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8900000012

第12章 峥嵘岁月与晚景凄凉(3)

在好水川之役前,范仲淹在延州时,元昊曾假意派使者高延德到延州求和。范仲淹接见高延德之后,深感元昊的所谓求和并没有诚意,而且又没有让使者带来求和的正式表章,所以不曾向朝廷报告。随后,他又修书一封,派部下韩周带着信,跟随高延德到西夏,希望能够对元昊晓以大义,劝他真心地归顺宋朝。韩周走后不久,就发生了好水川之役,宋军大败。

韩周在西夏停留四十多天,元昊命亲信写了一封覆函给范仲淹,让韩周带回。信中口气非常傲慢,范仲淹一怒,在西夏使者面前把信烧了,但事先已经抄录了一遍,准备报回朝廷。这封信一共26张,他认为不可以报朝廷的有20张,就把那20张全部烧掉,另外又略加删改,才命人送到朝廷。

信送达朝廷之后,有的大臣指责范仲淹不应该随便与元昊通书,更不该自作主张把元昊的回信烧了。这时,还有一人主张斩了范仲淹。这个人就是参知政事之一的宋庠。

原来宰相吕夷简复位之后,朝中其他大臣都畏惧他的权势不敢与他相争。只有参知政事宋庠屡次与他相争。宋仁宗也很信任宋庠,待他甚为宽厚,这更使吕夷简忌恨在心。但一直苦无机会整垮宋庠。

正好范仲淹与元昊通书的案子发生,吕夷简就故意从容地对宋庠说,范仲淹如果不是与元昊私通,怎么敢做出这种事情!宋庠以为吕夷简真的是认为范仲淹犯了大罪,于是在讨论的时候,就大胆地主张,应将范仲淹论斩。

这时,杜衍忙奏明宋仁宗,范仲淹的本意在招抚叛敌,怎可因此而令他获罪呢?吕夷简一看时机成熟,跟着就表示同意杜衍的看法。宋庠的论斩主张,招来众多大臣的严厉谴责,终而以朋党事被黜。

范仲淹就是在这种微妙的情况下,得到吕夷简的仗“义”之言。此外,谏官孙沔又上书为他辩解。宋仁宗只命范仲淹降职了结了这件事。

5月,又发布命令,命范仲淹到耀州任知州兼任庆州(甘肃庆阳)知州和管句环庆路部署司事。

10月,由于原任陕西经略安抚使的夏竦久任无功,屡遭谏官攻击,于是自请解除兵权,改判河中府(山西永济)。

同时,陕西从这个月开始,正式分为四路:秦凤路(秦指甘肃天水的秦州、凤指陕西凤翔)、泾原路(泾指甘肃泾川的泾州)、环庆路、鄜延路(鄜指陕西鄜县、延指延州。)以长安为中心,自东而西,鄜延、环庆、泾原、秦凤四路,大体成一扇状。

各路指挥官分别是:鄜延路庞籍,兼知延州;环庆路范仲淹,兼知庆州;泾原路王沿,兼知渭州;秦凤路韩琦,兼知秦州。他们除了担任各路部署司事兼知州以外,并兼本路马步军都部署、经略安抚沿边招讨使。

当范仲淹到庆州任职后,他就开始招抚居住在边境的羌人。元昊刚开始叛宋之前,边境的羌人为元昊所诱,暗地协助元昊。如环庆路的酋长们相约在西夏兵攻打宋边境时做向导。但是羌人不敢一面倒向元昊,时时在宋朝、西夏间两边倒。

范仲淹到庆州上任后,先向朝廷请得诏书,然后就开始巡边。他命人犒赏羌人,并检阅他们的武装力量。并与他们立下约定:凡是伤人的罚羊百头、马二匹;杀害宋人的斩。凡是与宋人负债争讼,一律送官审理。西夏兵入界侵犯时,凡不随本族逃避的人,每户罚羊二头,并扣押其首领。西夏兵入侵时,老人幼儿避入宋军城寨接受保护,宋军将负责供给饮食,若不入寨,则罚羊二头。全族都不入寨者,囚禁其首领。定下这个规定会,再也没有羌人为西夏兵所用了。

