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有记者曾问王选:“如果您有机会成为百万富翁,您愿意拥有一笔在知识分子看来犹如天文数字的巨款吗?”王选听了一笑,对记者说:“1991年以前,计算机所发奖金,我拿的都是二等奖。这一年我们请来北大教师刘秋云当副所长,协助做管理工作。他对我说,你应该拿一等奖,要不别人怎么好意思拿?后来,我看到一个故事:孔子在鲁国做大夫时,发布了一条告令,凡是能解救回一个在国外受难的鲁国人,赏50金。孔子的一个弟子周游列国,花重金赎回很多人,却坚决不要赏金。孔子知道后,严厉地批评了他,说因为你拒受赏金,使得这项政策无法推行,很多人对救人质的事情不积极了。所以,你问的巨款,如果是我的劳动所得,我会欣然接受,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处理。”就在这一年,王选将多年来获得的30万元奖金捐献给北大数学学院,设立了“周培源数学奖学金”,奖学金的名称没有叫“王选”,如同当年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没有用“王选”命名一样。
付出就应该获得回报,然后才能把劳动所得的回报,用于有意义的事业中,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当我们收获了小小的成就的时候,也要学会“不问成名”、“不问享福”,牢牢把握自己人生的方向,站在小小的成就上,努力向更高的目标进发。
箴言
1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菜根谭》
2淡泊是一种情操、一种境界和一种气度,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忘志。
——佚名
远离侥幸,才能处世稳妥
至军事之成败利钝,此关乎国家之福,吾惟力尽人事,不敢存丝毫侥幸之心,诸弟禀告堂上大人,不必悬念。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告诫兄弟要脚踏实地,他自己也是一个勤勤恳恳、严于律己的人。“惟力尽人事,不敢存丝毫侥幸心理。”同样,我们也不能把成功寄托在侥幸上。
提到侥幸,很多人以为孙武的智慧就是从别人的身上找破绽,而不赞成强大自己。这是对《孙子兵法》的一种误解,孙武的“慎战”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强调如何强大自己,也就是“内修”。
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而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期望不幸和困难不来进犯,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种生活态度。曾经有一位作家在自己的传记中写道:“我不祈求上帝让我平安无事,我只祈求上帝在考验我的同时,赐予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真金不怕火炼,的确,只要我们准备充分,拥有战胜苦难的实力,无论何时都能够经受住考验。”
怎样让自己的生命充满力量、实力雄厚呢?首先,我们的第一步就是要战胜侥幸心理。生活中却处处都是侥幸心理的影子,考试之前猜题、押题,考试时作弊;在口头表达上,经常使用“可能、也许、万一、大概”之类的词汇;总是期待着“意外收获”;不肯脚踏实地地努力,反而将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好运”上。
苏联就曾经因为准备不充分,却抱着侥幸心理,导致了一次震惊世界的科学事故的发生。
1960年的一天,苏联准备进行航天发射,著名航天专家在发射前发现运载火箭出现异常,建议推迟发射,但亲临现场指挥的涅杰林元帅命令道:“莫斯科正在等着我们,无论如何也要保证明天按时发射!”军令如山,科学家们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万一没事”上。次日上午,火箭发射时发生了剧烈的爆炸,包括涅杰林元帅在内的现场百余名军人和科学家不幸罹难。
我国航天科学家们也遇到过同样的情况。2001年9月,我国“神三”宇宙飞船即将发射,当时已经万事俱备,500多位科学家翘首以待飞船的升空。然而,工作人员突然发现一个电路触点不通。听到消息后,有人认为问题不大,没必要耽误发射。但是,鉴于科学领域的数次重大事故的经验,加上担心飞船上同一批插头可能还存在批次性质量问题。指挥部决定:立即更换所有这种型号的插头,绝不能让飞船带着疑点上天,这个决策虽然使飞船发射推迟了3个月,但也因此万无一失。
科学是一个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行业,生活中做事也同样不能够马马虎虎,抱着侥幸心理。但是我们常常随便惯了,觉得一直没什么事,就放松警惕,越是这样就越会发生危险。
2005年7月28日,河北省的一个烟花爆竹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32人死亡、91人受伤。事故的原因就是车间违规生产,在晾晒场外大面积晾晒药球和花弹,还将大量成品爆竹放在杂品仓库里。事后该厂副厂长说:“每次我从堆放烟花爆竹的场边走过时,心里也特别害怕,自己也知道这样很危险,但侥幸心理和经济利益驱使我们明知故犯。”
