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4900000031

第31章 通信与作品(3)

上述材料,基本上是根据柯灵的《遥寄张爱玲》(1985年2月《香港文学》第2期),当中所说:“对她的《秧歌》和《赤地之恋》,我坦率地认为是坏作品,不像出于《金锁记》和《倾城之恋》作者的手笔,我很代张爱玲惋惜……《秧歌》和《赤地之恋》的致命伤在于虚假,描写的人、事、情、境,全都似是而非,文字也失去作者原有的光采……事实不容假借,想象需要依托,张爱玲1953年就飘然远行,平生足迹未履农村,笔杆不是魔杖,怎么能凭空变出东西来!这里不存在什么秘诀,什么奇迹。”

新中国成立后,张爱玲的名字在内地消失了,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慢慢重现。到了1985年,柯灵那篇《遥寄张爱玲》重新介绍及肯定这一位被遗忘了的作家。张爱玲今天在大陆有这样的地位,可以说柯灵是功不可没,但当时柯灵可能对有些事不甚清楚。

我想要澄清《秧歌》与《赤地之恋》的事,但其实这两本书需要分开讨论。其中缘由是“张学”里面的一个“一点都不美丽的误会。”

误会的源头,来自1970年水晶上门拜访张爱玲后写成的《蝉-夜访张爱玲》一文。张爱玲当时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当研究员。当时两人聊了很久,聊到《秧歌》时,张爱玲告诉水晶:“《赤地之恋》是在授权(commissioned)的情形下写成的,所以非常不满意,因为故事大纲已经固定了,还有什么地方可供作者发挥的呢?”我父亲在《私语张爱玲》中也提到:“这一段时期,她正在写《赤地之恋》,大纲是别人拟定的,不由她自由发挥,因此写起来不十分顺手。”水晶是听作者本人说的,而我父亲是深知内情的人,所以这点应该是没有错的。

至于《秧歌》的出版情况,是这样的:1953年先在《今日世界》期刊连载,1954年再由今日世界出版社集结成书。《今日世界》是半月刊,每逢1日、16日出刊。《今日世界》是美国新闻处的中文宣传杂志。

但唐文标在《张爱玲杂碎》(台湾联经出版,1976年)一书中竟说:“《秧歌》《赤地之恋》(1954)据水晶先生的专书,这两本书是commissioned写出来的。”此后有些人看了唐文标的书,就认为张爱玲曾经亲口告诉水晶这两本书都是美国新闻处commissioned的宣传文稿。

后来我父亲用林以亮这个笔名写了《唐文标“方法论”》(香港《明报月刊》1976年12月),批评唐文标的说法:“一本书变成两本书,《秧歌》竟为唐文标强逼陪葬。”看到我父亲这篇文章后,张爱玲来信跟父亲说:“他(唐文标)那本书我只翻一翻,但是也看到commissioned的话,不过即使我不是鸵鸟政策,不怕惹气,仔细看了,也还写不出Stephen这篇文章。写得真好,于我也太必要了。”(1978年4月23日)

可见张爱玲本人也不认同《秧歌》是commissioned,所以这两本书应该分开讨论。这种情形有点像当前的互联网--制造与散播谣言非常容易,但相对来说辟谣就艰难得多。

现在我们再仔细讨论一下,究竟《秧歌》是不是美国新闻处commissioned(授权/委任/委托)的?当事人有三位:作者张爱玲,香港美国新闻处处长麦卡锡与翻译项目组长宋淇。

1991年6月20日,在写给皇冠编辑方丽婉的信中,我父亲宋淇回忆了他与麦卡锡一起会晤张爱玲,商议有关《老人与海》的翻译工作的往事:“其时爱玲正在用英文写《秧歌》,她拿了几章来,麦君大为心折,催她早日完稿,并代她在美物色到一位女经纪,很快找到大出版商Scribner接受出版,大家都为她高兴。”

对《秧歌》的写作出版过程,我父亲在《唐文标“方法论”》一文中有更详尽的说明:“《秧歌》是先用英文写,交给纽约Scribner出版,后来由张爱玲本人译成中文在《今日世界》上连载的,完全出于自己的主意。美国出版社印书没有香港快,所以英文版《秧歌》(1955)反而比中文版(1954)迟了一年。”

