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3100000026

第26章 少壮多努力(3)

现在用来形容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的成语“覆水难收”也来自朱买臣的事迹。在朱买臣还没有得到皇帝赏识之前,他科举考试屡屡受挫,只是一个穷酸潦倒的书生。多年来,妻子崔氏跟着他过着清苦的生活,渐渐地有些不耐烦了,脾气越来越坏,她从心里看不起丈夫那副穷酸的样子,说话尖酸刻薄。朱买臣有口难言,只得默默忍耐。一天,大雪纷飞,朱买臣饥肠辘辘,被崔氏逼到山上去砍柴。他以为多砍些柴草卖掉,买回米面,妻子就会高兴起来。谁知朱买臣一进家门,崔氏就提出要他写下休书,她已经决定另嫁他人了。朱买臣痛苦地请求妻子再忍耐一时,说:五十岁一定富贵,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了。你辛苦的日子很久了,等我富贵之后再报答你。而崔氏去意已定,并表示即使朱买臣将来做了高官,自己沦为乞丐,也不会去求他。朱买臣见她全然不顾多年的夫妻之情,只好写下了休书。不久,朱买臣考中进士,做了太守。崔氏得知后心慌意乱,决定去找朱买臣,不要现任的丈夫了。崔氏蓬头垢面,赤着双足,跑到朱买臣面前,苦苦哀求他允许自己回到朱家。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朱买臣若有所思,让人端来一盆清水泼在马前,告诉崔氏,若能将泼在地上的水收回盆中,他就答应她回来。崔氏闻言,知道缘分已尽。这就是“覆水难收”的典故。

“如挂角”的典故,说的是隋末农民起义军的著名领袖李密的故事。李密,字法主,祖上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李密少年时代,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职。李密并不懊丧,回家后发愤读书,因以放牛为生,故此常坐在牛背上读书。一天,李密骑牛去看一位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读,被越国公杨素看到,便在车上打招呼:“哪里的书生如此用功?”李密一见是宰相,忙下牛报名。杨素又问“:你看的是什么?”李密答道“:我在读项羽的传记。”为此《新唐书·李密传》记载“: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后来,李密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杨玄感兵败被杀,李密逃亡,后加入瓦岗军,人称魏王。李密发布讨伐隋炀帝的檄文,数说杨广的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为后世留下了“罄竹难书”的成语。

对于有的人来说,读书是一件苦差事,自身的惰性就是最大的阻力,但是对于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来说,就乐此不疲。其中的滋味,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在这里,还是用孟子的那段经典语录“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来激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

正文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注释

苏老泉: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

尔:你们。

苏洵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后来终于有所成就。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心解

积极进取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人,他们抱怨时光流逝,好机会永远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人生态度。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苏洵就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根据欧阳修《苏明允墓志铭》的记载,苏洵在青年时代是在劳动、游历和结交朋友中度过的,“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苏洵的妻子程氏是个知书达理的女子,他在苏洵二十七岁那年,劝导苏洵发奋读书,并独立承担家庭重任。苏洵在妻子的支持下,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终于学业大进,后得到当时文坛前辈欧阳修的赏识,后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为“三苏”。他认为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不少观点切中时弊。苏洵的文章见解精辟,语言锋利,纵横捭阖,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苏洵不仅自己有所成就,而且还特别注重教育后代。苏轼和苏辙自小十分顽皮,在多次说服教育不见成效的情况下,苏洵决定改变教育方法。从此,每当他们玩耍时,苏洵就有意躲在角落里读书,看到他们走过来,就故意将书“藏”起来。苏轼和苏辙好生奇怪,以为父亲一定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两人出于强烈的好奇心,趁父亲不在家时,把书“偷”出并认真阅读,逐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二人也终成一代名家。

后人在总结苏洵之所以成功时,大都归结为他的不放弃。在前面我们提到过,人生中学习的最佳时间是十三岁之前。在这段时间里读的东西,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如果错过了人生的前十三年,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曾国藩曾经说过:“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不可能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所能办者,不过太仑之一粒耳。”知识是无限的,生命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抓紧时间去学习。民族英雄岳飞在他的名作《满江红》中曾写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他以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给予后人以有力的鼓舞和鞭策。

我们在小学的课本上都学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诗句。这句格言来自古诗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者借园中葵春天茂盛秋天衰败的形象,来比喻人生少壮时的美好和老大时的凄惨;并用河水东流不返来比喻时间的流逝,不会为一个人而停留,以此来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我们不知道,远在两千多年前的作者,是不是在追悔自己的一生?但能够肯定的是,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的人,当他们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读到这首诗的时候,都会为之深深震撼。这也是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到今天的原因,可惜当时年幼的我们未能深刻地体会出这句话的内涵。“少壮”所概括的是一个人从十几岁到三四十岁的时段。这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人,思想活跃,热情澎湃,体力充沛,想象力丰富,充满勇气和进取精神,正可谓“敢想、敢说、敢干”。这段时间是我们实现自己“雄心壮志”的最佳时期。亲爱的朋友们,不要再停留在自己的空想中,是要行动的时候了!

