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2800000009

第9章 论文与课题的匿名评审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托关系、走后门的风气盛行不衰,许多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陷入“人情困境”之中。同时,中国人向来好面子,或者说面子观念特别强。林语堂曾说:面子、命运和人情是支配中国人社会生活的三位女神。在讲究人情、关系和面子的人情社会中,评审论文采用匿名是一个办法,因为评审者可以更加客观和自由地评判论文的水平。

也有的学者认为学位论文特别是博士论文的匿名评审是对评审人的不尊重。只要是真正的同行,大体都知道某一单位哪位比较著名的学者在研究什么,基本上可以猜出是哪位高人指导的博士论文。越了解学术动态的人,越能够判断出论文的导师是谁。既然让我评审了,又怕我知道是谁的弟子的论文,岂非不相信我会秉公办事?因此主张博士论文不应实行匿名评审。

不过,我认为,学位论文采用匿名评审,至少有一点好处:评审者看到太差的论文,可以装作不知道该论文的导师是何许人,拦掉水平最次的论文。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如果没有匿名评审,劣质论文很可能畅行无阻。

现在的学位论文,特别是有的高校部分学科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已经容易到什么程度,许多人可能都想象不出来。我听说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情况,有所大学的某一学科的硕士论文答辩,一个答辩委员会一个上午时间竟然安排了20位以上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给每位硕士生陈述论文的时间是5分钟,提问和答辩时间不超过5分钟,有的甚至只有3分钟。这样的答辩基本上是走过场,只是一个形式,我听那位告诉我的学者说,他都不敢叫他的低年级学生去听这样的答辩,否则,其他研究生看到答辩如此容易,更不会认真撰写论文。

自然科学的学位论文我不很了解,只知道不少大学理工科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优秀率都很高,比人文社会科学高很多,经常是在50%以上,个别学科甚至在90%以上。据说,全国医学学科的学位论文比例特别高,如果自己学校的学位论文不给优秀或者答辩分数不高,连工作都不容易找。于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多数论文都以优秀通过。至于是不是真正优秀,其实大家心中都有数。

文科呢,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文科比较容易走江湖,有的人的学位差不多是混出来的。人文社会科学要将一个问题研究深入一点,总要有相当的篇幅才能论证或阐释清楚。现在有的文科的硕士论文只有一两万字,比我过去写的学士学位论文还少;博士论文的篇幅比台湾地区许多硕士论文还薄许多,让人感到从内容到形式都没有分量。但是,一个个都拿到了博士和硕士学位。

古话说:学好如登,学坏如崩。要让学位论文总体水平掉下来太容易了,而要让其再升上去可太不容易了。当然,仅仅实行匿名评审很难真正提高学位论文的水平,但可以防止最坏的情况出现,即让学位论文达到最起码的要求。

另外,现在不少课题申报也实行匿名评审,好处自然也是防止人情的介入。课题的匿名评审最应看重的,一是选题,二是“前期研究基础及资料准备情况”,其他任你说得天花乱坠,都不如这两个因素重要。例如,有的课题论证说:“本课题负责人毕业于某所著名的‘985工程’大学,获博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2项。近年来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2篇,参编专著1本。”但是因为匿名,无法核实其真实性,为一些夸大其词者钻空子,致使部分根本没有研究基础的申报者获得了立项。当然,有的课题申请人长期从事某一方面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相关研究论著,并列出了代表性论著目录,只是省略的作者名称,用百度便可以轻易地搜索出作者为何许人。

更有甚者,还有在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奖的评审中也实行匿名的,这对名不见经传的作者还有点意义,对著名的学者,特别是著名的成果,那是毫无价值,匿名只能说是形式,或者说有点类似于“蒙眼游戏”。由于真正突出的科研成果到报奖的时候,多数同行专家都已经知道是谁做出的,因此成果奖的评审没有必要实行匿名。

