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接着又讲了关于读史的方法,他认为最妙的办法是设身处地去感受。每看一处,就设想自己就是当时的人,正在与周围的人应酬谈笑。不必人人都能记得,只要记住一个人,就好像和他在一起一样;不必事事都能记得,只记住一件事,就好像自己亲身经历这件事。经书,重在探求思考其中的道理;史书,重在反思事件对我们的启示。
曾国藩的见解是十分精到的,即便是现在,我们也可以借鉴他的读书方法。当然,现代文化比过去有了很大发展,知识面愈来愈宽,门类越来越多,各个门类知识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所以,为了提高阅读和学习的效率,读书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精选几位名人的读书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顾炎武读书的三种方法
顾炎武之所以能在学术上取得非常大的成就,除了他的勤奋努力外,与他的学习方法也有很大关系。他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抄录法。顾炎武读书总是要动手抄录的。他把精彩的内容用笔抄下来,既加深了印象,又便于分类整理,这是积累知识的一个好办法。
2复读法。顾炎武非常重视知识的回顾复习。他规定自己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复习冬夏两季所读的书,即半年读书,半年复习,把阅读和复习交叉进行,这样温故而知新,新旧知识相得益彰。
3游读法。顾炎武笃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书方法。他从45岁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游学生活。一边游历名山大川,一边读书,学以致用,真正做到了书本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
华罗庚的“厚薄”读书法
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搞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第二步是“由厚到薄”,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的分析,就会发现只用记住脉络就可以了,这就是“由厚到薄”的过程。经过这两个阶段,才能把知识掌握扎实、透彻。
杨振宁的“渗透”法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各门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那么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是互相渗透的。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时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通过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更开阔,思路更活跃,这样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以上是几点非常有效的读书方法,相信会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当然,学习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加以总结,多与朋友互相交流交流,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箴言
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3 聪明的樵夫,应该是既善于砍柴,也善于磨刀的。
——佚名
仰泳?蝶泳?书海徜徉,不如“涵泳”
汝读《四书》无甚心得,由不能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朱子教人读书之法,此二语最为精当。尔现读《离娄》,即如《离娄》首章“上无道揆,下无法守”,吾往年读之,亦无甚警惕。近岁在外办事,乃知上之人必揆诸道,下之人必守乎法。若人人以道揆自许,从心而不从法,则下凌上矣。“爱人不亲”章,往年读之,不甚亲切。近岁阅历日久,乃知治人不治者,智不足也。此切己体察之一端也。
——《曾氏家书》
曾国藩通过信件了解到儿子曾纪泽读书进展不大之后,就向他介绍了朱熹的“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的方法。曾国藩在信中说,你读四书没什么心得,主要原因是不能切合自己的实际去体察。以你读的《离娄》第一章“上面没有法度准则,下面就没有法度可遵守”为例,我过去读到这里也没有十分在意,近来在外面办事,才知道上面的人必须设立好各种规章制度,下面的人必须严格执行,如果人人都按自己的准则来随心所欲的话,那么下面的人就会凌驾于上面的人之上,整个局面就乱了。再如‘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一章,过去读了并不感到亲切,现在随着阅历一天天增加,才知道管理不能深得人心,还是因为自己想的、做的远远不够,这些就是我切合自己感受体察到的一个方面。
怎样来理解“涵泳”二字呢?曾国藩又专门给儿子讲解了一番:涵泳二字,最不易识,余尝以意测之: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浡兴。他说“涵”,就好比春雨滋润鲜花,就好比清清的渠水灌溉水稻。雨水滋润鲜花,太小则难以浸透,太大就会倒伏,只有大小适中才好;清水灌溉稻田,太少就会枯干,太多又会伤于涝灾,适当才能使稻苗生机勃发。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程子谓鱼跃于渊,活泼泼地;庄子言濠梁观鱼,安知非乐?此鱼水之快也。
左太冲有“濯足万里流”之句,苏子瞻有夜卧濯足诗,有浴罢诗,亦人性乐水者之一快也。泳,好比鱼儿游水,好比人洗脚。程颢说鱼儿跳跃于深渊,活泼自然;庄子说在濠水之上看鱼,怎么知道鱼不快乐?这就是鱼和水的乐趣。左思(字太冲)有“濯足万里流”的名句,苏轼(字子瞻)有夜卧洗足的诗、有出浴后的诗,同样是人性亲近水的乐趣。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也就是说,善于读书的人,必须把书看做水,把自己的心看做鲜花、水稻、游鱼、洗脚,这样就差不多可以从字面上理解涵泳的意思了。
曾国藩详细地给儿子讲解读书之法,无非是想要他将来读书时更加透彻。既然曾国藩总结出这样一套“独门绝学”,我们也不妨借鉴一下。
我们青少年要学会在书海畅游,就要学会这招“涵泳式”,一方面,要以读书为乐趣。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求知为乐,这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啊!
