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汉城(1905—1987),字云台,安定区李家堡人,早年毕业于平凉师范学校和陇东讲武学堂,曾在平凉镇守使张邦统部下任职。1926年,促成陈珪璋入据平凉,任陈珪璋部团长。后孙蔚如部入甘,陈珪璋被害,蒋云台被通缉,遂在14师鲁大昌部任旅长。后又入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学将官班学习。毕业后任165师副师长,陆军中将。1940年随所部开赴晋南,防守张(店)茅(津渡)大道,保证通往河南的交通,隔河掩护陇海铁路畅通;9月9日,开赴中条山西段平陆县接替38军防务;1941年5月,参加了历时7天的中条山战役,该师官兵奋勇杀敌,陇上健儿伤亡2000余人。1948年蒋云台任119军中将副军长兼244师师长,次年5月,119军开出天水,东下参加扶眉战役,蒋云台任第一线指挥官。中共地下党组织派人前去策动蒋云台,要119军起义,但因战斗已经打响,蒋遂率部退至天水,为了避开解放军进军路线,又率部转至西和、礼县一带,驻防武都。后和解放军第7军、第62军及一野司令部取得了联系,帮助解放军做了大量工作,派兵强占并保护了白龙江铁索桥,为解放军入川创造了条件。1949年12月初,蒋云台率部在武都起义。新中国成立后,蒋云台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独立第3军军长、兰州军区参议室副主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委员兼省体委主任、省参事室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员、甘肃省委副主任委员,甘肃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李振西(1906—1979),字昆山,安定区李家堡镇人,陆军中将。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刻苦学习,成绩优异,经邓宝珊推荐,考入黄埔军校。1928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4期。1936年西安事变中,任17路军总指挥杨虎城部教导营长,负责警戒西安新城指挥部。1938年10月率部血战娘子关,歼灭日军3000多人,收复阵地,振奋全国。随后,出任17路军38军177师旅长、师长,参加了著名的井陉、忻口、旧关诸战役。后升任38军中将军长、西南军警宪特总指挥。1950年率部在四川茂县起义,任解放军西南军区炮兵战术研究会办公室主任、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51年11月,以“反革命嫌疑案”逮捕关押,1975年2月,以材料失实彻底平反,重新安排工作,先后任陕西省政协秘书处专员,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并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12月6日病逝于西安,终年74岁。
侯世奎(1911—1976),安定区符川镇大岔村人(1958年前属榆中县)。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侯世奎幼年时,由于家庭生活困难,父母无力供养,自幼就以扛长工、打短工帮助家庭维持生计。民国十八年(1929年),父母先后死于饥荒,侯世奎在举目无亲、无依无靠的情况下,领着妹妹到榆中、兰州一带讨饭,因生计所迫,将妹妹送给别人,自己在阿干煤矿背煤。同年,驻防临夏的冯玉祥国民军部队为扩充军力,在当地招募新兵,侯世奎为了找个栖身糊口的地方,便加入到冯玉祥国民军部队,隶属于孙连仲部下。1930年,冯玉祥、阎锡山联合倒蒋,孙连仲部奉命从甘肃开往中原参战,侯世奎也随军南下。战后,部队改编为国民军第26路军。1931年3月,奉命由济宁开往江西,对红军进行第二次“围剿”。5月在江西公略县打了败仗,退到宁都一带休整,同年12月,第26路军一万七千多人,由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等率领,参加了著名的“宁都起义”,侯世奎加入中国工农红军行列。
参加红军后,侯世奎即被任命为红军第五军团第十三军三十八师某团重机枪排班长,193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6月起,他又到红军大学指挥科第三期学习班学习8个月,不久,又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江西瑞金)参观学习,聆听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重要报告。侯世奎在中央苏区先后参加赣州、水口、金溪等战役及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为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浴血奋战。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先后担任第13师38团排长,第39团连长、代营长,第34师100团营长职务。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侯世奎所在的34师担任(红一方面军)长征时的后卫警戒、收容掉队人员等任务。
