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风满楼。此时此刻,杨家将所感受到的,更是黑云压城城欲摧。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生死一线,何患得失。美丽华集团于9日申请停牌,停牌前市价为14.5元。李嘉诚15.5元的收购价,溢价不到一成。市场普遍认为,李氏、荣氏的出手太低太孤寒,估计美丽华的资产净值应该为每股18元。
李嘉诚缘何出价如此低?有人说,李嘉诚从来都不会做非善意收购,在杨家举棋不定的情况下,李嘉诚自己更是心猿意马。涉资90亿,恐怕再也没有人拿得出这个价钱了。
此番收购,是美丽华的一名大股东主动提出洽商,该股东有意出售其所持股权,并且持股数不少。主动与李嘉诚接洽的股东,或许就是与李嘉诚私交甚笃的美丽华董事局主席何添。
何添所持的股权不及杨家的零头。李嘉诚欲成功,杨秉正方才是问题的关键。
杨秉正是否穷寇,姑且不论,但美丽华酒店确乎是高陵。
6月14日,美丽华董事总经理杨秉正发表公开信,声称全体董事均未与长实、中信达成共识,美丽华物业发展潜质极佳,资产净值每股20元。信中还提到,6月8日晚才接到李嘉诚、荣智健财务顾问的电话意向,而9日早上9点,收购建议书就送到美丽华董事局。言下之意,显然对李嘉诚与荣智健心有不满。
“这么庞大的收购行动,未给予当事人适当时间去了解,而突然采取行动,那当然算不得友好和善意。”一位分析员私下悄悄说道。很显然,这是强悍的荣太子的典型的行事作风。
杨秉正显然对李嘉诚的收购价格不甚满意,同时亦对李嘉诚、荣智健兵临城下,恃强凌弱,逼其就范的操作手法表示强烈不满。但是,通过这封信,看来杨秉正对李嘉诚之为人处世亦算相当了解。然而,一个星期之后的22日,杨秉正又刊登启事,称公开信可能有不当之词,容易引起公众对李嘉诚及荣智健先生造成不必要的误解,谨向两先生深表歉意。
山重水复,烟雾弥漫,内里乾坤,外人怎识得分晓。
市场消息称,在李嘉诚亲自致电杨秉正,诚意十足地向杨秉正解释收购意图后,令到杨秉正十分感动,所以,才有上面近乎道歉式的声明。也有人说,面对李荣两位志在必得的强大攻势,杨秉正担心一旦闹僵连还价的余地都没有,所以不得不出此下招,摇动橄榄枝,缓解气氛。也有人说,杨秉正此时已获业内高人指点,出手搭救,但先要来个缓兵之计,以麻痹对方,免得对方强攻破城。
二李角力
就在荣智健与李嘉诚踌躇满志,志在必得的关头,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杨志云的老朋友李兆基两肋插刀,突然高调介入,表面平静的香江暗涌翻滚。鹿死谁手?刹那间,人们睁大眼睛,屏住了呼吸。谁会想象李兆基会公开公然从李嘉诚虎口中拔牙呢?不久前,他们才合资推出中半山豪宅嘉兆台,把两人的名字镶嵌组合成物业名,成为两人友谊友好的象征。不料,嘉兆台的金字招牌油漆未干,两人刚刚握过的手余温未散,却又在美丽华摆起了不太美丽华丽的擂台。看来,商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下的朋友。
捍卫祖业义不容辞的杨秉正,面对李超人、荣太子的来势汹汹,逼人咄咄,担心力有不逮,招架不住,唯有急招救兵。这才有了李兆基披挂上阵,做起了与李嘉诚对阵的程咬金。
李兆基也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商场大鳄。正可谓,“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碍于李嘉诚的情面,囿于两人的过往,真是左右为难。因为,他不能不顾及与李嘉诚的特殊关系。现在老朋友杨志云遗孤身处险境,不帮又似乎于情于理于利都说不过去。况且又是杨老太亲自找上门来。
耿直笃厚、谨小慎微的杨志云在商界声誉卓著,深得同仁尊敬。或许过去在商场上会对李兆基照顾有加。
美丽华前景灿烂,谁不垂涎欲滴?