张爱玲看过这篇文章,没有异议。

我父亲在《私语张爱玲》中说:“她一方面从事翻译,一方面还在撰写和润饰第一次用英文写作的小说《秧歌》。起先她很少在我们面前提起这本书,可能初次用英文创作,成败并无把握,不愿多说,而且那时我们方认识不久,友谊还没有发展到日后无话不谈的地步。等到有一天她让我们看时,已是完整的初稿了。”

对这一过程,另一当事人,时任香港美新处处长的麦卡锡在接受高全之采访时也有回忆(高全之《张爱玲与香港美新处--专访麦卡锡》),麦卡锡说:“我们请爱玲翻译美国文学,她自己提议写小说。她有基本的故事概念。我也在中国北方待过,非常惊讶她比我还了解中国农村的情形。我确知她亲拟故事概要……她是作家,你不能规定或提示她如何写作。不过,因我们资助她,难免会询问进度。她会告诉我们故事大概,坐下来与我们讨论。初读《秧歌》头两章,我大为惊异佩服。我自己写不出那么好的英文。我既羡慕也妒忌她的文采……我们绝对没有尝试藉讨论来操纵或‘帮助’《秧歌》的写作。我们的会议简短而且扼要。我们无法使《秧歌》更好。我相信最佳的宣传--如果立意可取的话--是忠实报告社会现状。我们努力维护‘中国报告计划’的诚信,不惜拒绝虚假唬人的报道。比如有人宣称她全家在广东受拷刑,在雪地里跪了一整天。我在报告上写批语:广东的雪,该是北平运来的。”

根据三个当事人的说法,美国新闻处并没有commissioned张爱玲去写《秧歌》。根据上文所引的材料显示,在尚未接触美国新闻处之前,张爱玲已经动笔用英文写这部小说了。

有人说美国新闻处commissioned张爱玲写了《赤地之恋》。但什么是“commissioned”呢?“commissioned”这个英文字真不容易翻译,因为它包含授权、委任与委托等意思。且看我父亲在《唐文标“方法论”》是如何阐明的:“唐文标重复用commissioned这个字来贬低这两本小说的价值,他应该知道文艺复兴时期三杰的画和雕刻,以及韩德尔(即亨德尔)、海顿、巴哈、甚至贝多芬的乐曲,一大部分作品都是王公贵族和教会commissioned创作的;汉代的赋,《六朝文絜》中的作品,以及后代文人迎合当朝的一些诗篇,也并不是为全体大多数人写的。这些作品怎么会留传至今,仍旧不朽呢?本人并无提倡commissioned作品之意。我要强调的是,在我们评定一件作品的价值时,不要让‘武断’来代替‘判断’。”

唐文标的《张爱玲杂碎》替《秧歌》与《赤地之恋》下了一句按语:“《今日世界》是美国新闻处的中文宣传杂志。”好像不需要再多做解释,读者也一定会明白个中意思,既然是宣传杂志,质素自然无从说起嘛。但这背后有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看过《今日世界》或友联出版社的刊物,无从判断。我恰巧是长期看这些刊物长大的人。

先说说《今日世界》。1952年,驻港美国新闻处成立今日世界出版社,主要业务是翻译美国文学名著。当时我父亲受聘为项目经理,联络了一些著名的作家和学者,包括作家如张爱玲、徐訏、於梨华、叶维廉、叶珊等,香港的译者如汤新楣、乔志高、姚克、刘绍铭、思果、金圣华、王敬羲等,台湾的译者如梁实秋、夏济安、朱立民、颜元叔等,可以说是阵容鼎盛。《今日世界译丛》出版了三百余册的美国文学翻译作品,我家里现在还保留了《睡谷故事》(华盛顿·欧文著,张爱玲译)、《美国现代七大小说家》(威廉·范·俄康纳著,林以亮、张爱玲、於梨华、叶珊合译)、《碧庐冤孽》[亨利·詹姆斯著,秦羽与方馨(邝文美)合译]、《美国诗选》(张爱玲、林以亮、余光中、邢光祖合译)等等。

