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8900000011

第11章 峥嵘岁月与晚景凄凉(2)

范仲淹的分析、策略在当时的环境下是十分正确的。他知道,宋兵虽人数众多,但缺乏强将精兵,战斗力差;西夏军人数虽少,但兵精马劲,战斗力强。而西夏境内山川险恶,沙漠广袤,其都城又远。所以,若兴兵深入,粮草辎重的运输绵延百里,很容易遭到敌骑截击,一旦粮饷接济不上,就有被歼的危险,不宜采取深入敌境大举进攻的方针。何况西夏在侵宋之前,早已连年征战,兵将们的斗志处在高峰,而宋兵国内几十年无战事,士兵们都已经习惯和平的生活,根本不愿意作战,也毫无斗志。在这种时候,唯有知己知彼,分清敌我的优势何在,以本身的绝对优势,攻击对方绝对劣势,才有办法致胜。

宋朝的优势在哪方面呢?那就是宋朝拥有广大的国土,而夏则是偏居一隅的寡民小国。西夏之对大宋,犹如以一隅而敌天下,他们发动战争,贵在求速战速决。当时的宋,虽然不是巨富,但与西夏较量,还算有本钱可拖,这就是宋对西夏的最大优势所在。再说西夏所处地理环境,不像契丹据有燕云十六州,使宋失去北方天然屏障。若想侵宋,只要自北而南,万马奔腾,如入无人之境,数日即可达宋之京师,动摇宋朝根本。西夏欲从西北侵宋,可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即使宋军不利而后撤,西夏也不致长驱直入,因为进来即使容易,出去就难了。

夏国本身国力薄弱,粮食不足,绢帛、瓷器、茶叶等都需从宋朝输入,这也是它的致命弱点。只要宋朝进行经济封锁,不攻只守,将使西夏弓马之劲无所施,牛羊之货无所售,不出两三年必自困弱。到那个时候,势必众叛亲离,再乘机讨伐,就可稳操胜算。

他这个战略,不可避免的引起部分朝臣地反对,有的人讥笑他“区区过慎”;有的人指责他“坐老吾师”。其实,以当时宋朝的国力看来,确实正如范仲淹所担忧的,无力对西夏发动主动攻击。范仲淹所订的这套战略是值得佩服的,他完全掌握了从不败,进而致胜的关键,作风持重而不急功贪进。针对西夏的速战速决战略,故意来个持久的消耗战,一个文臣能有此胆识、修养,真是难得!

1040年5月,范仲淹与韩琦同时受命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他推举欧阳修前来担任掌书记,欧阳修坚决不肯,因为他觉得“今豪杰之士,往往已蒙收择,只怕山林草莽之间,还有一些知义慷慨之士,未得出门下。”他建议范仲淹多多发掘各方面的人才,不愿意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接受升职。

范仲淹的首要工作,就是站稳脚步,加强已有的各防卫据点的守御功能。有大批敌军来,就闭垒以等待空隙,少数敌军来,则扼险以致胜,总之就是先保持不败。

8月,由于原奉命知延州的张存,迁延不肯赴任,来到之后又声称素不知兵,且以年老为由,请求内徙。范仲淹就疏请求自代,获得朝廷准许。

先前朝廷曾颁布一项规定,把驻守边地的部队分成若干队,部署领万人、钤辖领5000人、都监领3000人。有敌来寇的时候,官小的先出去应战。

范仲淹接掌后,发现这个规定不合理,他说:“不先弄清楚敌人数目众寡就出战,出战的时候,又以官阶大小定先后,这简直是取败之道。”于是他把延州州兵分由六将统领,每将领3000人,分部训练之。敌来犯时,依据来敌多寡,调派各将领兵应战。由于调派合宜,一切依情况需要而机动运用,西夏对范仲淹驻守的地区,竟不敢再犯。后来,各路宋军都模仿范仲淹的作法,去除原来按官阶大小出击的不合理规定。

范仲淹在前线还发现一位军事奇才。他的名字叫狄青,汾州(山西汾阳)人。每次临敌,他都是披发、戴铜具,出入敌阵中,所向披靡,神勇不可当。

当年被蔡襄的《四贤一不肖诗》列为四贤之一的尹洙,当时任经略判官,曾与狄青谈兵,觉得狄青颇有深度。那时狄青还只是个中下级军官,尹洙就在韩琦、范仲淹面前加以推荐。韩、范二人予以接见后,范仲淹叹道:“此良将才也!”素来爱才,现在更需要将才的范仲淹,特地送他一部《左氏春秋》,然后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为将者若不知古今,只不过是匹夫之勇而已!”

