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企业中,我对海尔情有独钟,心仪已久,这种美好的感觉在新千年愈发强烈,而到了新世纪就似乎已心有千千结了。很早就想写一点关于海尔的文字,或许是仰慕已久的缘故,但却迟迟未敢动笔。正由于海尔在我的心中近乎完美,若因自己的才疏学浅,未能挖掘出海尔内在的美,这种结果是我不愿意看到的。六年的企业生涯和七年多海尔用户的经历,使我终于坚定了为海尔写一本书的信心。
1994年7月,我从北大法律系毕业,获得了硕士学位。法律在当时是热门专业(至今仍“高烧不退”),就业的机会很多。有五条道路可供选择:一是进行政机关,步入仕途;二是进司法部门,做法官或检察官;三是进律师事务所,做一名律师;四是进大学,做一名教师;五是进企业,做一名法律顾问。经过再三权衡,最后我选择了北大的校办企业——方正集团。当时,我认为,要想深入了解中国社会,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是一个很好的窗口,而方正正在招聘法律顾问。1994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方兴未艾,而方正又如日中天,被誉为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典范。尽管我现在已经离开了北大方正,但我对当初的选择依然无怨无悔。六年的企业生涯使我对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校办企业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毛主席曾经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在方正,我除了做法律顾问外,还从事文秘工作、政府公关工作、接待工作,业务的“多元化”,使我对公司从技术开发到产品销售到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有了了解。由于经常代表公司外出开会,使我有机会接触了国内外许多大企业,其中也包括海尔集团,由于工作关系,我悉心收集了国内外许多企业(以国内家电产业为主,因为国内家电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已构成了一个明星团队)的媒体报道材料,收集材料的过程就是学习和借鉴的过程,因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始终认为,一个不善于向他人学习的企业,是不可能取得长足进步的。
自1995年春天至今,随着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家先后购置了许多家电,其中绝大多数家电都是海尔牌的。到今天为止,仅海尔家电,我们就有金元师柜式空调、小状元分体式空调、云梦冰箱、小小神童洗衣机、大海象电热水器及海尔超人电脑。此外,还有海尔整体厨房、海尔燃气灶和海尔一拖二分体式空调。因为我们购买彩电和微波炉的时候,海尔彩电和微波炉还没有上市,否则我们家就成了海尔家电王国。为什么购买家电偏偏选择海尔的?这主要是缘于我对海尔的认识和对张瑞敏的佩服。在我收集的企业材料中,海尔的资料最多,这为我今天写书提供了便利。我曾在许多国家级企业会议上多次见到海尔人,海尔人的发言水平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与海尔人的接触,使我更加相信了“强将手下无弱兵”这个道理。当我得知海尔早在1992年初就成立了知识产权办时,不禁让我对海尔肃然起敬。随着了解的逐渐深入,我知道,海尔是我国首批十大驰名商标之一,首批五十七家国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之一,首批六家国家级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等等。当海尔“激活休克鱼”经验写入哈佛教案时,当海尔SST“市场链”经验编进洛桑教案时,当张瑞敏跻身“全球30位最受尊重的企业家”行列时,我和全体海尔人一样激动,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海尔获得的世界级荣誉,不仅属于三万海尔人,更属于十三亿中国人。
我认为,在目前中国的企业中,海尔最具代表性;在目前中国的企业家中,张瑞敏最具典型性。海尔在多元化经营、国际化运作、企业文化、现代化管理、技术创新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令国内外同行叹服的成就。张瑞敏作为海尔的“最高统帅”,在德、才、学、识各个方面都令国内外同行肃然起敬。海尔不愧为是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是为序。
作者
200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