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5400000039

第39章 柏举之战

蔡国的参战是吴军取得胜利的保障。

首先,蔡国牵制了大量的楚军。在吴军登陆淮河南岸时,楚军已经在蔡国作战了三个月。季节已由秋入冬,天气严寒,使得楚军已露疲态,战斗力下降。而吴国军队则锋芒毕露,士气高昂。其次,蔡国成为吴国远征军的后方补给基地。对于长途奔袭的吴军来说,没有可靠的补给,是难以实现持久作战的。

蔡国都城在淮河北岸,而吴军在淮河南岸登陆。与此同时,位于淮河西南的唐国也起兵响应。前方作战的楚军形势一下子恶化了,如果不火速撤退,吴军与唐军将切断其退路。吴军主力的突然出现,令楚国人大吃一惊。慌忙从前线撤军,并一路撤到汉水西岸,以汉水为天险布置防线。

吴军的出击解了蔡国之围,蔡唐两国军队与吴军会合后,挺进到汉水东岸,与楚国军队隔江对峙。

吴王阖闾这次千里大跃进,深入楚国境内,确实出乎楚国人的意料。楚军的统帅仍然是平庸的子常,统帅无能,并不等于手下将领无能。楚国最优秀的将领和战略专家沈尹戌就是佼佼者,他认真地分析吴楚两军的分布态势,找到了吴军致命的弱点所在。他认为,吴国之所以敢大胆深入楚国腹地,其一是凭借水师的优势,一旦打不赢,还可以从淮河逃回吴国;其二是掌握了蔡国这个后勤补给基地。如果以一支奇兵,出其不意地奔袭停留在淮河南岸的吴国水师,再控制住几个重要隘口,便切断了吴国人的退路;同时也切断了其补给线。这么一来,深入腹地的吴军,便成为楚军的瓮中之鳖了。

沈尹戌向子常建议说:“您指挥大军沿着汉水置防,力阻吴军渡河。我赶往方城山,率驻扎在方城山外的全部兵力,摧毁淮水上的吴国水师。然后控制住大隧、直辕和冥阨三个隘口,截断吴军的退路。到时您则率军渡过汉水,向吴军正面发动攻击。我则从侧翼出击,必定能大获全胜。”

沈尹戌不愧是楚军中最有才华的将领,吴国确实冒着巨大的风险在千里之外的楚国腹地作战。一旦形势不利,将面临惨败的结局。

楚军统帅令尹子常批准沈尹戌的计划。沈尹戌没有逗留,立即出发,前往方城山收拢北方楚军。

吴和楚大军在汉水对峙,对远道而来的吴国兵团而言,十分不利。孙武在兵书中曾写到:“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在敌国作战,持久战是非常不利的,他主张打速决战。可是楚国人依托大河天险,倘若只守不攻,吴军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贸然渡河进攻将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

关键时刻,楚军统帅子常犯下一个大错。

时值冬季,下起了冬雨。楚国将领武城黑(武城是地名,黑是其名)十分担忧一件事,即吴国的战车是用纯木制的,而楚国的战车还套有皮革,显然楚国的战车比较舒适且豪华。可是这个时候不是比较谁的战车值钱,而是比较谁的战车更实用。蒙上皮革的战车有一大缺点,就是怕水。可是老天不配合,下起雨来了。武城黑便对子常说:“我们的战车怕雨淋,持久作战不利,不如速战速决。”

武城黑的说法听起来有点道理,但他只注意武器层面的小事,却没有关心大的战局,缺乏战略眼光。

另一个人的想法更歪了,即子常的亲信、大夫史皇,他偷偷地对子常说:“现在国人大多不喜欢您,而喜欢左司马沈尹戌。如果左司马在淮河打垮了吴国水师,占据隘口。从背后打败吴国人,他就成为战争的唯一英雄了。您可一定要先发制人,速战速决;否则令尹这个职位就保不住了。”

说白了史皇就是个马屁精,这种人的存在对国家来说是个祸患。他根本不考虑国家的利益,只想着讨好上级。当然这种马屁精的存在,是因为有喜欢听奉承话的领导。子常听完后,捋了捋胡须,点了点头:“嗯,你说得有道理。”

