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50800000124

第124章 附 胡华生平年表(9)

附:身后

1987年

12月26日《人民日报》第3版刊登消息《中共党史专家胡华同志逝世》,文中说:胡华同志光明磊落、作风正派、平易近人、严于律己,处处表现出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亦坚持秉笔直书的史德。

12月27日《北京日报》第4版刊登消息《胡华同志逝世》,文中说:胡华同志从事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半个世纪,是中外著名的学者。他的逝世是我国教育界、党史学界的重大损失。

12月31日《光明日报》第4版刊登消息《著名中共党史专家胡华教授逝世》,文中说:他先后编写、主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国革命史讲义》,成为我国高校和党政干部学习的重要教材。他深得师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1988年

1月5日高放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校报)》发表文章《回忆与怀念》悼念胡华。

4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泰伟斯、拉筹伯大学布鲁斯·雅各布斯,在ASAAREVIEW(Volume11,Number3,April1988)上发文“In Memoriam:Professor Hu Hua”,纪念胡华教授。

5月《胡华文集》(单卷本)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选入胡华1977年后的部分文章,计30篇,24万字。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新作序。

8月5日《人民日报》理论版刊登胡华遗作《读张闻天编著的〈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

12月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举行胡华追思会,到会20余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涛等发言。

1989年

1月25日《中共党史研究》1989第1期发表李新撰写的《〈胡华文集〉序》。

12月24日胡华骨灰由子女护送至家乡浙江奉化安葬。中共奉化市委、宁波市党史办等单位领导和胡华亲属、生前好友参加安葬仪式。

1991年

5月胡华主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第50卷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实现了其生前出齐50卷之遗愿。

7月17日彭明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中共党史人物传〉50卷编后感言——并纪念主编胡华教授》。

8月4日《人民日报》第5版发表胡静撰文《高风亮节励后人——缅怀我的父亲胡华》。

12月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举行胡华诞辰70周年座谈会。

1997年

6月3日为纪念胡华逝世十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逄先知题词:“胡华同志毕生从事中共党史的研究和教学,成绩卓著。他在党史学科建设和党史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和著名学者。我们永远纪念他。”

6月9日中共奉化市委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设立“奉化胡华教育基金”,捐赠人民币10万元。

△袁宝华题词:“设立胡华教育基金是对胡华同志逝世十周年最好的纪念。感谢奉化市的义举,感谢浙江省委的关怀!”

6月10日”奉化胡华教育基金”捐赠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此项基金是在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同志的关心下,由中共奉化市委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设立。该基金旨在奖励全国在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教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与学生,对在胡华学术思想研究方面取得优异成绩者将给予特别奖励。出席捐赠仪式的有原黑龙江省委书记、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李力安,武警原总部政委李振军,当代中国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有林,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威,中共党史系部分教师和胡华教授的子女等。中共奉化市委书记钱子辉在捐赠仪式上讲话。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向奉化市图书馆赠送了胡华教授生前主编的大型图书《中共党史人物传》50卷。

△国务委员彭珮云题词:“培养优秀人才加强党史教育祝贺奉化胡华教育基金设立”。

9月萧克将军为《胡华纪念文集》题词:“尊重历史事实力求革命知识”。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马绍孟为《胡华纪念文集》题词:“史论结合实事求是”。

9月23日王光美为《胡华纪念文集》题词:“教书育人,呕心沥血;秉笔直书,一身正气!”

11月1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原总部政委李振军为《胡华纪念文集》题词:“树人千秋业功开万代基科教兴业本胡华是良师”。

11月20日薄一波为《胡华纪念文集》题词:“纪念胡华同志逝世十周年”。

1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贺捷生撰文《不去的胡华》。

12月杨尚昆题词:“为纪念胡华同志逝世十周年题坚持真理严谨治学”。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滕文生题词:“文章华韵流千古道德清风惠后昆纪念胡华老师逝世十周年”

△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题词:“为人师表风范长存纪念胡华教授逝世十周年”。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威为纪念胡华导师逝世十周年赋诗:“恩师笑慰驻九泉,弟子过千舞中原。喜看神州换新貌,一代新人出校园。”

△浙江省奉化市举办纪念胡华逝世十周年座谈会。

12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胡华纪念文集》出版座谈会以纪念胡华逝世十周年。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林岗讲话。出席座谈会的有李振军、贺捷生、梁柱、戴逸、高放、彭明、刘炼、苏叔阳、刘经宇、戴鹿鸣、阎景堂、张培森、王顺生、齐鹏飞等50余位胡华生前好友、学术界知名学者和胡华子女等。

《胡华纪念文集》收入了40余篇回忆纪念文章并发表胡华遗诗56首。

1998年

2月《中共党史人物传》第61卷载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戴知贤撰写的“胡华”传。

