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周总理对教育工作和史学工作者的关怀【232】
抗战爆发后,浙东地下党供给我们传阅了斯诺的《西行漫记》和汉口出版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子孙周恩来》、《周恩来和邓颖超》等书。在我少年的心灵里,对周恩来同志怀着深深的崇敬。
一
我第一次见到恩来同志,是在1939年的7月上旬,在延安桥儿沟的天主教堂里。那时,我们陕北公学、抗大等校师生要出发上前线。毛主席、周副主席、博古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给我们做报告,作为送别赠言。继毛主席做报告后的两三天,恩来同志给我们做关于国际形势和抗日战争形势的报告。大约是7月10日的样子,这天一早,天主堂礼堂里坐满了人。我们都席地而坐,一个紧挨一个,密密层层,没有一点空隙。连窗户台上、门外场地上、报告桌周围都坐满了人,只留给恩来同志一小块桌后站脚的地方。主持会的成仿吾校长则坐在报告桌旁一把木椅子上。恩来同志来了,席地而坐的人们让开一条路,恩来同志步履敏捷地从人缝中穿过来,大家一齐鼓掌欢迎。我正好坐在离报告桌不远的地方,对恩来同志看得很真切。他没有戴帽子,留着圆圆的平头,穿一身整洁的旧灰布军衣。面庞和照片上一样,看起来显得很年轻。给我突出的印象是两道浓眉下一双俊秀的眼睛很明亮有神。他笑着热情地和周围的同志握手,高举双臂向大家打招呼,显得十分活泼、亲切而群众化,同群众的热烈气氛融成了一片。当时我想:我们共产党的领袖,确实是群众的领袖,又是群众中的一员。
周副主席的报告,历时4小时,阐明了我们党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他说:“同志们出发到前方去,在文学家成仿吾同志带领下,去开展国防教育,培养根据地的大量青年干部。你们不但要打日本,还要创造新社会,推动根据地的文化、教育、文学艺术活动,你们要成为最活泼的革命力量!”党中央和恩来同志对国防教育工作,寄予了何等重大的期望啊!
大约是1939年的7月15日,党中央举行欢送晚会,欢送要到前方去的陕北公学干部。地点在延安城北门的陕北公学礼堂。毛主席和许多中央负责同志都来了。由党中央组织部长李富春致欢送词,由成仿吾校长致答词。然后由陕公剧团表演精彩的节目。但是,节目开始了,周恩来同志还没有到。这时,忽然传来一个消息,说周副主席在路上从马背上摔下来,摔伤了右臂。毛主席和大家都很震惊。晚会只草草演了两个小节目就散会,毛主席他们探望周副主席去了。原来,周恩来同志从杨家岭骑马到陕公礼堂来参加欢送晚会,正碰上江青也骑着马在前面走,她也是去参加这个晚会。马过了延河,沿着延河西岸靠山倚水的一条窄窄的路向南走。路两边是灌木丛。这时,已是暮色苍茫。忽然从山沟里跑出来老百姓的一条狗,在江青骑的马前面窜过,江青张皇失措,一边惊叫着,一边乱勒马,让马惊跳了起来。周副主席的马在后面,也惊跳起来,周副主席没有防备,一下子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右胳膊撞在树根坑边一块尖利的岩石上,当即骨折,骨头也露出来了。后来,由印度共产党援华抗日的柯棣华医生和巴素华医生临时包扎,上了夹板。当时延安医疗条件很差,不能接骨,恩来同志被送到莫斯科去,才接上了骨头,但是伤了筋。从此,他的右臂就不能伸直。几十年来,恩来同志就是用这只伤残的右臂写文章、批文件,以至纺线、种地,为人民操劳,直到他的生命的最后一息。所以,恩来同志这只右臂,是为欢送我们陕北公学教育工作者而受伤的。1978年春,筹备中国人民大学复校时,有一次成仿吾校长同我谈起这段往事,他说:“总理伤臂后,我第二天因为要带队伍到前方去,清早就出发了,没有时间去看总理,心里很难过;我自到中央苏区,一直没有离开中央。那次出发前方,一去就是好多年。现在,总理不在了……”说到这里,他声音哽咽了,眼眶里充盈了泪水;我也不禁心酸泪下。敬爱的周总理同我们教育工作者之间,有着多么深厚的阶级感情啊!
