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7900000027

第27章 民间节日及其考证

丰富多彩的安定民间习俗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

民俗文化在其内容上主要包括工艺、装饰、饮食、节日、戏曲、歌舞、绘画、制作等等,几乎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冗繁的礼节今已简化或湮没,但承载着民粹灵魂的民俗文化,不应被湮灭。对于民俗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是考量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社会包容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在重拾国学的同时,对难登大雅之堂的民俗的研究与继承也应予以重视。

节日是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先民们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民俗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节日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点。内容包括警示教育、良好祝愿、祈盼幸福、纪念历史人物等。

中国古代的节日,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大都和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又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与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浪漫的神话故事、虔诚的宗教信仰、历史人物的纪念等等,都融合凝聚在节日内容里,构成了传统节日的多样性,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也为节日的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到汉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所以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的观点也有意义上的确定性。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到唐代,节日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等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随之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宋代是传统节日文化的成熟、丰满时期,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受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市场交易活跃的影响,节日期间士庶更多地演化为市场的消费方式,使得节日消费市场更加繁盛,节日的经济功能更加突出。人们的物质和文化消费增多、市场化因素明显增强。政府在节日习俗、节日消费等方面起了有益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而对节日市场则既有顺应、利用的一面,也有控制、决策的一面,扮演了消费者、经营者、决策者、组织者等多重角色,促进了节日消费市场的繁荣,丰富了士庶节日生活内容。宋代形成并不断丰富的元宵节、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俗称年节或新年,民国时采用公元纪年后,称春节,元月一日为元旦,)、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得以传承至今并被注入了新的内容。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

从古到今,我们是一个崇尚文明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和正在创造着灿烂的节日文化,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的没有被中断过的文明,中国的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海内外华人同乐。这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从之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国庆节、新年(元旦)假期不变,“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春节假期仍为3天,调整为从农历除夕开始计假。新增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假日,既体现了党和政府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更有利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2011年,中国文化促进会节庆中国协作会发起的节日申遗行动,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将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确定为中国七大传统节日。中国七大传统节日形象的出炉将有利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走向世界。

安定区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国传统节日已经在境地延续了上千年时间,积淀了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内涵,也是世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民们对后世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春节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开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纪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

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春节的传统习俗主要有:扫尘、守岁、贴春联、贴窗花和贴“福”字(有倒贴和顺贴两种,倒贴寓意福到了,顺贴则寓福顺了)、挂年画、放爆竹、拜年,近年来又有看春晚的习惯(尚不能成俗)。

二月二

传说中是龙抬头的一天,民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廿四节气之一的惊蛰。据说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古人称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又叫龙头节或青龙节。故这一天人们便到江河水畔祭龙神。《中华全国风俗志·寿春岁时记》云:“二月初二日,焚香水畔,以祭龙神。”人所共知,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信仰的图腾。所以我们自豪地宣称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千百年来,人们把龙视为带神秘色彩的吉祥物。“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民间一个重要节日了,许多习俗也多与龙有关。实际上“二月二,龙抬头”之说与古代天文学有关。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本地流传炒大豆、串大豆的习俗,炒的大豆从二月二开始就吃,吃完为止,而串的大豆一直放到清明节吃,否则身上就会起痘。

据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着民间人家的哭声,看着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私下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和豆类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和豆类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就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和黄豆以及大豆,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被压在山下的龙王知道百姓在救他,便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和炒豆类吃。不产玉米和黄豆的地方,就在二月二这天炒大豆吃,祷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炒大豆的方法也是独特的,须把大豆埋在湿土里,等大豆软了,把洗净的砂子和上粗盐,在锅里炒到发红,再将大豆放进去翻炒,火烧得旺旺的,只听见啪啪的响声,大豆在土沫里爆,颗颗裂开,颜色黄澄澄的,吃起来又脆又香,炒好后用筛子筛,那细细的砂子和盐就筛了下来,盛起来以备下次炒大豆时再用,只剩下大豆。也有直接用水泡软,炒熟后串成长串,挂在墙上自然阴干。乡下人实诚,串好大豆后给城里的亲戚也送一些。