狄青颇受感动,从此开始折节读书,尽通秦、汉以来的将帅兵术,并因此而更有深度,更为知名。他成为一代名将,范仲淹的指点和提携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范仲淹按照自己的战略思想,在前方按部就班部署的时候,韩琦却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主战的他对范仲淹的行为很不赞同,他向朝廷上书说,现在朝廷拥有20万重兵,只守边关却毫不反攻,是怯弱的表现,自古都没有这样的情况。而长此以往,士气全部都要消磨殆尽了。这20万的士兵所需的粮食物资,还有马匹等战略物资消耗太大,只怕再拖延下去,国家经费更加困难,应该集中各路兵力攻打西夏,速战速决。

朝廷针对他们截然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枢密副使杜衍以为韩琦的计划非万全之计。但宋仁宗也想速战速决,急于获胜,最后还是下令按韩琦的计划进行。下令于1041年1月,由陕西的鄜延、泾原两路军队出兵讨“西贼”。并命开封府、京东、京西、河东各路,设法集驴5万头,以备西讨。

范仲淹得知这个诏令后,忙向朝廷上书表示他的意见。他说,诏命年初起兵,暂且不说军马粮草要数万,就是大军入险阻之地,这时塞外雨雪大寒。行起军来,既暴露又易艰难,要是敌人乘机来袭,所伤必重。他认为,现在边关各路的城垒、兵甲、粮草、战马都已经有妥善准备,完全可以防守,根本不怕敌人先来犯,实在没有必要急着出击。他希望等春暖之后出师,那个时候敌人马瘦人饥,其势易制,又可扰其耕种,整个行动,纵使没有大收获,也不致有什么损失。

他又说,朝廷先前已下令要招降西夏各族首领,以分西夏之势。而鄜延路是旧日进贡的路线,所以希望朝廷决定要采取攻击行动时,暂时保留这一路,令诸将勒兵严备,敌来则击。最好能允许他乘攻击行动未开始之前,对敌示以恩意,说不定可予招纳。若按照这个计策,很长时间后仍无效,然后再计划进兵应该也不迟。至是进兵的方法,则应先取绥州、宥州,据其要害,屯兵营田,作持久之计。因为如此一来,茶山、横山一带的少数名族,必会畏惧宋兵的威武,我们就可以招降,倘若他们不降而奔窜,也等于去了敌人的一臂。这样做,既可拓疆又可制寇,绝无轻举之失。

另外,他主张在鄜延路,尽速修复各战术据点的城寨,以牵制元昊东界的兵马,使他无法全力攻击在西边,今甘肃省境的环庆、泾原二路的宋军。如此,则与三路出兵并没什么两样。

这些意见呈上后,朝廷准许他保留鄜延路不出兵,以示招纳之意,但仍命他配合夏竦、韩琦的军事行动。

这种情形,对当时执行朝廷决议最高的指挥官经略使夏竦,造成很大的困扰,他向朝廷报称:日前韩琦与尹洙回朝廷与二府大臣商议攻守策略,决定由泾原、鄜延两路进讨,并且订下出兵的月日。今范仲淹所议不同,他曾命尹洙前往延州与仲淹再议,可是范仲淹坚持己见,不肯出师。他最近又听说,敌人正在聚兵一路以敌王师,若按朝廷原计划,两路协力,分击其要害,他尚且忧虑诸将没有作战经验,士卒骄怯,无法大挫其锋。现在范仲淹又不肯出兵,只令泾原一路兵马进击,鄜延路却以牵制为名,盘旋境上,让泾原一路去单独对付敌人集聚而来的兵马,这岂不是正中敌人之下怀?而且元昊遣使来降,他认为只有两种情况,一是怕大宋大举讨进,二是诈降以作缓兵之用。他希望朝廷再派遣大臣,务必监督范仲淹进兵,一同入敌境,免得方便了元昊乱使奸计。

