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的应急处理
一般冻伤的人在开始时是畏冷,然后感到疲倦,嗜睡,皮肤发白,鼻子和嘴唇发青,心脏活动逐渐减弱。冻伤时,首先应迅速恢复冻伤部位的血液循环。要用酒精和烧酒洗涤冻伤部位,轻轻地擦上凡士林或油脂。不要用雪擦冻伤的部位,否则会破坏表皮的完整,使机体内感染。把受伤者抬到暖和的地方,做人工呼吸,推摩心脏,洗温水浴,轻轻地沿着朝心脏的方向擦抹冻坏的四肢,一直到全身轻松灵活为止。然后把患者放在床上,盖上被子,放上热水袋,让他喝浓咖啡或浓茶。急救后,把病人送到医院治疗。如一时无法找到热水,可依靠救护者的体温进行复温,即将冻伤肢体放在救护者的怀中或腋下。局部冻伤可每天用温水(35~40℃)洗伤处几次,并轻轻地由远端向近端按摩,然后用干毛巾轻轻擦干,涂上冻疮膏,再用棉被保温;如果有水疱,不要刺破,让其自行消退;若水疱已破,则用温开水将创面周围皮肤洗干净,涂上冻疮膏。用棉被裹身,使体温慢慢上升。预防冻伤的办法:要坚持体育锻炼;经常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以增强体质和抗寒能力。衣服,手套,鞋袜潮湿是发生冻伤的直接原因,所以要及时更换,保持干燥。在室外进行体育锻炼或劳动时,要注意身体暴露部分的保暖,特别是头部和足部。在野外作业或值勤站岗时,要适当增加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肢体长时间静止不动。另外,要注意营养,保证冬季身体所需的足够热量。
预防冻疮
冻疮是冬季常见病。有冻疮史的人,遇寒冷很容易再复发。冻疮多在青少年身上发生,因为青少年的皮下小血管耐寒能力差,遇冷后血管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使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营养供应不良。另外,青少年在户外活动和逗留的时间也比成年人多,且容易忽略手套和棉鞋的穿戴,所以发生冻疮的机会相对较多。冻疮初起时往往不易觉察,当感到局部刺痒灼痛时,轻微冻疮已经形成。这时如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局部保暖,便能使其逐渐好转,不再加重。冻疮出现的早期皮肤呈紫红色,有不同程度的硬结和红肿,感觉刺痒,灼痛。症状加重后出现水疱或溃烂,溃烂后往往伴有感染。人体组织的局部温度低于0~10℃时,就会发生冻结性损伤,即冻伤。轻微冻伤的病理表现仅限于表皮或真皮,严重冻伤可伤及肌肉或骨骼。冻伤后的皮肤呈黑紫色,有血性水疱,指(趾)甲变成灰黑色,感觉迟钝或消失,严重的还会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冻疮在冻伤中是最轻的症状,还没有发展到冻结性损伤的程度。冻疮和冻伤多发生在远离心脏的肢体末端,如手指,足趾,足跟,耳轮等处,这些部位皮下脂肪少,血管微细,血液流量少。冻疮的发生除了寒冷因素外,还有鞋袜潮湿,鞋子过小,过紧,以及身体素质差,营养不良,过劳和局部活动少等诱因。
对冻疮可做以下处理:如手脚已有早期冻伤征象,可用鸽子粪煎洗患处(适用于皮不破者),或者用柿子皮煅灰存性,熟菜油调敷(适用于破溃多日不收口者)。如已发生冻疮,请不要用热水烫,也不要用火烤。没有破溃的,可用冻疮膏或蜂蜜猪油软膏外涂。在破溃之前可用生姜片轻轻摩擦局部直到发热,每天擦1~2次,肿胀的红疙瘩即可消退。还可用艾烟(艾叶燃烧)熏局部,至局部发热为止,待局部凉后再熏,每天1~2次(注意不要烧伤皮肤);如果已经破溃,用老丝瓜筋切成碎块,炒枯,研成细末,与适量凡士林调配成药膏外,药用效果较好。也可用10%硼酸软膏或樟脑软膏治疗。
洗澡晕倒的应急处理