就算李兆基襄王无意,只要在关键时刻,能将李嘉诚荣太子大力压低的美丽华价码抬高,最后就算未能保住美丽华,杨家也可以以一个心目中的理想价位割爱,这对杨家来说不失为一个下下的理想结果。杨志云夫人更亲率四子四处奔走,杨老太亲口对李兆基的代表林高演表白:“杨氏家族要出售的股份应该是价高者得。但是我们的情况比较特殊,因四哥和先生是好朋友,志云在世之时一直是恒基兆业的董事,有了这层渊源,就算是收购价一样,我也会毫无考虑地卖给四哥。”
于是,不想跟钞票过不去的李兆基与杨秉正签订君子协定。杨秉正以极优惠的条件,让李兆基的恒基兆业以高于李嘉诚16.5元出价的17元一股(这实质上也是给足李嘉诚面子),从杨氏家族购得美丽华股权。这是一个商业价格,也是一个友情价格,更是一个政治价格,对三方面都能够有所交代。
李兆基保证只做股东,不当老板,管理权仍为杨氏家族所控。由此解除了杨秉正的心头之患。至少,保全了老牌豪门的面子。可以说,杨家保住了面子,李兆基顺手牵羊拿下了里子。
第二天,香港报章竞相报道:李兆基斥资33.57亿元成功收购了美丽华34.78%的股份。煮熟的鸭子又飞走了,真是岂有此理。一贯不抱买古董心理的李嘉诚,一反常态,也将16.5元的收购价提高到17元,与李兆基的同等收购价对撼。
一位证券经纪商称:“头脑冷静的李嘉诚,也会情绪冲动,在古董拍卖会上竞价了。”
别忘了,身旁的太子爷荣智健野心勃勃,击鼓催兵。实际上这位经纪看戏只是在看热闹而已。
《星岛晚报》当日的标题是:“长实中信如何应付?”
《快报》干脆拿这单新闻为自己卖起了广告:“欲知后事如何,请阅快报!”
李嘉诚将收购价提高至17元,与李兆基之收购价相同,在无法获取大股东杨秉正所持有的股份的情况下,这一收购必然会破局。显然,李嘉诚此举,名义上给足了荣智健面子,表明在全力收购,实质上给足杨秉正与李兆基里子,这是在不情不愿下的收购,你们好自为之,如果你们未能尽力死守,那么,也就莫怪我李嘉诚出手无情。
深明大势的李嘉诚,若然有心全力收购,出手肯定不会是17元。李嘉诚的走钢丝技法,神乎其技,玩得得心应手,更是天衣无缝。
7月12日,以杨秉正为首的八名董事,仍拒绝百富勤(长实与中泰委托的财务顾问)的收购建议,他们还控有7.61%美丽华股权。以何添为首的五名董事持有5.37%股权,他们主张接受收购。7月16日,收购截止期,李嘉诚与荣太子只购得13.7%股权及9.2%认股权证,股权未购满50%以上,承认收购失败。而李兆基通过市场吸纳,使其所持股权增至34.8%。因未过35%全面收购触发点,无须发起全面收购,却保持第一大股东地位。
证券分析员说:“李兆基攻守兼利。如果李嘉诚再要发动全面收购,李兆基可从杨秉正等股东手中买入股份,超过半数不太难,李嘉诚又可能徒劳无功。如果李嘉诚按兵不动,他也不动,稳可控制整个集团。”
两李决斗,轰动全港。这一格斗成为香港商场争斗中罕见的精彩连续剧。
众所周知,李嘉诚和李兆基曾经是形影不离的高尔夫球友。两人老友鬼鬼,挨肩搭背,无话不谈。但是,就是这两个朋友之间,却曾经一再展开过几乎是你死我活的商业竞争。然而,山呼海啸般的争执过后,两人又若无其事地挥杆击球,谈笑风生,看得一众市民一头雾水,不明其所以然。
商人之间表面上和和气气,实则都是市场竞争的对手。商人的功底往往体现在他在竞争中的谋略上,而商人的强弱也因此而分出。李嘉诚与李兆基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李嘉诚在与同行打交道时往往是照顾别人的利益,与竞争对手共谋发展,通过让利实现真诚合作,并尽可能地避免与对手,甚至是以往的合作伙伴正面冲突。
锋芒毕露的李兆基,通常是在保证自己利益的前提下才考虑别人的利益,可以与竞争对手共谋发展,分享利润,不主动与对手争执,但遇到任何挑战,绝不回避。这位号称亚洲股神的资本大鳄,在一项数十亿元大的投资中,能够把利润精确到小数点以后,其战略眼光与心算精确绝非一般常人所能比拟,其眼光独到之处绝非巴菲特所能专美,更非普罗大众所能望其项背。至于其在股市上的翻江倒海之韬略谋略与指点江山,虽然有时不可避免地被外界视为操控股市的弄潮者,这也不排除其成为某些投资家顶礼膜拜的偶像,当然,更多的是成为众股民饭后茶余津津乐道的话题。
就在美丽华酒店收购战烟消雾散,解甲休兵未几,两位商场好友又披挂上阵,展开了新一回合的惨烈厮杀。只不过,这次是移师新界。
李嘉诚的长实与李兆基的恒基,在新界马鞍山均有大型商住楼盘,长实楼盘为海柏花园,恒基楼盘为新港城,说来也巧,两个楼盘仅隔一条马路。正是这条并不宽阔的马路,成为两李对阵叫阵布阵的又一染色江湖。
