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当你苦苦地照了多次镜子、喝了吐了多次52°蒙古王,又问了多次自己的老妈,结果还是发现你出生的那天没有任何“祥瑞”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天赋这个东西在一个难以够到的远处。当然,你还是不放弃寻找天赋的旅程,算命、找职业规划师、找心理咨询师。
此时,需要明确几个有关天赋的观点。
1.天赋是能力上升的斜率
字典上对天赋的概念难以理解,我这里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天赋:天赋就是能力上升的斜率。举个简单的例子,我自己身体运动机能很差,但我曾经对桌球很感兴趣,以至于我花了半年的时间,每周花费10小时去练习。这会有一些效果,姿势、出杆都有很大进展,但比起其他小伙伴,他们花了同样的时间练习之后,往往能两三杆清盘,而我还是差得远,而在写作能力方面,我花费半年的时间练习写作,能写出一本书。因此,在身体运动方面,我的能力提升斜率,就低于别人,也低于我的语言文字能力的斜率。
2.天赋是某种潜能
所谓潜能,就是如果不用,就看不出来。一个人音乐感很强,但是他生长在贫穷山区,长大以后到城市里做建筑工,挣了钱又回家盖房子娶老婆开个小店,一辈子接触音乐的片段就是卡拉OK唱唱《最炫民族风》,那他就永远也不知道他音乐的天赋。而从职业角度来看,只有显性的能力才能满足社会需求,创造社会价值,才会有人埋单。“别人家的”干什么都强,可能是人家很早就开始使用这些潜能。
3.天赋是跟别人比,也是跟自己比
你发现坐在你后边的那位学霸,学习成绩优秀,还爱玩dota,篮球打得也不错,钢琴9级,周末还有时间做志愿者。如果跟他拼天赋,你会气死。这世界上就是有一些人是“开挂”的,比如我国台湾著名歌星“梦想家”林某某,如果你去看他的简历,眼球会掉在地上砸个坑。长得帅,著名的影视歌明星就不说了,有自己的餐厅也很容易理解(不少影视歌演员都借名气开餐厅),他是摄影师,有自己的摄影工作室,他还是一名赛车手,有自己的车队,四夺台湾区冠军,至于当义工、志愿者、形象大使这些都算是业余生活了。最让我不可思议的是,他还有自己的软件公司,开发政府和银行的软件,并且他跟某非著名相声演员同岁,同时他还是一个好爸爸。(你们猜他是谁?)要是跟这个“开挂”的哥们儿拼天赋,你某个自认为特别强、斜率最高的天赋,在他那里是斜率最低的,你会觉得自己就像一坨大便一样。
但是我们不是还得过日子、还得赚钱、还得提升能力、还得开心吗?
与其说天赋是我比别人在什么方面更有潜能,倒不如说是在我自己的多个能力发展通道上,哪个斜率更高、速度更快。
那具体如何做呢?
确定有哪些天赋类型
我们都喜欢做选择题,不爱思考开放式问题,因此,很多研究者会借助不同方式对每个人的优势、天赋,做出各种分类。
在此,我列出了几种分类学说,供读者参考。
盖洛普优势识别:由盖洛普公司针对职业人士长期统计的34个优势主题,如《现在,发现你的优势》一书中所说,成就、行动、分析、适应、统筹等,这34个个人优势既可能是天生具备,也可能是后天训练所得。但它们具备了高斜率的特点,因此可以将其看作“天赋”。
人格(或性格):人格的定义是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翻译成“人话”就是:人格就是当面对各种状况时,每个人采取的最自然的心理变化和应对方式。拿个例子来说:当知名创业家开复哥发微博说自己罹患癌症时,大家虽然在开始时都感到惊奇,之后每个人的反应却各不相同:有的人会给出相关疾病的信息和治疗方法;有的人会感慨世事无常;有的人会给他以鼓励,精神上的支持;有的人会用宗教的方式祈祷;有的人会关注是什么原因导致疾病……而关键点是,这些反应是每个人最无意识的反应,他面对其他的事情,同样会做出这个反应。当这个典型反应经过多次自动“练习”后,自然会形成一定“能力”,我们同样也可以将其看作是“天赋”。对于人格分类,典型分类可依据包括:16PF、大五人格、九型人格以及MBTI。其中16PF和大五人格更加学术化,为心理学界所公认;另外,MBTI更加实用,九型人格更加“玄幻”。
多元智能: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研究多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的智能不是简单的智商,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主要包括: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因为这个理论,后续才出现了“情商”这样的理论。本人认同多元智能更像天赋。
看到这里,你就该明白为何我们活到大学也没发现自己有什么天赋了吧。我们的小学、中学都只关注具备两种智能:逻辑-数理智能和语言-言语智能。成千次考试其实就是在考这两种智能。因此,当你别的方面的智能感觉似乎有那么一点点的时候,一定会被师长的某一句话给顶回去:“好好学习,别整那些没用的。”结果,毕业以后才发现,之前那些“没用的”在现实社会更有用,你在苦苦读博士的时候,那些个特别能混的人做成了几百万的买卖,泪奔。
那该如何发现自己的天赋呢?
