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不在多,择善则灵
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所择。以韩退之为千古大儒,而自述其所服膺之书不过数种,曰《易》、曰《书》、曰《诗》、曰《《春秋?左传》》、曰《庄子》、曰《离骚》、曰《史记》、曰相如、子云。柳子厚自述其所得,正者曰《易》、曰《书》、曰《诗》、曰《礼》、曰《春秋》,旁者曰《毂梁》、曰《孟》《荀》、曰《庄》《老》、曰《国语》、曰《离骚》、曰《史记》。二公所读之书,皆不甚多。
——《曾氏家书》
曾国藩在信中告诉儿子曾纪泽读书要善加选择的道理,他在信中说,买书可以多买,但看书一定要加以选择,像韩愈(字退之)那样的千古大儒,重点读的书不过是《周易》、《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庄子》、《离骚》、《史记》,以及司马相如和扬雄的作品。大学问家柳宗元(字子厚)自己总结读书心得,认为应以《周易》、《尚书》、《诗经》、《仪礼》、《春秋》为主,以《毂梁传》、《孟子》、《荀子》、《庄子》、《老子》、《国语》、《离骚》、《史记》为辅。两位名家所读的书都不是很多。
当然,韩愈、柳宗元均属“唐宋八大家”之列,所读之书决不仅限于上面所列的十余种。曾国藩是告诉儿子,一个人必须精心研究几本经典的书籍,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广泛涉猎其他著作,不能不分大小、主次和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这点类似于英国大学者培根的经典著作《论读书》中的观点,有些书应选读,有些书应粗读,少量的书才应细读和精读。
那么,青少年该如何选择要读的书呢?我们先从目前青少年读书的误区谈起。当下部分青少年读书喜欢跟着明星走,跟着时尚走,别人买什么书自己就买什么书,只注重图书的炒作效应,对图书的思想内涵、文笔韵味却不甚关注。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认为读书就是图消遣、娱乐,于是整天沉溺于一些低劣的报纸杂志或粗制滥造的言情凶杀小说中,忽视了图书提升素养、陶冶情操的真正价值。这一切都是选书不慎的结果,下面我们来看看名家是怎么选书的,希望对青少年能有所帮助。
《人民日报》曾专访了六位名人,请他们各自向读者推荐一部名著。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著名学者任继愈为读者推荐了鲁迅的《呐喊》,他认为该书使我们认识到除旧布新的历史性,值得一读再读;国学大师季羡林向读者推荐了《史记》,认为这部书的真正意义“不在史而在文”;传记作家二月河推荐了《红楼梦》,认为读它可获得“最顶尖的审美享受”;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蔡朗推荐《论语》,认为该书能让人“感受到心中流过一条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长河”;女作家王安忆推荐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认为他是“继塞万提斯之后最伟大的语言大师”;中国氢弹之父、中科院院士于敏则推荐了《资治通鉴》,说司马光的这部巨著“对任何人都有终身的借鉴意义”。
上面几位名家推荐的图书,本本精彩,同时又构成了一个全面的知识体系。有可以明智的史书,如《史记》、《资治通鉴》;有可经世致用的经典,如《论语》;有带来深刻启迪和审美享受的文学精品,如《呐喊》、《红楼梦》、《百年孤独》。当然,我们也可以自己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这里有几点建议给大家。
一是建议选择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经典作品,如大师级作家的传世之作、诺贝尔奖获奖作品或名家推荐的作品。像老舍的《骆驼祥子》、托尔斯泰的《复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都非常不错。
二是选择水平很高的畅销作品。如斯宾塞?约翰逊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余华的《兄弟》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切勿人云亦云地盲目选择,同时注意“少而精”的原则,选的作品太多,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入体会。
箴言
1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培根
读死书,则误终身
(六弟)年过二十,不为少矣。若再扶墙摩壁,役役于考卷搭截小题之中,将来时过而业仍不精,必有悔恨于失计者,不可不早图也,余当日实见不到此,幸而早得科名,未受其害,向使至今未尝入泮,则数十年从事于吊渡映带之间,仍然一无所得,岂不腼颜也哉?此中误人终身多矣,温甫以世家之子弟,负过人之姿质,即使终不入泮,尚不至于饥寒,奈可亦以考卷误终身也?