(原刊《科学新闻》2012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记录了作者游走于东西方文化的心得感悟,一半是海外经历、一半是海归思考,旨在为那些准备出国的朋友提供有益的视点,告诉他们国外的生活绝非那么美好,但也并没有那么艰辛。同时也为那些准备回国或已经回国的朋友增强留下来的信心,不知何处是他乡,只因为,处处皆是故乡。作者文字间大城、小城之美丽,不在于美食、美景或历史的沧桑往事,而是那种游离于周遭之外,对美的审视和享受美的过程后的缤纷感,是有意无意地在东西文化中间穿梭的沉淀与收获。
  • 读者超人气作家精华文萃:爱情鱼的智慧瓶

    读者超人气作家精华文萃:爱情鱼的智慧瓶

    本书从“净重三克的爱情”、“绽放如花的谎言”、“借一扇窗发现爱”等几个片段收录了《读者》的多位作家的精品散文。
  •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诗集。收诗一百十九首。分上中两卷。上卷大多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现实,揭露豪富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和剥削;中卷主要表现国外的社会生活,揭露西方世界的腐朽、黑暗和战后欧洲经济的凋敝。
  • 最风流醉唐诗2

    最风流醉唐诗2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唯美、更动人、更诗意。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幸福。
  • 混血时代

    混血时代

    《混血时代》是由作者阿库乌雾所创作的散文诗集。该作品由《虚构血脉》《解码血族》《献祭血城》三部分构成,共六十五篇散文诗。《混血时代》作者将这个时代命名为“混血时代”。在时代洪流的作用下,作者表现出对文化混血、族群混血的充分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其对本民族失落的焦虑与挣扎。除此之外,在《混血时代》中,作者还表述了自己乃至世界各地各族人文知识分子所应该关注并予以严肃思考的命题,即关于种族变迁,关于信仰危机,关于人性变异,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等主题。由此,《混血时代》是一部作者对世界万物的观察、解释,也是反映彝族传统文化的民族志。
热门推荐
  • 仙女娘子你别跑

    仙女娘子你别跑

    安墨汐,警方在娱乐圈的卧底,可当她发现心中所属的许翊颀就是人称杀手DS时,墨汐决定隐瞒…许翊颀,用明星的身份做掩饰,方便飞往各地执行最高机密最高难度的任务,Mandala要求执行最后一次任务,如果能够活着回来,许翊颀就退出组织…
  • 朔月天魔

    朔月天魔

    这是他的梦想,一个人的梦想,却不是一个人的旅程
  • 史记(第五卷)

    史记(第五卷)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 橙来北往

    橙来北往

    许橙说,曾经的我年少轻狂只为了视我如命的顾季北,而现在的我处世安然不为谁!
  • 时光倒退十年

    时光倒退十年

    “夜!”“嗯?”“假如时光倒退十年你会怎么样?”“什么怎么样啊,依然爱你呗。”江冬夜嘴角微微上扬,淡淡地飘出这句话。“你说我该信么?”染夕妍绝对想不到,面前的这个看似纨绔一副什么都不在乎的女人,确实是这样做的。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Of Refinement in the Arts

    Of Refinement in the Ar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纯白之夜

    纯白之夜

    这是一个魔法已经没落的时代,世界上只有少数的人们还掌握着超凡的能力。人们直白地将他们称作“魔法师”。拥有超越他人的力量,自然无法被大多数人容纳,“魔法师”们大多隐居于世,或是活跃在都市的黑暗中。兰瑶,在这座靠近上海的繁华城市中,有着这么一个传言。在各大黑帮与犯罪组织的背后,有一位盘踞此地的强大的魔法师。她使役着两个年纪轻轻的杀手,统治着整个兰瑶市。我要说的,便是这两位杀手之间的故事。
  • The Home Book of Verse

    The Home Book of Ver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长恨引

    长恨引

    “在最早的开始谁也不知道结局。”她语气淡漠,嘴角还带着淡笑——纤弱的女子被囚禁在暗无天日的大牢里,浑身血痕,笑得碍眼。“所以你就给了所有人最意料之外的一个。”白蒲心寒,心疼,疼的他咬牙切齿。深爱的人却是自己最恨的人。她毁了他的一切,却依旧这么淡然!一场儿时的噩梦。牵绊住三个人的一生。纵横交错的爱恨情仇,到底谁是谁非?波涛汹涌的江湖,到底谁假谁真?最后谁伤了谁?一曲过后,唯留长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