清明节

清明节即是传统节日,又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日扫墓祭祖,谓之“春祭”。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播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安定习俗:清明节前要扫墓(俗称“上坟”)。凡有坟茔者,一个家族的男丁不分老幼都得去上坟。三年内的新坟在清明前一周上,旧坟在清明前三天上。上坟除了带祭品,烧冥币,化香表外,还要在四周及冢顶挂上打好的纸钱,没有闰月的一年还要给旧坟上背(添)土,背土讲究“三三制”,即在易取土的方位距坟七步之外给筐子内装三锨土,背三趟;无坟茔的在清明前一日夜间,到郊外或于自家门前、街道巷口烧纸钱。禁忌在清明节当日上坟、烧纸。传说当日烧的纸钱就成铁钱,死者不能用。

四月八

四月八日是一个吉祥的日子,是藏、苗、布依、侗、瑶、壮、彝、土家、仡佬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又称“浴佛节”,传说这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有九龙吐水,为佛祖沐浴。各地节日内容不尽相同,主要与农事有关,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欢庆仪式,不仅表达丰收的欢喜,还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安定境内大都在佛寺举行佛事活动。也有走亲访友,新媳妇转娘家的习俗。内官镇锦鸡塬山的庙会是境内最大的最为热闹的庙会之一,有野餐、碰鸡蛋、唱大戏、求药等民俗活动,其中最热闹的是碰鸡蛋,碰鸡蛋在锦鸡塬山庙会上经久渐成规则,一是鸡蛋要煮熟,二是商议好碰大头还是小头,三是商量好谁碰谁防,四是绝对不能掺假或顶替。商量不妥时用“打砂锅”、“猜拳”等办法确定,有经验的碰蛋者可以从色泽、质地等判断出哪些鸡蛋坚硬耐碰,运气好的碰蛋高手一天可得数百枚鸡蛋。但大多数是为了娱乐而碰,输赢只在须臾间,几家高兴几家愁,惊叹唏嘘此起彼伏,倒是一番景致。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更有插柳、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传说中的端午节是大凶日,百事以避凶为主。端午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中的一个大节,2008年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主要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但也有不同的内容:

1.纪念屈原

战国末期楚国诗人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楚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而死。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原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后来人们为了寄托对屈原的哀思,每年端午节这天荡舟江河之上,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迎接伍子胥

有些说法则与吴国大夫伍子胥有关,而非屈原。南朝萧梁时期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中国古代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介绍文集。在该书的第卅节里头记载着:“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东汉上虞县长度尚弟子邯郸淳撰写的《孝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字原)也。”认为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涛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关于粽子,则有当地的记载:“乡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3.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孝女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4.迎涛神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历史剧《伍员逃国》即讲此事)。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孙夫差继位,大举伐越。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守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本地习俗:农历五月初五清晨,家家户户门头插柳枝,有为楚国诗人屈原招魂和避瘟疫之意。姑娘媳妇都要早起,拿木梳子到麦田里扫露水梳头,据传可使头发乌黑发亮,能避百邪。父母在孩子未睡醒之前要给手腕脚腕系五色棉线或丝线绳,防蛇缠身,且一直要系到六月六才能剪掉。孩子及青年人都要身佩香囊荷包。“雄黄药酒闹端阳”,端午凌晨人们在口、鼻、耳边涂抹雄黄酒,相传这样可以避五毒(即蛇、蝎、壁虎、蟾蜍、蜈蚣)。旧时,未出嫁的姑娘将荷包带在衣襟或系在发辫上,诱人摘取,如不被人摘去,便会自惭貌丑。家家吃粽子或油饼卷糕,亲友间相互馈送。同时盛行未婚女婿及新女婿穿戴一新、带着丰厚的礼品去拜丈人的习俗,称为“追节”。男性青年在相互调侃中说“这是我走丈人的衣服”,折射出了对“追节”的重视程度。

六月六

“六月六”是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人民的传统佳节,又称“洗晒节”、“洗象节”(元明清时期,农历六月六还是法定的“洗象日”。)“晾经节”、“虫王节”、“天贶节”(贶,kuàng,赐赠的意思)等。

作为节日,相对来说,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的重视程度远不及端午节、中秋节等。本地有“六月六,请姑姑”之说。过去,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农村的风俗都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此风现已不存。又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的俗谚;“红绿”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因六月六时气温较高,藏在箱底的衣物容易上霉,取出来晒一晒,可免霉烂。