据公安部门分析,所有的安全事故中,70%~80%是由于人们的“侥幸心理”造成的。如果我们能够将这种“侥幸心理”彻底根除,对经济利益和人们的生命安全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高实力的第二步就是要看到实力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恒心。我们来看一看这样一组数据:左思写《三都赋》、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10年;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5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0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34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用了37年;马克思写《资本论》、摩尔根写《古代社会》用了40年;歌德写《浮士德》用了60年…… 几乎所有的伟大作品和伟大的发明都不是几天之内完成的,需要长久的积累和准备。
侥幸有时候会带给我们惊喜,更多时候是一种始料未及的失败。如果面对事物时不做好准备工作,却希望能够“幸而免”,无疑是在对自己不负责任。将人生大厦建立在侥幸上,犹如空中楼阁,水中花月,只有远离侥幸,我们才能处世稳妥,也才能慢慢实现自己的目标,把握自己的命运车轮。
箴言
1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孙武
2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
盲目攀附,引火烧身
严丽生取九弟置前列,男理应写信谢他;因其平日官声不甚好,故不愿谢。不审大人意见何如?我家既为乡绅,万不可与人篝讼,令官长疑为倚势凌人,伏乞慈鉴。
——《曾国藩家书》
在清代官场上,相互攀附、结党营私是常有的事情,历来党朋之争,误国误民,曾国藩深有感触。他写信问父亲:“严丽生取九弟置于前列,照理应该写信谢他,但因他平日官声不太好,所以不愿谢,不知大人意见如何?我家既然是乡里绅士,万万不可以去衙署说公事,以致被官长所鄙视。就算本家有事,情愿吃亏,万不可与人诉讼,叫人误认为是仗势欺人,伏乞父母亲大人明鉴。”
曾国藩能够有以后的成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不喜欢攀附权贵。很多人都以为“走后门”是一条成功的捷径,但是曾国藩知道,花无常开,人无常好,攀附别人,就是将自己的成败交给别人来掌管,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早年,曾国藩带领湘军围剿太平军之时,因得不到清廷的信任,所以急需朝中重臣为自己撑腰说话。
一日,曾国藩在军中得到肃顺的密函,得知这位顾命大臣在西太后面前推荐自己出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大喜过望。当时咸丰帝刚去世,太子年幼,实际上是肃顺独揽权柄,有他为自己说话,真是再好不过了。
于是,曾国藩提笔想给肃顺写封信表示感谢。但写了几句,他就停了下来。
曾国藩想到,肃顺为人刚愎自用,目空一切。他又想起西太后,虽然暂时没有什么动静,但绝非常人,以他多年的阅人经验来看,西太后极富心机,将来一定会自己独揽朝政。像肃顺这种专权的做法能持续多久呢?西太后会同肃顺合得来吗?
思前想后,曾国藩最终没有写这封信。时隔不久,肃顺果然被西太后抄家问斩,在众多官员讨好肃顺的信件中,独无曾国藩的只言片语,曾国藩也就因此逃过了一劫。
曾国藩能躲避了一场灾祸,有日后的成功,不得不归功于他谨慎地处理自己与权贵们之间的关系。正是看到了肃顺的为人特点和西太后的性格,曾国藩没有轻率地写信讨好肃顺。
但是并不是说凭借别人的推荐和帮助就是一件完全危险的事情。只是要做到“知己知彼”,才不会引火烧身。
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武,18岁离开家乡到吴国求官,在吴都(今苏州市)郊外结识了楚国名臣伍子胥。伍子胥因为家门的牵连,被迫流亡到吴国。他也是一个很有志向的青年,两人结识之后,发现彼此意气相投,于是成为挚友。两人避隐在吴国的市井当中,等待机会去面见吴王。
吴国公子阖闾当政之后,礼贤下士,任用了一批贤臣,其中就有伍子胥。阖闾立志要强盛吴国,灭楚称雄。这一切都被孙武看在眼里,因此他在隐居之地,一边灌园耕种,一边写作兵法。
有一次,吴王向伍子胥打听战事方面的人才,伍子胥借机向吴王推荐了孙武。由于孙武在吴国毫无名气,很难被吴王信任,伍子胥就反复推荐,一个上午7次提到孙武,吴王迫于无奈,就答应给孙武一次面圣的机会。孙武凭借这次机会,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我们常常在想为什么有人能够神机妙算,原因就在于他们深知自己需要什么、对方有什么,并且懂得用最好的方式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又不会有危险。社会是我们生存的大环境,小到购物,大到实现理想,都需要与人合作交换。因此,根据对方的特点来调整自己的计划,是处理问题的好方式。
但是盲目攀附的人却看得不长远。误信一时的权贵,将自己的处世寄托在别人身上。真正的下棋高手,如果完全按照自己的风格来看棋,那预测就没有意义了,他们往往是根据对手的出招风格来推算下一步的棋路。对于青少年来说,怎样知己知彼,来制订计划呢?
如果我们是去认识一个人,比如去采访一个明星,我们首先要去尽可能多地收集与他有关的各种信息,比如上网查找,然后提炼出各种问题,这样就能避免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上,也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家关心的问题。
了解对方,对自己的行动有一个预计,就能让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箴言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
2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