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忘:自我松弛通常每日只需做一次,熟练之后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但在吃饱之后两小时内不适宜进行。至于对身体的好处,通常不会立即出现,但只要勤于练习,你会发现妙处无穷。要记住,切勿勉强自己去松弛。学着放开心胸,让自己顺其自然地进入松弛状态。
身体放松,坏情绪才能有所缓解。对于成功人士而言,解除压力、放松身心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正确有效的放松,会使你的身体在放松过程结束之后感觉轻松、愉快,使身体恢复到自然、没有压力的状态。
知足带来良好情绪
做人就要有一颗知足的心,对已经拥有的好好珍惜,对得不到的也不过分奢求,这样过日子,就会有快乐常伴。
其实快乐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就像孩童得到一块巧克力也能开心半天一样。这时候无论是名誉、地位、金钱,还是其他一些东西已经与快乐无关了。只要你懂得知足,任何事情都会成为自己快乐的动力。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些女人:她们已经拥有了很多,但还是觉得不够。就像《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的渔婆一样,自认为智慧精明,想把已经拥有的东西变得更好更多。于是开始忧虑,开始计较和愤恨别人所拥有的东西,而到最后,生活回馈给她们的是一无所有,还失去了最初的简单快乐。
还有一种女人,眉宇间洋溢着平和的神气,动不动笑容满面,说起话来妙趣横生,不忧不怨的人,这种人属于知足常乐型。
她们的生活里没有过多的欲望缠身,因而只要拥有一点点,她们就心满意足。她们不会因为别人住着别墅,而自己还住着出租房而郁闷不已,也不会因为朋友当了大官而自己还是个无名小卒而悲观,更不会因为存折里的钱太少而动了抢银行的念头。她们的生活很简单,也许她们还在辛苦地奋斗,但并不是不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而是想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自满与不知足从字面上来看,仿佛都是对自身情况感到不满意的反映,事实上从内心的出发点和外在的表现看,却大不相同,其间境界的高低更是差之千里。而从根本上说,知足也罢,自满也罢,与外在客观条件并不一定有相互的关联。一个女人觉得生活到这个程度,于愿已足,并不代表她的生活真的一定就无懈可击,样样可打满分。
主要是她能衡量自身的能力,正视客观的条件,不妄想不贪求,也不去与他人比高下,能够以宽容坦荡的心态和情绪去对待生活,使自己的人生不受外界的影响和干扰,顺命随缘地平和度过。
那些骄傲的人,真的都是那么自信、骄傲,对自身的一切都心满意足,自认高人一等吗?如果你肯仔细分析,也许会吃惊地发现,事情恰恰相反。
依据心理学的说法,那种处处要表现自己的不凡,就怕谁人不知她的出类拔萃和光荣历史,无法克制地要以骄傲的面孔示人的人,常常是心理上缺乏安全感、满足感,或是自恋在作祟的人。因为缺乏安全感、满足感,便对自己失去了自信,因此便急于要在别人的赞美或惊叹声中找回信心,证明确实如自己所希望和所幻想的那样不同凡响,其实这正是一种反常心理在作怪。这样做不但给人极坏的印象,也是一种十分可悲的病态。
现实社会中无处无时不存在竞争,名、利、权,永嫌不足,争得到的趾高气扬,争不到或争得不够的怨愤颓丧。而你却大大咧咧,不争也不怨,亦不说酸溜溜的话去损别人,仍然乐呵呵地过日子。有些人就会认为你是胸无大志,没出息或没能力,由此就看轻了你。但这有关系吗?对你的人格和能力有损伤吗?答案是否定的。知足并不代表不进取、不进步或拒绝竞争,仅仅是表明了一个人对本身的存在,和对这个与他人共处的社会的态度。可以说是洞察人间百态,看透世事无常后的一种大彻大悟的坦荡胸怀。
正所谓知足者常乐,想天天有个好情绪就要懂得知足,时刻告诉自己现在拥有的就要好好珍惜;无法拥有的也不去过分地奢求。不与人攀比,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怕比别人好,也不怕比别人差,知足自乐地过好自己的生活。
聪明女人时时宽以待人
海是宽广的,做人也应该像海一样。做一个胸怀宽广的女人,宽以待人,你就会时时拥有好情绪,快快乐乐过一生。
大海之所以能容纳百川,就是因为它用广阔的胸怀接纳了所有的细流。女人也一样,用自己宽广的心胸包容一切人、一切事,也就会时时拥有好情绪。从社会生活实践来看,宽容大度是女人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素质。
人家的毁誉,不必计较。有时候一个人的名声确实很容易毁于其他人的议论里,毕竟是人言可畏,众口铄金。做人就要用“不必计较”来对待毁坏人名声的“人言”,不必把个人的名声看得过重。
没有事实根据的人言总是“腿短”的,不会长久站得住脚,毁人名声的人也许得逞于一时,但终会败露。一个人的品行是客观存在的,它最有说服力。俗语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古人也说:“人言不足恤。”对待毁人名声的流言飞语,无言是最好的轻蔑,这可以省却许多解释和精力。对于那些无中生有、信口雌黄、不负责任的“人言”,只当耳旁风,就像鲁迅先生对待这种“人言”一样,连眼球都不转一转!“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行动将“人言”打个粉碎。还是蔡元培先生说得好:“是毁是誉,无甚价值,万勿因人毁誉而忧喜。”因“毁”而产生忧虑的情绪会失去信心,为“誉”而喜会停步不前。与其因毁而忧,不如自强不息,坚定信心,走自己的路;与其因誉而喜,不如谨慎谦虚,不骄不躁,更上一层楼。先哲们谆谆教诲我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原则,是我们做人处世应该牢牢记住的。