七月七

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民间亦称“乞巧日”。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相会的日子。人们心中的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这天晚上,姑娘和年轻媳妇们都要出来行拜祭的礼仪,并向织女乞巧,坐在月下穿针,看谁穿得快,穿得多,穿得巧,据说这样可以把手笨的人练得灵巧。年轻的姑娘和少妇希望自己也能像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有颗聪慧的心,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此俗现已不存。

汉代时,民间便开始向织女乞巧了。不但祈求心灵手巧,还祈求得到财富、早日有美满甜蜜的婚姻和健康活泼可爱的孩子。

宋代词人秦观的《鹊桥仙》是一首歌咏爱情的千古绝唱:“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节有吃巧甜食的风俗。巧食的内容有瓜果和各式各样的面点,各地风俗不一。各种巧食做成后,都要陈列到庭院中的几案上,好像要请天上的织女来品评。然后大家一面观赏着遥远的夜空,一面吃着各种巧食,认为这样会使人变得灵巧。

我省东南部的西和县,在2007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中国乞巧之乡”。

本地传说,七月七的一天不见喜鹊,是因为喜鹊都到天上给牛郎织女搭喜桥去了,回来后喜鹊的颈部都要脱毛,含有“涅槃”之意。

七月十二

把七月十二作为节日过已无处考证,(距“中元节”七月十五只有三天,《道经》称三月十五为上元节,是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中元节,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为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本地称为“新麦节”,即麦子熟了,已经打碾了,人们再也不用考虑青黄不接了。农民们和悦喜庆,在七月十二这天,用新麦面“烙麦蝉儿”,其实是新麦面馍,用梳子在上面扎上花纹,细心人家还要涂上颜色,用新酿的米酒敬奉尊长,庆祝丰收。同时还有“七月十二,羊肉茄儿”的谚语,此时羊肥肉鲜,光景好的人家宰羊过节。据传是为了纪念成吉思汗铁木真诞辰。

中秋节

八月十五即中秋节,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中秋时日恰逢三秋之半,古代帝王于农历八月十五祭月,同时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相传元代末年,为了加强对汉族的统治,元统治者给汉族家中派一名元兵做“家长”,“家长”在家中无恶不作,凶残无道,引起人民的极大反感,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除夕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除夕夜里一起手刃怙恶不悛的“鞑子”(元兵)。民谚有“八月十五传月饼,三十晚上杀鞑子”,也有“三十晚上杀鞑子——活要老子的命”的歇后语。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随着时代的发展,严肃的祭祀已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本地习俗:中秋节城乡居民家家吃月饼,以示全家团圆;“八月十五,瓜果辣椒”,八月十五晚上,皎洁的朗月冉冉升起,家家在院内摆设香案,供上月饼及瓜果等祭品,点蜡燃香,全家围坐赏月。少许,由主妇切开月饼和西瓜;全家食瓜果、月饼,谈笑风生,颇有情趣;相传祭月神供的西瓜,须剜成锯齿形的两个瓣,如家中有孕妇,可数瓜牙数预测男女,奇数生男,偶数生女。和端午节一样,八月十五盛行“追节”之风;同时还有吃蜂蜜的习惯,现在尤其讲究以吃到真正的土蜂蜜为荣,也有以向亲友馈赠蜂蜜为时尚的。

九月九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重阳节”名称始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到了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

插茱萸、赏菊花。重阳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盂兰盆(七月十五日中元为盂兰盆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家族倾室而出,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远眺“避灾”、出游赏景、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唐边塞派诗人王维就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月一

十月一日,为送寒衣节。这一天,人们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老公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妆殓安葬。因此时值农历的十月初一,被人们称之为“送寒衣节”。

春夏秋冬往复循环,十月为孟冬。十月一日是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由生者的御寒加衣,想到死者的防冷需要。送寒衣时,要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有些地方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俱备。这些纸制工艺品除体积缩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据传,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这些阳世的纸张,只有烧的干干净净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这种行动虽然看来好笑,却也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有些地方还要吃麻腐烙饼、麻腐包子等。

冬至节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冬至也是“入九”的一天,农谚有“一九二九暖,三九四九冻破脸,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八九,精屁眼娃娃拍手,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据记载,自西周建立至秦灭亡的1000余年的时间里,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叩拜。