到达延安后,曾在抗大学习。抗日战争开始后,上级便派他赴山东敌后,先后担任警备二旅第六团第二营营长,滨海军区第六团副团长、独立团团长等职。在日本鬼子重重包围、国民党掀起反共浪潮、汉奸不时出没捣乱的严峻形势下,侯世奎及其所在部队在上级组织领导下,坚持开展敌后工作,出色完成任务。在甲子山、天宝山战役中,他们勇猛顽强沉重打击日本侵略军,扩大抗日根据地,得到上级表彰。1945年初升任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之后,侯世奎奉命率部进军东北,先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为了保守军事秘密,八路军进入东北后统称为“东北人民自卫军”)辽东军区第五旅旅长、辽东纵队副司令员和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师副师长、师长及安东军区参谋长等职,参加了本溪、海城、梅河口战役和著名的辽沈、平津战役,因作战勇敢,曾多次受到上级通令嘉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侯世奎调任甘肃省军区第一任参谋长,参与指挥甘肃地区的剿匪反霸斗争,为稳定甘肃局势、维护社会治安、进行土改做了大量工作。1952年,调任西北军区干部文化学校校长。1955年,侯世奎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1年,他又升任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后调任福建军区副司令员。
1976年1月24日,侯世奎在兰州病逝,骨灰盒被安放在兰州市华林山革命公墓。
康健民(1915—1977),原名康廷文,安定区符川镇高阳村康家沟社人。出生于中农家庭,童年时放羊、拾柴,帮家人干活。11岁起,在村私塾读书三年,后因母亲病逝,辍学务农,为了生计他参加了国民党雷中田部队,在新编11旅1团1连当兵。1932年6月,他随1团部分官兵在甘肃合水县塔尔原起义,参加了刘志丹、习仲勋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总队,任号长,不久改任班长、排长。次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红26军骑兵团连政治指导员、骑兵团代团长、团长,红一军团骑兵团副团长。1935年,选派到陕北瓦窑堡干部培训中心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大队三队副队长、队长。1938年9月,任八路军留守兵团骑兵团团长,并兼任延安军政研究班党支部书记。1940年1月,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骑兵团团长兼政治委员,曾亲自指挥了劳山、直罗镇、榆林桥等战斗。1942年,任联防军骑兵旅旅长,1945年任绥远绥中军分区司令员。同年4月,出席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在抗日战争全面反攻阶段,参加指挥了许多重要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骑兵旅旅长兼党委书记,1948年任第一野战军骑兵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绥远军区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长兼河北省石家庄卫戍区司令员,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书记,兰州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十届中央候补委员。1977年1月18日在银川病逝。
郭杰三(1886—1979),安定区人,原名汉儒,清宣统元年(1909年)毕业于甘肃优级师范学堂博物科。先后任定西大城、李家堡及陇西、武山小学教师、校长等职。1920年后,历任甘肃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师、校长,并兼任兰州市国术馆长。1946年,被教育部核批为甘肃中等学校第一优良教师。教学之余,注重研讨西北史料,曾两次专程赴北京图书馆查阅西北史籍和方志资料,足迹遍踏安定大地,历四年案牍之劳辛,写成《重修定西县志》手抄本(16册)。新中国成立后任定西县文教科科员、科长、定西县副县长、县长等职,1952年12月,被国务院任命为定西专员公署副专员,曾先后担任甘肃省政协委员、常委等。晚年将所藏大量书籍、名人书画分别捐赠定西中学、定西县文化馆。著有《抱朴集》四卷、《文杏联语》四卷、编著《陇右文献录》24卷、《病中联语》等。以92岁高龄逝世。安葬于西岩寺公园。
夏羊(1922—2006),原名张伊三,笔名芭林。中共党员。1948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文专修科。历任定西中学语文教师,定西师范专科学校教师,甘肃省定西地区文联副主席、主席。甘肃省文联第二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甘肃分会理事、甘肃省作家协会第三届名誉理事,散文诗研究会第二届理事,甘肃省作家协会创作指导委员会委员。
组诗《陇坂红军行》获甘肃省文学作品二等奖,散文诗《秋叶》获甘肃省优秀作品奖,散文诗集《花串与火石》获甘肃省第三届文学评奖优秀作品奖等。主要诗作多次选入全国诗歌选本。著有诗集《山塬春》、《唿哨的季风》、《希望的调色》、《三棵草》、《雷日》,旧体诗词集《秋鹤晚蚕集》、《梯米集》,散文集《悠悠心声》、《追火者》、《苦心斋艺简》等,发表诗文1000余篇(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