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当注重实践
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于孝悌两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
若果事事做得,即笔下说不出何妨;若事事不能做,并有亏于伦纪之大,即文章说得好,亦只算个名教中之罪人。
——《曾氏家书》
曾国藩非常重视学问的“经世致用”,即服务于社会的实用性,因此特别强调学问要从家庭日用中间来,又反过来为家庭日用服务的理念。对于弟弟们而言,绝大的学问,就在孝、悌二字,在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这两个方面尽一分力,便学得一分学问,尽十分力,便学得十分学问。如果真的能事事做到,那么就是笔下写不出来,又有什么关系?如果件件事做不到,即便是文章说得再好,也只算得上一个欺世盗名的罪人。
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曾国藩的见解都是很有代表性的,比如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在今天又提倡多读生活这本“无字之书”,说的都是这个道理。曾国藩如此谆谆告诫弟弟,也是怕他们成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所讽刺的:“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小人之儒,成为空谈军事理论、纸上谈兵的亡国之将赵括。
仔细分析曾国藩的观点,就能发现其中的妙处:一是强调学问从生活中来,为生活服务,强调学问的实用性;二是强调生活是学问的最终评判者,用生活来检验自己的学问是否可靠。一个人的德行好坏,要从他的言谈举止来分辨。孔子说“观人之错,斯知其党”,即使是一个人犯了错误,通过观察他对待错误的方式,也能知道他的品行的好坏。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的父亲也是一名大夫,那时的山里人因劳动特别辛苦,腰肌劳损是种常见病,所以,父亲常常给这类病人泡制用白花蛇做主料的药酒。李时珍当时特别好奇:为什么白花蛇会有这么大的功效呢?李时珍很虚心地向很多医生请教了这个问题,但没能得到满意的答复。他决定到深山里去,亲自了解一下生活在野外的白花蛇。但是他的想法马上遭到全家人的一致反对,他们说:“白花蛇生活在深山里面,而且剧毒无比,万一有个闪失,就会把性命丢掉!”
但李时珍并没有被困难吓住,他一心想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自己在医学方面有一个大的进步。经打听,李时珍来到了龙峰山,这里是白花蛇的理想栖息地,他在山路上足足等了两天,才等到一个捕蛇人路过。捕蛇人告诉李时珍说:“我家世代都以捕蛇为生,但是没有一个能得善终,都是被蛇咬死的,特别是白花蛇,毒性特别大!”但李时珍毫无惧色,捕蛇人被李时珍不畏艰险的执著精神所感动,终于同意带他去找白花蛇了。
两人在山里耐心地寻找着,这一天,李时珍和捕蛇人正在龙峰山山腰间搜寻白花蛇。眼看着山顶云层聚拢,暴风雨马上就要来了,于是捕蛇人便催促李时珍,赶紧往回走。捕蛇人走在前面,李时珍在后面跟着,两人正匆匆忙忙地赶路,突然,李时珍“哎哟”叫了一声,捕蛇人回头一看,不由得大吃了一惊。原来,有一条白花蛇缠住了李时珍的左腿,蛇头正被踩在脚底下!
捕蛇人赶紧来到李时珍身旁,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这条白花蛇给抓进蛇笼里。捕蛇人对李时珍说:“如果不是你碰巧踩在蛇头上,今天你就没命了!” 这次深山之行,李时珍不但亲自考察了白花蛇的栖息环境,而且还亲手抓住了野生的白花蛇。他又接连走访了好几位捕蛇人,掌握了大量有关白花蛇的第一手资料。
医学关乎性命,如果不这样躬行实践,仅凭理论来救人,也许就会将别人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李时珍正是凭着这种勇于实践和勤奋刻苦的精神,终于完成了划时代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本草纲目》依然是中药学者必读的学习资料。
青少年要掌握有用的知识,也应该像李时珍一样,既努力学习书本知识,又要走上社会,把书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求得真学问。
具体说来,我们从书本上学到的谦让、上进等美德,应当运用到自己平时的生活中,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上进;对事物的认知上,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资源,比如通过观察大自然来深化生物课上的知识,通过自己动手设计杠杆来学习物理课上的杠杆原理等。通过这样的动手学习,不仅已学过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也会获得新的知识。
箴言
1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
——林希元
2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
——颜元
3实践是个伟大的揭发者,它暴露一切欺人和自欺。
——车尔尼雪夫斯基
学贵在专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
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
——《曾氏家书》
曾国藩非常重视弟弟们的学业,经常在书信中教导他们学习的方法和道理。在这封信中,曾国藩用“掘井”作为例子,告诉弟弟们,用功就好比挖井,与其挖好几口井而看不见泉水,还不如专挖一口井,一直挖到看见泉水,那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要想学业精进,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专一罢了,如果学精了某一门学问,就会“一经通而百经通”,再学其他学问也就不难了。但也不是说除了专业之外,别的一概不学,譬如九弟志在书法,也不必废弃其他的学问,只是以书法为主罢了,只要专注于一门学问,那么,随时随地发生的事情,都可以触发你的灵感。