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指投递名帖。后亦指留下名帖,表示解职告退。)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本地的人们在这一天还有吃扁食(饺子)、下长面,祭祖、祭碌碡的习俗。这一天,娘家人要接出嫁的闺女回娘家。有“冬至节,黑毛驴儿接姐姐”的谚语。此风现已不存。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就是腊八节。民间流行在腊八节时要喝腊八粥。喝上一碗香甜可口的腊八粥,预示着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喝了腊八粥,“年味”就渐渐浓起来。民谚有云:“腊月八,搅团把心糊住花钱盘年开始吧”,是说腊八粥一喝,把人心给“糊”了,平时十分节俭的人家也开始大手大脚地花钱置办年货了。直到腊月三十日一顿透心面一吃才发现花多了钱。

腊八粥的来历,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了,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释迦牟尼成佛说:腊八节本是佛教节日。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出家修道,过了六年苦行生活,他饥饿疲惫到了极点。有一个牧女给他送来了乳糜(奶粥),食后恢复了体力,洗去了身上的污垢,在菩提树下终于觉悟成佛。佛教把这一天作为“成道节”。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中国佛教徒认为释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即腊月)初八,遂以“腊八”为成道节。在古代,每逢这一天,各寺院都要诵经纪念,仿效牧女献乳糜事,以各种香谷、果实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

祭祀腊神说:汉代始规定于腊月初八为祭祀腊神日。每到腊八这一天,为了祭祀腊神,民间往往要准备一顿别具风味的粥。这种粥是用五谷杂粮掺入花生、栗子、红枣、核桃仁、杏仁,用微火煮熟炖烂,再添加红糖,做成八色香粥,称之为“腊八粥”。粥煮成之后,先要盛上几碗,放置于庭院天井、碾磨盘上、牛马羊猪圈的门上,以表示同庆丰收、迎吉祥之意。由此可知,当时的“腊八粥”与佛教没有关系,完全是我国自己的传统祭日。

纪念岳飞说:宋朝民族英雄岳飞,坚持抗金,遭奸臣秦桧诬陷。朝廷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岳飞进京。岳飞无可奈何,急急班师,一路粮食不济。百姓闻讯,户户送去粥饭,岳军合混而食,道谢而去。这天乃腊月初八。后岳飞被害,百姓为示怀念之意,每年腊月初八烧起“百家饭”。

皇帝喝粥说:安徽流传皇帝喝腊八粥的故事:朱元璋小时候家中贫困,在财主家放牛,他经常挨打受骂,饥肠辘辘。有一次他牵牛过独木桥,老水牛跌到桥下摔折了腿,财主把他关在一间屋里,三天三夜不给饭吃。他饿慌了,发现一个老鼠洞,一挖开发现一个老鼠粮仓,里面有大米、豆子、粟米、珍珠米、红枣……什么都有。他就把这些东西煮了一锅粥吃,觉得比什么都香甜。后来,朱元璋打了天下,做了皇帝,吃腻了山珍海味,一天晚上,朱元璋又想起当年这种粥来,传令御厨用各色五谷杂粮煮成粥进奉,大宴群臣,这一天正是农历腊月初八,因而赐名“腊八粥”。

%%%%%本地流传着这样的故事:相传有一人家祖上家境盈实.,却生了一个不成器的儿子,花天酒地,好吃懒做,不几年就坐吃山空,于是靠乞讨过日,到了腊八这天,天寒地冻,无处讨要,就从自家曾经装过粮食的地方打扫到小半碗各种粮食,小两口熬成粥喝了,蜷缩在墙旮旯里,到第二天人们发现时已冻死了,为了让后人牢记这个教训,养成勤俭持家的好习惯,每年的腊月八都要熬粥,以警示后人。

安定习俗:腊月八黎明,家家煮小米(糜、谷碾的米)粥,除进食外,涂少许于门窗上,意谓糊住雀儿的眼,使之在来年不能糟蹋五谷。雇工此日可以歇工。民谚有:“腊月八,打冰哩,放羊娃娃出工哩!”也有“吃了腊八饭,汉子跟上婆娘转”,说明一过腊月八,就开始置办年货了。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民间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即指的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

祭灶、送灶神、送灶王,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民间传说灶爷为一家之主。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年关将至,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举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祭灶的仪式也就格外的隆重。

