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乐,似乎是如今中学生晚间难得的消遣节目之一,有次无意间问起几个中学生晚上都做什么时,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做功课,有时听听音乐。”当再问及都听些什么音乐时,立即报出一串令人瞠目结舌的港台歌星的名字来。
在一些父母眼里,听音乐、欣赏音乐不会影响子女做功课,待做完功课,再去欣赏音乐,那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的确,好的音乐可以使人精神愉快,稳定情绪,消除疲劳,可对于中学生来说,还应有选择地去欣赏音乐。中学生,是一个最敏感、可塑性大、模仿能力极强的群体,为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引导,除择其所好外,应尽力考虑到一些欣赏音乐所必要的因素。
1.要选择内容和情调健康的音乐,不要去听颓废无聊、格调低下的音乐。内容和情调健康的音乐,能使人的大脑皮层松弛,同时产生新的“兴奋剂”唤起人愉快、舒适、欢乐的情感,从而有益于人的内脏与身体功能的调节。中学生在忙完一大堆功课后,选择内容和情调健康的音乐,更易使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并使情绪稳定。
对于喜欢民族民间音乐的人,不妨多听一些好的民歌和民族器乐曲:《康定情歌》《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金蛇狂舞》《彩云追月》。交响乐富有戏剧性的矛盾冲突,表现的思想具有哲理性,学生能够接受,如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都可以经常欣赏。此外,一些大型音乐作品及器乐作品《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弥赛亚》《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也都属于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音乐。颓废无聊、格调低下的音乐,不仅使人的思想消极,还对人体有害。人体分泌一种有益健康的生理活性物质,可以调节血液的流动和神经的传导,使人体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学生在做功课时,如放音乐一定要考虑选择旋律性强的音乐,使音乐的旋律与心脏的跳动、肺和胃的周期收缩、肠的蠕动、声带的振动相协调,防止中学生听一些节奏狂热、音质高、噪声强的音乐,以免对心脏和血管的自然节律平衡起破坏作用,使心脏衰竭,容易感染其他疾病。高分贝的打击乐器的演奏给神经系统造成额外的负担,不仅无助于学习,而且有碍健康。
2.在欣赏音乐时,还要考虑到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另外两个因素:即欣赏音乐的时间与播放音量的大小。一般来说,在学生做完功课后,适宜听舒缓、静谧的音乐,如摇篮曲、小夜曲之类,早晨,宜听雄壮有力的音乐,它能起“提神”的作用。切不要一早就听伤感的流行乐,使神经细胞容易疲劳,学习精力分散,产生恍惚感。睡觉前的播放音量,应尽量小。否则,舒缓、静谧的音乐也会因音量过大而变为噪声。
3.父母在刚开始引导子女欣赏音乐时,不要操之过急,如果一有空就让其听名曲名歌,这会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父母可以在吃饭或在谈话聊家常时,放些较为轻快的管弦乐曲,如《蓝色多瑙河》《春天圆舞曲》等。也可根据彼此的兴趣选择音乐,以后慢慢地代替儿女在做功课、学习时所欣赏的格调低下的音乐,这使他们较易接受,也易理解。
无疑,家庭音乐的选择,会使中学生在欣赏音乐中获得极大的帮助和满足,也有益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