正文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注释

梁灏:五代末年人,八十二岁才考取进士。对大廷:在朝堂上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称异:感到惊奇。

梁灏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独占魁首。他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成功,大家感到非常惊异。而我们也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立定志向,至老不倦。

心解

志向

这一节讲的是梁灏八十多岁中状元的故事,以此激励青年人要早立志向。

梁灏是五代末年人,历经后汉、后周和北宋三朝,他少年时曾立下誓言,不考中状元誓不罢休。结果屡试不中,受尽别人讥笑。但梁灏并不在意,他总是自我解嘲地说,失败一次就离成功更近一步。直到八十二岁的时候,他才考中状元。为此,他曾写过一首自嘲诗:天福三年来应试,雍熙二年始成名。饶他白发头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观榜更无朋侪辈,到家惟有子孙迎。也知少年登科好,怎奈龙头属老成。

历史上的著名的长寿老状元还有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八十八岁高中状元)和北宋词人黄裳(八十七岁高中状元)。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是古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这里我们不是赞同他们对科举考试的虚荣心理,而是激励大家要树立正确的志向,并为之不懈奋斗。

人生在世如果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很容易迷失方向,停留在原地,任凭机会溜走,青春不再。只有依靠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在被生活重担压迫的时候才能有继续前进的动力。古人对“志”的解释是“心之所指曰志”,也就是指人的思想发展趋向。当代汉语对“志向”一词是这样解释的:“未来的理想以及实现这一理想的决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人的志向。宋代思想家张载将其解释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已成为宋代以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共同的目标。曾国藩在教育后代的时候曾提出三点要求:“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由此可见,立志的重要性。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在《人间词话》中引用先人的词句概括出人生的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后人对这段话有着各种解释,在这里就说一下我的“一家之言”,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傍晚时分,猛烈的西风刮来,碧绿的大树上,一片一片树叶凋落,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如何摆脱这种失意呢?只有登上高楼,凭高眺望更为广远的天地。我们的立志也要如此,只有志向高远,才能摆脱世间名利的束缚,到达更高的境界。王国维先生在青年时代就用西方的学术与中国的学术相化合的路径,开创了学术的新境界,为他以后成就的取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

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两句是北

宋著名词人柳永的名句。“终不悔”三个字表达了作者的坚定和果断,直抒胸臆地透露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在这里王国维先生将这份坚定和果敢运用到了对理想的追求上。既然确定了志向,就要为之努力奋斗。王国维结交了当时许多著名的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阅读了许多别人无法轻易看到的珍贵书籍。现在保存于北京图书馆的王国维先生手校手批的原件,在每一本的眉端、行间、卷首、卷尾都留下了他的眉批、夹注、校语、跋语等。王国维先生的刻苦和钻研可见一斑。俞平伯写《人间词话序》中说:《人间词话》“虽只薄薄的三十页,而此中所蓄几全是深辨甘苦惬心贵当之言,固非是胸罗万卷者不能道。”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高远的志向加上自己坚持不懈的奋斗,终于豁然开朗,有所成就。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从事文史哲学研究数十载,生平著述六十二种,批校的古籍有两百多种,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是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他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正文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注释

莹:北魏人祖莹。泌:唐代人李泌。赋棋:对棋赋诗。颖悟:聪明慧悟。效:效仿、学习。

祖莹八岁就能吟诗,李泌七岁就能观棋赋诗。他们这样聪慧,人们都感到很惊奇,我们应该向这些小孩子学习。

心解

少年有成

这一节讲的是少有所成的故事。

祖莹是北魏时代人,字元珍,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八岁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诗经》、《尚书》。他经常日以继夜地学习,以至于他的父母害怕他会生病,对他下了“禁书令”。可是这样依然不能减弱他的学习热情。他经常偷偷地藏着蜡烛,赶走童仆,等到父母睡着之后,点燃蜡烛读书,用他的衣服遮盖窗户,害怕漏光,被家里人发觉。周围的人都称他为圣小儿。祖莹十二岁时就被送到当时的高等学府深造。有一次,当时中书博士的张天龙在讲解《尚书》,祖莹被选为主讲。祖莹因为晚上看书到深夜,早上起身去上课,匆忙间误将同学的一本《曲礼》当做《尚书》拿到了学堂,登上讲台才发现拿错了书。老师很严厉,因此他不敢回去拿书,只能将错就错把《曲礼》放在面前,诵读《尚书》三篇,不漏一字。之前我们说过《尚书》的文字“诘屈聱牙”,很难阅读,祖莹竟能背诵,可见他的刻苦程度。事情传开后,人们都对小祖莹非常钦佩。

