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詹姆斯·辛顿·沃尔顿
古往今来都有不少杰出人物在儿童少年时期的表现曾经并不出色,甚至一些杰出人物在儿童少年时期曾经比一般孩子还要逊色,还有一些杰出人物甚至在儿童少年时期还走过一些弯路。后来他们为什么又有所发展、有所作为,以至作出了杰出的成绩呢?很大的可能是因为排除了前进途中的干扰,得到了正确的引导和点拨,从而走上了健康成长的道路。在这里面,家长和相关人员的作用非常重要。爱尔兰科学家、195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欧内斯特·詹姆斯·辛顿·沃尔顿,正说明了他的家庭特别是母亲的努力,对他的成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欧内斯特·詹姆斯·辛顿·沃尔顿1903年出生在爱尔兰的华特福郡的杜更温。父亲是个牧师,是爱尔兰卫理教会的主持人,在爱尔兰政教界颇有地位。这是一位严厉的父亲,对子女要求极为严格,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他不允许孩子们有一丁点儿“越轨”的行为。然而,在沃尔顿的兄弟姐妹当中,父亲最喜欢沃尔顿,经常把他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并带着他参加一些公共活动,让小沃尔顿接受锻炼,增长见识。所以沃尔顿深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对自己要求严格,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非常仔细认真。不幸的是,后来沃尔顿的前进历程出现了曲折。
沃尔顿的母亲出生于贵族家庭,为人慈祥可亲,富于知识和教养。她非常疼爱孩子,但也很懂得教育孩子的方法。她从不娇惯孩子,对于孩子的学习和品德,她的要求向来是十分严格的。
沃尔顿小时候很是聪明伶俐,但有一段时期,他的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令人失望。母亲一直在分析这一情况,力图寻找出沃尔顿学习成绩不佳的原因,以便解决。经过考虑,母亲决定将沃尔顿转入一所教会学校,并密切关注着沃尔顿的全部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观察,她终于找到了沃尔顿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沃尔顿择友不当,他的一些朋友影响了沃尔顿的学习。
儿童少年时期的择友问题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关系重大。中国有句俗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中国还有一句古话:“不知其人视其友。”意思是说,你如果对某人不了解,那么,只要看看他的朋友怎么样就差不多清楚了。孔子也说过:“毋友不如己者。”意思是说,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都是有道理的。儿童少年由于思想、个性都不成熟,识别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和抵御能力都比较弱,可塑性又强,很容易接受有毛病的朋友的不良影响。有时候家长、老师或其他相关人员一百句正确的话,可能被孩子们的小哥们小姐们一句错误的话一下子就给抵消了;一个好孩子被一个或几个有毛病的孩子带出毛病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有时候家长、老师或相关人员苦心培养几年的成果可能被思想品德不佳、言语行为不端的人几天就毁掉了。所以儿童少年如何选择朋友、选择什么样的朋友,是家长、老师或其他相关人员应该始终密切关注的问题。当沃尔顿的母亲发现沃尔顿结交了一些纨绔子弟,终日只知玩乐而把学习丢在一边以后,便果断地下定决心,为沃尔顿重新寻找一个良好一些的环境。他们先后两次搬家,并连续更换了三所学校。而且,沃尔顿的母亲从此与沃尔顿朝夕相处、相伴,对他耐心教育,循循善诱。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把沃尔顿引上正道,学习成绩很快得到了提高。母亲的这一举措和坚持,对沃尔顿十分关键。否则以后就完全可能是另一个沃尔顿了。
当初,沃尔顿很想研究社会科学,而母亲很有见地,又了解儿子。她经过长期的观察分析,根据沃尔顿的整体学习情况和其他方面的自身条件,认为沃尔顿更适合研究自然科学。母亲经过细致的分析,使沃尔顿相信母亲的分析很有道理,于是接受了母亲的建议。他遵照母亲的意见和指点,经过努力,终于考上了都柏林大学三育学院。又经过异常刻苦的学习,成绩优异,成为学院的学习尖子,走上了成才之路。
沃尔顿在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毕业之后,又考入英国剑桥大学三育学院,并成为著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研究员,充当著名教授卢瑟福的助手。沃尔顿极其勤劳刻苦,常常整日整夜不离实验室,通宵达旦地工作。沃尔顿的第一个科研项目是探讨电子在变化磁场中沿着一个环形电场加速的可能性,并在理论上解决使电子沿着恒定轨道旋转所需要的条件问题。1929年,沃尔顿26岁的时候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产生高速电子的间接方法》的论文。沃尔顿的这项研究为后来原子核裂变的设备提供了最早的模型,因而意义重大。接着,沃尔顿与科克罗夫特一起研究人工加速高能粒子轰击原子核问题,并得出了用高能粒子可以分裂氢元素的原子核的结论。沃尔顿27岁时与科克罗夫特合作设计了一台高压发生器,试用28万伏的电压加速氢离子,获得了相当能量的人工加速粒子,并发表了《高速阳离子的实验》的科学论文。1930年到1932年间,沃尔顿与科克罗夫特重新设计了一台高压发生器和一台质子加速器,能产生几十万伏的高压,能把粒子加速到80万电子伏特的能量。他们用高能质子轰击锂原子核,诱发核反应,使原子核裂变。他们把这些重大的研究成果撰写成多篇论文发表了。他们最先用人工的方法改变了原子体系,开辟了用人工核反应释放巨大原子能量的全新途径,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供了实验依据,为核物理学奠定了基础。沃尔顿与科克罗夫特的这些成就在英国引起了巨大轰动。但是他们的发现当时并未被真正认识和接受,科学界的许多人士也都对之采取冷漠态度。直到19年以后,经过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的验证,才为人们所公认。因此,在1951年,沃尔顿与科克罗夫特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值得一提的是,沃尔顿在儿童少年时期,由于受到一些不良影响,他也曾经是他自己后来批评的那种不求上进的“懒惰”孩子。如果不是他母亲的正确引导和耐心调教,也许世界上就不会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沃尔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