子常擅自改变原定的作战计划,只是为了不想让沈尹戌一人独抢风头。大批楚军开始渡过汉水进攻吴军,楚国人的主动进攻,对吴王阖闾来说正中下怀。为了诱敌深入,吴军假意后撤。孙武在兵法书上曾写道: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吴军故意示弱,目的就是将楚军引诱到对自己有利的战场。

子常可不这么想,他还以为吴国人胆怯了哩,赶紧下令急追。吴军大踏步地后退,从汉水退至大别山附近的柏举。在楚军追击过程中与吴军交锋三次,但三次都没有打赢。子常心里也充满狐疑,吴军的战斗力并没有减弱,为什么大踏步后撤呢?这里怕是有问题。他觉得有些不妙,打算见好就收,静观其变。

这时,史皇又跳出来了,对子常说:“这个时候怎么可以撤呢?国家安定的时候,您追求权力;国家有难时,您却要逃跑,能逃到哪啊?这次战争,是您得罪蔡和唐两位君主招惹来的,现在正是立功赎过的大好机会啊。”

子常听到这话后,心里也觉得不好意思了。得了,还是硬着头皮上吧。在楚国境内作战,有天时地利,我就不信吴国人是打不垮的。

想到这里,子常又掉转马头,进逼柏举,与吴军对峙。厉兵秣马,准备与吴军展开一场大厮杀。

十一月十八日,柏举之战打响了。

这一天清晨,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自告奋勇,请缨出战。他对哥哥说:“楚国令尹囊瓦(即子常)是个不仁不义之人,他的部队并没有必死的战斗精神。我们先集中力量,打击囊瓦的部队。他的士卒必定要落荒而逃,到时再以主力攻击其他部队,肯定能大获全胜。”

阖闾不同意,他认为夫概的方案太过于冒险。

夫概是个勇敢的人,坚信自己的判断。阖闾否决了他的提议,他不甘心。决定自己冒险一试,他对手下的官兵说:“作为臣子,只要是正确的事就要去做,不必等待君王的命令。我决心已下,今天即使我战死,吴军也可以攻破楚都。”说完后,他擅自下令将自己麾下的五千人投入战斗,猛扑子常的部队。

果然不出夫概所料,子常这个人权力欲强,私心甚重,他的部下都不愿意为他死战。双方刚一交锋,楚军便士气凋零。而吴军则气贯如虹,有猛虎下山之势,令人望而生畏。楚军很快便涣散了,被夫概打得落花流水。

此时阖闾见夫概旗开得胜,马上下令全军投入战斗。伍子胥、孙武和伯嚭等人率麾下部队向混乱的楚军阵营发起总攻,楚军防线顿时崩溃了。

贪生怕死的楚军总司令子常一见大势不好,扭头便逃。他不敢逃回郢都,怕楚昭王找他算账,索性逃到郑国去了。

那位怂恿子常抢功的史皇一心想要速战速决,结果只是速死罢了。他的兵车部队几乎全军覆没,而他本人则战死了。

楚国的两位主将,一个逃了;一个死了。整个军队混乱了,没命地逃跑。吴军则在背后死咬不放,一直追到了清发河。

楚军士兵正忙着渡河,吴王阖闾打算一鼓作气,将楚军歼灭在河的东岸。在柏举之战中立下头功的夫概又提出自己的看法,他对阖闾说:“困兽犹斗,何况是人呢?如果我们逼得太急了,他们一定会拼死一战,那我们一定会战败的。现在楚国人正忙着渡河,不如先让一部分人渡过去。这样大家的心思就完全在逃跑上,没有士气可言了。”

看来吴国确实是人才辈出,夫概在军事指挥上也颇有天赋,注重战争心理学,判断十分精准。这一回,阖闾听从了夫概的建议。

吴军放慢了追击的步伐,使得楚国人喘了一口大气,开始争先抢渡清发河。大约一半人渡河了,另一半人留在岸边焦急地等候着。这时吴军开始进攻了,留在河岸边的楚国人又一次遭到大败,多数被杀或被俘。