今日世界出版社在1952年又创办《今日世界》半月刊,共计发行598期,最高发行量达17.5万份,封面多以娱乐、文化带头,并与电影公司合作刊载台港女星照片。今日世界出版社前前后后的编辑则有董桥、林以亮、李如桐、韩迪厚、余也鲁、胡菊人、戴天、岑逸飞等人。

我家里还保存了《今日世界》第6期,封面女郎竟然是我的姐姐,里面的所谓宣传文稿包括《苏联是青年的天堂吗?》与《易俘问题是民心的测验》,同期其他文章包括《钱穆与庄子》《红拂的归宿》《百万富翁荣归香港》等等。

另外,我家里还有《今日世界》第49、50、51、54期。这几期除了连载张爱玲的《秧歌》,还有林以亮(宋淇)分析《红楼梦》的文章、南宫搏的长篇连载历史小说《荆轲刺秦王》、潘柳黛的电影明星专栏、罗节的《什么话!一字不易照抄中共报刊》等。

再说说友联出版社。1951年4月,友联出版社在亚洲基金会资助下成立,由燕归来等人负责。友联出版社除了图书出版经销之外,亦针对不同社群读者发行期刊,最著名的是《儿童乐园》与《中国学生周报》。《儿童乐园》是当年差不多唯一给儿童看的期刊,没有什么政治内容可言。我姐姐是忠实读者,但我觉得无趣。

《中国学生周报》的目标读者群是中学生与大学生。从1952年7月到1974年7月,共出版一千多期。周报中影响最大的是文艺版与电影版。文艺版主要从台湾约稿,文学创作上培养了许多港台文坛新人,如司马中原、白先勇、陈映真等,都曾有文章发表。电影版影响了一代青年人对外国电影的兴趣与欣赏,作者包括石琪、陆离、罗卡、小思、西西、亦舒、十三妹、吴昊、戴天、丁善玺、谭家明、杨凡等。我自己对外国电影的知识都是从那里学来的,相信不少人也是。虽然是美国资助,但《中国学生周报》的内容基本上没提美国(电影文学除外)或中国政治。

我家里还保留了《中国学生周报》1970年1月23日第914期。该期的主题包括《余光中的散文》《69年外国电影总评》与《阿根廷小说:神的手笔》。封面故事是陆离访问宋淇有关儿子在澳洲的事。陆离写道:“宋淇先生说:‘我这个孩子,一向不喜欢见人。很多朋友来坐,有些喜欢说,你的儿子,怎么这么多年来我都没有见过?也有的喜欢说,你的儿子,怎么我一直未听他讲过一句话?’”我父亲绝对没有想到,日后我会给报章做一个长达一年的专题访问,而访问的内容竟是围绕他!

说到这里,大家不妨自行判断,《今日世界》或友联出版社的刊物是否因为它们是美国资助的宣传杂志而质素平庸吧。

现在讨论另一问题:柯灵说张爱玲“平生足迹未履农村”,事实是否如此呢?

2011年我曾出版张爱玲《异乡记》,这是一部残缺不全的游记式散文,原先写在一本有八十多页的笔记本里,三万多字,说的是1946年她从上海穿过华南到温州找胡兰成的所见所闻。当时胡兰成正被通缉,她不可能大张旗鼓地说要去找胡兰成,所以知道这件事的就只有她姑姑。《秧歌》中关于乡下的情节在《异乡记》里率先出现,可以说《异乡记》就是《秧歌》的原型。例子有很多:《秧歌》第一章写茅厕、店子、矮石墙,以及谭大娘买黑芝麻棒糖一段,都见于《异乡记》第四章;《秧歌》第二章写金根在田径上所见景象,即《异乡记》第一章火车窗外的风景;《秧歌》第六章写“赵八哥”一节,则本于《异乡记》第八章写的“孙八哥”;《秧歌》第十一章把做年糕比作“女娲炼石”,见《异乡记》的第三章;《秧歌》第十二章写杀猪,则出自《异乡记》的第六章。试比较:

“一个雪白滚壮的猪扑翻在桶边上,这时候真有点像个人。但是最可憎可怕的是后来,完全去了毛的猪脸,整个地露出来,竟是笑嘻嘻的,小眼睛眯成一条线,极度愉快似的。”(《异乡记》第六章)