二
我第二次见到恩来同志,是1949年的7月23日上午。我从1939年7月离开延安,到了晋察冀前方,在敌后前线战争烽火中从事教育工作,经历了艰苦的漫长的整整10年。革命取得了胜利。在恩来同志、少奇同志的细致筹划和吴老(玉章)主持下,我党创办了华北大学,在北京大量培训革命干部。我当时除了担任全校的中国革命史课以外,又兼任第8区队长。7月23日清早,我正召集全区队一千多同学作毕业动员报告。动员身体好的同学们在8月份毕业后踊跃随军南下,去创建新区;同时也说明一部分年龄较小或体弱的同学毕业后可留下继续学习。我正讲着,忽然接到通知,叫我9时去听恩来同志的政治报告。我只好停止了动员报告。这时,8区队84队的17岁的女同学李湄,匆匆给恩来同志写了封信,托我带给恩来同志。李湄是李少石烈士和廖梦醒同志的独生女,是何香凝老人身边的孤外甥女;自少石同志在重庆谈判期间牺牲后,她家几经离散,革命胜利后才在北京团聚。她急忙地给周伯伯写信,申述要参加南下工作团随军南下,到群众中去,但又怕家中不同意,想取得周伯伯的支持。我把信交给恩来同志后,恩来同志匆匆地看了一下,凝视着我,说:“胡华同志,李湄学习怎样?”我说:“学习很好,她各方面要求自己很严。只是我看她身体太弱一点。”周副主席点点头,再次紧紧地同我握了握手,上讲台做报告去了。当日,他在百忙中就给李湄回了信,首先指出她毕业后工作或学习“应由学校负责机关及你所属的团组织来决定,我们不应从旁干涉”这个原则。同时,爱护地提出他个人意见:“不宜离开你妈妈太远”。由于周恩来同志的关怀和有原则的处理,李湄最后还是服从了我们8区队组织的安排,留下来继续学习了。周恩来同志一贯深切地关怀革命烈士子女的教育和成长。但他的关怀是有原则的,绝不超越组织。他给李湄同志的复信,就是极好的见证(见附录)。
三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后,全国政协组织了一个双周时事座谈会,一个双周学习座谈会。前者的任务,是组织政协委员们讨论时事,向党和政府及时提出各项建议和意见。后者的任务,是组织他们进行理论学习。毛主席和周总理认为: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提高和改造的途径是理论学习、社会斗争的实践和他们自己的业务实践;其中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毛主席、周总理要求全国政协委员系统地学习社会发展史和中国革命问题。全国政协常委会经过讨论,决定成立一个学习干事会(后改委员会),除推定徐冰、王昆仑、章乃器、施复亮等参加外,又决定聘请于光远、王惠德和我三人参加,进行理论学习的组织和辅导。周总理和李维汉同志亲自抓这一工作。这就使我有幸在几年的时间里,在周总理的直接领导下做理论教育方面的工作,聆听他很多的谈话和报告。记得在1950年初,周总理在北京饭店礼堂专门向全国政协委员们做了理论学习动员报告。他在报告中还讲了毛主席曾说过当年延安十七八岁娃娃学《资本论》的故事,很风趣地说到我们这三个被聘请的学习干事,就是这一类的青年,并说,其中王惠德曾背诵《资本论》,笑着说:“记忆力之强,我是自叹不如”。他鼓励政协委员们:不要嫌自己年龄大,马列理论书还是不可不读,而且要系统地读。
此后,周总理不管工作多么忙,差不多每隔一两个月,总要抽出时间,根据我们汇报的政协委员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做理论、政治、政策的报告,往往一讲就是四五个小时。他还很亲切地鼓励我们几个搞学习的年轻人说:你们不要怕老头呀!你们是少壮派,少壮派要敢讲呀!鼓舞了我们在“大民主人士”面前讲解理论问题的勇气。同时使我深深体会到:同总理对各民主党派,对同我党合作的各方面人士的学习、教育和进步,是何等地关切、操心,他不辞劳苦,经常地给他们做报告,花费了多少心血呀!
四
周总理对史学工作和史学工作者一向很关怀。记得1950年5月,我送呈给他一本我所编著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小册子。不久,他就指示他的秘书于刚同志转告我:书中所写蒋介石暗杀廖仲恺这一说法不确。总理说,据他当时了解,刺杀廖仲恺的是胡汉民一派的人干的。总理并指示说,让胡华同志多去查阅一下档案材料,多去访问何香凝等活着的革命老人。
1953年,总理在接见宋国柱同志等中学历史教师时,又提到我这本书中的这个史实弄错了,指示历史教师要多去查阅原始档案、资料。十多年后的1963年总理在接见外国档案工作代表团时,又对曾三等同志明确指示档案工作要为史学工作服务,再一次提到我这本书中关于刺廖案的凶手问题的例子。这是总理对我们史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档案工作者的最亲切的关怀。总理日理万机,而对我这样一个后辈的史学工作者,一本通俗的小册子,一个具体史实订正问题,十多年还记在心里。总理对我们的工作,是多么的细心和关注啊!每想起总理的关心和鼓励,我总感到自己为人民做得太少,激励自己要奋发前进。
五
从陕北公学、华北联大以来,总理一直关注党的干部学校。他和刘少奇同志亲自找成仿吾同志,找吴老等办华北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我从1948年到1966年吴老逝世,一直担任吴老的学术助手,人民大学遇到一些具体困难问题,吴老总是径自找总理,问题当即解决。这是我所亲知的。有一年,有一次纪念邓演达的集会,民主党派同志要吴老讲话,吴老是个有求必应的热心人,而且他在大革命时代同邓演达合作得很好。他找我去商量起草一个讲话稿,但又觉得对邓演达在大革命失败后的一段活动措辞上颇费斟酌,感到为难。后来,还是总理亲自给吴老来了电话,意思说吴老要出席纪念会,但这次可以暂不必讲话。可见总理考虑每个问题是如何的细密周到。总理关照吴老的秘书王宗伯同志,要多注意保护吴老的健康。总理关心别人的健康,但他自己却总是过度劳累地担负着繁重的工作,直到最后一息。
总理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学术工作者一向有正确的估价,尊重大家的劳动,肯定大家的努力。他像及时的春雨、和煦的阳春,同我们心心相连,温暖着大家的心。周总理不在人世了,我们有困难再也找不到他了。多少同志为此而伤心痛哭!但是,他的深邃思想和群众化的作风影响是深远的。我们教育工作、学术工作者将永远不忘周总理的教导和鼓励,努力学习总理的榜样,为祖国四化建设而辛勤奋斗!
附录
周总理致李湄同志的信
李湄:
七月二十三日来信收到。你是否应该立即工作还是继续学习,应由党校负责机关及你所属的团组织来决定,我们不应从旁干涉的。你要问我个人的意见,我不反对你工作,但工作地区不宜离开你妈妈太远。到群众中去,北方也有群众啊!你好。
周恩来
七月二十三日
(原件存中国革命博物馆,载《战地》,1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