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渺山脉巍峨高耸,虎踞东胜飘渺大陆东部,山的阴面隐隐约约有大河“洪川”,山的阳面乃是天下重镇“河洛城”,扼天下咽喉,据三千云海,飘渺无边。
飘渺山深藏三千万云山之中,绵延无边,广袤无垠,若有若无,峰峦起伏处有七峰吐出,高耸入云。于三千里处有**,潮涌银山鱼**,****雪浪蜃离渊,与海石处,有山门忽隐忽现,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峰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窝,峰头时闻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轻松翠柏长青,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青。有人说这里是天地的擎天柱,万劫也不会移动丝毫的天地之根的所在。
只是更有名的,却是在这山上的修真门派——缥缈派。
飘渺一脉历史悠久,创派至今已有一万八千余年,比之东胜飘渺大陆大圣皇帝建国号还要久远,堪称当今正邪两道之首,亦是实至名归,不负众望。
据资深弟子传闻开派祖师本是一个落魄书生,前半生亦是潦倒不堪,郁郁不得志,清心寡欲,失魂落魄。只因在甲子之年,云游四方,途经飘渺山,眼见此处钟灵奇秀,神清气爽,飘渺不定,他本就熟读道家典章,精通易理,心想:“此处真乃神仙居所!”。
遂登山,餐风饮露,修持心性,修炼道家吐纳,一日,只觉神清气爽,便迳于飘渺山独自转悠,竟于飘渺山深处一处密洞内,得到一本残缺古卷,古卷记载诸般玄妙之术,虽艰深枯涩,但仔细推敲,却是玄机奇妙,竟是威力巨大。
书生得此奇遇,心中大喜,自是潜心修习,竟是忘了先前的郁郁寡欢和人世间的郁郁不得志。这样匆匆过的二十余载,竟是有所成,心中欢喜,离开洞府,没入东胜飘渺大陆,踏足江湖风雨,虽然没有甚么大的作为,但也是成就一番小小事迹。
他心念一动,想天下寒门学士,潦倒之士甚多,何不开宗立派,一来可以扬名天下,二来可以传道授业。遇势就在在飘渺山上,开宗立派,名曰:飘渺。书生思来想去,仔细观摩那残卷,记载乃近于仙道,便青袍加身,自己给自己一个称号“飘渺子”,后世子弟多尊称为“飘渺老祖”。
飘渺老祖寿终八百岁,生前关门弟子九人,他临终前叮嘱道:“我乃是落魄书生,因机缘巧合,得一残卷,方才有今日,才有了今日的缥缈派。”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眸之中似乎暗藏遗憾。
飘渺老祖最后语气凝重的说道:“这飘渺山乃是人间罕有灵地,我飘渺一门只要占据此山,众门人弟子,勤加苦练,日后必定兴盛,你们切不要辜负我的一番心血,我本修炼之人,按说本不应该再管此等事,但怎奈我记挂此事,因此提醒诸位,你们要切记,切记!”
九位弟子纷纷点头,以慰师尊,皆是雄心壮志,深信飘渺老祖的话,飘渺子见此,方才溘然而逝。
飘渺子仙逝,飘渺派其后的数百年间,非但没有如飘渺子希望的那般日益强大,兴隆,反而日渐衰落,真是天意弄人,难道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富贵有富贵的命,贫贱有贫贱的命不成。
九位弟子中,一场争斗中,竟是折了五人,剩下二人苟延残喘,一个杳无音讯,竟是只传下一脉,怎奈这传下的一脉却是修为低微,这缥缈派早已经不复当年的那般风光和繁荣昌盛,人丁也渐渐稀落。
况且飘渺老祖死去,不久便是传开,他乃是一落魄书生,只因得一残卷修炼,开山立派,因而招来杀生之祸,争夺之战,人人想要得到此残卷。倘若不是飘渺老祖死之前于山门四处布置阵法和符文秘术,恐怕飘渺一派真的会从此陨落。
如此这般情形,竟是一直持续了整整一千余年,缥缈派并没有毫无起色,几乎可以说飘渺一门在修炼门派中渐渐淡去。