1042年4月,朝廷命韩琦为秦州观察使,王沿为泾州观察使,庞籍为鄜州观察使,范仲淹为邠州观察使。这是范仲淹到陕西任职的第三年,也是他提出的战略被采用的第二年。

唐朝初期,派朝臣分赴各道访察州县官吏功过及民间疾苦,有时叫巡察使,有时叫按察使,或叫采访使、兼黜陟使等,最后定名叫观察处置使。安史乱后,内地增置节度使或防御使。防御使不授旌节,地位较低,常由采访使兼领。采访理州县,防御理军事,既为一人二任,则兼理军民。唐代后期全国渐分至四十余道,大者十余州,小者二三州,重者为节度,次者称观察,并为地方军政长官,其僚属将校略少于节度使。不过到了宋朝,观察使与节度使一样,被永久冷藏,有其名而无其实,只当作荣称,而非实职。所以这项宣布,只是把范仲淹原来的荣衔“龙图阁直学士”加以更换,增加官禄而已,而实际职权仍未改变。

任命宣布的第二个月,范仲淹恳切地三次上表,请求辞去这个荣衔,并请恢复原衔。其理由是,原来以学士之职,行都统之权,是用内朝近臣的名义。出主军事,诸将莫不以朝廷之势,可以使外敌多几分畏惧之意。现在补为外帅之职,反而减少了为王。另一方面,守边数年以来,羌人对他颇为敬爱,都昵称他为“龙图老子”。何况,西夏沿边的一个小小首领,元昊都授予观察团练使的名衔,他如果被称为观察使,徒然使敌人轻视而已。而且,他自认为并无大功,不应更增厚禄,所以请求回复原衔。宋仁宗同意了他的请求,下诏恢复范仲淹为龙图阁直学士。

自此三川口、好水川之役以后,西夏与宋朝又经历了几次战役,虽然宋军都小有损失,但元昊始终无法越雷池一步,无法逼使宋军后撤。从整个战局看,算是稳定了局势,边境之危减轻了许多。

究其原因,完全是范仲淹始终坚持的大战略愈来愈见成效的缘故。在这个战略指导之下,鄜延路屯兵近7万、环庆路5万、泾原路7万、秦凤路近3万。部队的成分方面,除了正规军以外,还有招抚来的诸羌兵马。各种战略、战术据点、大城、小寨,都依照坚守不轻易出战的原则,星罗棋布,在各角落屹立不移,形成一面充满攻击潜力的铜墙铁壁。即使各据点中,有某个不幸被攻破,元昊也会碍于其他坚固的据点,可以互相援助的原因,而不敢贸然行动。所以只能小规模作战,不敢长久作战。

范仲淹所预测的另一个效果——拖垮西夏,也露出愈见明显的迹象。西夏因为连年作战,国力已大不如以前,再加上没有取得大规模的胜利,无法从宋掠夺物品,许多东西都濒临匮乏。西夏现在已经疲困不堪,元昊开始有求和的意向。

朝廷密诏东线的知延州庞籍,进行主动招抚工作。庞籍对西夏使者说,我大宋富有天下,虽然部分军队遭到一点小挫败,也不致于有什么大损失。可是你西夏,一败就是社稷之忧。你回去告诉你们的首领,若能悔过称臣,朝廷对待你们的礼数,必定优于从前。这时西夏的使者再也不骄横无礼了,他谦卑地说,能够臣服于大宋是我们日思夜想的事情,我一定把您的话一字不差地告诉上面。

在客观形势上,西夏正处于极不利的情势。原来宋、辽、西夏的三角关系,西夏采远交近攻策略,亲辽而与宋相抗。好水川之役宋军大败后,辽曾经趁此机会,遣使前来要求割地。宋朝廷派富弼前往交涉,他以智慧和超人的胆识,能言善道的口才,坚拒割地、和亲的要求,只以增加岁币,解决了辽的趁火打劫。宋、辽再度和解之局确立之后,辽对西夏的侵宋行动不再支持,而派使谕令西夏与宋和谈。