昏迷是大脑中枢受到严重抑制的表现,此时病人意识丧失。当洗澡时感到头晕或眩晕时,应与自己的精神与心理变化相联系,不要很快便认为自己一定是患了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病,增大心理压力,形成不良循环,反而加重头晕或眩晕症状。洗澡时突然昏倒者多有贫血症状,是洗澡时水蒸气使皮肤毛细血管开放,血液集中到皮肤,影响全身血液循环引起的。出现这种情况不必惊慌,只要立即离开浴室躺下,并喝一杯热水慢慢就会恢复正常。如果情况严重,也要放松休息,取平卧位,用身边可取到的书,衣服等把腿垫高。待稍微好一点,应把窗户打开通风,用冷毛巾擦身体,从脸擦到脚趾,然后穿上衣服,头向窗口,就会恢复。
酒精中毒的应急处理
对于酒精中毒致昏迷者,应确保其气道通畅。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应立刻将其置于稳定性侧卧位,让呕吐物流出。尤其在潮湿和寒冷的情况下要保持患者身体温暖。还要检查呼吸,脉搏及反应程度,如有必要,应立即使用心肺复苏术。
可将患者置于稳定性侧卧位,密切监视病情,每10分钟检查并记录呼吸,脉搏和反应程度。
“闪腰”后的简易疗法
“闪腰”在医学上称为急性腰扭伤,是一种常见病,多由姿势不正,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外力碰撞等造成软组织受损所致。伤后立即出现腰部疼痛,呈持续剧痛,次日可因局部出血,肿胀使腰部活动受限,不能挺直,俯,仰,扭转困难,咳嗽,打喷嚏,大小便时疼痛加剧。一旦发生“闪腰”,可酌情选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按摩法,即闪腰者取俯卧姿势,家人用双手在脊柱两旁从上往下边揉边压,至臀部向下按摩到大腿下面,小腿后面的肌群,按摩几次后,再在最痛的部位用大拇指按摩,推揉几次。二是背运法,即让闪腰者与家人背靠背站立,双方将肘弯曲相互套住,然后家人低头弯腰,把患者背起,并轻轻左右摇晃,同时让患者双足向上踢,约3~5分钟放下,休息几分钟后再做。一般背几次之后,腰痛会逐步好转,以后每天背几次,直至痊愈。三是热敷法,即将炒热的盐或沙子包在布袋里,热敷扭伤处,每次半小时,早晚各一次,注意不要烫伤皮肤。四是药物外敷法,即取新鲜生姜,将内层挖空,把研细的雄黄放入生姜片盖紧,放瓦上焙干,把生姜焙成老黄色,放冷,研细末,撒在伤湿膏上贴患处,痛止后去药。
鼻出血的紧急处理
鼻出血,医学上称之为鼻衄,通常是指鼻腔,鼻窦或鼻咽部的血管破裂而致的鼻流血,发生于各种年龄,不同时间和季节,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轻者为鼻涕中带血或点状滴血,重者为大量出血,不易控制,可引起失血性休克。鼻出血的易发因素一是创伤,二是鼻腔病变,三是全身疾病。鼻出血既是许多疾病的一种症状,也是一种疾病。因为鼻出血的症状有轻有重,所以不可忽视。一般局部原因(如创伤,鼻腔病变)引起的鼻出血常表现为一侧鼻出血,而全身性原因(全身疾病)引起的鼻出血多表现为双侧同时出血或交替出血,同时鼻出血也可能是高血压危象病人所表现的一个症状。少量的鼻出血大多可自行停止,不治而愈,大量的鼻出血通常呈流水状源源不断,有时很不易控制,必须给以紧急处理。鼻出血较少时,可使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并注意保护病人的衣服,以免被血污染。如果出血量多或怀疑病人即将出现休克(如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脉搏加快,呼吸急促等),可撤去枕头,采取平卧位或平卧头低位,并立即呼叫120。同时仔细观察病人呼吸,脉搏的变化,尽快把病人送往医院。出血较多时,病人往往比较紧张,但作为病人的家属千万不能紧张,否则会加剧病人的恐惧。