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晋中精神”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作为一名史志工作者,晋中古老的文明、曾经的辉煌、今日的发展、明天的趋势,无不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涌现。有自豪骄傲,有欣慰感慨,有叹息不甘,有艰难自问,当然,更有对晋中明天的热切期盼。站在历史的角度读晋中,再从发展的需要谈精神,无论是追溯到遥远的上古时期,还是纵观当下撤地建市后的新时代,晋中人民无时无刻不在谱写着篇篇华章,每篇华章无一不是晋中精神的体现。晋中精神可概括为:吃苦耐劳的本色精神、诚信执着的创业精神、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抢抓机遇的赶超精神。
晋中精神,来源于历史的沉淀。
晋中,在历史上曾是一个地域名称,泛指山西省中部。晋中为新设城市,但历史悠久。远古时期,《禹贡》划分九州,晋中为冀州之域。商代后期,境内已有城邑,春秋时期,开始设立县一级行政建制,秦汉以后,境内大部分县城普遍建立。抗日战时期,晋中分属晋冀鲁豫、晋察冀和晋绥三个抗日边区政府;解放战争时期,晋中分属太行、太岳、晋察冀三个行署管辖。1948年7月,全境解放。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设立榆次专区,为省政府派出机构,1958年,改称晋中专区。1968年9月,成立晋中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改设晋中地区行政公署。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2000年10月,晋中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晋中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距今约一百万年前,晋中已有人类活动。据考证,在今榆社县的墩圪塔、上西山和下西山,留有旧石器时代初期人类活动的遗迹;今和顺县青城镇当城村的背窑湾、昔阳县阎庄乡河上村的虎窑岩以及榆次区长凝镇西长凝村的贾鱼沟等地,留有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到新石器时代,晋中境内人类活动已很普遍,已发现太谷、榆次、祁县、平遥等区县共有160余处遗址分布,其遗存丰厚,内涵深刻,跨越时代久远,反映了晋中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以及延续到阶级社会产生初期的漫长发展过程。
自古以来,晋中人民以农为本,耕织为生。传说大禹治水“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使烟波浩渺的昭馀泽薮,变成晋中平川的沃野之地。七千多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先民们开始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进入了“耜耕”栽培阶段,至隋、唐、宋、元时期,形成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靠天吃饭,养成了晋中人纯朴、善良、勤劳的生活习惯。吃苦耐劳是他们的本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反映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不易。他们日复一日过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生活,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并得到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思想,形成了晋中人民坚固的个性,正直、无私、宽容、互助,男耕女织,其乐融融,成为后世农民的生活范本。“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正是由于坚持不懈地在土地上耕耘劳作,使他们具备了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进取精神,忠贞、礼让、仁爱的交往态度,勤劳朴实、严谨细腻的思维方式。长期的农业生活和物产丰盈的文化氛围,形成了特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观念。
农耕文化决定了中华文明的特征,农耕历程犹如一部厚重磅礴的歌谣从远古吟咏而来。农耕文明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是华夏儿女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农耕文化不仅赋予中华文化重要特征,也沉淀了晋中人民的独特个性。几千年的历史传承,蕴含了十分优秀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培养和孕育出晋中人民团结统一、独立自主、自强不息、集体至上、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邻里相帮等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理念。
历史上,晋中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有回、满、蒙、彝、土、俄罗斯、鄂伦春、藏、维吾尔、壮族、锡伯、哈尼、土家等少数民族在这里居住。晋中人来自我国的许多民族,至今还有近五千名少数民族生活在晋中大地上。封建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民族的大融合使晋中人民更加团结,更加磨练了吃苦耐劳的品格。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学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为晋中的标志性精神。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三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的大寨精神,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大寨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和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典范。全国掀起了长达15年气势如虹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周恩来总理曾三次陪同外国元首视察大寨,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120多位老一辈领导人亲临大寨。国际国内有近千万人次先后到大寨参观学习考察。大寨精神成为晋中精神的象征。
大寨人当年艰苦创业的情形虽已成为历史,但大寨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却鼓舞着世人,被世人所传颂。首战白驼沟、三战狼窝掌、奋力战洪灾、三不要三不少、搬山填沟造平原、科学种田等至今脍炙人口。大寨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张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困难、顽强抗争的坚强意志,并以此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全国许多地方改造自然,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至今仍然施惠百姓。创业离不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也同样离不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贫穷时需要艰苦奋斗,富裕后仍需艰苦奋斗。唯此才能保持事业常青。大寨人靠着双手向穷山恶水宣战,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奇迹。
历史证明,以“大寨精神”为典型代表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晋中人民的本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