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对林楠一肚子的埋怨,本来同样身为博士的丈夫也想在事业上有一番作为,但是为了家庭他把所有的家务都承担下来,妻子却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学习,让他很失望。最可怜的就是他们的小女儿,整天被放在寄宿幼儿园,周末回家也常常见不到到处奔波上课的妈妈。当丈夫、女儿想和林楠一起看看电视时,她也只是看时事、财经新闻,丈夫常说她越来越没有情趣了,他们的婚姻堡垒也不再坚不可摧。近来,林楠的身体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好,经常出现恶心、焦躁等症状。
在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在说:“唉,生活充满了压力!”甚至连小孩也开口说:“读书上学真有压力啊!”你是否也听到过下面的抱怨呢?
孩子:“明天考试成绩公布,我今晚一定睡不好!”
妈妈:“看着孩子的功课一天比一天退步,我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爸爸:“最近业绩不好,来到公司都感到战战兢兢!”
妈妈:“每当儿子晚归,我就坐立难安!”
“睡不好”、“不知该怎么办好”、“战战兢兢”、“坐立难安”,都表示心中有焦虑。当一个人心中感到焦虑时,意味着他有压力了。因为焦虑是人处在压力之下的一种生理及情绪上不愉快、不舒服的感觉。换言之,“考试成绩公布”、“孩子功课退步”、“工作表现欠佳”、“儿子夜归”等生活事件,已经变成压力事件了!
焦虑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它始于对某种事物的强烈期盼,形成于担心失去这些期特、希望。焦虑不只停留于内心活动,如烦躁、压抑、愁苦,还常外显为行为方式,表现为不能集中精神工作、坐立不安、失眠或梦中惊醒等。
如果一个人久陷焦虑情绪而不能自拔,内心便常常会被不安、恐惧、烦恼等体验所累,行为上就会出现退避、消沉、冷漠等情况。而且由于愿望实现的受阻,常常会懊悔、自我谴责,久而久之,便会导致精神问题,这便是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障碍,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要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城市中大约有4.1%~6.6%的人在一生中会得焦虑症。
人的一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人们总有失意与困惑的时候。事业的挫折、家庭的矛盾、人际关系的冲突等都是经常会遇到的,如不注意调整和疏导,也许会导致内心矛盾冲突,使自己陷入抑郁、焦虑、悲观等心理困境之中,对身心健康危害极大。
摆脱压抑,不为繁忙而苦恼
不少职业女性由于工作过于繁忙、心理压力过重,时常会表现出疲惫不堪、烦躁易怒等压抑的情绪,这不仅会损害自身的健康,还会对事业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摆脱抑郁已成为女人们最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不久前,我国某城市曾针对二百多名中年女性,进行了一项定向心理健康检查,结果显示,有近一半的人存在心理不健康倾向。在中年女性身上出现的各类心理健康问题中,抑郁症占的比例比较大,约占1/3,其次就是焦虑的症状。有些人还同时存在几项心理障碍,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有关专家认为,中年女性的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普遍比较大,因此,这类人应格外注意身心的健康。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态,才不会让自己的生活出现“大问题”。
生活中,大概谁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良情绪。但是,善于控制和调节情绪的人,能够在不良情绪产生时及时消释它、克服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不良情绪的影响。有的时候,寻找适当的途径发泄一下不失为一个很不错的方法。请看下面这则笑话:
一天深夜,一个陌生女人打电话来说:“我恨透了我的丈夫。”
“你打错电话了。”男人告诉她。
她好像没有听见,滔滔不绝地说下去:“我一天到晚照顾小孩。他还以为我在享福。有时候我想独自出去散散心,他都不肯;他天天晚上出去,说是有应酬,谁会相信!”