家属要安抚病人,陪伴在病人身旁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指导病人做深呼吸(缓而深的呼吸,吸气动作尽量要慢,最好能持续3秒以上,直至无法再吸气后再缓慢地呼气),以充分放松自己。另外,鼻出血时要及时吐气,因为鼻出血时血液可经后鼻孔流入口腔,所以要指导病人把流入口中的血液尽量吐出。切勿让病人将血咽下,以免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或病人因误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
下面是几种止血方法:
指压止血法:鼻中隔前部少量出血者或偶尔一次出血,量不多,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两侧鼻翼,压迫5~10分钟,指压期间也可在病人的前额,后颈用冷毛巾,冷水袋或冰袋冷敷,以促进血管收缩,减轻鼻出血。鼻腔填塞止血法:当病人鼻出血较多,在准备去医院的同时,可将卷紧的纱布条或棉花条轻轻填塞住病人的前鼻孔和后鼻孔,并用食指和拇指紧捏两鼻翼,以压迫止血。在放入纱布条或棉花条时,要注意让纱布条或棉花条露在外面少许,以便取出。最后还有一点值得强调,鼻出血的病人经过上述各种方法处理后,即使出血已经止住,也应到医院找耳鼻科的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掉下巴”的应急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有的人在一阵哈哈大笑之后,张嘴过大,突然闭不上嘴,上下牙也合不上了,而且还流口水,说起话来支支吾吾听不清楚,下巴向下垂,脸明显地长了,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掉下巴”。“掉下巴”通常以耳前关节区疼痛,不适,下颌不能正常活动为特征。“掉下巴”后应及时复位,复位后限制下颌活动。复位前救护者应让患者做好思想准备,精神不宜紧张,肌肉要放松,必要时复位前可给患者服用镇静剂,用两拇指明确是双侧还是单侧脱位,以便复位时协调用力。
常用的复位手法有口内法,口外法,颌间复位法三种。一是口内法:患者端坐(但头部紧靠墙壁),救护者立于患者前方,两拇指以纱布伸入口内,放在下颌磨牙合面上,其余手指握住下颌体部下缘。复位时拇指压下颌骨向下,力量逐渐增大,其余手指将领部缓慢上推。当髁状突移到关节水平以下时,再轻轻向后推动,此时髁状突即可滑入关节窝而得复位,有时在滑入关节窝时能听到清脆的弹响声。在即将复位闭颌时,救护者拇指应迅速滑向颊侧口腔前庭,以避免咬伤。当两侧同时复位有困难时,可先复位一侧,再复位另一侧。
二是口外法:患者和救护者的体位同口内法。复位时救护者两拇指放在患者两侧突出于颧弓下方的髁状突之前缘,即下关穴处,然后用力将髁状突向下方挤压。此时患者感觉下颌酸麻,救护者同时用两手的食,中指托住两下颌角,以环指,小指托下颌体下缘,各指配合将下颌角部和下颌体部推向前上方,此时髁状突即可滑入关节窝而得复位。此法的优点是没有咬伤救护者拇指的危险,不需要太大的按压力量。
三是颌间复位法:患者体位同上述。如复位右侧,救护者站在患者的右后方,复位左侧时救护者坐于患者左前方,左手掌及手指托持颏部,右手如握笔式将一圆形软木棒(约5~10毫米为宜)放在最后上下磨牙间合面上。复位时左手稳重用力托于颏部使之向上,当髁状突向下移动到一定程度时,左手掌间即会感到下颌在移动而不稳定。此时右手乘势迅速转动软木棒向前方,同时托颏部向后使髁状突滑入关节窝,随即抽出木棒,一侧复位后再复位另一侧。复位后最好使用绷带将下巴托住,几天内不要张大嘴,防止形成习惯性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