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这条阶梯上升的通道,不同的人的自我设计也不一样。对于更喜欢研究和琢磨的人,他的通道往往会是这样的:
6.1做职业的模仿秀
我们会被各种流行观点所左右,比如“做自己”。
你会从各种对名人的采访中看到、听到关于他们“做自己”的故事:张导为何能拍出名片,因为自己独到的眼光;索罗斯为何能在各种金融市场中屡屡得手,因为他自己独特的投资哲学;莫言为何能写出震撼人心的故事,因为他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我们为此心向往之。于是乎,当从事一份职业、着手一个兴趣、开始一段学习时,把“做自己”当信仰的人就会不顾一切地找自己的魅力:这就是我自己的风格,这就是我的性格,我就这样。
但是,聪明的你会发现,这样很难行得通。
当一个客户跟我谈起他刚进入新企业而不知所措的焦虑时,我问了他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问题。
“王菲在微博里秀了一张模仿邓丽君的照片,你看到了吗?”
“这跟我的工作有什么关系?”他的提问在我的意料之中。
“那张照片太像了,以至于网友们叫她王丽君。你知道我上中学的一段时间特爱听王菲的歌,她还专门出过一盘磁带,全是模仿邓丽君的歌。”我继续展开自己意识流的咨询。
“……”他已经完全蒙掉了。
“我想说的是,当你觉得不知所措,或者觉得不再成长时,你需要找个人模仿。”
这个诀窍非我发明,而是人类天生就有。回顾一下各位曾经的模仿对象:刚出生时叫的第一声“妈妈”是在模仿妈妈;这种对母亲的模仿一直持续到上小学,小学时开始模仿你喜欢的那个老师;进入青春期之后有了偶像,开始模仿追的那个明星。你会去学他带颤音的风格唱歌,你也会模仿电影里他的动作、表情和语言。一些人在第一份工作中之所以能迅速成长,是因为他找到了一个比他强,又经常在他身边人作导师来模仿。这让我想到了我第一份干了十几年的工作,工作的第一年我就“相中了”一个负责人,把他当作职业导师,这让我的很多处事能力迅速提升。
人类的学习从模仿中来。而当我们进入工作或转换工作时,外界过多的干扰导致我们遗忘了儿时沿袭下来的才干。
当我们来到了一家新公司、一个陌生的组织,两眼一抹黑,面临各种新问题:开会流程、邮件风格、PPT要求、工作内容……全都是新内容,在他们看来驾轻就熟,在你看来又面临新的磨合。此时,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迷茫期和成长期,不妨把模仿的绝技开启,先去相中一个职业导师做模仿对象。
这个模仿对象,首先得有魅力。你看中的那个人要么自信干练,要么学富五车,要么智慧深刻,反正无论怎样,他在这个组织里气场够足。
其次得跟你臭味相投。假如某天,你看到他在茶水间跟人聊天提到了某个民国大家,而你竟然也曾经深入研究过该大家的野史。你就会对这个职业导师有惺惺相惜之感,从而你跟他有了那么一点共同语言。
再次,最佳的方案是,他还会跟你经常在一起工作,如果是你的顶头上司或项目合作伙伴,那就是天赐的机会,吃定他。即便不能经常在一起工作,那你也可以尽量创造出在一起工作的机会,抓住每一个会议、每一次邮件、每一个可能的项目。
如何模仿?拜托,如果你还是一个中国人的话,就不需要问我这个问题。我们可是“山寨”的老祖宗啊。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里详细描述了如何模仿的方法,那小子利用在妓院工作的大好时机,通过模仿老鸨骂仗,从而练就了一身的好嘴皮子,终于咸鱼翻身,荣归故里。
如何模仿?只需要做到:
观察。观察是模仿的第一方法。你要观察你导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通过观察你就明白:当遇到多个利益纠纷的邮件时,他是如何回复的,他写PPT的思路是什么样的,他在会议中是如何发起提问的,他是如何安排自己和团队工作的,他跟团队谈具体事情的语气如何、眼神如何、手势如何……
附体。当观察一段时间之后,当面对类似场合,你就会有“在这一刻灵魂附体”的感觉,写邮件时很像他的口吻,写PPT时比肩他的思路,会议沟通时调用他的语气、他的手势……整个过程是完全下意识的,以至于你会在一段时间里说的口头禅都跟你的职业导师一模一样。