“对不起,”男人打断她的话,“我不认识你。”
“你当然不认识我,”她说,“我也不认识你,但现在我说了出来?舒服多了,谢谢你。”她挂断了电话。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方式不一定可取。但及时发泄自己的抑郁和焦虑,确实能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
如果不良的情绪真的产生了,那该怎么办呢?一些人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克制自己的感情,不让不良情绪流露出来,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可是如果大家都“喜怒不形于色”,没有好恶,没有情绪波动,那么,生活就会变得呆板而没有生气。
因此,强行压抑自己的情绪,硬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把自己弄得表情呆板,情绪漠然,不是感情的成熟,而是情绪的退化;这不是正常人所应当有的行为,而是一种病态的表现。那些表面上看来似乎控制住自己情绪的人,实际上是将情绪转入了内心。任何不良的情绪一经产生,就必须得到宣泄。如果它受到外部压制,不能自由地宣泄,便会危及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状态,可能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为了自我解压,偶尔发泄一下也未尝不可。
有位大师,养了一条狗。这条狗的名字很怪,不叫小花、大黄、小黑、小白,更不是旺则、来福,这位大师给它起名叫“放下”。每天黄昏,他都要亲自去喂它。落日下,常常会看见诵了一天经的大师端着食,来到院子里,一声声地喊着爱犬的名字:放下,放下……
一次,这个情景被一个小女孩看到,她疑惑地跑去问:“大师,你为什么给它取名叫‘放下’呢?这个名字好怪哦。”
大师笑着说:“小姑娘,你以为我真的在叫它吗?我是在告诉我自己,要‘放下’。”
其实大师就是在告诉自己,每天即将结束的时候,要放下自己的事情,学会休息,因为永远有忙不完的工作。
有位女人曾讲过自己的一个故事。一次,女人的丈夫在中午下班前告诉她,中午一起吃饭,说完就下楼去车里等她了。可这位女人回到办公室后东忙西忙,电话不断,又收传真又签字,忙了半天才下去丈夫早已等得不耐烦了。这位女人无奈地对丈夫说:“事情太多。”丈夫看了看她说:“吃饭都赶不上,你还能干什么?你没有那么伟大,工作永远没有做完的时候。”
很多女人每天看上去都很忙,甚至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如果你的生活也是这种状态,请记住,你永远都有工作,工作对你来说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不如学会放下,学会休息。
作为企业的老板,每天都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老板的心理甚至会因此出现异常:语无伦次,过度紧张,效率低下。聪明的女人在遭遇压力时应该想办法调整状态,而不是继续焦头烂额。美国有一位企业的女董事长就发现自己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行为变得异常。于是为自己找了一件事做:钉纽扣。她一感到心烦意乱、手足无措的时候就会停下工作,在一块布上钉一颗纽扣。后来纽扣钉得越来越多。好几块布上都钉满了各种各样的纽扣。再后来她把这一爱好进行了扩展,很多时候,女士们都会看到她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削铅笔,或者帮其他女性削铅笔,再后来发展到帮女士们煮咖啡、倒垃圾……看上去简直就像个小勤杂工一样。但她并没有因此耽误自己那些重要的工作,只是把更多的空闲时间放在放松自己、让自己休息的简单劳动上,而不是永远没完没了地工作。
一年后,这位董事长的精神状态恢复了正常,她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拼命地工作,而是把工作分成三种:必须自己做的、可以交给别人做的、可以完全放下的。后来,工作对她来说变成一件快乐的事,她也不用靠钉纽扣、削铅笔来解放自己了。如今她经常去打高尔夫球,或者去游泳,劳逸结合的同时,工作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
美国汽车公司总裁莫瑞,要求秘书给她呈递的文件要放在各种颜色不同的公文夹中。红色的表示特急;绿色的表示要立即批阅;橘色的表示今天必须留意;黄色的表示必须在一周内批阅;白色的表示周末时须批阅;黑色的则表示是必须由她亲笔签名的文件。
把工作分出轻重缓急,只有条理分明,你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创造出更大的财富;才能使你工作起来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当你过于注意细节的时候,实际上是在一点一点地浪费你的人生。如果你认为只有焦头烂额、忙忙碌碌地工作才可能取得成功,那么你就错了。
消除恐慌,它比病毒更可怕
西方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一天,上帝决定惩治某些人,于是派霍乱之神到人间,让他杀死3万人。过了一段时间,霍乱之神回去复命,上帝发怒:我只让你杀死3万人,你怎么杀了20万?面对上帝的质问,霍乱之神很委屈:我只杀了3万人,其他17万人都是他们自己把自己吓死的。我们从这个寓言中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恐慌心理的巨大负面影响。