较量的第一回合,始于1994年年底,眼见李兆基新港城推售在即,李嘉诚先声夺人,减价推出海柏花园,短时期就卖出八百余个单位,致使李兆基的新港城门可罗雀。
李嘉诚抢占先机,大胜第一个回合。见势不对,李兆基急忙还招,也来个减价售楼。
1995年夏,恒基推出第四期最后一座楼。7月13日,恒基宣布以先到先得方式开售248个单位,尺价4100元,比马鞍山同类型楼二手价还便宜。恒基还推出九成按揭,买主只要交一成的楼价就可以入住。恒基为吸引客户不惜落重本举办幸运抽奖,十分之一的中奖率,中奖者可得十足黄金。买屋得黄金,傻瓜都动心。
装修示范单位,也是亦步亦趋,效仿长实的一贯做法。但恒基另搞新意思,更超前一步。聘请著名设计师萧鸿生推出八款欧陆风情装修,可供买家任意选择。
8月10日,恒基安排看楼。公司安排免费巴士不停往返沙田火车站至新港城之间。私家车买家,可获三小时免费泊车,以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中产阶级前来看楼买楼。买家免费享用早餐晚餐。一家大小齐齐参加大食会,其场面犹如热热闹闹的嘉年华,大大地吸引了买家的眼球,很快就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回圈之无端,孰能穷之?”
李嘉诚的奇正回圈,又怎么能够穷尽焉?企业界常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多,人多我走。经营秘诀,其核心就是出奇制胜,也就是我们今天人人耳熟能详的创新。作为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最忌讳的就是步人后尘。
著名艺术家齐白石有句名言:像我者死!不要仿效,不要模仿,不要跟随,要不断地创新!精明的李嘉诚,做了一个非常精明合算的安排。
13日晚,长实获悉恒基的楼价后,马上把海柏花园定价传真给各传媒,每平方英尺售4040元,较新港城的平均楼价要低60元。14日,火速请名师高文安设计监做示范装修单位模型,马不停蹄,连夜施工,赶及15日中午向买家开放。两强对撼,水火相处,在售楼现场更呈剑拔弩张之势。各自的经理声嘶力竭,竭力游说,甚至动手动脚拉客。买主游走两边,真正过了一回顾客就是上帝之瘾。到16日,恒基造出的声势步入高潮,与新港城相连的八佰伴商场开张,商场全线新张货品折价发售,人流如潮。17日起,就有买家提前排队,等18日正式发售。
长实见势不妙,于17日晚11时左右,就在排队等候参观新港城示范单位的人龙前(已有一百八十余人连夜排队),挂出一条醒目的长幅“海柏花园每英尺仅售3275元起”。
这大概是同业竞争最恐怖最惨烈最悲伤的情景——竞相压价倾销顶烂市。虽然竞争双方你不情我不愿。这也确实是李嘉诚李兆基都始料不及并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如果两人此时此刻相视,一定是尴尬加苦笑,无奈加难堪。哥们,玩啥也别玩这招呀。损人不利己。一时间,新港城排队的人龙好像变戏法一样缩了一大截,大部分客人都被吸引到海柏花园地盘。买楼者的心态,越贵越抢,越平越等,每个人都在等待期待,可能明天会更便宜,再等等看吧,结果是两败俱伤。
这次马鞍山比拼,长实总算一挫李兆基处处争锋比肩的气势。尽管二人在商场上彼此厮杀,毫不客气,击鼓擂兵,肃杀声声,但是并没有影响彼此间的关系,在公开场合,二人仍然称兄道弟,揽头揽臂,把盏言欢。
不关我事,都是那些小子自把自为搞的鬼。
惺惺相惜,彼此彼此。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实际上,马鞍山争夺战,有这样一个特殊背景,那就是,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美丽华酒店收购战中,踌躇满志的李嘉诚携手野心勃勃的荣智健,罕有地以志在必得之势收购美丽华酒店,就在两人张开大口准备吞噬这只看来煮熟的肥鸭之时,被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李兆基杀个措手不及。
如果马鞍山一役再次受挫,难免会令市场对李嘉诚产生负面的看法: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虽然不会即时对长和股价造成直接压力,但以后集团安排融资,都有可能造成额外的成本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