继续观察,附体……这两个动作多次循环。之后,你就会成为×××第二。这时候,你就长成他的样子。
这不光适用于职场。
我的一个朋友奔奔,她已经连续300天抽出1个小时练习书法。即便到了今天,她依然还是在临摹,从柳公权到赵孟頫。假如你是“做自己”的信仰者,你一定会为之抓狂而问:“那你自己的书法风格在哪里?”但是,这就是学习书法的过程,她得把每个字、每张帖、自己喜欢的名家的笔法临摹多遍之后,才能灌注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变化。
还是回到王菲。王菲能成为天后级明星,大家似乎都认为是因为她能“做自己”的风格。但是,如果真的关注王菲之前演唱风格的变化时,你会发现一些不同的线索。
王菲1985年出道,曾经换过一个更“香港”的名字王靖雯。出道到1994年,一直唱香港风格的歌曲,也确实在香港艺人中斩获颇丰,当年《容易受伤的女人》和《执迷不悔》也是在top榜上停落多个星期的歌曲。这个状态的王菲,主要模仿的是港台流行唱腔,只能算是一线明星,比之后能达到“天后”级别却总是缺少点什么。于是,在1994年,她改回王菲的名字,并因一曲《梦中人》奠定了日后的风格。这里,我们可以从其访谈中发现,她使用了更适合自己的咽音技术,从而一举突破港台唱腔,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位置。
而这首《梦中人》是翻唱的瑞典小红莓乐队(cranberry)的歌曲dreams,如果你同时听这两首歌,会发现很清晰的模仿痕迹。这一次模仿,使得王菲找回了独特的自我,从而在后续的作品中产生出空灵的通透、光泽和缥缈。
模仿是进入陌生世界的通道,也是成为自己的契机。
6.2先抄后“偷”
但是你只能在开始时模仿,却不能一直模仿。
为何一谈到我们国家的产品,大家就只能想到山寨,而一谈到欧美,大家就会感觉是原创?你以为欧美真的是原创吗?
不如就拿最有“创新”逼格的苹果公司来分析:与其说苹果是一家科技公司,倒不如说它是一家工业设计公司。先不表当年乔布斯偷窃Xerox的鼠标和图形化窗口,单说从苹果以iPod二次复活。果粉们都会为苹果产品那简洁、光滑、精致的外观所痴迷,那种触觉会让你有一种静静躺在充满泡沫洁白浴缸的极度舒适之感。这便是苹果前首席设计师Jonathan Ive的杰作,但你是否知道他对于苹果产品的多数设计是模仿自德国著名品牌Braun(博朗),假如你把Braun的一些产品跟苹果的产品对照,你会发现两者的风格完全一致。更为吊诡的是,在进入苹果之前,Jonathan Ive曾经在一家创业公司花费数月设计了一款浴缸。难怪苹果的iMac、iPad这些个产品,都特别适合放在厕所。如果一个人看到这一切的设计原型,他也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难道不是抄袭吗?”
左侧为Braun 1958年的收音机外观,右侧为iPod一代的外观
但是苹果还是苹果自己,它不是Braun,它也不是某家卫浴公司,它还是那家著名的电子产品公司。
那为何苹果的模仿就是创新,很多国产的模仿,就是山寨呢?
有一句话来自毕加索:“good artists copy,great artist steal.”——能工摹其表,伟匠摄其魂。与其说苹果干的是模仿(copy),倒不如说是“偷窃”(steal)。它将博朗产品和卫浴产品的外观用在了不太相关的PC和MP3上,从而实现了艺术般隐藏起模仿的痕迹。这很符合爱因斯坦说的:“创造的一大秘诀是要懂得如何隐藏你的来源。”
这就是“偷窃”跟“抄袭”的区别:如果再仔细分析如乔布斯、毕加索、比尔·盖茨,乃至王菲的“偷窃”,都离不开一个概念——“整合”。
乔布斯和比尔·盖茨自然是IT领域里“最能偷的两个海盗”:苹果的产品创意来自Xerox、Braun以及卫浴,甚至糖果(苹果的Mac机的不同颜色就是糖果色),而微软的所有产品几乎全部来自“偷窃”(DOS偷窃基尔代尔的NDOS,windows偷窃苹果的)和购买(office、xbox)。毕加索,他的一些作品“偷窃”了跟他同时代的德加的作品,同时整合进立体主义的风格而自成一体。至于王菲,那些王菲的粉丝曾经研究过王菲“偷窃”的对象:邓丽君、小红莓的主唱Dolores O'Riordan、冰岛歌手比约克(bjok)和英国乐队极地双子星(Cocteau Twins)。然后将这几个歌手的独特唱法加以整合,从而达到了“天后”的境界。