大多数人家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神。民间有“腊月二十三,灶爷上了天”的歌谣。是日晚上约八点左右,户户提前备灶书(用黄表纸书写全家人的姓名、生年八字)、灶糖(麦芽糖和豆糖之类)、灶干粮(烙饼)、灶马(黄表纸上印有备鞍的马),并备一碟碎麦草,拌几粒豆子均供于灶神牌位之前焚烧,意示送灶爷上天庭。祭灶的目的是祈求灶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也有些人家腊月二十四送灶爷,即“张王李赵,二十四送灶”。这还有一种传说,北宋年间由平民直接当宰相、且一连三次拜宰相的吕蒙正(后尊称“双天官”)少时家中贫困,到送灶时没钱买香表,就对灶爷说因家庭贫寒,没备香表,待明日买来香表,再送灶爷。但二十四这天也没钱买,于是在赶集回来的路上折了几支枯蒿杆当香送了灶爷。留下了“二十三富人送灶,二十四穷人送灶”的传说。

过了腊月二十三,已接近春节,家家户户紧锣密鼓购置年货,制作食品菜肴,拆洗衣服,打扫房屋,灌蜡烛,准备过大年。大多数家庭在腊月二十三以前要择吉日扫房,把一年沉积在屋内的尘土清扫出去,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地过年。也有些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吉日,于是把腊月二十四定为“官扫”,这一天不用算日子就能扫房。

同类推荐
  • 大唐太子爷

    大唐太子爷

    高明穿越成为了大唐的太子,并且还拥有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太子妃,但却发现满朝文武都看他不顺眼,就连他的弟弟都盯着他的位置,本以为屌丝穿越高富帅,结果发现太子的位置不是那么好做,因为总有刁民想害朕!
  • 穿到古代当校长

    穿到古代当校长

    现代人到了古代,带着超越那个时代上千年的知识能做些什么。“皇上,我是不会入朝为官的,我做这些,只是因为我是一个汉人,我是一个中国人,你问我想要什么,那就是,我想要建立一个学校,我要当校长,我所学的一切都将会传授给学生。”当然了,最好是美女学生。。。
  • 新编世界五千年(一)

    新编世界五千年(一)

    伊文思在克里特挖出的是任何古代遗物都无法与之比拟的米诺斯的宫殿,是现代历史研究上最丰富的宝藏。同时,他还发现了数千块图记和泥板,上面所刻有的图形文字跟他最初发现于小石块上面的完全相同。后来他把这些文字称为“线形文字A”。从这以后,各国的学者也纷纷赶到克里特,先后又挖出了上面画有克里特岛生活的形象动人的石棺,还挖出了住宅、洞室、坟墓、雕像、花瓶、金属器,还有线饰简单的原始形式的手制陶器,以及石制的工具和武器,等等。伊文思用希腊神话中爱琴海地区杰出的统治者米诺斯王的名字,将这里的岛民命名为“米诺人”。
  • 三国之战魂无双

    三国之战魂无双

    一个年轻的少年穿越到三国时代,看他如何在这个战乱的时代争霸天下。看他能不能在这个美女如云的时代守住本心。看他如何跟曹操、刘备、孙权……斗智斗勇。看他如何卧看江山,醉枕美人做一个天下无双的君主。
  • 重城之觞

    重城之觞

    上世纪三十年代重城县令李宝寿正在张罗着给九十岁的老母亲举办庆生寿诞,一伙蒙面大盗却将天宁寺西塔的舍利宝盒打开。桃花州州官杜德福怪罪下来,下令限期一个月追回赃物,否则要是耽误进宫给溥仪皇帝呈送,就拿人头试问。李宝寿只能够悬赏缉拿盗贼,瓷商葛显贵的儿子葛知礼欣然领命。在追捕盗贼的过程中,葛知礼与县令的千金李焕媛邂逅,并擦出爱情的火花。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舍利宝盒如期追回,葛知礼却不仅没有得到重赏,反而和父亲一起被关进了县衙。李焕媛站出来为葛知礼父子打抱不平,不料却中了父亲的奸计,李宝寿借机得到了刻花瓷制作的秘方,偷偷卖给了觊觎秘方已久的日本商人渡边三郎,在中国的领土上,日本人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刻花瓷。
热门推荐
  • TFboys之梦中樱花