恐慌使人免疫能力下降,疾病发病率上升;恐慌使人丧失信心,抵抗力进一步降低。因而,对每个人而言,自信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免疫细胞对细菌病毒及肿瘤细胞的天然杀伤力。自信的力量是极为珍贵的。
研究表明,通过提高病人的自信心,使癌症病人情绪波动小、痛苦少、免疫增强,结果生存时间比被动接受治疗的对照组患者长2倍。在一组159名被临床医师认为活不到1年的晚期癌症患者中,通过暗示疗法,使患者增强了自信,结果近1/4的病人部分或全部恢复了健康,平均活了20个月。恐慌和自信对健康和生命有天壤之别的影响。
因此我们说,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这个医生的能力大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取决于病人的心理状态,其中的差异可以决定病人的生死。
2006年,36岁的吉福兹首次当选联邦众议员,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会女众议员,也是首位当选国会议员的犹太女性。这是关于她的一个小故事。
在她的丈夫身患重病后,吉福兹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变得非常担忧。家中已经有好几个人死于瘫痪性中风,吉福兹因此认定她必会死于同样的症状,所以吉福兹一直在这种阴影下极度恐慌地生活着。
一天,吉福兹正在朋友家与一位年轻的小姐下棋。突然,吉福兹的手垂了下来,整个人看上去非常虚弱,脸色发白,呼吸沉重。她的朋友走到她身边。
“最后还是来了,”吉福兹乏力地说,“我得了中风,我的整个右侧瘫痪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朋友问。
“因为,”吉福兹答道,“刚才我在右腿上捏了几次,但是一点感觉也没有。”
“可是,小姐,”和吉福兹下棋的那位姑娘说道,“你刚才捏的是我的腿啊!”
有关医学专家说,恐慌心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状态,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它包括年龄恐慌、职业恐慌、疾病恐慌,等等。它在不同的前提下会有不同的效果。如果人们对造成恐惧的东西非常了解,恐慌心理就会促使人们最快地选择合理的应对方式。但如果人们只是盲目恐慌,则往往会得到不好的结果。其实,前些年出现的非典型肺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疾病并不了解,并且表现出来比较盲目的恐慌。因为恐慌具有极强的暗示性,它会让人对生活中的许多正常的现象表现出猜忌和疑虑,会盲目地、主观地采取各种手段来回应这种恐慌,而在这些手段没有收到任何效果后,会更加重、强化这种心理暗示,形成恶性循环。而更为危险的是,这种心理上的恶性循环,也会影响生活质量,这样极有可能导致人体免疫力的下降,让疾病有机可乘。
莫让盲目恐慌任意蔓延。盲目恐慌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个人在感到恐慌之后往往会将这种恐慌无意识地向他人转移。这样就造成了恐慌的蔓延。当恐慌来临时,人们应尽量避免对疾病的盲目讨论,因为这种没有权威性、没有科学性的讨论,不仅会让恐慌心理传染给更多人,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强化着自己的恐慌。同时,还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那么,作为一个聪明的女人,我们如何克服盲目的恐慌呢?有关专家认为,面对疾病,人们首先应该做的并不是去了解它的危害,而是应该了解它具体的传播途径和传染性的强弱。而且,这个了解必须是通过有关的权威部门获得的,一定要杜绝谣言,杜绝以讹传讹。同时,人们一定要在平时注意通过锻炼身体来增强自己的免疫力,注意饮食、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在疾病面前才能表现得比较从容。面对疾病,我们应该警惕,但绝不能盲目恐慌。面对生命,我们应该热爱,绝不能胆战心惊。
对于人类文明的深刻不信任才是侵入我们体内的病毒。我们似乎忘记了,我们还曾经恐惧过天花、流行性感冒、疟疾、瘟疫、麻疹、霍乱、肺结核……当鼠疫在13~14世纪流行于欧洲时,神经病比疾病更加可怖地削弱了大众的内心。早在罗马时代,欧洲、亚洲、非洲就因世界贸易的发展而变成了病菌的传染场,天花杀死了几百万罗马居民。在肺结核横行的几个世纪里,我们谈之色变,将之视作可怕的禁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流行性感冒杀死了2100万人口,比战争本身的伤亡更巨大……这些昔日不可战胜的、充满诡异色彩的恶魔如今都已被制伏,我们因无知而恐惧,因了解而自信。
摒弃恐惧,让它产生积极效果
进入未知领域,产生畏惧心理是很正常的。那么,应该如何克服这种怯懦和畏惧心理呢?让我们透过克里蒙特·斯通小时候的经历,看看她是如何克服畏惧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