于是派尹洙去延州说服范仲俺出兵,范仲俺仍然执意不肯。尹洙见他如此固执,就责怪他说:“你怎么如此怯懦,韩公曾说过:‘大凡用兵,当置胜败于度处’。”范仲俺一听,立即反驳他说,你难道不知道大军一动,关系万人性命,难道把这些人的性命都可以置于胜负之外吗?我是不敢苟同这样的看法的。这时,又发生了一件事,使争论停止了。

2月上旬,朝廷命环庆路副部署任福,前往泾原商讨用兵事宜。正好这时韩琦巡边至泾州,就有人对韩琦说,元昊计划攻打泾州西边的渭州(甘肃平凉)。韩琦当下决定,率着泾原一路人马自行出击。他接着又招募了近两万的士兵,令任福领军击贼,并面授机宜说:“我方诸寨相距只有四十里,粮草足够。你要自己斟酌情况,如果不可与敌接战,则应就地据险设伏,等夏兵回头之后再予截击。”任福依命就道之后,韩琦还很不放心地到城外,对任福再三交代,要严守他所授的机宜,切不可贪功。

任福分轻骑数千,与镇戎军的常鼎、刘肃会合,在刘家堡的南方与敌相遇,结果轻易地斩首数百,获得一场小胜利。夏兵弃马、羊、骆驼,往北方逃去。任福等人随后追击,傍晚的时候,宋军几队人马,合屯在好水川,另几队人马屯在龙落川,隔山相距五里,相约明日会兵,不得让夏兵逃走。

有巡逻回来的士兵报告,说夏兵来得很少。于是任福从心底就开始轻敌,而一路穷追夏兵不舍,以至于路越拉越远,粮草不济,不久就断粮了。任福这时还不知已中元昊的诱敌之计,仍全力追击夏兵。到龙竿城北时,突见黑压压的一片夏兵,从大盘山冲下,摆出阵势以抗宋军。

任福还来不及摆出阵势,夏兵已以铁骑冲突。经过几个时辰的战斗,宋兵将死伤无数,有人劝任福投降。任福悲壮地说:“我为大将,军队败了,只有以死报国!”仍挥舞兵器,挺身决斗,最后被枪刺中咽喉而死。

韩琦觉得这次出击遭遇惨败,自己应担有责任,就自动请求处分。因罪不只在韩琦一人,所以,只把他降为右司谏,知秦州(甘肃天水),罢去安抚副使之权。

经过这次战败,朝廷主战的火焰还没有完全消散。范仲淹上书分析了这次战败的原因。他说,首先是任福见有小胜,就轻视敌人,不顾一切追击逃兵,完全不依照韩琦指示,以致全军覆没。像任福这么一位素来有名的守边之将,尚且如此不能料敌,现在临时所选派的将领,条件本来就比任福差一截,却还要他们深入追击,这种作法,不知又要造成什么样的灾祸!

孙子说过有备无患,“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现在深入追击,并无必胜把握,怎可因任福之败,为争口气又轻言进兵?孙子还说,“王不可以怒而兴兵,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应该以实际情势是否真正有利,来决定行动与否。

朝廷终于采纳他的坚守策略,各路行营之号不予取消,从此也不再主动出兵深入攻击。范仲淹开始按照自己的作战策略具体部署起来。

他先是修固边城,在边关的前沿阵地修筑战垒,建立军事据点。范仲俺的部下种世衡建议,在延州东北方的故垒上筑城。因为是延州的军事战略要点,它的右边可屏障延州,左边可从山西运送粮食,北边则可进攻西夏边城。范仲俺采纳了这个意见。于是派种世衡率兵前去修筑,夏兵来争,种世衡就一边作战一边抢修。城内缺乏水源,他出重金奖励凿井。又大兴耕种,补充了军粮。还与商人进行交易,增加了经济来源。在训练士兵过程中,要求他们把银钱当靶心,射中就赏,提高了士兵们训练的积极性,战斗力大增。不仅巩固了军事据点,还发展了当地的农业生产,使附近的少数民族的人家都前来归附。考虑到当地百姓远路纳赋,过于劳苦,范仲俺还奏请将城县升建为军一级的行政单位,让河中府、同州、华州的中下等户,就近送缴课税。当时,西夏军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他们说“不能轻易攻取延州了,如今小范老子胸中有数万甲兵,不似大范老子那般好对付”。