    TFboys之梦中樱花

    三个身份不凡的女孩遇见了三个明星大男孩。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外科瘿瘤疣痣门

    外科瘿瘤疣痣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另一个我的他

    另一个我的他

    本文是一部回忆性的师生连文章,并且含带一个十五岁少女在社会中磨练蜕变重生,她在最后回到自己曾经最不舍离开的地方,遇到了那个自己一直在等待的人,但……这是一部神奇的巨作,因为读不到结尾,你是无法发现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部作品。
  • 圣灵王国1你好圣灵学院

    圣灵王国1你好圣灵学院

    传说中在一片魔法的世界里有一片美丽神圣而高尚的土地。哪里不仅充满魔法、欢笑、快乐。还有一种神圣而强大的,与人类不同的生物。那一片神圣而高尚的土地就是圣灵王国。那神圣而强大的生物就是圣灵宠物。传说中大魔法师亚瑟和圣灵宠物们签订契约一起维护王国,让王国的人们快乐、幸福。
  • 宋娱之王

    宋娱之王

    严政相亲未半而受气穿越,今魂附高俅,犹不自知,此诚生离死别之秋也。然一曲小调取悦于内,激昂诗词闻名于外者,盖窃古今之精华,欲求生于大宋。苏轼怜其才另荐他人,守得衣食无忧,恢弘龙套之气,不想机缘巧合,奇思妙谋,竟通青云之路也。..........以文娱助俅以聚财选贤之事,不效,则去官罢职,以慰宿敌之痛。若无前世之长,则死于攻讦之下,肝脑涂地。四夷亦宜自谋,以卵击磐石,虽弯刀悍马无数,难敌火器之犀利。文娱之道,大有文章,俅得帝心,封为娱王。
  • 钩沉之南明

    钩沉之南明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朝之后无华夏。北宋亡国之后在南方依然可以苟延残喘153年之久,可是同样的剧情发生在明朝,为何只能存在一年便已一个十分滑稽的结局告终?杨睿,一个在新世纪标准的废物点心,莫名其妙的被卷入到了南明,是依旧活的碌碌无为,还是努力在这个时空发出自己的声音?已经定格的结局中,一只乱入的幺蛾子,能扑棱起多大妖风呢?岁月浮沉且为钩,钓风流人物无数!
  • 末世劫

    末世劫

    2010年初我的一个朋友,他疯了一段时间后,我去看他。他给我一个本子,告诉我:这是他每天梦里都梦到的东西。那天他因爱而醉,等到醒来的时候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世界。满世界躲避爬、行、跳的烂肉(死人)占据了他的生活......无意间进入千年古墓,得知真相。为了寻求拯救自己和兄弟的姓名,不得不在古墓和僵尸中挣扎……
  • 永仙双子

    永仙双子

    王岳天生有两颗心脏,穿越到修真世界,会有怎样的机缘造化?一手画圆一手画方?那只是小儿科。同时操控多个法宝,随心所欲,高难度法术,手到擒来,一边赚钱一边修炼?也没问题,最重要的是,筑基成功后,他发现自己丹田内,竟然有两颗莲子……
  • 奴役无尽世界

    奴役无尽世界

    宇宙中那无尽的世界啊!正在等待着我们的征服!诸君,在我等面前,那世界亦如待宰的羔羊。我们是那至高无上的奴隶主!!!
  • 农女伍媚

    农女伍媚

    天,她一拆弹专家兼爆破手,一颗弹把她送到了这‘猪仔窝’。家徒四壁不说,娃生得还忒多。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个……家里没爹,没吃,没喝,没田,没地,还没地位!!!家里娃多,而且还都是男娃,就她一个女娃子???家里穷,男娃都娶不上媳妇。家里吃不饱穿不暖,能吃的都吃了。能住的也都住满了,男娃一屋女娃一屋。冬天每个人一件单薄的满是补丁的单衣,想想都让人想哭。一大家子围着炕上取暖,忍着饿,想想都让人心酸。所以,穿来的伍媚第一件事就是赚钱,除了赚钱还是赚钱。为了改变家人的命运,她带领全家奋起。做起了买卖,建起了高楼,带领全家奔小康。(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