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3500000004

第4章 市场的失败,还是市场理论的失败?(2)

垄断要反,但应该反的是政府用强力施加的垄断,即政府只允许一部分人经营,不允许其他人进入的政策,而不是市场上自发形成的高占有率。从历史上看,没有一个企业能够持续统治市场。不管是微软,还是英特尔,如果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或者定价太高,早晚会垮台。IBM原来很牛气,后来被戴尔、惠普打倒了。微软占软件平台百分之七八十的份额,但是它不敢松懈,就像比尔·盖茨讲的,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这就是竞争的压力。竞争程度不能按市场上有多少个企业衡量,而要看有没有自由准入。

如果有企业采取侵犯别人权利的办法去竞争,政府一定要管。但这是产权的保护问题,与反垄断无关,采取这种不正当竞争的可能是很小的企业。在这个前提之下,不要限制企业的规模,也不要认为企业数量越多,竞争越激烈。衡量垄断的唯一标准是有没有政府的政策保护,与企业大小无关。

回过头看,反垄断法的后果是什么?很可能变成落后企业反对先进企业的工具。有些企业竞争不过别人了,就起诉别人。像现在,任何两个企业并购都要由商务部批准——例如,生产电饭煲的企业的并购还要商务部批准,是很荒唐的。

信息不对称问题:市场是一双隐形的眼睛

新古典经济学假定信息是对称的、完全的。一个推论就是,如果存在信息不对称,就需要政府去监管企业。“非对称信息将导致市场失灵甚至消失”,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洛夫的“旧车市场”理论,食品安全检查、药监局、馒头办公室等等,都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

听起来蛮有道理。牛奶有三聚氰胺,消费者怎么知道呢?如果政府不管,我们不都喝了有毒的奶吗?

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们低估了市场的力量。新古典经济学只知道市场是只看不见的手,没有看到市场还有一双隐形的眼睛——声誉机制。长期看,市场竞争生存下来的企业,都是声誉良好的企业,欺骗无知的人并不是最好的竞争策略。企业有积极性提供信息,消费者也有积极性获取信息。从这个角度看,新古典经济学有很多矛盾,比如依据反垄断理论,企业做广告,一方面会增强市场支配力量,属于垄断行为,但另一方面,它向消费者介绍产品,树立品牌,恰恰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很多情况下,是政府干预导致了市场信誉机制的失灵。简单地说,如果什么都要政府审批,企业不会在乎自己的声誉好坏。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要讨好消费者,但是,如果能不能进入这个行业、能不能卖这个产品由政府说了算的话,企业就会去讨好政府官员。讨好政府官员比讨好消费者更容易,因为消费者很多,政府官员是少数人。

打个比方,卖房子时,如果要讨好消费者,200套房子要讨好200个家庭,平均每个家庭三到四个人,你要讨好七八百人。但如果是政府官员审批的话,一个处长,你只要保证送上三套房子就行了。由此不难理解:政府部门获得审批的权力,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反而往往是腐败机会的滋生。事实上,许多政府审批名为规范市场,实为官员寻租。20世纪90年代北京有个规定,获得模特从业资格,要经过政府组织的考试。这有什么道理?模特站在台上表演,观众认可就行了,关政府什么事?市场上,你找不到任何一家服装公司会雇佣不合格的模特。

市场与企业的关系:不要反感大企业

现实中,没有完全竞争,信息也不对称,市场如何运作?超市里卖的矿泉水,消费者不认识生产它的企业老板,更不认识制造它的员工,为什么敢喝?如果把它的商标去掉,你还敢喝吗?相信大部分人不敢。原因在于,企业是一个声誉机制,承载着一系列连带责任。有了连带责任,才能建立信任。简单来说,某组织有一个名字,这个组织的人之间就存在连带责任。没有名字,就没有连带责任。

举个例子,全中国13亿人,某个人骗了你,你很难记住他。但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有一个名字,如陕西、河南、河北、北京,等等。如果你是陕西人,你骗人了,会破坏陕西人的声誉,其他陕西人就会认为你是害群之马,对你进行约束。事实上,过去的商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约束它的成员不去骗人。这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一个办法。

如果按主流经济学的定义,完全竞争的市场由无数个原子式的小企业组成。但在这样的市场上,信任是建立不起来的。每个人一个名字大家记不住,所有人都叫一个名字也不行。所以,在多数行业中,最后往往形成几个大品牌,这样消费者可以记住它们,相信它们。因此,我们不要反感大企业。没有它们,市场经济不可能有效运行。