女人要想生活得快乐,拥有个好情绪,就要有宽以待人的处世习惯;反之,一个以敌视的眼光看人,对周围的人戒备森严,心胸窄小,处处提防,不能宽大为怀的女人,必然会因孤独而陷入忧郁和痛苦情绪之中无法自拔。一个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容待人,能主动为他人着想,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女人;肯定讨人喜欢,被人接纳,受人尊重,具有魅力,因而能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个女人思想开放,人格健全,她的生活愈加安定。她用宽容的眼光来看待对人类社会有利的标准,来检验一切不认识的新环境和新事物。对于那些对的、有利的事物,她们将努力学习;而对于那些错的、无益的事情,则置之高阁,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时待人以宽。”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要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奋斗,在困难的时候共患难,进而增加成功的力量,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反之,则会使人疏远,减少合作力量,人为地增加成功的阻力。
一个人若能宽以待人,在生活中养成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做人做事的习惯,这样肯定会受人尊敬和欢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记住这些教诲是大有裨益的,它可以避免提出人们难以接受的要求,避免由此而产生的难堪局面,推己及人,是以自己为标尺,衡量言行举止能否为人所接受,其依据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将心比心,设身处地,采取换位思考,假设自己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想想对一个行为或言论的反映、感觉如何,理解他人,体谅他人。这样,便会自觉地宽以待人了。
古人曾说:“古人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古代有修养的人,待人很宽厚,而要求自己则十分严格和全面。只有严于律己,才能更有感召力和吸引力。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日常生活中,以礼待人,遵守信约,多为他人着想;遇到危险时勇敢无畏,挺身而出;发生摩擦;冲突时主动退让,礼让三分,宽容让人。
宽容待人,是获得好情绪的原则,也是做人的一种风度,这种风度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修养。女人只有真正放开胸襟,做到宽容待人,才能体会到生活中的乐趣和幸福。
一个心胸窄小、不能宽大为怀的女人,必然会因孤独而陷入忧郁和痛苦的情绪之中;而宽宏大量、与人为善的女人,则讨人喜欢、受人尊重,因而能体验到更多的成功的喜悦。
大海收容了每一朵浪花,不论其大小,故大海成其广;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成其大。是的,一个女人如果拥有了比海洋和天空更宽阔的胸怀,那她无论遇到什么难题,都会想得通,都会正确地去对待和处理。以宽宏大度的态度去对待别人,是一种美德、一种风度、一种仁爱无私的境界。好情绪的经营需要宽以待人,美好的生活更需宽以待人。宽容是做人的一种风度和境界。
很难想象如果人们都放不下心里的愁、怨和恨等不良情绪,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会不会因为鲜花的不原谅,从此世界上再也没有芬芳?
有这样一副名联说:“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怀一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生活中我们也需要这种开怀大笑的精神和境界。
好情绪是生活的良医,宽容就是化干戈为玉帛的良药。原来对付坏情绪的最好办法不是去报复那些伤害我们的人,而是一笑置之。
生活中,我们总是难免会被伤害。很多人都以为只要自己有坚定的信心,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翻不过的山,就没有蹚不过的河。其实,他们都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己的内心。我们不肯宽恕别人所犯的错误,说到底其实还是不能说服自己的内心。内心没有宽恕,情绪自然不会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总是会犯错的,相信犯错的人心里也有很多的自责和懊恼,倘若我们能够原谅他们,既减轻了别人的负担,也化解了自己的坏情绪,能利人利己,何乐而不为呢?