范仲俺的主张又推行到陕西沿边各路,没过几年,宋在延州与庆州间修筑了大顺城,在环州和镇戎军间修筑了细腰城和葫芦泉诸寨,打通了各州之间的道路,摆脱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宋军的防守能力大大地加强了。

范仲淹精练士兵,就是采取各种办法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他认真检阅了延州的军队,免去了一批无能的军将,提拔了有能力的人来担任这些职务。积极招募士兵,把原来那些不能吃苦耐劳,又没有斗志的禁军遣回家乡。还把士兵分成六部,让每个将领分别予以训练,改变了过去兵将不相识的状况。临战时根据敌军多寡,调遣他们轮流出阵抗敌。此外,范仲俺能以身作则,将士没喝上水他从不说渴,将士没吃上饭他从不叫饿,朝廷赏赐给他的金帛都分发给将士。范仲俺赏罚分明,奖励勇猛杀敌的士兵,提拔重用立功的将领,对克扣军饷的贪污分子则当众斩首,毫不留情。就这样,组建了一支勇猛善战的军队。

他还以优厚的条件招抚边关的少数民族。他一方面切断他们与西夏的联系,一方面用兵保护他们的安全。亲自接待前来拜见的首领,并给归顺的百姓田地、粮食、生活所需品。这样,前来归顺的人越来越多。

通过实施以上的措施,扭转了宋朝被动挨打的局面,使已经破坏的边防重新又巩固起来。边境上流传着一首歌谣说:“军中有一韩(琦),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仲俺),西‘贼’闻之惊破胆。”

西夏和议解除危机

同类推荐
  • 曾国藩成功全集

    曾国藩成功全集

    曾国藩是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人们关注的风云人物之一。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超绝的资质,竞能成就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平定大乱,再造“中兴”的不世伟业,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后人有对联“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对其高度赞誉。即使100多年过去,仍令人回想无穷。是什么使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天资?是努力?还是机运?本书从修身、处世、治国、治家、识人、用人、为官、养生等方面,全面阐释了曾国藩的成功之道。 本书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是研究曾国藩的重要作品,是学习曾国藩的权威资料,是喜欢曾国藩的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值得大家珍藏!
  • 王莽发迹史

    王莽发迹史

    有人说他是“野心家”、“伪君子”,有人说他是政治家、书呆子,王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本书《王莽发迹史》在史实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小说手法,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矛盾、复杂的王莽。他是一个显赫家族中的没落户,最后却和平接管了国家政权,登上至高无上的权力顶峰;他骨子里是个书生,凡事都从书本上找答案,一言一行都遵循圣人的教诲;他是一个近乎完美的道德超人,靠着自身的道德感召力赢得了崇高的声望和举世的拥戴……畅销书作家磨剑将为读者揭秘王莽的发迹之路。
  • 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本书以诗的形式咏叹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元、明、清80个王朝,530个帝王的所作所为。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4)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天才的幽默与智慧

    天才的幽默与智慧

    一个人的幽默感是与其人的文化、知识、才气、智慧、经验、应变能力、表达技巧分不开的。人类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几乎都是著名的幽默大师。例如:哲学幽默大师苏格拉底,政治幽默大师第十六届美国总统林肯,科学幽默大师爱因斯坦,小说幽默大师马克·吐温,表演幽默大师卓别林,喜剧幽默大师萧伯纳等。笔者编译本书的宗旨,就在于以上述诸位大师的幽默片段为主体,展示人类历史上众多天才人物的幽默大观,以期读者能受到启迪、得到教益和欣赏乐趣三方面的效果。
热门推荐
  • 中锋血麒麟

    中锋血麒麟

    一代特种兵张峰,在边防战争中壮烈牺牲。在次醒来附身到2006年一名美国华侨的身上,既然老天又给了他一次重生的机会,张峰能否完成上辈子未达成心愿,切看一名铁血特种兵如何在nba搅起血雨腥风。
  • 我的七仙女

    我的七仙女

    听说集齐七龙珠可以召唤神龙,但你有没有听说,追七仙女生孩子,可以拯救世界?左手《泡妞宝典》,右手《上古神术》,都市屌丝男,竟是孙悟空转世。不闹天宫不取经,这样的悟空像明星。“老公,我们去哪里啊?”七仙女齐声问道。孙宇呆立片刻,答道:“走……回天庭。”爆笑来袭,热血守护,悟空爱上七仙女,这真的是情非得已,因为都是玉帝逼的……是阎王爷逼的……拜托,来逼我一次好不好,哪怕就一次……
  • 穿越之权倾王妃:连影琉璃心

