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消费”会导致边际效用上升。比如玩名牌,无论是车还是服装,富人们每购买一套(辆),就会认为自己的身价又增加了两分,因此,满足程度会上升;更有玩收藏的,收藏得越来越齐全,其满足程度在不断升高。养好狗是富人满足精神消费的一种手段,既然是精神消费,需要的只是一种满足感。所以,一些养狗的人就对症下药,他们用普通的狗,以假乱真地卖给富人,价格比名牌狗便宜,能令富人节约成本,却比普通狗贵很多,能令自己获益。
这样一举两得的做法,使得所谓的“精神消费”中,也出现了“虚假消费”。例如,斑点狗这样的假名牌狗,堂而皇之地混进别墅区。
其实,这样的结果都是因为穷人与富人的消费行为不同,所以存在两个市场:一个是穷人的市场,一个是富人的市场。
斑点狗无奈地说:“我原来的主人不富裕,他买不起真正的贵族狗,所以,只能拿我滥竽充数。”
皮皮:“看来他还是有市场眼光的,起码,他懂得包装你。”
皮皮爸爸:“既然这家主人也知道你不是什么名牌狗,为什么还要养着呢?”
“这个嘛,”皮皮也不太清楚,“或者是为了省钱?”
皮皮爸爸不同意:“想省钱不养狗不就得了,还浪费这精力干吗?”
皮皮也疑惑了,既然想养好狗,为什么不去养真正的名牌狗呢?如果养不起,那干脆一条都不要养,何必要做样子呢?人啊,真是捉摸不透。
皮皮不解的问题,就好像报纸上常常刊登一些富人的征婚启事——“优秀男士,诚觅好女孩”。“征婚者素描”写道:“男,未婚,汉族,70年代出生,1米7余,硕士学位;私企总裁,年入千万,资产过亿,现居上海……”
富人家财万贯,按说找对象不会难,但如此兴师动众,只能说是为了显摆,就好像人戴一块几百元的手表和戴一块价值百万元的手表,其看时间的功能是相同的。但戴一块用18K金做壳,满是钻石的名牌表能显示出主人与众不同的身份。
经济学家把消费这种价格极其昂贵的名牌商品称为炫耀性消费。其含义在于这种消费行为的目的不在于其实用价值,而在于炫耀自己的身份——通常也称为“显摆”。
“显摆”背后的经济学道理是什么?是炫耀性消费心理。它是指存在于消费者身上的一种商品价格越高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
“炫耀性消费”这个概念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在1899年出版的成名作《有闲阶级论》一书中提出的。作为经济学中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对先富起来的资产阶级持批判和嘲讽态度。他认为,这些人有了钱以后从显示自己的优越和荣誉的心理出发,进行浪费性消费,这就是炫耀性消费。
这种消费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与享受,而是为了获得一种社会心理上的满足。由于某些商品对别人具有炫耀性效果,如购买高级轿车显示地位的尊贵,收集名画显示兴趣高雅等,这类商品的价格定得越高,需求者反而越愿意购买,这样才能显示出购买者的富有和地位。
这种炫耀性的消费现在不但没有遏制,反而有了愈演愈烈的趋势,想想原因,大概是因为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谁也不想落人一步。
皮皮告诉你:
炫耀性消费现在不光在富人中出现,即便是不太富裕的人,也常会如此。当某种商品价格很高时,人们趋之若鹜;而该商品价格低落时,人们理都不理。这便是由炫耀性消费引起的反需求定律。
同狗不同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为了斑点狗不被饿死,皮皮和爸爸那几日一直待在别墅区里,它们负责找寻食物给斑点狗吃。
过了好几天,斑点狗的主人总算回来了,正巧撞见皮皮和爸爸在自己家院子里晒太阳,她生气地把皮皮他们赶走了。
这时,车里还下来一个男人,斑点狗的主人把斑点狗带了出来:“就是它,你觉得1万块钱还值吧。”
“当然。”陌生人满意地点头。
他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后,斑点狗就被陌生人带上了车。
皮皮和爸爸看着斑点狗远去,只能无奈地离开别墅区。在路上,皮皮看到一个小贩在卖狗。
同样的斑点狗,小贩的标价是100元一只。
“差别怎么会这么大,都是假的,翻了不止几十倍。”皮皮爸爸感叹。
“当然了,因为它们是在不同的区域被出售的嘛。”皮皮告诉爸爸。
在不同的地方消费,会有不同的价格,在别墅区购买的斑点狗和小贩手里的斑点狗,虽然品种一样,但价钱相差了许多。究其主要原因是,在别墅区的那只斑点狗的成本要比小贩手里的斑点狗成本高许多。
别墅区里的斑点狗被买进的时候,主人花了大价钱,自然不能亏本出售,而小贩手里的斑点狗很廉价,少赚一点就可以了。所以,消费的决定在于这件物品的定位。
皮皮爸爸无限感慨:“真是同狗不同命啊。”
皮皮:“是啊,想想我们,再看看别墅区里的那条狗,就觉得不公平。”
皮皮爸爸:“如果把我放到别墅区里,至少也得值个万把块钱的。”
皮皮:“别臭美了,这也得看富人的喜好,他们是不会喜欢我们这种长相普通的狗的,我们还是赶紧离开这里的好。”
狗在不同地方的不同价位,就好像一瓶可乐在超市卖3元,在电影院卖8元,在饭店里会卖得更贵是一个道理。同样的物品,只不过换了一个地方出售,就有如此大不同的价位,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在饭店、电影院里,酒水、爆米花都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在这两个场所中,酒水、爆米花资源相对于不停流动的大量人群的需求来说,是有限的。并且,顾客也不一定能在短时间里,从周围找到替代品。于是,商家就会趁机将物品的价格提高。
这是商家定价的一种策略。从餐馆来看,餐厅里的酒水贵,不是只有一家餐厅贵,大家的价格都一样,如果自己定低了,怕是在同行中说不过去。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无疑就是经营餐馆的一种行规,大家都这么做,全都遵守这类潜在的约束。从电影院看,商贩一般不受到这样的约束。所以,在电影院里,他可以自由定价。来看电影的人一般会购买些零食,这时商贩就可以利用食品资源的稀缺性和自己的优势地位,定较高的价格,只要不是高得太离谱,大众都会接受的。
再者,这是餐厅、电影院经营的利润来源。从餐厅来看,很多商家将酒水中的收益作为很大的一部分利润。曾有业内人士透露,酒店、饭店里餐饮收入的30%来自酒水一项,而酒水的利润比饭菜高出70%!