从楚武王以来,楚国军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落魄。那支曾经让诸侯国胆战心惊的铁血雄狮哪去了呢?经历了百年霸业后的楚国已经江河日下了,而新兴的吴国则以气壮山河之势,后来者居上了。

楚军的厄运还没有终结。

吴军渡过清发河后仍然穷追不舍,这时楚军一身疲惫,饥肠辘辘。正想坐下来好好吃一顿饭时,吴军的兵马又杀到了。楚国人如惊弓之鸟,扔掉手中的饭碗,跳上战车,慌乱而逃。吴国人到时楚军的饭菜还热气腾腾的,正好被吴军士兵饱食一顿。

吃饱喝足的吴国人斗志昂扬,越战越勇。而楚国人精疲力竭,连逃跑的速度都慢了下来。很快吴国兵团在雍澨河追上楚军,又打了一仗。没有任何悬念,楚军再度大败。

楚军的主力几乎被消灭殆尽。

吴国兵团五战五胜,第一战是吴军从汉水撤向柏举,挫败子常军的三次进攻;第二战即柏举之战;第三战是清发河之战;第四战是追击战,楚军弃食而逃;第五战是雍澨河之战。吴军已经逼进到了楚国的首都郢城。

虽然自令尹子庚始,楚国历届政府都把郢都筑城作为防御吴国的重要手段,郢城的城防是很坚固了,可是楚军主力却大部分被消灭在郢都之外。只有坚固的城墙,却没有英勇善战的士兵了。

楚昭王做梦也没有想到,吴国人就这样杀到了郢都。

溃败的速度令人无法想象,这一天是十一月二十七日,离柏举之战仅仅过了九天。英勇的吴国兵团,仅仅用了九天便从大别山横扫楚国腹地,兵临郢都城下。

这时楚昭王才意识到,自己成了楚国历史上最窝囊的一位君王了。他失去了信心,也失去了勇气,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逃。

想当年,楚武王、楚文王、楚成王和楚庄王等先王,都是亲自战斗在第一线,以藐视一切敌人的自信与勇气,才造就了楚国长盛不衰的霸业。这一切如梦亦如幻,已渐行渐远,遥不可及矣。

这些伟大先王的后代子孙,却在吴国兵团兵临城下时选择了逃跑。楚昭王在逃跑上还是有创意的,他放出了一群大象,在大象尾巴上点火。大象疼痛难忍,没命地往前奔,冲进了吴军的阵地。吴军虽然是百战之师,也被这些发狂的大象吓坏了,纷纷躲避大象的践踏。这样,楚昭王得以趁吴军混乱之机逃离了郢都。

谁说楚昭王没有智慧呢,他这大概是属于狗急跳墙的本领了。

第二天(十一月二十八日),吴王阖闾大摇大摆地进入郢都。

曾经战无不胜的楚国,首都竟然连像样的抵抗也没有,就这样轻松沦陷了。

这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

故事说到这里,我们似乎漏掉了一个人,就是打算偷袭吴国水师的楚国名将沈尹戌。沈尹戌分兵北上后,纠集驻扎方城的军队,准备从背后袭击吴军。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子常竟然冒冒失失地出击,结果在柏举遭遇惨败。而吴军以雷霆万钧之势,从大别山一路横扫到楚国郢都,势如破竹。

很显然,沈尹戌精心设计的计划已经泡汤了。令尹子常逃了,楚昭王也逃了。沈尹戌没有逃,楚国总算还有硬汉。他立即挥师南下,企图重新夺回郢都。

沈尹戌的兵团挺进到了雍澨河,在这里与吴军遭遇。这时吴军横扫楚国,自然不把沈尹戌的部队放在眼中,一开始便发动凌厉的攻势。沈尹戌沉着冷静,指挥军队反攻。在浴血奋战中他身受重伤,但终于打败了吴军,这也是吴王阖闾入楚以来的第一场败绩。