自从元昊继立之后,他就一反其父的作风,对辽不再恭顺。随着国力坚强,他不再臣服于辽,对他的辽国妻子也逐渐疏远甚至刻薄。双方关系早有裂缝,现在辽又反悔与西夏的承诺与宋言和,嫌隙于是更大。

西夏站在自己的立场衡量,由于本身在战场并未失利,若与宋言和,除了名分上必须恢复对宋称臣以外,其他方面,还可以索求一些好处,补偿用兵多年所遭受的损失。然后还可以转而对付辽,对自身而言怎么看都是有利的。

1044年,元昊向宋称臣,宋封元昊为夏国主。并赐予西夏白银7万多两、绢15万匹、茶3万斤。同年,辽主亲征夏,为夏所败,最后也是以表面的和局了结。

庆历新政新景象

首相吕夷简一直以年迈为由,数次提出辞去官职,但宋仁宗都没有答应。后来,陕西转运使孙沔上言,指责吕夷简掌持国政以来,黜忠言、废直道。最近重为首相三年来,以姑息为安,以避谤为智,西北边事屡以败闻,契丹又趁火打劫,可说一无是处。现在契丹已经复盟,元昊也黔驴技穷,前来求和,天下日望和平,因此,这是一个“振纪纲、修废坠、选贤任能,节用养士”的机会,也唯有如此,才能恢复往日大宋的光辉。吕夷简如今求去,如果不乘机矫正前过,而仍然以柔而易制者升为腹背,以奸而可使者任为羽翼,又让这一类的人充斥朝廷,则汉朝的张禹,唐朝的李林甫,等于又在我大宋出现。

看来这份奏书,宋仁宗并没有责怪孙沔,也没有反对。就连吕夷简本人都说,孙沔的这些药石之言,只恨晚了十年才听到!于是,宋仁宗就同意了吕夷简的请辞,命晏殊为相。

吕夷简辞去首相之职后,仍以司徒的名义预议军国大事。时任谏官的蔡襄,上疏指责吕夷简仍然贪恋权势,他要求免除吕夷简参预军国大事的特权,让新任的两府大臣能够专当其责,不受干扰。不久,吕夷简自请免除预议军国大事,宋仁宗予以批准。

1043年4月,朝廷宣布以范仲淹、韩琦、富弼为枢密副使。

本来,在发布晏殊为平章事兼枢密使的同时,宣布前陕西经略安抚使夏竦充枢密使。可是夏竦的任命引来台谏官的交章论劾。他们认为夏竦当年在陕西,畏懦不肯尽力,曾经在巡边的时候,置侍婢于军帐之中,几乎闹成军变。再者,元昊常榜示塞下,宣称拿到夏竦脑袋的赏钱几千,可见夏竦在元昊眼中是多么不值钱。他们又指出,吕夷简之所以要推荐夏竦这种人,只因为他们向来不和,之前吕夷简在位时畏惧他的为人,不肯引为同列,而今既要下台,正可借机加以推荐,以表示尽释前憾。

还有御史检举夏竦私结太监。被认为是范仲淹同党的余靖也说:“夏竦原来数度称疾请辞,这次一听说以枢密使召用,却又兼程赶来京城。若不及早决定取消任命,等他赶到了才听说被取消,他必会坚持要求面圣,来个叙恩感泣。到那时,再加上左右有人帮他说话,臣恐怕陛下也会为之迷惑。” 最后,宋仁宗受不了群臣的反对,终于决定以杜衍取代夏竦为枢密使。

晏殊为首相兼枢密使,杜衍为枢密使,范仲淹、韩琦、富弼并为枢密副使,同为执政大臣。另外,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并为谏官。至此,人事大变革终于落幕。

同年6月,谏官欧阳修、余靖、蔡襄等人认为参知政事之一的王举正过于懦弱,不称职,要求以范仲淹取代。宋仁宗同意后下了诏令,但范仲淹以执政大臣不可由谏官来推荐为由坚持不受,反而请求宋仁宗让他外调边地。

当时宋、夏和约尚未正式签订,因元昊不肯自称为“臣”而讨价还价。宋仁宗命范仲淹为陕西宣抚使,但仍留在京师。到了8月,朝廷再度宣布以范仲淹为参知政事,而由韩琦代仲淹为陕西宣抚使。