同类推荐
  • 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清代前期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清代前期汉族风俗

    本书作为《汉族风俗史》之第四卷,经过10余年风雨的磨练,现在终于要出版了。
  • 书与人

    书与人

    本书为“书文化”系列之一,是围绕“书与人”展开的读书随笔。分“书与人”、“人与书”两个部分,以众多爱书人与书的不解之缘,以及书中讲述的人的不同生活和命运为线索,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精心解读和深入感悟,在与读者分享阅读之美、阅读之乐的同时,致力于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展示众多作家、学者的思想文化成果以及生命深处无法泯灭的人性的光辉。
  •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

    《龙文鞭影》形象地反映了该书“逸而功倍”的效果。该书内容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又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 《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中广泛收集故事。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轶闻趣事。全书共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典故,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该书全文都用四言,成一短句,上下对偶,各讲一个典故。 逐联押韵,全书按韵编排,是一本重要的蒙学读物。
  •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诗体寓言集,是继《伊索寓言》之后,又一部经典寓言名著。拉·封丹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和古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深刻描绘了人间百态,因此是一面生动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一位法国作家曾打过这样一个美丽的比喻:“拉·封丹的寓言像一篮樱桃,如果我们要最美的,篮子就空了。”
  •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是一本用小标题形式解读中外文化常识的书籍。本书从风俗礼仪、文学集萃、影视戏剧、书画歌舞、饮食、服装服饰、医学医药、名胜古迹和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分类讲述中外的文化常识,让读者开阔眼界,全方位了解文化常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热门推荐
  • 立天宫

    立天宫

    盯着天上诸神神宫化成的繁星,周阳目光灼灼,心中暗道:“总有一日,我要建一座天宫,凌驾于群星之上。”
  • 怪医奇侠

    怪医奇侠

    心理医生韩珏,千门后人薛欣,两人在亡命天涯的途中,不但找出了幕后的元凶,也找回了韩珏失去的记忆,揭开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地下世界的真面目。
  • 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心不足蛇吞象

    本一对恩爱夫妻,男人心生贪念渴望更多财富,不顾妻子劝说,走上坦途,妻子百般劝解,但回天无力,扔下离婚协议离他而去
  • 斗破苍穹之再破巅峰

    斗破苍穹之再破巅峰

    “一支古老的玉笛,一场离奇的车祸,却使一个人的命运彻底改变,阴错阳差让他穿越时空,来到了古老的神秘大陆,成为一个巅峰的强者。”“这里没有奇妙的魔法,也没有绚丽的仙术,有的只是那繁衍的的斗气。”“在斗气大陆上,他从最低的斗者攀爬到至高无上的斗帝,用的只是那刻苦的修炼和那默默的的艰辛。然而在他成为这片大陆的巅峰存在时,却不能留在这里,因为在这大陆上,有着某种制裁,而他所守护的那些人和那些东西,也是慢慢离他而去,迫使成为一个拯救斗帝大陆的人。
  • 神王灭世

    神王灭世

    一人控位面,一怒毁生灵,一笑救万物,一伤万古枯
  • 时空旅行:我后悔了

    时空旅行:我后悔了

    某一日,在时空站呆的快发霉的乐心茗,对着旁边工作的妹妹抱怨,却被无视。一时愤怒的乐心茗干脆把自己妹妹丢下,自个逍遥去了,却一时不慎,被一老头忽悠了去,乐心茗一直想要的时空旅行就这样开始了........
  • 魔欲戮仙

    魔欲戮仙

    吾有一剑,名曰影幽,吾有一界,唤为魔界,受恩于汝,吾便以人族之躯成魔族之主,携无上魔剑,屠仙灭神!即使被冠名为人族叛徒,吾也要为万千年前无辜的无数生灵洗刷冤屈!汝等伪君子,胆敢与吾一战?吾名——风溟!
  • 最弱至高神

    最弱至高神

    废柴逆袭的套路,逆乱天地!美女走开,我不光要皮囊!兄弟过来,一个好汉三个帮!对手来吧,你们将是我最好的磨刀石!我追求的,便是最终极的自由!
  • 浮世千金

    浮世千金

    “丫头,何苦?”何苦,是情皆孽,众生皆苦。桃花若雪,红尘如火,炙烤着浮世之人。
  •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凰台上凤凰游

    这个小故事是由男女主角指定婚姻为主线所引发的一系列爱恨情仇的小故事啦~希望读者大人们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