原谅的是别人,释放的是自己
压力会在你原谅别人时减轻,在你不原谅时增大。原谅别人,是对待自己的最好方式。因为释放了自己,才能有稳定健康的情绪。
两个朋友在吵架,吵到最后都不想再见到对方,原本很好的朋友,却因为一次小小的争执,而成陌路。
甲是重视隐私的人,乙是喜爱分享的人,甲向乙说些秘密时,乙常常会给说出去。甲一再地忍耐,乙却一次次再犯,最后,天真的乙说:“把过去的一切都忘掉,我们重新来,我愿意改!”
你想,还有可能吗?一切都已经发生了,乙只想要甲“忘掉”。
那些信任已被乙一次次地破坏了,现在,乙要求一切重来,如果你是甲,你愿意吗?
甲不愿意,乙也很生气:“你就是不肯原谅我。”乙忘了,原谅这个东西是不能要求和勉强的,越是如此,越是得不到。也许,乙该做的只是道歉。如果她愿意道歉,一切也许会有所不同,但她自觉没有错。甲的态度也令乙有所不满,所以,乙也不愿原谅甲。因为不肯原谅对方,甲和乙二人都僵着。
有一位中国台湾作家曾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妇人,平时温文有礼,也很懂得持家,常常一大早就在家门口洗衣服,但她有一个不定时发作的毛病:发疯。
她可以黄昏时拿把菜刀、棍子在家门口破口大骂,也可以一大早就如此。刚开始,人们以为那是谁家的广播剧,后来才知道,是这位妇人在发泄情绪。
她最常骂的是“我不甘心”,“你这疯人,总有一天会遭报应的”,“你去给车撞死”,“你怎么可以骗我!”
妇人曾被信任的朋友欺骗过,朋友向她借钱之后就跑了。妇人起初虽然不能接受,但也算平静,十多年后就成了如今的模样。十多年来她不能原谅朋友,将怨气积在心中,最终把自己积出病来了。
有人给宽恕做了一个十分美的比喻,他说:“紫罗兰被一只脚踩扁了,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大多数人都一直以为,只要我们不原谅对方,就可以让对方得到一些教训,也就是说,只要我不原谅你,你就没有好日子过。而实际上,不原谅别人,表面上是那人不好,其实真正倒霉的人却是我们自己,一肚子窝囊气不说,甚至连觉都睡不好,没多久就积出病来。
下次再怨恨一个人时,就闭上眼睛,体会一下你的感觉,感受一下自己的身体,你会发现:让别人自觉有罪,你也不会快乐。
或许有人会问:如果有人做了非常恶劣的事,我还要原谅他吗?请看下面这个故事:
1987年1月,一名精神病患者持枪冲进山迪·麦葛利格家,射杀了她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这场悲剧使山迪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几乎没有人能体会他的悲痛与愤怒。
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在朋友的劝慰下体会到,要使自己的生活步上正轨,唯一的办法是抛开愤怒,原谅那名凶手。目前,山迪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帮助别人获得心灵的平静及宽恕他人。从她的经验可以证明,即使是遭逢巨变所引起的怨恨,在人性中也依然可以释怀。如果你问山迪,她会告诉你抛开愤怒是为了自己,希望自己好好活下去。
令人心碎的事、大病、孤寂和绝望,每个人都难以幸免。失去珍贵的东西之后,总有一段伤心的时期。问题是,你最后到底变得更坚强还是更软弱?原谅别人,是对待自己最好的方式,因为释放了自己,才能拥有一片自由的心灵空间和健康美丽的心态。
正如耶稣基督受人迫害时所说的:“原谅他们(迫害者)吧,他们在做些什么,自己也不知道!”许多人,他们疯狂地做出一些错事的时候,就是和动物一样不自知、不自愧,也不知道理的。如果你比他们更有思考力,更知对错,就应可怜他们的不觉醒,就应帮助他们达到像你一样的觉悟。深怀这样的悲悯心,还有什么过错不能宽谅呢?还有什么样的人使你耿耿于怀、烦恼痛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