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8800000004

第4章 揭开被掩盖的真相和谎言(3)

诚如我们知道的那样,真诚的“有效时间”非常短,由此,真相也很难一成不变。这在我们自己身上就可以得到印证——当我们和另一半吵架时,常常会说:“我对你真的很失望!”“我绝对不会原谅你!”“我不想再见到你!”吵架中的我们就是那么想的,但半个小时后,当我们怒气消散了,事情发生了变化——“我当时说的都不是真的。”

究竟哪句话是真的?或者说,没有一句是真的?真相只能维持五分钟甚至几秒钟吗?究竟什么是真相,难道是由心情或者某个人决定的?

可见,真相是相当“短命”的,与情绪及动机相互依存,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没有唯一存在的真相。

很多事情,这一刻是真实的,但眨眼的功夫就不再真实了;改变一下立场,真相就在瞬间改头换面。这就像我们开车行驶过一个弯道,本来月亮挂在右边的树丛上,但下一秒,月光就从左边的丘陵上倾泻下来。我们毫无目的地随意停留目光,而它一直持续指导我们在新的地方发现新的真相。

5.信则真,不信则假

一个人宁可听一百句谎言,也不想听一句他不愿听到的真话。

——[英国]塞·约翰逊

好听的真相

我们总是希望知道:一个允诺是否会兑现?一个半开玩笑的评论有几分真心?一个针对自己的批评是认真的,还是随口一说?别人是发自内心地赞美,还是习以为常地奉承?

许多人都会问:“浪漫的誓言真的能永恒吗?”“朋友答应帮我的电脑杀毒,是不是就可以安心等他来?”如果我们每次都能确定别人说过的话是否诚实可靠,那生活肯定会简单很多。但是,我们自己也在高频使用各种借口,又怎么期待别人不这么做呢?

我们一方面希望确切地知道真相,一方面又在不自觉地阻止真相出现,确切地说,我们只想听“好听的真相”。

如果诚实地面对自己(这不是很容易),我们就能发现,比起赤裸裸的、令人难受的真话,我们显然更喜欢半真半假的奉承。别人问:“这件衣服好不好看?”当我们开始斟词酌句时,也就意味着和真相开始捉迷藏了。

事实上,没有“半真半假”这一说,要么真、要么假,所有真假参半的话也都是谎言,我们必须诚实地承认这一点。如果听着不舒服,我们可以称之为“小谎”。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各种各样的小谎,却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说谎。

问问自己:“我有多喜欢一个恰到好处的赞美?”“我是不是更容易接受委婉的批评?”“当我终于忍住没有公开说出反对意见时,是不是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真相是被选择的

我们选择从真相中筛选自己能够理解和接受的部分。我们在度假的路上只看到生机勃勃的农场,却看不到农场主对雇员的剥削;男人喜欢妻子爱整洁的习惯,却不愿承认她在清洁上有强迫症;我们认识某个人,很高兴他很有礼貌,却“忘记”酒精会让他特别地放纵;我们惊讶于讲述者的渊博的知识,却不愿意“记起”他容不得不同的意见。

总之,我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而那些我们不想听的事实,则往往被扼杀在萌芽中。

儿子偷藏了一个光盘在自己的背包里,被超市的人逮到了,父母坚信,这是坏朋友的刻意捉弄。

女儿说了一些对外国人很不友好的话,母亲轻描淡写地说:“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其实,大人想说的是:“别跟我说这些,我心里有主意!”他们根本不想好好看看整件事,并且相信这种事只是偶尔发生。

对某些特定的职业群体,我们并不期待总是听到真话。让我们来看看这份职业清单:

我们信任

医生

药剂师

律师

民意调查员

……

我们不信任

政客

二手车买卖商

房产中介

保险员

……

但是,人们有理由对这些“我们信任”的人的可信度产生怀疑——总是对病人说真相并不是医生的惯例;药剂师给出的药很多对病情毫无用处;律师会对代理人说谎;民意调查员也会编造数据……

事实就是如此,大多数人都知道,但我们选择相信,相对于其他人,这些人对利益的追求会少一点儿。

社会评论家阿列克思·吕勒在《南德意志报》上写道:“一个好的谎言比无聊的真相有意思得多,但问题是,人们总是将两者混淆。”他讽刺了现代人轻信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行为。