这其中,一些整合是在本领域的不同流派的整合,而另一些则几乎是“跨领域”的整合。
每个人的工作生活乃至人生都是模仿加整合的过程。我们可以在开始时模仿某个人,找一个标杆,拷贝他的风格、讲话、做事,但是无须担心成为“×××第二”,因为当我们能意识到可以整合之后,就开始掺入其他元素。一个孩童,先开始只会模仿妈妈,慢慢地开始掺入爸爸、奶奶、爷爷、老师、同学、同事……而作为进入到职业环境的成年人,先开始模仿导师,逐渐熟悉之后,开始整合他人,在与更多人的互动中营造出能让自己成长的空间。
不过我们也会发现,“模仿加整合”,有的无与伦比不可替代,却也有很多整合得更糟糕。典型的案例在整容领域颇多体现,你想要“赵薇的眼睛”加“巩俐的鼻子”加“舒淇的嘴唇”加“林青霞的下巴”,然后去整容,先不说成功概率问题,即便成功,很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单看眼睛、鼻子、嘴唇和下巴都是怎么看怎么标准,但是组合到一起为啥就那么不好看呢?这是“邯郸学步”的现代翻版。
那我就更晕了,“做自己”会遇到问题,“模仿加整合”可能会越来越糟糕,我到底该怎么办?
做自己没有错,模仿没有错,整合也没有错,但是如果放到不靠谱的节点,就错了。
先说整合,乔布斯、比尔·盖茨、毕加索以及王菲之所以能靠模仿、整合之后成为让我们都崇拜的人,其核心是在于他们在无数次的模仿之中,逐渐清晰了自己的定位。这是从copy到steal的最精髓之处:既然是整合,就得先想清楚重心在哪里,谁整合谁。因此,在谈论完这么多学习别人的论调之后,我还是得回归到“做自己”头上。
首先,在模仿的初期,不是盲目地谁都模仿。我之前已经提到了最好的模仿对象是能“臭味相投”。所谓的“臭味”,就是每个人对自我的一点点觉察。王菲为何要学习小红莓乐队主唱的“咽音”,是因为她经过多年演唱,发现自己的声线很适合咽音。我再次强调,这种觉察并非那种多么深刻、自我感染、五雷轰顶的“自我顿悟”,仅仅是一种感觉就足够了。
其次,这是一个循环。当迷茫的时候,先仅凭个人感觉找个标杆,去“模仿”,然后再次关注个人的感觉和模仿,用禅语来说:“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才有机会“偷”到自己身上。
6.3我的性格适合吗?
“我到底适合不适合啊?”
这是职业咨询中出现最多的问题。一旦谈到适合,就必然离不开“性格”(或人格)。这也是为何性格测评能在各种媒体上大行其道的原因。每个人期待发现自己的性格,借此找到匹配的工作、事业、爱情、婚姻。
我在第二章也提到了性格,性格是当面对各种状况时每个人采取的最自然的心理变化和应对方式。这似乎成为“不适合”某工作的很好理由:“我为何不能做销售,因为性格内向”,“我为何老迟到,因为就不是能按计划执行的性格”。性格也就成为所谓职业咨询里边最爱被人问及的话题:“老师,你能帮我分析一下性格,看看我到底适合哪类工作吗?”也伴随而生各种测评题目,用来测试自己的性格。除了“科学”的测评之外,诸如星座看性格之类的玩法也甚嚣尘上。
这背后同样有几个误区:
误区一:性格是遗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打从娘胎出来就具备。
遗传只是性格成因的一部分。
人格的成因主要包括四方面:遗传、社会文化塑造、成长小环境(就是家庭、学校、小伙伴)塑造和个人主观意图。
先说遗传,遗传到底决定了多少比例的性格,过去的研究认为是40%左右,但是这个研究很快被更多科学研究所质疑。而最新的研究则发现:生物遗传因素只有在适宜的家庭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举个例子,一个孩子会表现出急躁的遗传性格,但是如果他所在的家庭由此就认为他很急躁并加以强化,以暴制暴,就让其性格遗传基因得以显现,以后这孩子往往会十分暴躁。反之,如果他所在的家庭认为孩子的急躁只是正常的反应而非特质,并采用更多的爱、理解和积极调整来对待孩子,那这个性格遗传基因就不会被显现,以至于孩子在一生中都不被贴上急躁的标签。我们出生前已经种下某个种子,但是总是不给它浇水,一辈子也长不出性格的果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