“他们让那猪扑翻在桶边上。这时候它脸朝下,身上雪白滚壮的,剩下头顶心与脑后的一撮黑毛,看上去真有点像个人,很有一种恐怖的意味。剃完了头,谭老大与谭大娘把那个尸身扳了过来,去了毛的猪脸在人前出现,竟是笑嘻嘻的,两只小眼弯弯的,眯成一丝,极度愉快似的。”(《秧歌》第十二章)

对比这两个文本,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张爱玲在1946至1947年间,曾经花了几个月从上海穿过华南乡下去温州,她将当时的所闻所见写进了生前没有出版的《异乡记》,部分内容日后就出现在她的《秧歌》里。事实上,《异乡记》也为其他作品如《赤地之恋》《半生缘》《怨女》《小团圆》等提供了素材,但这里我只讨论《秧歌》,其余的不做论证了。

同类推荐
  • 特斯拉自传

    特斯拉自传

    本书是尼古拉·特斯拉唯一一部亲笔撰写的自传,在书中,他亲述了其1000多项伟大发明的过程与心路,客观而深刻地展示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并揭开了爱迪生将其视为最大劲敌背后的真相。全书以其少年生活为开头,又以其对世界和平的期望而收尾,体现了一位发明家、科学家的历史责任感:他的一切努力和发明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维护世界和平。
  • 生命之催化乐章:石油化学家闵恩泽

    生命之催化乐章:石油化学家闵恩泽

    奠基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以知识报效国家,一生成果难数,开发生物柴油推动绿色化工,凭贡献乐享人生。
  •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下)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科技精英。如詹姆士·麦克斯韦、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本森和基尔霍夫、罗伯特·科赫、巴甫洛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约翰·汤姆逊、克斯·普朗克。
  • 谢志峰艺术人生

    谢志峰艺术人生

    本书展示了谢志峰先生丰富多彩的艺术人生,叙述了谢志峰收藏的历史渊源及其文物收藏系列的精华,并从艺术的角度探讨了谢志峰收藏之外,还揭示了他在诗、书、画、陶艺等方面的综合艺术修养。
  • 康熙传

    康熙传

    康熙是封建统治后期最为英明神勇的帝王,也是奠定了清朝几百年基础的最核心人物。本书描述了他的功绩、情感、遭遇、谋略、经历。
热门推荐
  • 跨越千年:只为遇你

    跨越千年:只为遇你

    楚楚,一个现代女性,因与一个古代男子有着命中注定的缘分,不远万里,从现代穿越到古代,只为着那一场相遇……
  • 江南可采情

    江南可采情

    这是一本小说集,主要写的是江南女子婉转悲戚的爱情故事,故,取名江南可采情。一个章节为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八千到一万字。每周更新一次(作者有懒癌)。从戏子到采茶女,从采茶女到大家闺秀,每一个人物都有不一样的爱情故事,或喜或悲,或肝肠寸断。爱与不爱,只是一念之间。有些人明明爱了,却至死也不承认,有些人明明不爱,却生死相随。他说,江南女子柔情,更痴情。PS:你们想看什么类型的故事可以用评论告诉我,合适的话我会写,谢谢大家关注此书,么么踹~PS的PS:本书读者群:460194009(群里没人,不要笑话我,我刚建的)
  • 网游之大神杠杠的

    网游之大神杠杠的

    23世纪,网游世界开启,本是孤儿又贫苦的乔凌凌没钱买游戏仓玩游戏,这游戏是她渴望许久的,却没能玩。谁知道在开启游戏的同时,她掉游戏里了?怎么回事?而下次登陆游戏竟只要喊声‘登陆游戏’就行?她还是幸运玩家,幸运属性百分百?这怎么回事?(ps:不定更新,写书只是我的业余爱好)
  • 翼神再临

    翼神再临

    这是剑的世界!剑的领域!剑的神话!名曰“赫柏米诺斯”。在这里每把剑都拥有着其自身独一无二的属性,统御着各自的领域。以三大圣剑为首,传说中斩开天地的创世神剑——九弦濯稥(统御天空),燃烧着地狱永恒烈焰的魔剑——奥克里斯特(统御冥界),足以伐灭恶神百鬼的歼魔圣剑——翼神降临(统御大地)。其次为“海洋之心”(职权范围:海洋)等七大王者之剑,分别由七国帝王持有。再之下便依次是十二把黄金之剑,三十六把白银之剑,七十二把青铜之剑,以及钢铁之剑无数。在赫柏米诺斯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当日月永恒同辉之时,曾经统御着这个世界的翼神便会重新降临于世,手持奸魔圣剑征服七大王国,结束一切纷争……
  • 扬帆启道