    穿越之权倾王妃:连影琉璃心

    突然的穿越,一个现代女孩糊涂地成为红妆嫁娘,清傲王爷,心机似海深,美艳男子,容颜似玉琢,后宫纷争,天下试炼,昔日单纯女孩蜕变成一个手握天下的权倾王妃。你说世事不过随流水,应有浮华在人间,我便做了这舞乐笙歌浮世绘,青丝长袖舞翩翩。你说女子情意终凉薄,哪消执手一日欢,我便绾发淡妆拢青簪,今世之入君一眼。你说浇透繁华谁人看,一生不过随青烟,我便青灯古佛阅古今,一滴清泪落青笺。你说时光流转逆人愿,心头情字终惨淡,我便一头白发终相守,两手清欢为君颜。你说应坐拥天下三百万,遥看高处不胜寒,我便助君平步青云天,拱手河山,讨君欢。心意如此,只盼君着一笑颜……
  • 快乐成长的文学故事

    快乐成长的文学故事

    本丛书能够真正启迪青少年朋友心灵,激励他们成长,内容涵盖思想品德、历史文化、天文地理等,以故事的形式拓展视野,增长知识,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使青少年阅读后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和心灵启迪。
  • 圣血弑天

    圣血弑天

    苍穹下,万物为诌狗,天地不仁,当举剑问苍天。这是一个武者逆天的故事,当一个少年从边荒小镇中走出的时候,弑天之路由此开始...
  • 吃货之嚣张云玥

    吃货之嚣张云玥

    一个智商高,情商高,还有倾城的外表的人,因为不小心被人推下水而穿越到古代,开始了她的古代旅程。“我要给你点颜色瞧瞧”“阿!对不起我色盲”“你...你无耻。”“怎么?不行吗,我无耻,但...你比我更无耻”
  • 萌妻宠上天

    萌妻宠上天

    姜雨瞳在拒绝了陆锦琰的同一天,哭倒在他的怀里,要死要活向他表白。既然这样,那便结婚吧,陆锦琰如是说。恋爱,那么简单那么难,从一开绐,姜雨瞳就注定遇到陆锦琰。她往后的人生,也因此走入了一条她没有预料过的诡道。
  • 绝世妖狐——魅无忧

    绝世妖狐——魅无忧

    精彩回放:“不许动,抢劫,劫色。”琉璃扛着她的西瓜刀,骑马站在他的面前。子成黑曜石一般的眸子莫名的闪烁了一下,他盯着琉璃湛蓝色的,如同海洋一般寂寞的眼眸,固执的,狠狠的,看着他,唇角微挑,带起一个坏坏的笑。邵阳公主看着对视的两个人,心莫名的一痛,于是上前笑着对琉璃说:“琉璃,既然来了就下来坐坐,我从休国带了好吃的点心,来尝尝看?”琉璃和子成都没有说话,依旧看着对方。琉璃拿起西瓜刀,驾到子成的脖子上,伸手一抓将他拉上马,子成的肩膀上留下一个脏兮兮的爪印。琉璃抱住子成的腰,一拉,马缰,大狗撒蹄狂奔,大明京的街道上就看到诡异的一幕,一个脏兮兮的女子,抱着有着绝世风华的子成公子,扬长而去。
  • 夏日的清新蜜恋

    夏日的清新蜜恋

    夏天的温度是温暖的,夏暖晴自从遇见这个暖阳般的男生,心里的温度,也越来越炙热。这个名叫程思阳的男生,长着一张阳光帅气的脸,他的微笑,总是能融化坏心情,带来好心情。他和她开过这么一句玩笑,“我自己选的你,这辈子我含着泪,也要把你爱下去!”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旁边的女孩感动了…………
  • 隋汤

    隋汤

    开皇二十年,隋炀帝立为太子。四年后,修葺寝宫,开运河。四年后,弑父戏母,逍遥车。即入乱世,便要持三尺青锋,立不世功。倒要看看。这隋唐,演绎的是到底谁的笔墨。又是谁,马鞭一指,畅饮的,便是整碗隋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