雍澨河距离郢都不远了,可是首都沦陷、君王逃跑和主将重伤等一系列消息,严重打击了楚军的士气。即使沈尹戌以惊人的意志力,裹伤坚持在第一线指挥作战,可是已经无法扭转败局。他的军队与吴军又交锋三次,每一次他都增添几处新伤,楚军被迫撤退了。

沈尹戌重伤在身,已经无法走动了。他是一个很有荣誉感的军人,宁死也不愿意成为吴国人的俘虏,他对部下说:“我快不行了,有谁可确保我的脑袋不落入敌人之手?”他的部下面面相觑,这时有一个人走了出来,说道:“我的地位轻卑,可以接受这个任务吗?”沈尹戌一看,这人叫“吴句卑”。沈尹戌点了点头,对他说:“哎,以前我没有重用你,看来错了。你可以的。”说完后,他又叹息一声:“唉,我再也没有用了。”说完后,他举起宝剑往脖子上一抹,魂归天国矣。

沈尹戌是平王和昭王时代楚国最杰出的军事家,可惜的是楚国的大权落入了一帮无能的小人之手,遂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不过他仍然是真正的武士,比起子常和史皇等,不知要强上多少倍呢。他死后吴句卑割下他的头颅,用布裹好,然后悄然离去。

在父兄被杀十六年后,伍子胥终于杀回来了。

他是一个复仇者,也是一个叛国者。可是找谁报仇呢?当年杀死其父兄的元凶楚平王和费无极都死了,怎么办?死了也得报仇。

伍子胥把楚平王的坟墓挖开,将平王的尸体拖出来,以鞭尸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仇恨之火。他狠狠地鞭尸三百下,还不解恨。又抬起左脚,狠狠地往尸体上踹了几脚。仍然不解恨,伍子胥又用手挖出楚平王的眼珠,并且嘴里还怒气冲天地骂道:“谁让你听了那些阿谀奉承的话,杀死我的父兄,制造天大的奇冤呢!”

楚平王的尸体被鞭打了,还被挖了眼珠,死后受尽伍子胥的凌辱。可伍子胥还不知足,毕竟楚平王只是一具死尸,对他的凌辱毫无知觉了。不行,不能就这样了却恩怨。父债子偿,楚平王死了,他的儿子楚昭王要偿命。

楚昭王侥幸逃跑了,可他逃得很急。只带着自己的妹妹,没带上后宫的妻妾。伍子胥不能杀楚昭王报仇,那也得羞辱一下他才行,他动了一个坏主意。怎么羞辱楚昭王呢?就是霸占他的后宫。但伍子胥毕竟是个臣子,他还不敢自己动手,便怂恿吴王阖闾。阖闾一听,何乐不为呢?于是强暴了楚昭王夫人。

伍子胥也不甘落伍,又怂勇孙武和伯嚭等人,一起强奸了子常及司马成等人的妻妾。

阖闾和伍子胥等人强暴楚国君臣的家室,这件事过分了。

虽然楚国民众对楚昭王和子常等人是没有好感的,但是对于吴国人的倒行逆施与暴行,更加深恶痛绝。吴国的暴行只能激起楚国人的同仇敌忾,同时也为吴国的兵败埋下了伏笔。

其实楚国的实力并未真正削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吴军之所以轻松占领郢都,还是有一些运气的成分,子常的无能也是造成楚兵惨败的原因。但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吴军夺取郢都之后,大部分的楚国国土仍然控制在楚国人手中。

对楚国人来说,国家面临前所未有的危局,谁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呢?

同类推荐
  • 世界通史(第十卷)

    世界通史(第十卷)

    《世界通史》分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所述历史始于原始社会,止于21世纪初。本书全景式再现世纪历史,兼收并蓄国内外史学研究新成果,将世界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按历史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直观介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2000多幅珍贵图片,配以百万字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
  •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 我的微战国

    我的微战国

    喜欢读《三国演义》的人,一定会喜欢上日本的战国!因为在那里,你不仅会找到和三国英雄相似的英雄,而且由于年代的不同,日本的战国可以说是一部高科技的三国。日本的战国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明朝,大量火器的运用使战争更加残酷。原腾讯游戏频道小编带你重回日本战国时代,一同经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三英杰的辉煌人生。
  • 大明武宗