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到了最后,那些蛮横的强盗之类的人竟也相欺。甚至被人欺负到了家门口,飘渺山七峰中,除了主峰飘渺峰,其余六座皆被他人占了去,气得飘渺门人吹胡子瞪眼睛,竟是拿他们没有办法。不知情的人呢,总是极度揣测,想到如今这飘渺派门人竟是落魄到如此,其实他们哪里知道,他们是有心杀敌,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此事,就是如今想起,实在是飘渺一脉最悲苦、最窝囊的一段日子,真是让人可悲可叹。
直到大圣皇帝元年,情况方才有了改变。
大概是上天累了,就像飘渺子那般,在他最落魄的时候,便让他有了转机的可能,不再捉弄缥缈派。
在这个时候,从青云门第十五代传人中,竟出了一个惊世奇才、杀伐果断的绝伦之人——紫辰道人。紫宸俗家本姓李,名曰:觉民。原本也是一介书生,天资聪颖过人,却屡试不中,其中原由便是他名字里带一个‘民’字,触犯了大圣皇帝的名讳,所以暗中多有人从中做些手脚,即便他天众奇才,亦是难以被取中。后因机缘巧合,为缥缈派第十四代掌门紫云子收为关门弟子,年方十八岁。
紫辰入门之后,岁月如梭,光阴似箭。
只一年间,便将紫云子所传剑术,道法习全,并领悟融汇贯通,于众弟子中初露锋芒,紫云子心中甚是欢喜,不禁对这紫宸甚是关怀和照料,对与紫宸的修炼是事必躬亲。
又过一年,紫宸与紫云子对决,紫云子凭借一身身后的修为才能与其勉强打个平手,还是紫宸遵循师道,有意相让。紫云子是又惊又喜,断然将祖师传下的那本残卷拿出,传于紫宸,让他自行参祥,因为他自己亦是没有参详这残卷,即便他是掌门,亦是参详不透其中的奥妙。紫宸便就此在飘渺峰的后山“水帘洞”闭关,这一闭关竟是十五年,方才破关而出。
传闻这紫宸破关而出之时,正是月圆之夜。
那夜,寒月空悬,整座飘渺山飘渺峰竟是如同白昼一般。水帘洞处忽尔狂风大作,掀起阵阵水浪;水帘深处,竟有龙吟长啸,声震千里,闻者无不心惊胆战,面容惊惧。
过不多时,缥缈峰有淡淡的紫云祥光,白练如柱冲天而起,随后一声巨响,‘嘭’,水帘洞府豁然炸开,紫宸须发披肩,微微长垂,面容白皙,面带微笑,身有霞光,信步而出,飘渺门人见之,皆是骇然,后,心中一阵欢喜,因为他们明白,被人欺辱的日子就要结束了。
之后,紫宸身披青袍,竟是以紫宸为号,向着紫云子,道:“师尊于徒儿有再造之恩,弟子这就出去办事一件事,即可回来,好生侍奉师尊。”紫宸掐指御剑消失在原地,众人皆是惊骇。
众人不明所以,两日后紫宸御剑而回,只闻一弟子来报,说:“飘渺山六峰外敌,竟已尽数伏诛。”众人皆是一惊,方才望向一脸平静的紫宸道人,方才明白过是怎么回事。紫宸道人道法之强,手段之狠,一时间名动天下,缥缈派声势大盛,各方势力尽皆弗敢妄动。
如此过的数年,所谓山中无甲子,紫宸这日正在修炼调息。紫云子支来一童儿,唤紫宸道人前去。
紫宸随那童子而去,便见了紫云子,道:“师尊唤来徒儿可有甚么训示?”紫云子忙下榻而来,牵着紫宸笑道:“今日让你来,我是想将掌门之位传与你,我与各位长老都已经商定,你便是我缥缈派第十六任掌门!”
紫宸本想推辞,但怎奈师尊竟然已经这般说了,道:“弟子谨遵师尊之言!”紫云子将掌门之位传与紫宸,自己清修,不再理门中琐事,好不逍遥自在。
紫宸掌缥缈派权柄,竭尽全力,尽心治理,大力扶助门人,即便是挑选弟子亦是事必躬亲,可谓精挑细选,再加之他从那残卷上领会所得,竟是有神鬼难测之威力,天下各势力无不惊骇恐惧。缥缈派自此蒸蒸日上,仅仅百年时间,竟是恢复开派风光有过之而不及,在天下正邪势力中竟是没有哪个门派可与其争锋左右,实为飘渺派开山创派一来的盛事。
紫宸道人寿终一千五百岁,实为世人叹息,羡煞。他收徒严格谨慎,于世间精挑细选,一丝不苟,他始终信守人不再多,而在于精。因此他关门弟子仅传七人,遂将飘渺七峰分置七人,令七脉共传香火。其中掌门居于主峰缥缈峰飘渺观中,是飘渺一门的重心所在。
时至今日,缥缈派门下弟子虽不过千人,但高手如云,声威显赫,与“弹云洞”、和“紫宸阁”并列为东胜飘渺大陆当世三大宗门。而掌门玄冥道人,亦是参透天地造化,修为自是超凡入圣,更是东胜飘渺大陆当世一等一的绝顶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