做测评:做个测评算是典型的方法,对于盖洛普优势、大五人格、MBTI,都有相应的测评题。但是测评受到我们的心情、处境以及题目诱导的干扰,今天出太阳测出来自己很外向,明天下雨就测出自己很内向。
(针对多元智能,我们专门结合了现有的测评优化了一个成人多元智能的测评,在本章后边有工具,各位朋友可以测测看。)
回顾:时常回顾,是自我探索最好的方法。想想在初中时,你在某个不中考的课程里被表扬了一次,或者写满几个作业本的童话,也许,那些事情里种下了某颗种子。
尝试一下:咱们既然都把这几类天赋罗列出来,就给了我们机会尝试一下。我那个玩两年********就能打全国比赛的朋友,开始时无非就是试着打了几把,并买了本书认真学了一次,就一下发现自己竟然是这块料。也许尝试过后会发现真的不是那块料,跟自己另一个天赋相比差远了,那不正好做一次减法,省得老心痒痒没处挠。
下一步呢?
你也许会发现自己某个天赋竟然比周围人强,也许发现自己什么天赋都比不过身边的大牛们,但是你总能对上述的多个潜能做个排序,自己跟自己比总能有结果。推荐一个方法:把它们分成高中低组。比如某人的分组结果:
高阶:人际交往、视觉-空间
中阶:身体-动觉、语言-言语
低阶:其他
这样就更容易清楚,他下一步需要提升的能力就在高阶潜能中,那是他自己的天赋。找到了目标,再找刻意练习的方法,进而投入时间和精力练习,在自己的个人成长、职业发展中会感到异乎寻常地快。
2.4是否理解“刻意练习”?
我在前面提到刻意练习能够让自己的能力取得卓有成效的进展,但是,很多人并未意识到什么是刻意练习。
当我们期待提升能力时,我们能想到的方法无非是如下几种:
1.上个培训班,短的三天,长的一个星期;
2.把相关书籍买下来,然后看一遍;
3.每天练习半小时,比如每天写半小时博客……
也确实有人参加了培训班,看了书,每天写半小时,但是漫长的半年、一年过去后,你会发现,为何我的状态跟一年以前差别那么小。到了这个地步,一万小时定律冒了出来,你认为还得练习9年。那些努力的人,就会继续这样学习;而那些气馁的人,放弃了事。
这些方法确实会让你有一定程度提升,但是当进入深水区,如果还仰仗它们,就出问题了。
对于登山者而言,选错了路,可以在发现后很快撤退,但是如果登山者本身的体力、技能、呼吸及身体调整都是错误的,道路再正确,也会半途而废,甚至会把命送掉。
在此,不如拿我的一个故事来做例子。
3年以前的我对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很感兴趣,按照上边的方法,参加了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班,着实学到了很多关于培训的知识和技巧,也看了很多文章和书籍,甚至会自己设计一些小课程来讲。我以为按照这种练习方式,怎么也具备给别人做一次半天培训的能力了。但我的第一次正式培训并不成功,讲了一天之后,迅速被一个善于讲课的老手——我现在的同事李老师接替,他是来救场的,要弥补因我造成的学员不满。
我寻求了多个帮助:有人说你得设计自己的课程,讲你熟悉的,别讲不熟悉的;有人说再多练练就可以了;有人说你不够放松,如果学员没反应你就更紧张,放松就好。如果你真的想从一个菜鸟变身成为一名职业化的培训师的话,我在此给你的建议是,这些建议的用处不大。
产生突变是由两件小事触动的。我努力承接到另一个培训,在之前,我们的教务主管董老师也很期待我能逆袭,我们做了一件让人痛苦的事。她让我讲20分钟开场白,然后架设起摄像机,拍了下来。在我讲完一次之后,她用投影仪把那20分钟试讲投到了墙上。看到自己刚刚的样子,我感到很抗拒,甚至有点恶心。然后我们讨论这其中换这个表达更好,那个眼神需要再调整。她的眼光很毒,经常能说出我的试讲中不经意的口头禅,多余的表达方式以及不够吸引人的语言。我又试讲了一次,然后又录下来播放……就这样,我们试讲了四回。在第二天讲课时,我的开场白明显引人入胜,我讲每一句话都能觉察到自己和听课者的状态。
