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狭路相逢的斗鸡博弈,勇者未必胜 (1)
一天, 斗鸡场上有两只好战的公鸡发生了一场激烈的遭遇战。这时,公鸡有两个行动选择:一是退下来,一是进攻。
如果一方退下来,而对方没有退下来,对方获得胜利,这只公鸡则很丢面子;如果对方也退下来,双方则打个平手;如果自己没退下来,而对方退下来,自己则胜利,对方则失败;如果两只公鸡都前进,则两败俱伤。
因此,对每只公鸡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对方退下来,而自己不退,但是此时面临着两败俱伤的结果。
战国思想家庄子讲过一个故事,说斗鸡的最高状态,就是呆若木鸡。面对对手毫无反应,既可以吓退对手,也可以麻痹对手。这其中包含着斗鸡博弈的基本原则,就是让对手错误估计双方的力量对比,从而产生错误的期望,再以自己的实力战胜对手。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两只斗鸡在斗鸡场上要作出严格优势策略的选择,有时并不是一开始就作出这样的选择的,而是要通过反复的试探,甚至是激烈的争斗后才会作出严格优势策略的选择,一方前进,一方后退,这也是符合斗鸡定律的。
因为哪一方前进,不是由两只斗鸡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双方的实力预测所决定的,当两方都无法完全预测双方实力的强弱的话,那就只能通过试探才能知道了,当然有时这种试探是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的。
可见,斗鸡博弈描述的是两个强者在对抗冲突的时候,如何能让自己占据优势,力争得到最大收益,确保损失最小。斗鸡博弈中的参与者都是处于势均力敌、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中。这如同金庸在小说中描写的那样,两个武林顶级高手在华山之上比拼内力,斗得难分难解,其中一方稍有疏忽,内力衰竭,就要被对方一举击溃。
这种骑虎难下的斗鸡博弈时常在历史中发生。面对僵局,长期相持可能损失更大,于是主动妥协退让可能更明智一些。当然不排除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冒险一搏,但是却要承受相当大的风险。
言明利害,让对手主动退出僵局
在春秋争霸时期,齐楚两个强国之间的争斗就曾陷入了斗鸡博弈的僵局。
当时齐桓公正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先后帮助燕国打败山戎、帮助邢国打败狄人的侵犯。接着,狄人又侵犯卫国,齐桓公又帮助卫国在黄河南岸重建国都。就因为这几件事,齐桓公的威望就提高了,想做中原霸主的欲望也就更加坚定了。而南方的楚国不但不服齐,还跟齐国对立起来,要跟齐国比高低。齐国如果要称霸中原的话,就必须收服楚国,这样,齐楚就形成了斗鸡的局面。楚国在中国南部,向来不和中原诸侯来往。
那时候,中原诸侯把楚国当做“蛮子”看待。但是,楚国人励精图治、开垦土地,慢慢地变成了大国,后来,楚王倚仗自己的强大就不把周朝的天子放在眼里了。最重要的是,它也不把齐国放在眼里,这就成了齐国称霸中原的最大阻碍。
齐楚两国相隔很远,本来是不容易发生战争的。但由于政治上的原因,空间上的距离就被利益上的交错而拉近了,更何况齐桓公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来实现他的霸主地位的,那么楚国对周天子的不敬,就是对他的不敬。所以最终齐国要对楚国动手了。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约了宋、鲁、陈、卫、郑、曹、许七国军队,联合进攻楚国。楚国也开始组织抵抗,但楚成王仔细分析后认为,真要打起来只能两败俱伤,谁也得不到好处,他内心里还是希望齐国退兵。因此他一边积极备战,一边又派了使者去见齐桓公。楚国的使者对齐桓公说:“我们大王叫我来问问,你们齐国在北面,我们楚国在南面,两国素不往来,真的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你们的兵马要跑到我们这儿来呢?”楚国使者说得本来是事实,但他忘了此时的楚、齐不是以地域来划分的,而是以政治来划分的。