——《曾国藩家书》
科举中第是古时读书人走上权贵道路的重要途径,在等级明显的封建社会中,读书考取功名成了出身贫贱的人翻身的唯一希望,曾国藩也是凭借读书而步入政坛的。他6岁时入塾读书,8岁诵五经读八股,14岁时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在21岁时,他考取了秀才,28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的得意门生。
凭借读书这块敲门砖,曾国藩十年之间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从七品一跃而为二品大员。
在常人看来,曾国藩应该对科举心存感激,劝诸位弟弟们多多学习,也和自己一样求得功名。但是他在给六弟的信中说:“你已经年过二十,不年轻了,如果文章的语言仍旧没有什么力量,还只是热衷于考试中的那些小题目,将来时间过去了,而学业仍然不精,必有悔恨自己失策的一天。”曾国藩希望弟弟能够早点重新定位自己的学习。“我当日实在没有看到这点,幸亏早得了科名,未受其害。就是至今没有入学,那几十年从事于人事关系的奔波,仍然一无所得,那不是羞耻吗?”在他看来,在应试求功名的道路上耽误了终身的人太多了。像温甫这样的世家子弟,又有过人的资质,就算不能入学,还不至于饥寒,为什么也要在考卷上误终身呢?
写这封信的时候,曾国藩已经50多岁了。已过半百的曾国藩经过人世沉浮,终于明白了什么才是真学问,对从前引以自傲的科名之看法,有了本质性的改变。其实今天的应试教育也是如此,读书上大学为的是求得谋生的机会,却离学问之道相差甚远,如果一味埋头读书,也学不到真正的学问。
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口号提出以后,又明确地指出:“各种学问并不把它们本身的用途教给我们,如何应用这些学问乃是学问以外的、学问以上的一种智慧。”
有一个人,进城去卖竹竿,可是在他要进城门之时却发觉竹竿横竖均不能进入城门,他非常气恼。这时走过来一个读书人,这个读书人为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把竹竿从中间折断,就可进城了。事后,这个读书人还非常谦逊地说:“吾非智者,无非见者多矣。”
别人是要进城卖竹竿的,折断了还怎么卖得出去?而秀才还以为自己出了个好点子,多么可笑!笑过以后,再仔细想想,或许读书人真的是一个才高八斗的学者,却只是多认识几个字而已,并不会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知识。如果有知识不知应用,那么拥有的知识就只是死的知识。而我们每天读书,如果只是为了拿高分的话,无异于古代人写八股文求功名,学到的是死的知识。因此,在学习知识时,不但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知识的仓库,还要让它成为知识的熔炉,把所学知识在熔炉中消化、吸收。青少年要结合所学的知识,一些动手的活动,提高自己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也可以亲自去实验所学的知识,使学习过程转变为提高能力、增长见识、创造价值的过程。
要做到学以致用,应加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并把两者的关系调整到最佳位置,使知识与能力能够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和作用。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仰卧在一棵苹果树下思索问题,这时,一只苹果砸在了他的头上。这个年轻人所学的专业是高等数学,他由此想到了数学方面的问题。“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呢?”他问自己,同时不断地搜索自己掌握的知识,并加以运用:地球会吸引苹果吗?苹果会吸引地球吗?它们会互相吸引吗?这里面包含着什么样的普遍原理呢?
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成为英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的牛顿。他用思考的力量,获得了一项极其重要的发现:地球和苹果互相吸引,物质吸引物质的定律可以适用于整个宇宙。这就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
由此可见,拥有知识而不善于运用,就犹如把水洒在地上,一下子就没有了。知识在于运用。真正的知识往往是学生本身思考的结果,而不是完全来自老师的传授,一个人越是善于运用自己的知识,他的知识增长得就越快。
当然,运用知识不仅有利于我们验证和积累自己的学识,更重要的是因为学以致用就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箴言
1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
——鲁迅
2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的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郭沫若
3日日创新。
——日本索尼公司
读书要讲究方法
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经以穷理,史以考事。
——《曾氏家书》
这封信中,曾国藩与诸兄弟探讨读书的方法,曾国藩认为,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只有讲究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他把书分为两类:经书和史书。读经书以研究探寻其中的道理为主要内容,考据名物则是次要的。读经书要有耐心,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天不通,明天再读,今年不通,明年再读,这就叫耐心。
曾国藩在另一封信中还讲到了朱子的读书方法,他说:“朱子说做学问好比熬肉,先要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我生平的功夫,全没用猛火煮过。虽然有些见识是从悟境得到,偶尔用功也不过优游玩索罢了。好比没有煮熟的汤,马上用温火温,越温越不热。”
猛火煮,就是要大量涉猎各种各样的知识,在一个时期把精力都花在某种图书上。这是一个量的积累问题。慢火炖,就是要慢下来细细品味,就像小火将食物的味道都煮出来一样。领悟一个道理往往要很久才能感受真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