第二件小事,一次我跟李老师(就是第一次救场的那个老师)讨论培训技巧时,他演示了一下我讲课的“丑陋”样子,然后又演示了一下他讲课的“优雅”样子,我一下子看出了差别。我又让他再次重复我讲课的样子和他讲课的样子。那一刻,我马上觉察到了什么。仅仅是这个片段,让我在第二天的培训中判若两人。
如果说我想通过这两件事告诉你什么,那就是我之前的练习都不是刻意练习,而只有这两件事里他们逼迫我采取的练习,才是刻意练习。在我看来,这两次练习上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整个过程即便短暂,但内心总有些抗拒和不接纳,很有点《西游记》里妖怪现原形的感觉。
但这是刻意练习的关键点,也是能力提升的关键点。
在这两件事之后,我就和李老师研究出了一套提升培训能力技巧的方法。在此,对于那些很想提升自己培训技巧的童鞋,容我卖个关子,具体方法会在后边呈现。我们每周聚会一次,3个小时,根据自己在平时的练习,集中做一次练习,这样练习了半年有余。最后的效果,我想说我有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技能飞速提升的感觉,要知道我统共投入进来的时间也就是500小时。
所以,我负责任地说,如果有谁说练习一万小时能让你技能提升,这没有多大意义和价值。你要做的是持续的刻意练习,并在其中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能力一点点提升。
很多职场人士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在进入一份新工作的头三个月到半年,是最焦虑的时候,也是自我能力提升最快的时候,但是到了一年、两年以后,就会发现自己的步伐停滞,开始了“混”日子的状态。如果从能力提升的角度来看,在工作头半年,我们往往处在刻意练习状态。
心理研究表明,人类对外部认识可分为三个区:舒适区(comfort zone)、学习区(learning zone)和恐慌区(panic zone)。在舒适区,得心应手,每天都做熟悉的事情,接触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人。到了学习区,会接触到新事物、新方法、新项目。此时,在有点新奇的同时,也会有新的焦虑,因为在这些新事物之中,还带着新要求和新压力。恐慌区则是压力最大的地方,这里边的要求你连想都不会去想。
刻意练习就是身处学习区的练习。所以,当刚进入一个新的企业,从事一个新的职业,初期半年,都很容易让自己在学习区。它一定不舒适,因为总会有很多新知识、新要求、新方法,但也不至于感到恐慌,因为你能从事这样的职业就一定意味着你具备某种程度的胜任力。在这半年的过程中,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不那么舒服,总有小担心,怕自己“现原形”,但同时你的觉察力也很强,你对自己的状态以及状态变化十分敏锐。
当然,之后的一年及N年里,多数人熟稔自己的工作,企业也不会对你个人有能力上的新要求,它们制定各种指标,达标就发绩效奖金。此时,你进入了舒适区。有人会说:“没有啊,我们还是老加班,工作还是很忙。”但是这一份忙,是很“舒适”的忙,工作内容跟当初没什么两样,公司给你的是舒适区的苦力活,这反而减少了你在学习区的时间和精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我5年的经验无非是1年的经验重复了5年而已”。
我们来看看进入学习区的“刻意练习”的特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