4月《诗刊》杂志1998年第4期发表胡华诗作4首。

2000年

1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世纪学人自述(第六卷)》载《胡华自述》。

2001年

12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共党史学会、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举行纪念胡华同志诞辰80周年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李力安、陈威、朱佳木、贺捷生、沈云锁、张启华、张静如、戴逸、高放、彭明、朱铁志、程中原、陈志凌等和胡华子女及孙辈。

2002年

6月30日中央电视台10频道“人物”栏目播出电视传记片《胡华》。

12月《浙江万里学院学报》第4期发表作家刘涓迅的评述

《心许党史的情愫——读胡华的诗》。

2008年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发表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吴智棠创作的长诗《缅怀恩师胡华教授》。

△《百年潮》杂志第4~5期和《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第4期刊登《胡华书信资料及回忆文章征集启事》。

2009年

1月胡华与翦伯赞、邵循正合著的《中国历史概要》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

6月《百年潮》杂志第6期发表历史学家戴逸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再版撰写的序《胡华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9月胡华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经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陈威、谷安林、李蓉、李颖、王新生等研究员和胡华亲属共同修订,由中国青年出版社重新出版。戴逸作序。

9月10日《文艺报》发表作家陈建功文章:《诗心每逐风云起,已作长虹驾碧霄——〈胡华诗抄〉序》。

9月29日中共党史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胡华文集》第一次专家研讨和审订会议,到会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和装甲兵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就编辑出版《胡华文集》的体例、文稿内容、编订原则和审订分工进行讨论。

11月《求是》杂志第21期发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陈威对再版的《中国新民族主义革命史》的书评《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奠基之作》。

11月12日《文艺报》发表诗人谷安林文章:《倾听赤子之声——读〈胡华诗抄〉》。

12月15日《文艺报》发表贺捷生将军文章:《雄鸡在高声鸣唱——〈胡华诗抄〉序》。

2010年

1月《欲壮铁肩为尽瘁——胡华诗抄》由刘涓迅、胡宁选注,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诗抄收入胡华诗作115首,相关照片145幅,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题写书名,5篇代序撰写人分别为:贺捷生、谷安林、陈建功、李安葆、黄亚洲。

3月《中共党史研究》第2期发表天津南开大学教授魏宏运文章《写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第15版问世》。

10月22日中共党史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就《胡华文集》的编辑出版召开第二次专家研讨和审订会议。

2011年

9月《百年潮》第9期发表北京大学历史系张传玺教授文章《胡华与〈中国历史概要〉》。

12月《百年潮》第12期发表国防大学教授徐焰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黄易宇合写的文章《回忆胡华老师》。

△《长与英烈共魂魄——追思史学家胡华》(陈威、杨凤城主编)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100余篇对胡华学识、品格、贡献的回忆文章和报刊记者生前对他的专访。

△《胡华画传》(谷安林主编)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长篇传记《革命史家——胡华》(刘涓迅著)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12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在北京举行胡华同志诞辰90周年纪念座谈会。

座谈会收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致信。她指出:深切缅怀胡华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继承和弘扬胡华同志的崇高精神和革命风范,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向胡华同志学习,继承和发扬胡华同志对党和人民赤胆忠心、真诚热爱的党性原则;严谨求实、潜心钻研的治学精神;循循善诱、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怀;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学术研究、理论创新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在座谈会上致辞。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谷安林等在会上讲话。中共党史学界老教授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张静如教授,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梁柱教授,国防大学战略研究部教授徐焰少将,武汉大学丁俊萍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秦宣教授,胡华同志家乡代表、中共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韩小寅等发言。与会人士的致辞和发言从不同角度深切缅怀胡华同志,追思他的革命精神、史学思想和崇高风范,对胡华一生尤其是他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研究和宣教领域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与会发言中说,胡华同志倾毕生精力以大量开拓性工作奠定了中共党史学科的坚实基础;为党和国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业务精、政治强、作风好的中共党史研究、教学、宣传人才;推动建立起中共党史研究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为推动中共党史学科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胡华不仅具有深厚的学养、渊博的学识和满腔报国热情,而且始终保持了优秀知识分子直面现实、追求真理、不懈求索和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高贵品格。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学与研究》主编齐鹏飞宣读了胡华生前好友、中国人民大学资深老教授戴逸及高放给座谈会的致信,信中称胡华:“门下桃李芳菲,远逾数万,登坛设教,宣扬数十年英勇奋斗史,金声玉振,言辞奔放,事真语切,一座动容。身后著述数百万言,金玉琳琅,嘉惠后学,其待人抚下,蔼若春风,亲如家人。一生多历坎坷,而处变不惊,壮志不挠,虽鹏翼偶铩,而鸿肩未歇。晚年伏枥之驹,奋蹄绝尘,建树卓越,功在后世……”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出版社社长贺耀敏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中共党史系主任杨凤城介绍了《胡华文集》文稿搜集、整理、编辑的进展情况。