曾国藩的“专”字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术业有专攻”,只有专心于一门学问,才能把它学透、学精。他在写到读书的时候,也要求自己“读书不二”,就是不能同时看好几本书,否则就会囫囵吞枣,一本也看不透,这也是在讲要专一。二是“一经通而百经通”,学精一门后再触类旁通,就会融会贯通,互相补益,前面的学问是后面学问的基础,后面的学问又是前面学问的补充和拓展。曾国藩的这些看法对我们青少年来讲也是大有裨益的。
学贵在专,才能弄懂知识,同样我们每个人也要有一个专业和擅长的,才能集中去解决专业的问题。现在社会讲求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如果样样都会,但样样都不精的话,那就缺少竞争力。而有一技之长的人,目标更加明确,也就更能够脱颖而出。
小王是一家公司的普通职员,平时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但他业余非常喜欢钻研电脑。有一次,公司准备参加一个竞标活动,招标公司要求竞标合同必须以PPT的形式做出来。这可难坏了大家,对PPT的制作太陌生了。这时小王站了出来:“我来制作PPT文件吧!”一开始大家并不相信他,但由于时间紧迫,找外面的专业制作公司已经来不及了,只好赶鸭子上架,让小王做了。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小王熬了几个通宵,终于如期把PPT弄好了。在招标现场,小王所做的PPT让同事们大吃一惊,也让招标公司啧啧称赞。小王做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模板编辑,还加上许多电脑动画和特效,把公司的招标计划书演绎得相当完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细节完善。正是由于公司的招标书与PPT配合无间,小王的公司成功夺标。公司的领导像突然发现了一块璞玉一般,给予小王奖励,生怕被同行挖走了公司的一块宝。小王也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从以前的默默无闻,变得越来越受人重视,事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顺利。
小王的经历也是很多有一技之长的人共有的经历——不论在哪里,都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曾国藩提醒弟弟要专心求学,就是要让他提早做好准备,加强自己的修养,去应付将要面对的苦难。
青少年当前的主要任务也是学习,因此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孩子能够将精力专心用于学习上。如果三心二意,就难有所成。
小伟的妈妈是一个音乐家,她希望小伟也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在音乐上有所发展。因此妈妈教小伟乐理和音乐史,还让他练习小提琴。而小伟的爸爸是一个足球教练,他觉得男孩要像贝克汉姆那样驰骋球场,因此也常常拉着儿子去踢足球。小伟自己喜欢网络游戏,每次家长不在家,他就偷偷上网玩游戏。这样上完了小学,小伟都还是名列前茅。但是等进入初中,妈妈希望加大他的练琴强度,爸爸也敦促他多练球,加上自己贪玩,成绩开始下滑,最后小伟不得不在练球、读书还是练琴上做出抉择。但是对小伟来说,选择其中任何一项,都将会进入一个更专业的领域,有的孩子练琴比他久,有的孩子比他球踢得好,他的成绩也很一般,因此无论怎样都要接受一个成绩平平的现实了。
也许我们还在想多多发展自己,多多接触各种生活。但是到了我们积累知识的时候,如果三心二意,就很难在一门上取得好成绩,而时间不会等人。当我们进入社会的时候,不会有人因为你没有准备好就原谅你。因此也提醒那些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全才的人,尽快将自己的生活重新规划,只有先成为专家,才能后成为杂家。
箴言
1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
2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
3 广学而博,专一而精。
——阿里丰
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苏轼
求学最要虚心
吾人为学,最要虚心。尝见朋友中有美材者,往往恃才傲物,动谓人不如己,见乡墨则骂乡墨不通,见会墨则骂会墨不通,既骂房官,又骂主考,未入学者,则骂学院。平心而论,己之所为诗文,实亦无胜人之处;不特无胜人之处,而且有不堪对人之处。只为不肯反求诸己,便都见得人家不是,既骂考官,又骂同考而先得者。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
余平生科名极为顺遂,惟小考七次始售。然每次不进,未尝敢出一怨言,但深愧自己试场之诗文太丑而已。至今思之,如芒在背。
——《曾氏家书》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为了使弟弟们明白这个道理,曾国藩在信中结合自身经历,从正反两个方面告诫弟弟们力除傲气,虚心进学。他说:“我们研究学问最要虚心。我常看见朋友中有好的才华的人,往往倚仗自己的才能傲视一切,动不动就说别人不如自己。见了乡试文章便说乡试文章不通,见了会试文章便说会试文章不通。既骂阅卷考官,又骂主考,没有入学的便骂学院。平心而论,他自己所做的诗或文,实在也没有什么超人之处,不仅没有超过别人的地方,而且还有不值得一看的地方。只是因为他不肯反过来检点自己,便觉得别人不行。既骂考官,又骂同考先录取的。傲气既然大,当然不能进步,所以潦倒一生,没有一寸长进。
“我就不这样,我平生在科举方面,非常顺遂,只是县考考了七次才成功。但每次不中,没有说过一句怨言,只是深深惭愧自己的考试诗文太丑罢了。今天想起来,还如芒刺在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