听了楚国使者这一番话后,管仲立刻反击说:“我们两国虽然相隔很远,但都是周天子封的。当初齐国太公姜尚受封的时候,曾经接受了一个命令:谁要是不服从周天子,齐国就有权去征讨它。你们楚国本来每年向天子进贡包茅(用来滤酒的一种青茅),为什么现在不进贡呢?”管仲的意思再明白不过,齐国不是自己要来征讨你们,而是周天子派来的。齐国真是师出有名吗?不进贡能够成为攻打楚国的理由吗?其实当时诸侯国不向周天子进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更何况秦国和晋国也不进贡,你齐国为什么不攻打它们呢?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管仲话语逻辑上的错误,是一个有很多破绽的理由。
但楚国使者不知是给吓住了,还是由于太希望齐国退兵,抑或本身口才就不行,竟然说:“没进贡包茅,这是我们的不是,以后一定进贡。”楚国虽然已经承认了错误,但齐国依然不能撤退,如果仅凭使者一句话就撤退了,那这场战争就没有意义了。最主要的是斗鸡场上,齐国这只斗鸡还不能接受这样的距离,也还没有到楚国那只斗鸡不能忍受的距离。理所当然,齐国会选择斗鸡定律中的继续前进了,这虽然有两败俱伤的可能,但如果不前进,也就不能完全使楚国屈服,所以要获得最理想的未来收益值也就只有冒风险了。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则和策略,在使者走后,齐国和诸侯联军又拔营前进,一直打到陉。
这种形势下,楚国只好出兵应战。这年夏天,楚王派大将屈完带兵抵御齐军,由于齐军远道征伐,趋于疲惫,相比之下楚军以逸待劳,军事上占有明显优势。齐军在楚军的反击下,一度退回召陵。这时楚国派出了屈完前来谈判,没有讨到便宜的齐桓公也感到了这样僵持下去对自己也没有好处,于是就同意了和谈。一见面,屈完就对桓公说:“你讲道理就算了。如果不,那么楚用方城山作为城墙,长江汉水作为护城河,和你决战,你还能打赢吗?”桓公想想,如果在当时的情形下和楚国硬碰硬,胜负真的难以预料,于是就和屈完讲和退兵了。由此,齐楚两国间的斗鸡博弈也就随之破解了。
其实,在没有胜算的情况下,齐国的放弃是明智的;而楚国的言明利害,让强势中的齐国先行退出,对自身而言也是避免损失的一种极好的策略。
博弈法则: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现实中的人们,有时过于自负,总觉得自己会在竞争中取胜,结果失败的一方免不了遭受到损失,更有甚者会两败俱伤。为了避免这样的局面,博弈的一方可以事先把“两虎相斗”的形势说明,让对方觉得自己相持下去并没有好处,从而主动退出,这样僵持不下的局面就得以化解了。
权衡利弊,该出手时就出手
有一头驴子,面前堆了两堆草。对它来说,这两堆草一模一样。尽管这头驴饿得要命,但它却无法挪动它的腿,因为这一模一样的草堆让它无所适从,它觉得自己没有理由选择一堆而放弃另一堆。最后,它就这样在两堆草前饿死了。
这个故事是人们用来反对法国哲学家布里丹的,因为这位哲学家否认人有自由选择的意志。与别人交涉,必须根据情况选择一个有利于自己的策略,如果瞻前顾后,把选择的权利让给别人,那留给你的肯定是死路一条了。
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初,齐王炯决定发兵讨伐夺取晋惠帝皇位的赵王伦,于是,四处联络各地势力,争取共同讨伐。当时的扬州刺史郗隆也接到了齐王发来的檄文。可是,这让他很为难,因为他的很多亲属都在赵王伦所在的洛京,他的侄子还是赵王的手下,他担心自己发兵会使亲属受到伤害。但如果他对齐王的檄文不表态,一旦日后齐王得势,他自己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所以他不知道该如何决策,于是召来手下商议。
主簿赵诱在权衡利弊后,给郗隆提出了三条对策:上策是率众亲赴京师;中策是派精兵猛将帮助齐王;下策是只发表讨伐赵王的檄文,而按兵不动,观望局势。但别驾顾彦却认为赵诱的下策是上策,劝郗隆不必插手,坐观成败。而大部分人都认为讨伐赵王伦是人心所向,应该赶快发表檄文,派遣精兵帮助齐王讨伐逆贼,如果犹豫不决,很可能会大难临头。听了众将的言论,郗隆还是拿不定主意,就这样把齐王的文告放了六天,什么反应都没有。