座谈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马俊杰主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陈威;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原副部长周和平;河北省原副省长、政协副主席刘健生;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土库曼斯坦原大使程振声;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柳建辉;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机关党委书记董良翚;中国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影集团总裁高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室委、秘书长、研究员黄小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静如;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传玺、教授张注洪;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吴智棠;南京大学教授王德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王俊义;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姜华宣;中国石油大学教授余世诚;湖北大学教授田子渝;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授王旖旎;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陆文颐;北京农业大学教授郝景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研究》杂志主编任贵祥,研究员张培森、庞松,科研部学术处处长唐筱菊;《百年潮》杂志主编刘荣刚;《百年潮》杂志副主编汪文庆;科研部地方工作处处长李艳杰;中共党史出版社原社长张琦、总编辑赵建忠、副社长姚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室委、研究员彭红,原室委、研究员廖心文,研究员费虹寰;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张星星,副所长武力,研究室主任刘国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黄易宇;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谢荫明;中共河北北方学院党委副书记鲁杰;中共河北省蔚县县委书记王志军;内蒙古响沙湾景区董事长王文俊;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吕芳文;中共湖南省省委党史研究室联络处原处长李仲凡;中国老年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邱锋;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研究所所长李树峰;文艺报社总编室主任徐忠志;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地方党史研究所尚金洲;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校长办公室主任刘向兵;中国人民大学老教授代表:李安葆、清庆瑞、李良志、张同新;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秦惠民;中国人民大学产业处处长苏长青;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付春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政治与公共管理出版分社社长郭晓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职教师代表于国红、杨德山、王东、耿化敏、吴玉林、母稷祥;胡华生前好友的后人——中国人民大学创始人之一、副校长李培之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之子王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鼎丞之女张延忠;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郭影秋之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郭又陵;胡华家乡代表、中共奉化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夏广;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记者易小彬、孔媛媛、张焱;胡华同志的亲属胡宁、刘涓迅、胡安、康小卫、胡静、陈尉、胡刚、杨家荣、红芳、邵云、胡阳普、权美荣、刘一丁、刘娅、邵唯实、卢艳霞等百余人出席了座谈会。

中共奉化市委给座谈会送来了深情的贺信,称胡华生前“情系桑梓,不忘家乡,他的精神影响着家乡人民,助推着奉化发展……”。

△胡华亲属向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在读大学生赠送了第15次再版的胡华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110册。

12月《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以及人民网、凤凰网、千龙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等发表消息《胡华教授诞辰9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京召开》。

2012年

1月4日《文艺报》发表徐忠志文章《〈革命史家胡华〉一书在京首发》。

1月5日《北京党史》杂志第1期发表高放教授文章《胡华的史德与史观》。

2月《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第2期发表高放教授文章《革命家、史学家、教育家集一身的胡华》。

3月27日《北京日报》发表高放教授文章《怎样为中共党史人物立传——谈革命史家胡华留下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等几部奠基性力作》。

4月16日胡华后人向中国人民大学档案馆、博物馆捐赠《革命史家胡华》、《胡华画传》、《追思史学家胡华》等书籍30余册。

2013年

5月六卷本《胡华文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注释:

【1】 1940年10月,社会科学部改为社会科学院,文艺部改为文艺学院,设教育学院。1941年3月又改设法政学院、文艺学院、教育学院、群众工作部和中学部。1942年缩编,仅保留教育学院。1945年底入张家口,旋即恢复原来的三个学院。(编者摘自百度百科)

【2】 《中国革命史讲义》共六编七章。

【3】苏星,著名经济学家,曾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兼《求是》杂志社总编辑。

同类推荐
  •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本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课题的成果,列举了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的生平、职业生涯、新闻思想,其中有梁启超、王芸生、林肯·斯蒂芬斯 、亨利·卡迪尔·布列松等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这些人也正是中外新闻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这些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指引。
  •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绝不是一本简单的关于网络的书,它借用网络的思维方式评判着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意识形态。很少人有勇气或者不屑来写这样的一《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网络语境下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因为这是对一个冷冰冰的网络及其相互关联的经济与文化进行线性描述的同时,还要用大量的非线性知识结构来进行佐证的论著。不得不承认,这不是一本字字珠玑的书,但是,埋藏在书本深处的一些绝对属于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和那些压抑不住的理论激情,或许会给那些研究网络的学者们一些启发。
  • 新编社会学大纲

    新编社会学大纲

    《新编社会学大纲》按照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新要求,根据作者20年的社会学概论教学经验,参加国内外同类最新和最成熟的研究成果,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集国内外业内关注的最前沿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实现了教学内容重组。全书共18章(每周1章),每章以核心核念为主导,知识点系统、清晰,构筑线索新颖,信息量大,既适应学生自学,又为课堂教学留下空间,是社会学概论的创新版。本教材既适用于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也可以用于新闻、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教学。
  •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热门推荐
  • 花千骨:三生烟火天下