在企业内部,承担连带责任更精细。简单地说,什么叫老板?就是对所有的员工承担连带责任的人。假如你是一个餐馆老板,你的员工菜没洗干净,客人吃了拉肚子,谁负责?是你——你不能说你不在场,你不负责。作为老板,你不仅要对所有员工的过错承担责任,还要对上游供应链上的厂家承担连带责任。譬如一个牛奶企业,奶源不是你生产,饲料不是你生产,但是牛奶中检测出三聚氰胺,不论是谁加进去的,你都要承担责任。有能力承担这种连带责任的,就是品牌企业。一个企业有多大的能力承担责任,就有多大的利润空间。如果你没有能力为他人承担责任,就做个体户,只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当然也不可能赚大钱。

从这个角度理解,一个行业只有几家大企业不是坏事。亚当·斯密反感大企业,他曾提到,大企业老板们凑在一块肯定是想坑害消费者。实际上,没有大企业,就不可能有大范围的市场。科斯把企业理解为市场的替代物,认为市场交易成本太高,需要企业替代市场,这个观点可能有问题。企业不是市场的替代物,而是市场本身的运行方式。正是企业的存在,降低了市场的交易成本。如果没有企业,信任关系建立不起来,我们就不会买牛奶喝;自己养奶牛太贵,就不喝牛奶,喝稀饭——这就是自给自足,不存在市场了。

因为信息不对称,要求政府干预,或者针对大企业制定反垄断法,都是不合理的。市场中,由于存在声誉机制,我们可以跟陌生人合作,交易各种各样的产品。企业的品牌和市场的信任在此过程中建立起来。因为这个原因,人为地限制企业规模是不对的,那其实是在破坏市场秩序,破坏市场的有效性。

埋葬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理论是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部分,也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依据。人们接受它,首先是因为无知——就是说,由于人的本性使然,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很肤浅。其次是利益问题。有了这个理论,一些人可以拿国家的钱去投资,政府可以名正言顺地制造通货膨胀。

现在流行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三驾马车”理论,颠覆了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常识。它认为GDP等于消费加投资加净出口。消费包括个人消费和政府消费;投资可以是私人企业投资也可以是国有企业投资;净出口就是出口减去进口。根据这个理论,要想增加GDP,或者靠增加消费,或者靠增加投资,或者靠增加净出口。出口不行了,就增加投资;投资不行了,就促进消费。宏观经济政策就是这么说的。

“三驾马车”作为一个恒等式,没错。但用它来解释经济增长,就犯了大错。

人们之所以创造GDP,是为了消费。但按照凯恩斯主义理论,我们不是为了消费去创造GDP,而是为了增加GDP才刺激消费。比如我们制定8%、9%的增长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拼命刺激消费。消费本来是目的,现在变成了手段。2009年金融危机时,汽车销售不好,就补贴汽车;家电销售不好,就补贴家电……这就是为了追求GDP而消费,目标和手段完全颠倒了。

再看投资。为什么要投资?因为投资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未来的消费。今天投资1块钱,明天可以得到的回报比1块更多。如果不这样,投资就是浪费,就不值得进行。但看一看我们现在,投资是为什么?为了增加总需求(或者说为了增加就业),投资与效率毫无关系。如果不考虑创造价值,只是为了增加GDP,创造就业机会,办法有好多。让一千万人当小偷,然后再让一千万人当警察抓小偷。这两千万人都有工作了,但有什么意义呢?

再看净出口。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两百多年前就指出,贸易是互惠的,所以自由贸易创造财富。这才是我们需要贸易的原因。但现在的宏观经济学家不这样认为,他们回到了重商主义时代,认为只有出口大于进口才能增加财富。比如,一个国家出口100万,进口90万,出口大于进口,贸易对GDP的贡献是正的。如果一个国家出口1000亿,进口1100千亿,出口小于进口,贸易对GDP的贡献是负的。这不是很荒唐吗?现在,每次金融危机之后,所有国家都想办法限制进口增加出口,搞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基础就在这里。但结果是两败俱伤。

还有储蓄问题。我们常说,经济要发展,要增加投资。投资哪儿来?靠储蓄。但是凯恩斯主义理论说,储蓄是坏事,花钱是好事,还把它表述为“合成谬误”现象。个体的善不等于总体的善这个现象是存在的,但用到储蓄上就不合适。凯恩斯理论其实是一个经济波动理论,我们却把它变成了经济发展理论。如果中国“十二五”规划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将造成巨大误导。

同类推荐
  • 经济发展、企业成长与跨国企业

    经济发展、企业成长与跨国企业

    全书共分为六章。描述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发展现状;综述了跨国企业理论;探讨了经济发展赶超性加快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积累和企业家能力提高的机制等内容。
  • 论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