除了要以读书为乐趣之外,我们读书的心态也要适度从容,如滋润鲜花、灌溉稻田一样,太急切或太懈怠都不行,如果一时搞不明白,可以暂时“不求甚解”,且从容涵泳于书海之间,有朝一日必能触类旁通,豁然开朗。
箴言
1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
——鲁迅
2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学而不思则罔,读书也要有见地
凡大家名家之作,必有一种面貌,一种神态,与他人迥不相同。尔以后读古文古诗,惟当先认其貌,后观其神,久之自能分别蹊径。今人动指某人学某家,大抵多道听途说,扣盘扪烛之类,不足信也。君子贵于自知,不必随众口附和也。
——《曾氏家书》
这封信中,曾国藩教育儿子曾纪泽读书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他说,凡是大家、名家的作品,一定有其独特的面貌和神态,风格与别人的作品迥然不同,你以后再读古代诗文,一定要先辨识它的面貌,领会它的神韵,这样时间长了,自然能找到其中的门径。现在有些人动不动就随便说某人是学某家的,大多数是道听途说、扣盘扪烛之类的,根本不足为信,有学问的人贵在有自己的见解,没有必要随声附和别人的意见。
这段话道出了读书的关键所在: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读书如果不加思考,就等于没有读书。我们青少年在读书的时候,也要学会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清代著名学者戴震就是一个有独立见解的人。
戴震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他很晚的时候才会说话,但是脑子非常聪明,老师教授的经书,他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诵几千字还不肯停下来休息。戴震不仅背书快,同时还能深入钻研,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有一次,老师教他朱熹的《大学章句》,在第一章后面,朱熹有一个注解:“右经一章,大概是孔子说的,曾子记述的,总共有二百五十字。”戴震看到后,不解地问:“这一章怎么知道是孔子所说而曾子所记述的?”老师告诉他:“这是朱子(朱熹)注解的。”戴震又问:“朱子是什么时代的人?”老师回答:“宋朝人。”戴震又问:“孔子、曾子是什么时代的人?”老师回答:“周朝人。”戴震又问:“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年?”老师回答:“差不多两千年了。”戴震又问:“既然相隔这么多年,朱文公怎么知道这些呢?”老师再也无法回答,只得说:“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孩子。”
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能大胆质疑老师乃至古代大学者的观点,实在是难能可贵。戴震之所以后来成为著名的学者,同这种敢于独立思考的读书态度是分不开的。不独读书,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也要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能人云亦云。
我们在提出自己的见解之后,还要敢于坚持,尤其是在众多的反对声音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历史证明,真理一开始往往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袁隆平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袁隆平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在国内外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可他刚开始提出通过“三系”来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的时候,却遭到学术界权威的强烈质疑与反对,他们批评袁隆平的研究是“对遗传学的无知”,有人甚至预言,“三系三系,三代人也搞不成器”。可袁隆平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所动,后来的事实证明,袁隆平和同行们只用了短短3年时间就攻克了杂交水稻这道世界难题。1973年,43岁的袁隆平在他的助手们的帮助下,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三系杂交水稻,将水稻产量从每亩300公斤提高到每亩500公斤以上。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
辩证地思考书中的知识,既要像戴震那样敢于怀疑圣人的言论,又要像袁隆平那样,敢于用行动挑战权威。
当然,挑战权威首先要有足够的资本,否则就是在胡闹了。我们青少年怎样来思考才不会走弯路呢?
一方面,我们要加强自身的知识积累,让自己在提问之前有足够的数据和资料来支持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我们要带着问题去读书,发现有不懂的地方不要不懂装懂,要大胆地提出来大家讨论,通过交流来弄清真相。
箴言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
2对于读书,一个人能够给别人的唯一忠告就是:根据你的见解,运用你的理智去获得自己的结论,不必接受别人的观点。
——伍尔芙夫人
3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
——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