所以,别墅区里的斑点狗会比外面的斑点狗贵许多,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在经济学的分析中,这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皮皮告诉你:
商家欺骗人们消费的行为有时候十分隐蔽,并不明显。在酒吧或者饭馆里常会有一些免费的小菜,但小菜吃多了,人们总需要喝水,这时就不得不购买价格昂贵的饮料来解渴,商家也就达到了赢利的目的。所以,不同区域内的不同消费,总是有着各自不同的理由
智慧的经济学
中等智力水平和中等道德水平的人,适合做经济学家。不要把经济学家想得太高尚。
——何帆(经济学家)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曾经说过:“成功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如果你控制了情绪,便控制了人生;认识了自我,就成功了一半。”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经济学中的每一个人,如果拥有了情商,就可以使自己看清楚周围的环境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许多人一直在生活的底层苦苦跋涉,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商有问题,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情商在一个人成功路上的重要性。情商为人们开辟了一条事业成功的新途径,它使人们摆脱了过去只讲智商所造成的无可奈何的宿命论态度。因为智商的后天可塑性是极小的,而情商的后天可塑性很强,个人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一个情商高手,到达成功的彼岸。这同样是一种智慧。
缺乏情商的人,看不到生活中的色彩和机会,自然也就看不到经济学里的变通和灵活。在缺乏情商的人眼中,金钱是死的,放到储蓄所里即可。但情商丰富的人,就可以看到许多机会,他会让钱像水一样流动起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财富需要人们用才情使其流动起来,作为金钱,可以是静止的,而资金必须是运动的,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资金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害怕孤独、不甘寂寞,需要明快的节奏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把赚到的钱存在银行,让它静置起来,远不如进行合理的投资利用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犹太人的金钱法则就是:钱是在流动中赚出来的,而不是靠克扣自己攒下来的。他们崇尚的是“钱生钱”,而不是“人省钱”。
一位理财学者曾这样说过:“储蓄是生活上的安定保障,储蓄的钱越多,在心理上的安全保障程度就越高,如此累积下去,就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再说,哪有省吃俭用一辈子,在银行存了一生的钱,光靠利滚利而成为世界上有名的富翁的?”
可见,情商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只有情商丰富的人,才能懂得世间的多变性。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赢利与风险是并存的。在金钱的滚动中,在资本的运动中,发挥你的才智,运用你的财商,你就可能成为新的富豪。
测测你花钱的态度
当你前去吃大餐,一大桌的生猛海鲜摆在桌上,你面前就是一条大石斑鱼,味道鲜美,你看得口水直流,都要滴到碗里去了。这时,你立刻拿起筷子,想要先下手为强,但应该先从哪个地方下手呢?
这将测出你花钱的态度,对消费持有何种态度,也是决定你经济生活如何的一个因素。
A.鱼头
B.鱼身
C.鱼尾巴
D.随便乱吃,没有固定的地方
皮皮告诉你答案:
选A:选择这个答案的人,具有强烈的占有欲,只要被他看中的东西,如果不得手便不会善罢甘休。此人也是个乐天派,认为千金散尽还复来,所以,对待喜爱的东西,从不放手。
选B:选择这个答案的人,是商店最欢迎的人,遇到减价品就忍不住购买,属于盲目的购物者,尤其对于吃穿的物品更不手软,因此常成为负债者。
选C:选择这个答案的人,是属于标准的铁公鸡,一毛不拔,精打细算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
选D:选择这个答案的人,是一个漫无目的的人,他常常会忙碌到夜深人静,却无法做出成绩。这样的人自然无法谈到规划,因此花钱的态度也很随便,常常不知道口袋里的钱的去向,但他对此并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