    大明武宗

    后世后代因车祸穿越回明弘治年间,成为后世背负骂名的武宗正德皇帝。看他如何玩转大明
  • 史上第一家

    史上第一家

    名为小爷,当是很嚣张的人生标签,却因爷爷灌输的‘忍’字,精心的修炼了二十几年的‘忍道’。直至因爱疏忽而死。然则上天厚爱,使之得以穿越,二世为人,依名小爷。那么,是依然沉默的过活下去么?不,何德何能修来二世机缘,若再颓然而过,岂不负了天意。命既如此,当是意气风发,舍我其谁,致使生无所憾,死得其所。如此,才不负了天,不负了己,不负了吾之羁绊。且看张小爷,路漫漫而上下求索,铸造史上第一家。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呆萌娇妻:总裁大人别傲娇

    呆萌娇妻:总裁大人别傲娇

    片段:“展大总裁,我求求离我远一点好不好,我都有男朋友了。你这样我家男人他会误会的。”白涟漪摇了摇手中的红酒杯。“我就是不远离你,看你怎么样?哼,我就要是让他误会,你是我的。”展大总裁不要脸的撒娇。小片段2:“涟漪,你还要瞒我多久?明明六年前我们就已经结婚了啊?”展大总裁拿着手中的结婚证。“是吗?我又没说过我们没结过婚。”白涟漪看着他越来越黑的脸颊,知道肯定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不行,快逃,才不让这个恶魔重新住进我的心里呢。
  • 途魔

    途魔

    无魔不成仙,无执不成念。仙道,魔道,天人道,澄清玉宇万里埃。
  • 傲笑九天

    傲笑九天

    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两个魂魄的交融,成佛、成魔,皆在一念之间,何去,何从?天地为盘,苍生为棋,笑傲间,九天际,风云起。
  • 后鉴录

    后鉴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是我的最倾城

    你是我的最倾城

    她从不知道后来的后来,那个让人面目可憎的男人是她的倾城!
  • 笔动星河

    笔动星河

    一个人想要成功,除了要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一切外,还需要坚韧的性格。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一颗火种,即使是被全世界抛弃的人,当这颗火种被点燃后,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这是一个充满了奇妙的世界,这里有着一种能量叫做星空元素,有着一种力量叫做星力。天才与废物,就是懒惰与坚持,只要坚持,就有可能成为天才。
  • 沉爱

    沉爱

    作品以两个男女主人为经线,爱情故事为纬线,所有人几乎都对当事人的感情深藏不漏,是心灵深处的挣扎和暗战。张杨和舒小娅是高中时期的恋人,彼此非常喜欢,可是爱情发展仅仅限于高中,可是感情一直持续到生命终结。张杨一开始追逐舒小娅,后来从事特工后,有段时间躲避舒小娅,舒小娅被羞辱后躲避张杨,张杨知道后于组织外单独行动私立复仇。而王阳作为一位高中老师却喜欢上了自己的学生张杨,这种初恋式美好的情愫就一直伴随着她,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终于二人在香港把这种心照不宣的僵局打破。而黑社会人物陈英遇到这位大陆的小伙子对生活产生了新的向往。
  • 九黎族

    九黎族

    时光流转,沧海桑田,九黎终会重临世间的啊!命运,誓言还是杀戮,王座只属于强者,不是吗?心底深处藏着妙曼身姿的女孩,牵绊少年多少年。既然无可回头,那就疯狂的奔跑与咆哮,什么绝望,终究只是内心的魔鬼,跨过沧海,沉沦千年,只为找到那个身影。那时,女孩轻靠在少年胸膛温柔如水。
  • 皇帝你够了

    皇帝你够了

    他傲居江湖是人们闻风丧胆的恶魔,位居朝廷是人人敬畏爱戴的皇帝,后宫却无一个佳丽,只因为她一人,她漠然一世,对所有人冷血,只因她早已伤痕累累,魅夜,叶紫瞳都是她,一个冷血无情一个单纯耍宝,两个极端的性格究竟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