一本描写一名女记者在非洲冒险的书,却被证明大部分是虚构的,就像那些伪造的希特勒日记一样。

一些所谓的纪录片,比如关于童工在宜家工作的事件、3K党在艾弗尔山的集会,以及猎人怎样让狗去抓猫等,最后发现都不是真实的。

很多媒体工作者为了制造出轰动一时的新闻,视职业操守为无物,但大众却对此深信不疑。直到那些假日记和假纪录片的制作者被判刑,有些人还坚信那些作品都是真的。

6.快乐的“虚构症患者”

优秀的说谎者必须只是偶尔说谎,并且只为消遣。

——[德国]威廉·布施

为吹嘘和炫耀而活的人

有人在朋友面前吹嘘自己买的东西多划算,即使他或她因此花了一大笔钱。我们在讲生活中的小故事时,也会明显地吹嘘,因为夸张一些更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使谈话更具消遣性。

一位原材料工程师说:“我在奥迪和梅赛德斯公司工作了将近十年。”事实上,他只是受雇于一家很小的公司,那家小公司曾为那两家大集团服务过。如果有人进一步询问,他就要开始大言不惭地编造“事实”了。

不过,吹牛是一种很拙劣的谎言,很容易被识破。吹牛总是参杂着自卑情结,因为我们所吹嘘的东西,往往是自己暂时没有的,甚至遥不可及的。但是,我们仍然热衷于吹嘘。

男人们会夸大自己开车漂移过弯的速度,或者吹嘘自己从汉堡骑自行车到汉诺威有多快。他们吹嘘自己的月收入,甚至吹嘘自己如何让女人欲生欲死。

女人们说的谎则不太一样。为了让女性朋友羡慕“天生的好身材”,她们咬着牙在跑步机上和每一克脂肪做斗争,但面对朋友仍会自信地说:“没办法,我已经吃得很多了,就是胖不起来。”很多女明星为了保持身材,甚至从没吃过饱饭,在荧屏前却甩甩头发、笑意盈盈:“我确实是吃不胖的体质。”

还有一些人,他们似乎天生就为炫富而活。他们买车看品牌,买服装看设计师,连买副太阳镜也要看看是否出自某奢侈品制造商。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能享受得起这种奢华。

以实用主义著称的美国人有一句套话:“在成功之前,先假装成功。”用到炫富这件事上可以解释为:“在买得起真劳力士表之前,先戴个假的。”或者“在成为有钱人之前,先假装自己是有钱人。”所以这个社会到处都充斥着山寨货,而我们也习以为常。

艾丽告诉我,为了好好整整她那些崇尚名牌的朋友们,她把一个奢侈品服装的商标缝在自己的旧牛仔裤上,那条裤子因此大获好评。没人识破这个小花招。

聊天室里的吹牛大王

大部分人都有添油加醋、夸大其词的“天赋”,如果我们确定听众没有机会去证实我们所说的故事的真假,对我们讲述的内容也没有经验,那么,我们很可能发挥这一“天赋”,把一切讲得更生动、更刺激、更浪漫、更富戏剧性,甚至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给一个陌生人或“半熟”的人打电话时,我们会过度称赞自己的优点;当我们是唯一一个去过某个度假胜地的人时,会夸大那个地方的吸引力——“钓鱼者”就是以此为生的。

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小酒馆里,随便找个陌生的人聊天,比在熟悉的地方更容易和别人谈一些私人的事情。也许,人们永远不会有再见的那一天,所以,伤感的、尴尬的、夸张的……无论聊什么,都不必担心会被带进现实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同类推荐
  • 婚恋要懂心理学

    婚恋要懂心理学

    婚恋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应用分支学科。恋爱结婚是每一位成年人,尤其是青年男女关心的大事。而婚恋问题不仅与社会、经济、意识形态等问题有关,还与一个人的生理、心理等问题有关。婚恋心理学涉及恋爱、结婚、性行为、夫妻关系、与父母子女的关系、家庭幸福的条件以及离婚等等的心理、生理问题。研究与正确处理这些问题,不仅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密切关系,而且对每一位成年人(尤其是青年男女)身心的健康,是否能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家庭幸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心理学与微动作

    心理学与微动作

    微动作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的重要线索,眨眼、瞪眼、睁眼、闭眼,挥手、握手、绞手、搓手,点头、摇头、叉腰、含胸,每一个不起眼的动作都暗藏玄机。本书对人的身体、手部、五官等微动作进行了深入分析,讲述了隐藏在背后的心理秘密,介绍了读懂人心的方法,让你轻松看透他人的微动作,巧妙隐藏自己的微动作,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成为职场、社交中的佼佼者。如果你想跟FBI一样,成为行为分析和心理解读的高手,就赶快拿起本书读一读吧。
  • 宅腐控心理学