    扬帆启道

    惫懒少年,被师父关进真假莫辨的神秘幻神世界历练道心。身卧道祖经筵,脚踩纯阳蒲团,头下黄粱枕,胸前息壤珠,风若虚哈哈大笑——不服,来干!我强,故我在!我想,所以肆无忌惮!我欲,便与世界为敌又怎样?!念头通达,道心澄明。任你千般算计,我自一路碾压!妖兽魔怪逞凶——小白教他们怎么做人!不服?玲珑宝塔免费住!魑魅魍魉阴邪——我有金精,看一剑破万法!西方枪强炮利——哈,有八卦炉贵鬼抵一国军工!西波塞冬卡吕普索,东有海龙王妈祖!至宝息壤珠自带空间,扬帆天下又有何妨?时间混乱大航海,东西人杰争锋。伍丁仨老婆?御姐华梅,丽璐可爱,吧女美艳……世界是我的!风若虚很严肃。其他人?带着你们的理想与野望——狗带!
  • 亿万老公牵回家慢慢养

    亿万老公牵回家慢慢养

    她当初真的是瞎了狗眼,看上这么一个人,本来还觉得他挺温柔的,于是就很傲娇的把他牵回了家当老公养。可是谁想,一牵回家,那个温柔的黎锦哥哥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只有。锦:"老婆,小锦锦饿了。"洛:"走,我们去吃饭。"锦:"老婆我想吃你。"洛:"滚!"锦:"我们一起滚!滚啊!滚啊!"洛:"滚你...啊!"洛:"你无耻,你蛮不讲理,你欺负我!"锦:"我哪里无耻,哪里蛮不讲理,哪里欺负你啦!"洛:"你就是蛮不讲...啊!"洛:"你欺负我!"锦:"......"洛:"我要告诉妈妈你欺负我!啊!"........................说好的温柔呢!都是骗人的!
  • 上古世纪:众神争霸

    上古世纪:众神争霸

    世界这么大,我还没有来得及做好准备。李小硕,一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大学生,无意间穿越到光怪陆离的新大陆,从此整个世界暴走!新大陆,四大种族,诸神的传说。冰封的原大陆,一切起源之所!让脚下的诸神,为我,铺成一条英雄路!我就是李小硕,这一次,改变世界!
  • 快穿预警之路人天下

    快穿预警之路人天下

    〖欢迎加入快穿预警之路人天下交流群,群号码:341994511〗为了反抗一言不合就给自己扣积分的弟弟兼时空局局长,辜攸打算去破坏时空秩序,结果……不作死就不会死……辜攸被迫带着一个属性为墙头草的系统去修补崩坏的世界……还被忽悠着去救所谓的系统主人……系统:#论时空中最能作死的宿主#…#论全宇宙最嚣张的任务者#…#论最不要脸的人渣#…O__O"…宿主太恐怖了,妈妈我要灰家Ps:不确定有米有男主……此文爽文,金手指大,不喜勿喷┗(?▃?┗)新文《君请令之帝寓无门》求看
  • 超级微商

    超级微商

    作为一个微商,江林觉得压力山大啊!别人收的是钱,我收的是外星科技!斯巴达星球、木星、学霸星……各种各样的星球,应有尽有,江林觉得自己幸福起来了!“金星朋友,这是您的苍井空老师大战武藤兰老师全集,高清不打码!”“木星朋友,这是您的影片一张!”“嗨!斯巴达朋友!这是您的杜蕾斯!”无节操!慎入!!!
  • 浮尘覆成云

    浮尘覆成云

    看主角如何降服强大无比的神女,在花丛中如何演绎现世情怀。年少时的喜欢究竟能不能持续很多年?后来王子尘才明白这个柳柔无意间问出的问题得出答案究竟有多为难,只是一转眼就已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往日的回忆像是打翻了的五味瓶,欢快的、悲伤的全都喷涌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