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白素贞和许仙,徐弦听着都一个头两个大,为什么这和尚非要把传说的故事硬搬到自己身上,就是自己千年以前真的叫许仙,可喝了孟婆汤,过了奈何桥,自己就是另一个人了,跟那个许仙半毛钱关系没有不是吗?
但碍于这和尚是自己一家的救命恩人,徐弦只能耐着性子听他讲这段故事。
秦末汉出,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当时白蛇正在化龙,极为虚弱,所以不得不哀求刘邦,然而刘邦为了与白蛇争夺真龙之气,势在斩蛇,白蛇眼看自己要被斩杀,便恐吓高祖皇帝:“你若斩我头,我便篡你头,你若斩我尾,我便篡你尾。”
高祖一听有些犹豫,可身旁兄弟出主意:“诅咒只有头尾,何不将其拦腰而斩。”
高祖一听,毫不犹豫拔剑将白蛇斩杀。
白蛇心有不甘,正好遇见一牧童,于是求救牧童,牧童慈悲,救下白蛇,白蛇心中记得其恩情,言要报答,牧童单纯,不求回报。
后来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如此十几年,光武中兴,汉朝复国,虽白蛇不曾言明,却也似她诅咒一般,将大汉王朝拦腰截断。
这王莽早年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贤名。甚至被看作是“周公再世”,可就是这么一贤臣后来却谋朝篡逆,干出这般大逆不道的事。
和尚说正是因为王莽本就是蟒王选中的人,而蟒王正是被高祖皇帝斩杀的白蛇:“这白蛇如此记仇,竟百年都无法消除其心中怨恨,更将怒火牵至无辜的后人,其心不可谓不歹毒。”
和尚又接着说着白蛇的故事。
南宋年间,白蛇再次渡劫,但由于白蛇化龙心切,心境不稳,更是品行不佳,心中更有仇恨,慈悲的观音大士担忧其化龙后变为为祸世间的恶龙,于是出手点化,让其去往人间,收集八滴眼泪、分别是生老病死,爱恨别离。
缘分使然,让白素贞遇到了牧童的转世许仙,为了让自己更好的融入人间收集这八滴眼泪,白素贞设下计谋,与许仙成亲,更让其高兴的是,这许仙本是郎中,身边尽是生老病死,于是白素贞很快收集了这四滴眼泪,和别离这两滴,最后只剩下爱恨这两滴。
白素贞以为恨自己已经明白,当年高祖斩断自己,便让自己深知恨一个人的滋味,想来要拿到恨,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
于是着力与追求爱,她对许仙极好,周遭百姓都说他们是神仙眷侣。只是她爱的目的却是化龙,又怎么可能得到真爱?金山寺主持慈悲为怀,不愿至善之人被妖魔玩弄,拆穿白蛇真身。
不料白蛇刚现原型,便因为许仙用雄黄酒逼出她原型而怒将许仙杀死,事后因为没有拿到爱的眼泪,心中后悔,于是又行盗窃之事,上天庭盗来仙丹,破坏生死轮回,又将许仙救活,企图再去欺骗真爱之泪。
然而许仙知道白素贞真面目,却并没有憎恨白素贞,反而以德报怨,希望助白素贞化龙,于是流下真爱之泪,再联合法海,演了一出“杀妖”的戏,让白素贞憎恨自己与法海。
不料白素贞迁怒百姓,竟然要水漫金山。无奈法海只能将其压在雷峰塔下。
然而即便如此,许仙依旧每天在雷峰塔外,陪伴白素贞,直到死去。
便是如此痴情,却换不来这妖怪的良心,后来金山寺坍塌,白素贞逃了出来。
憎恨让她无法化龙,从此她走上了复仇之路,寻找许仙的每一世转世,让他们家破人亡,再折磨致死。
和尚的故事说完了,又苦口婆心的对徐弦道:“此妖不灭,你生生世世都不可能安宁,甚至你生生世的亲朋好友都会因你而承受蛇妖的怒火。”
“我凭什么相信你,你又怎么会知道这些?”
和尚一挥衣袖,竟凭空出现一个金光闪闪的金钵,而和尚摇身一变,竟成一白胡子僧人,一身佛光普照,神圣无比,只听他微微开口:“老衲正是法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