部会议,部署开展游击战争任务。历史学家把这次会议称为石拐会议。石拐会议是八路军建军史上一次转折会议,奠基会议,不仅在129师的发展历史上,而且在整个八路军的发展历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以此为标志,山西的抗战成为主战场,游击战争从此在这里拉开帷幕,并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会议之后,以山西为中心的晋察冀、晋绥、晋鲁豫三大敌后抗日根据地迅速创立,风起云涌的抗战烽火燃烧在三晋大地上。此后,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129师师部等一大批党政军机关先后在和顺、辽县(左权)等地驻扎,晋中成为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三大抗日根据地的结合部,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华北地区抵抗日军侵略的指挥中心。
从1940年11月至抗战胜利,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129师师部、中共冀豫晋省委等一大批党政军领导机关一直在晋中驻扎,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左权、徐向前、杨尚昆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与晋中人民并肩作战。1942年5月,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殉难麻田十字岭,辽县由此易名左权县,将军英名永远铭刻在这片洒满鲜血的热土上。
在此期间,晋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组建抗日政权,成立地方武装,建立救亡团体,同仇敌忾,英勇斗争,到处出现“父送子、妻送郎、母亲送儿打东洋、兄弟争相上战场”的壮观场面。“村村像军营,人人都是兵,抗日根据地,一片练武声”,抗日的烽火在太行山熊熊燃烧。晋中人民先后配合八路军取得反日军六路围攻、九路围攻、百团大战、粉碎驻晋日军总进攻等一系列胜利,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全区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8823人。解放战争时期,晋中作为老解放区,先后抽调1700余名干部南下北上,开辟新的工作,组织10万余民兵参加了运城、临汾、晋中、太原战役,为支援山西和全国解放出钱、出粮、出人,展示了老区人民崇高的精神和宽阔的胸襟。
晋中人民为祖国、为革命所做出的无私奉献,可谓义无反顾、壮烈千秋。晋中人民在历朝历代绵延烽火中显示了不屈不挠的斗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又用自己的热血镌刻了晋中人民甘于付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历史证明,以“太行精神”为典型代表的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是晋中人民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