    花千骨:三生烟火天下

    妖神花千骨与长留一战受伤惨重。据说,世上五大上仙各有复活5人的权力,长留掌门、五大上仙之一白子画成功复活5人。不过天帝要求五人之中必须有一人失去记忆。白子画选择了花千骨。但花千骨妖神的身份并无消失。后来,花千骨又拜了白子画为师……注:作者QQ:3487033515,书友交流群535478380。作者微博:花落梦樱
  • 败絮五小姐

    败絮五小姐

    京城玉家,乃是这和昌国的一个传说。大少爷——玉殷,字孤苏,乃是和昌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大人,被称为天下第一才子;二少爷——玉祁,字孤如,乃是和昌国拥有最多财富,被称为天下第一富商;三小姐——玉馨,乃是和昌国公认最美的人,传说这芊芊身姿软若无骨,被称为天下第一美人;四少爷——玉溪,字孤烨,乃是武林风华教教主,被称为天下第一高手;至于那个从未在外人面前露面,却是人人提起都要抖一抖的五小姐——玉芽,却烂泥扶不上墙,被称为天下第一败絮……
  • 天下独焱

    天下独焱

    缥缈海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大陆,天宇大陆便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大陆。没人知道缥缈海有多大,但人们都知道在缥缈海之上,有一块巨大的大陆,名曰,虚空大陆。
  • 悟道青云

    悟道青云

    悟我大道拈花笑,平步青云九重霄。徐岩拥有修仙界万年难得一见的五属性灵根,且看他如何运用天赋与智慧再加上好到逆天的运气修神体、练神术、得异宝、报家仇、洗国恨,引无数绝美女修竟折腰!诗曰:茶余看爽文,饭后思“青云”,美女左右拥,尽在《悟道青云》中!(这是湿吗?考!)
  • 我的霸道男友是校草

    我的霸道男友是校草

    霸道伪娘不良少年遇上呆萌清纯学圣,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他从她背后紧紧的抱住她,用他冰冷口吻说:“用尽我一生的时间,来弥补当初我所犯下的错,那就是太过于爱你。”
  • 绯闻天后:王牌总裁慢慢来

    绯闻天后:王牌总裁慢慢来

    “珞狸,这是我对你爱的承诺,不变的“初心””他曾经拿着他亲手设计项链深情款款的说。可是转身,他却搂着另外一个女人入怀,笑的宠溺,一如往日对她。她是新晋影后,高傲美艳,却为了一个早已不爱自己的男人,抛却自尊,只为了问他一句:是否爱她如初?“爱?”卫天懿挑起唇角,笑的高深莫测,“这个词,不该从一个情妇嘴巴里说出,因为一点不职业。”为了爱,她折断双翼,只为了挽回旧爱,弥补过去所犯下的错误。可是等来的却是他的禁脔,夜夜不休的索取和折磨,在身与心的双重折磨下,她终于承担不住,再次逃离。却没有料到他早已布下天罗地网等待着她……
  • 我的未婚夫——王俊凯

    我的未婚夫——王俊凯

    一个女孩,她得知自己有未婚夫非常惊讶。她和她的未婚夫要相处一年。慢慢的她爱上了她,他也爱上了她。
  • 倾城

    倾城

    我认为姜燕鸣在艺术构思和表达方面已具备了进入一流的功力,她擅长虚构男女恋情的曲折故事,精于刻画恋情中女性的微妙心理。这部书共写了徐瑷、佳莉、云素和宋香菊四名女性的恋情历程,对她们或显或隐或喜或悲的感受和思忖,都有相当贴切细腻的描绘。——著名学者、编辑家崔道怡姜燕鸣是最专注书写民国汉口的作家。此作全力展现纷繁复杂大时代小人物尤其是小女子的命运,苦痛中的挣扎,隐忍中的坚强。妙笔生花,令人动容。——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湖北大学文学院院长刘川鄂此部小说很有民国风情,笔触亦是迷人。郎心如铁妾心苦。
  • 我的老师不爱我

    我的老师不爱我

    “老师……你会等我长大吗?”“会……可是你为何要急着长大呢?”“我想要嫁给……嫁给你啊……”“傻瓜……可是呐……无论时间怎么变迁,你在我眼中……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小公主呢。”
  • 杀手道士传

    杀手道士传

    从古至今正邪不立。杀手道士强势归来!!校园的罗影鬼煞,医院的母子双煞,女生宿舍的丽影血煞,电影院的恶青灵,网站杀人的贞子,邪村的灵尸,古墓的古艳妖笛等怪异事件正不断向主角汪龙袭来!逆天道术和杀手技巧,有此在身,横行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