    论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

    本书共十二章,分别对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地探讨。
  • 甘肃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甘肃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新农村建设,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本书以甘肃为主要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意义、内涵、特征、首要任务、动力机制、发展战略、主要模式以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等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并设计了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发展目标,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 公共财政评论2009.1

    公共财政评论2009.1

    公共财政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以弥补市场缺陷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的财政模式,其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必然要求公共财政制度的呼应和支撑。从此角度讲,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远未到位,公共财政建设之路还很漫长,财政的公共化改革也必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理论方面,还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实践方面,都会不断出现各种新问题和新情况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 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

    我国在对外贸易经济活动中与有关方订立的合同很多,但货物买卖合同却是一种最主要的、基本的合同。这不仅是因为在我国的对外经济活动中,货物进出口是主要的、基本的,而且在进出口贸易中,除通常的逐笔成交以货币结算的单边进口或出口方式外,还有经销、代理、寄售、投标、拍卖以及通过期货市场(商品交易所)进行购销等贸易方式。随着加工、补偿等业务的开展,方式更趋多样化。
热门推荐
  • 一朝素歌探君颜

    一朝素歌探君颜

    五年前,她被虏成囚,却身处豪宅,锦衣玉食,享尽华贵。五年后,她旧颜换新,美貌天下,集万千宠爱,却始终心系一人。
  • 走进怀仁堂(下卷)

    走进怀仁堂(下卷)

    记述了近30位极富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作者通过亲身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辅以收集的上百幅珍贵私人照片,以生动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这些开国将帅在建立及建设共和国过程中的卓著功勋,及其在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特殊作用,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也展示了传主的独特个性,让读者认识一个又一个蜚声中外的军事和政治人物……
  • 青柠时光

    青柠时光

    青涩的青春期,如同柠檬,酸涩而清香,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少女的心事也在那一刻悄悄绽放……那种情窦初开,怦然心动,是最美好的,让你重新体验青春期的感受。
  • 小花仙之希望拉贝尔大陆

    小花仙之希望拉贝尔大陆

    花仙魔法使者来到拉贝尔大陆,拯救朋友,拯救世界,与黑暗战斗,为了希望和朋友,永不放弃!
  • 零距离心动

    零距离心动

    她们说:“因为纯真,所以不会悲伤,我想给你快乐;因为正直,所以学会独立,我想给你呵护;因为任性,所以不想背叛,我想给你警惕;因为善良,所以在你身旁,我想帮你分担。他们说:“因为伪装,以为不会悲伤,我需要你的快乐;因为仇恨,所以遍体鳞伤,我接受你的呵护;因为放弃,所以一直沦陷,我需要你的警惕;因为有你,所以心安,你会同我分担。你是最耀眼的发光体,即使那样遥不可及,我也要用我的全部来感受你的温度……
  • 华夏龙牙

    华夏龙牙

    这是一群无名的英雄他们是国之利刃,他们生活在黑暗中但是他们却在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抛头颅,撒热血,他们不抛弃,不放弃,他们为这个民族富强付出了他们的一切……
  • 一代小妖

    一代小妖

    世人笑我太疯狂,我笑世人悔断肠。众生骂我很疯癫,我笑众生看不穿。
  • 知梦

    知梦

    异界路,梦落织。玄灵大陆,生存是人族的第一守则。各族联合战盟压制人类,人族强者守边荒。哀鸣正响,杀戮成常事。苍凌自幼亡双亲,志战异族,踏劲一切,杀遍四方!
  • 吸血殿下很妖娆

    吸血殿下很妖娆

    黑夜悄然来袭,如同流淌在指尖的交响乐,在风的奏鸣曲里跳起优雅的华尔兹。“我可以亲你吗?”“不可以。““好吧,我刚刚对你说了什么?”“你可以亲我吗?”“嗯,可以。”少女丝毫不建议自己被反套路了,扑上轻挑眉的少年,“反正亲到就行了~”
  • 快穿童话之魔女曦月里

    快穿童话之魔女曦月里

    一醒来就遇到怪爷爷?!Excuseme?!你说什么!我是平行魔女,要穿梭各个童话!老爷爷:对不起,拯救世界的大任就交到你头上了,我支持你哦!曦月里:Excuseme?你说什么我听不到!这信号不好!系统小幽:喵~恭喜曦月里攻略完【傲娇火柴】进入下一童话。曦月里:我不玩了〒_〒..系统小幽:我相信你。曦月里:蓝瘦~香菇~有一天。系统小幽:曦月里...我重要吗?宿主曦月里:嗯?再重都要!毕竟你重不影响系统运行。宿主曦月里:算了,不重要。【毫不犹豫】系统小幽:好吧我放心的走了。宿主曦月里:重要!【肯定】系统小幽:那我先跟你说一声喵,我走了不要哭喵。宿主曦月里: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