宋朝为免去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况发生,以文臣领军的举措未免矫枉过正。因此使范仲淹不得不在“四顾无人”的情况下,挺身在军事上为国竭智尽忠。虽然他做出了一番成绩,但领军终非他的特长。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有的全盘性的、政治性的经世抱负一直无法施展,现在终于获得一展抱负的机会。

由于与西夏作战,边防开支急剧膨胀起来。政府为了扩大收入,不得不增加百姓的赋税。于是,包括京城附近在内,各地反抗朝廷的暴动与骚乱纷然而起。为改变这种局面,宋仁宗忙命朝臣拿出对策。这时,就有了宋朝的第一次变法,即范仲淹领导的“庆历变政”。

范仲淹受命为参知政事的阁,召集二府大臣知杂御史(知杂是掌杂事的意思)以上的官员,朝谒太祖、太宗御容及观看瑞物。然后问御边大略及施政得失。而最令范仲淹等人诚惶诚恐的则是宋仁宗还赐坐并赠纸笔,要他们条列改革政治的意见。对宋朝来说,开阁召对、赐坐已经是殊礼,现在再来个御赐纸笔,可见皇帝改革的决心是毋庸怀疑了。

范仲淹和富弼联合草拟一份万言书,提出十项政见,为变法张本,这就是史上著称的“十事疏”。这十条有:

一、明黜陟,即严明官吏升降制度。当时,宋朝升降官员,不是依据官员是否勤勉,也不依据他们政绩的好坏,只是以年长资历为准。所以为官之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循苟且,无所作为。范仲淹提出考核政绩,破格提拔有大功劳和明显政绩的,撤换有罪和不称职的官员。

二、抑侥幸,即限制侥幸作官和作官的途径。当时,居高位的人每年都要自荐其子弟充京官。一个学士以上的官员,经过20年,一家兄弟子孙出任京官的就有20人。这样不仅增加了国家的财政开支,而且这样得来的官员都是无能之辈,他们还贪赃枉法,相互包庇,结党营私。范仲淹提出限制恩荫特权。

前两项针对的是磨勘与任荫这两项不合理的制度。磨勘是宋朝官吏的升迁办法,规定文官每三年一迁,武官五年一迁,而不论其任内考绩。这种纯粹以年资叙迁的办法,造成贤与不肖一律并进的偏差局面。有所作为的贤才,被指为生事,遭到耻笑;一旦稍有差错,马上会被排挤。而尸位素餐的人可以坐至公卿,一心报国者反而狼狈不得进。

恩荫制度是指某人得任大官,则其子孙甚至异姓亲属,或毫无血缘关系的门客,都可以获得官禄。其结果,姑不论所任官吏质量是否有问题,单单在数量方面的惊人增长率,就已经够使政府不胜负荷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一切历史剧都是现代剧,一切历史人物都折射着当代人的影子。我们现代人应从古人的成败得失中学到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总结其失败的教训,让人生少一段弯路,让弱者强、强者勇;从成功中吸收有益的经验,让生命多一分精彩,让勇者智、智者成,做到明史达变,鉴往知来。要达到以上目的,阅读、学习和研究古代名人传记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好的人物传记,能够系统全面再现传主的人生历程,是写的很细的历史,能给我们丰富的人生启迪。
  •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天之骄子霍去病!出版社与秦汉史学家力荐:这是迄今为止,将文学创作与真实历史结合最完美的有关霍去病的历史小说,历史底蕴深,文学造诣高。作者倾情八年创作,参考了正史、大量民间传说以及巨量的匈奴、游牧民族、西域等史料和著作,把关键重大历史事件自然巧妙融入故事,积极正面反映霍去病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当汉帝国向匈奴发起反击战之时,匈奴内部亦发生夺位之乱,身有月氏王族血统的月歌在流亡中被关中大侠郭解之子郭允和汉廷贵族霍去病所救,三人机缘巧合结为异姓兄弟,并相约一起投身从戎保疆卫国。曾经同生共死的三兄弟却因各自人生际遇和立场不同,最终决裂,并在汉帝国对匈奴用兵的舞台上,相互扶持或斗争着。
  •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精选了丘吉尔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是卢梭继《忏悔录》之后另一本自传性质的著作,主要记录了卢梭的一些思想片段。由于这本书是在卢梭遭受长期迫害,身体虚弱不堪,又居无定所时完成的。书中的卢梭是一个细腻、敏感的人,别人任何一个微小的举动,无论它多么没有意义,都可能对卢梭造成影响。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因为过多地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变得不得不被动接受时,他感到自己失去了自由。面对这样的情况,卢梭不会像加缪一样以“抗争”与以回击,天主教背景和懦弱的个性使他最终选择了逃避。
  • 伽利略为科学勇于献身的故事