这样一来,一些主张讨伐的将领按捺不住了,他们觉得郗隆是支持赵王伦的,于是纷纷私出军营,转投到宁远将军王邃的营下,准备为齐王效力。郗隆听到这件事后,派人在路中拦截,凡是被抓到的人格杀勿论。命令一发布,立即触怒了主张讨伐的将士,这些人于是联合王邃转过头来把郗隆父子杀了,然后把首级交给了齐王。
郗隆事实上是什么策略都没采取。很多时候,失败并不是因为没有策略,而是因为手中的策略太多了。学会分析策略,敏锐地找出最优策略是决策的前提。该出手时,犹豫不决,丧失了主动的先机,等到优势变成劣势了,后悔都来不及了。
犹豫不决,该出手时不出手还表现在做决策后还忽左忽右,这样不但损耗自己的力量,还使人心不定,最后没等敌人攻击,自己先把自己折腾得筋疲力尽了。
清朝末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对这伙专杀洋人不杀官的“暴民”,西太后一直拿不定主意,一边不敢得罪外国人,撤了主抚的山东巡抚毓贤,派袁世凯去血腥镇压;一边又想利用义和团打击洋人,配合义和团攻击外国使馆。最后,义和团边杀洋人边砍清军;八国联军既打义和团又打清军,吓得西太后一口气逃到西安。
抛开对历史事实的评价,单从西太后的个人利益来分析,她的策略显然是糟糕透顶的。
面对决策时,要清醒地分析利弊,然后作出正确的决策,作出决策后就要贯彻下去。策略当然不是不可以改变,只是不可频繁改变。否则,只会让敌人更快地击败自己。
博弈法则:
物之损耗,滞大于流。犹豫不决的害处要甚于执行不利的害处,因为在你犹豫的时候,你所处的有利时机就会丧失,在你无所事事的时候,你的对手正在做着全力以赴的攻击准备。在不知所措时,一定要明晰利害,找出最主要的矛盾,根据主要矛盾选择最佳策略。
斩断退路,置之死地而后生
公元前205年,齐王田荣叛楚,项羽出兵击齐,向英布征兵,英布托病,只派将领率几千人前往。刘邦在彭城击败项羽,英布也托病不救,这就引起了项羽对英布的怨恨。项羽数次派人去召英布,英布害怕,不敢前往。项羽因担心北边齐﹑赵和西边刘邦的军队,又因为爱才心切,所以没有发兵攻打他。
后来,刘邦攻楚,大战于彭城,汉大败而退。刘邦对左右说:“像你们这班人,实在不值得共商天下事。”隋何问他为什么,刘邦说:“要是有一人能替我出使九江,让九江王发兵背叛楚国,牵制在齐地的项王数月,我便可稳获天下了。”隋何于是请求前往九江。
英布据有九江、庐江二郡,实力很强。隋何经过一番游说终于使英布决定帮助刘邦,但他只是答应暗中叛楚归汉,暂时不敢泄露风声。
此时,项羽的使者也来到九江,再次催英布发兵救援楚军,在传舍中与英布会见。隋何听说后直接闯入传舍,坐到楚使者的上座,说:“九江王已归附汉王,楚王凭什么让他发兵?”英布听后十分愕然,楚使者更是大吃一惊,起身准备离开。隋何立即拔剑上前,刺杀了他,回头劝说英布:“大王您既然决定归汉,事已至此,请尽快与汉军联手吧。”英布无奈,听了隋何的话,起兵攻楚。
在楚强汉弱,特别是刘邦新败的情况下,隋何在英布的地盘上刺杀楚使者是十分危险的,这样极有可能激怒英布,断了自己的活路,却也断了英布的后路。而如果他不采取行动,就不能排除英布重新归降项羽的可能。当不得不冒险时,尽早冒险就是上策。
巨鹿之战前,项羽杀了宋义,担任了援助赵国的统帅,他马上下令士兵每人带足三天的口粮,然后下令砸碎全部行军餐具。将士们愣了,项羽说:“没有锅,我们可以轻装前进,立即挽救赵国!至于吃饭,让我们到章邯军营中取锅做饭吧!”大军渡过了漳河,项羽又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部砸沉,同时烧掉了所有的行军帐篷。士兵们一看退路没了,打不赢仗就谁也活不成了,就奋力拼杀,最后,项羽大获全胜。
一个人做事如果总惦记给自己留后路,结果走的往往就是这条路。既要前进,又得花费精力和资源来照顾这条后路,必然不能全力以赴。断了这条后路,带着压力义无反顾地进行斗争,就会拥有意想不到的能量。破釜沉舟是冒险策略,但不是盲目地毫无希望的冒险,是可以看到预期收益的风险性策略。
破釜沉舟是逼迫自己积极决策,改变自己惰性的有效手段。很多人在机会面前,害怕失败,下不了决心,结果自己终其一生都无所作为,却还不知道问题出在何处。如果每一次选择都给自己留一条后路,长此以往,形成一种保守的行为惯性,就很难有新的突破了。
博弈法则:
做事切断后路,带着压力义无反顾地进行斗争,就会拥有意想不到的能量。破釜沉舟是冒险策略,但不是盲目地毫无希望的冒险,是可以看到预期收益的风险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