    宅腐控心理学

    这里有最新出现、最流行的心理现象,这年头不说自己有点宅、有点腐、有点控,你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分析传统心理学未说透的心理动机,宅腐控萌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理秘密?这是在读懂你身边的人,也是在解读自己,技术宅、二次元宅、腐女、萝莉控、微博控、颜控……百腐千宅万控无数萌,你属于哪一种?最新的心理现象+有趣的案例+心理师给力分析=宅腐控心理学
  • 生活中要学点催眠术

    生活中要学点催眠术

    本书以轻松易懂的文笔,叙述了什么是催眠,催眠的基础知识入门,成功催眠的方法,生活中有哪些便于实践的催眠术以及如何实现自我催眠等常识性知识,这本书既能作为入门读物使用,也很适合有一定催眠知识的人进行深入学习。
  • 自我的实现(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自我的实现(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开掘心理,发挥潜能,追求人生的最大成功和幸福,这就是全面推出这套书的主旨。
热门推荐
  • 法宝:宁夏“继续解放思想推进跨越式发展”研讨文集

    法宝:宁夏“继续解放思想推进跨越式发展”研讨文集

    明确提出,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思想上的不断解放,观念上的不断创新,实践上的不断开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欣欣向荣的新阶段。
  • 另类红楼之薛蟠外传

    另类红楼之薛蟠外传

    一觉醒来,我一个在今生不得志的年轻女子变成了《红楼梦》中的呆霸王。看来人要是倒霉喝凉水也会塞牙。穿越一回,贾府中几百号女人男人,变成谁不好?
  • 造化不休

    造化不休

    真玄大陆强者林立,宗派家族为求利益争斗不休。少年戎钧,天生嗜睡。梦境传功获得奇异练体功法。现实一天,梦境两天。随着功法不断提升,梦境时差可以不断扩大…………于是绵绵无尽的时间造就了一位伟大的传奇。
  • 花千骨之千墓

    花千骨之千墓

    放出洪荒之力的她跪在殿前,异魂入体,阳龙之剑横空出世,踏江山,闯洪荒,闹魔界。一场前世与今生的邂逅,无情与痴情的碰撞。现代的剑尊,异世的妖神,九剑龙吟,终汇于一句话:愿得转瞬倾城花,守得万世相思墓。
  • 两只

    两只

    愿未来说爱我的男人像狗,忠诚又少话,信我又贴心,替我探路,打抱不平,捡回我的后悔,撕毁我的焦虑,尊重我的喜好,成全我的懒惰,佑我喜乐平安,最后归魂入土,生死相依。可是男人不愿做狗,不管我多喜欢。直到这一刻我才明白,我可能再也不会爱上谁了。
  • 江湖遍地是英雄

    江湖遍地是英雄

    谁说中二少年不能逆袭为英雄?龙、巨人、精灵、半兽人、独角兽、奇异能力、废柴、公主病、人造人……只有你不敢想象的奇幻元素,融合你的所有幻想,东方式喜剧+西方式奇幻,在阴谋与贪婪的笼罩下,看逃学少年和他的小伙伴们如何用热血和青春终结大变革时代
  • 所谓爱情,是一种信仰

    所谓爱情,是一种信仰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所有人都在迷茫,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家里由贫穷变成富有吗?自己可以找到自己的妻子或丈夫吗?农村将来会变样子吗?中国会在将来重振雄风吗?当人们都在考虑对未知的担忧时,有那么一些读着汪国真的诗的年轻人,正在说着,"还在担心未来吗?那是因为你们没有信仰”!“什么是信仰?”有人如果这样问,他们必定异口同声,“别的不清楚,但是所谓爱情,正是一种信仰!”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在他们身上,仿佛看到了所谓的爱情,常常听到感叹,“这大概就是信仰了吧!”
  • 神隐卫道

    神隐卫道

    即便众神隐去,仍持剑卫以正道。神已弃苍生于尘土,何以再尊神?
  • 药王剑神

    药王剑神

    他乃是一代药王,背负着宗门大仇,还魂重生。这一世,他立志要成为顶级强者,不惜一切去报仇雪恨!当他发现重生后的他竟然是天下仅有的炼药天赋时,他得意的笑了,谁说炼药与修剑不能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他就可以!他可以用丹药玩弄人于股掌,也可以用剑道毁灭人于瞬间。嗑药升级,剑劈天下,我就是神!
  • 兀自沉沦

    兀自沉沦

    事有两面。你看到也许和你听到的有很大出入。传说中的仙界真的是修真者的最好归宿吗?传说中的魔界又是怎番的场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