    伽利略为科学勇于献身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末世迷雾

    末世迷雾

    肖强小伙遇到一个会法术的老头,却没有被传授任何技能,而是被告知末日将至...突然有一天,世界被一场迷雾所沦陷,肖强遇见一只巨大的猫,生命危在旦夕之际,却被一名少女所救...面对日益强大的怪物,仅存的人类如何才能生存下去...怪物为何越来越叼?这迷雾是从何而来?这些都是只有坚强者才能破解的最终谜题...
  • 噬仙伐道

    噬仙伐道

    可恶的胖子,我恨你,因为一个胖子李协穿越到异世,踏上了传说中的修仙,一路踏上仙道顶峰,仙若惹我,我便噬仙,道不容我,我就伐道。
  • 穿梭者降临

    穿梭者降临

    他希望挣脱,哪怕付以生命也想要自由的过属于自己的人生,奈何,命运的羁绊总是将他紧紧束缚,走的再远,一转身,原来还在原地。最后的命运,原来还是没变。然后,是成,是败?他们的命运开始谱写
  • 鹿晗,谢谢你的爱

    鹿晗,谢谢你的爱

    韩欣雪和鹿晗住一起,只差一步之遥,怎么办?好像把她吃掉。当韩欣雪去找未婚夫,竟然是他,这世界也太小了吧!今后的生活怎么办啊!雅礣蝶啊!
  • 清穿之我是四爷福晋

    清穿之我是四爷福晋

    好不容易实习转正了,结果老天跟我开了个大玩笑,就这么穿来了满是秃瓢的大清朝,得了,既来之,则安之,我就不信我这个21世纪的新新人类还搞不定几个古人。小剧场“爷,妾身近日身子不适,不能服侍爷了。”“哦?是吗?那爷帮你治治”“妈蛋是谁说四爷冷若冰山,不近女色的,你过来,我绝对不打死你。”――――且看现代小白领是如何俘获四爷芳心,玩转古代。
  • 神谕诛天

    神谕诛天

    仙道大陆,六界之中,万族林立,群雄荟萃。在这强者为尊的大陆中,演绎着令人向往的传奇,追求着那六界至尊的道路。成为至尊,便能诛天!
  • 另类女生的完美总裁

    另类女生的完美总裁

    第一次上了死党的圈套,被迫进入俞氏集团,接受众人的‘摧残’。第二次上了他的圈套,被迫成为垃圾管理员,接受垃圾的‘摧残’。第三次,她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辞职了。第四次,她决定逃跑,她受够了,逃去哪里?当然是逃到他找不到的地方咯!
  • 原来淡淡晨曦是你

    原来淡淡晨曦是你

    肉圆、白衬衫、敏吉吉、阿闷......他们每个人对于彼此都不陌生,都是最忆深处的回忆,都有一段关于“阳光”的记忆,他们的青春有他们共同的面容、共同的往事、共同的他们、共同的最忆
  • 乱世玄帝

    乱世玄帝

    主人公玄凌明明已死,却一不小心穿越到了修炼的时代,而且成为一名远古大帝的“特工”,执行大帝派出的各。同时,不断地成长。将无数所谓的“天才”碾压在脚下。且看主人公玄凌如何化腐朽为神奇。上演无数的奇迹,。
  • 我的美幻人生

    我的美幻人生

    在忙忙碌碌的世界里,这社会的纷纷扰扰。在这个强食弱肉,只看颜值得世界里。是不是也曾抱怨这生活的不公平那么如果你梦里的那个完美自己出现在人世里,让你重生自我,这一次你会怎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