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静七,或一个课程,从开始筹备到进行、完成,需要具足多少条件,往往是我们所忽略的。
有些是直接而具体的,也即是我们在筹办时,我们比较明显地知道,必须即刻去设法获得的。如办课程需要的空间,打七需要的道场。但在这具体条件的背后,又有多少我们并不知道的条件,如建道场的因缘、人事等等。我们在应用这些空间时,也许只注意到它的种种设备,设备不齐全或不符我们的需要时,我们还会怨言多多、批评多多,却从来没有想到要建设这样一个空间所面对的问题、所需具足的条件。
有的参加者付出了区区报名费,就自以为是的要环境来迁就自己、课程来俯顺己意,却不去检讨自己参加课程的动机与意义;也不去考虑筹办者的苦心,还有其他各种条件具足时的难处。
因此他们不会珍惜,不顺意时,还会批评与生气。这种人参加什么课程,都不会学到东西的,只有增长自己的慢心与恚心,不能从学习中得到受用的。
其实当我们从缘起相依的眼光看待事事物物时,在我们参加任何课程的时候,我们细心地去追溯筹办的过程,条件因缘的筹足,其间需要多少人力、精神、时间的付出;而这种种付出,都是要成就我们参与课程,那么,我们对于这些付出、这些因缘,除了感恩,还要抱怨什么呢?一旦我们以感恩之心来接受课程、参与课程,不论这个课程是否办得很好,对我们来说,已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感恩之际,从课程中必会有所得,至少我们会欢喜地、感激地去学习课程中的一切,自然就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及修养。经常如此,自然就不断地提升了。
一九九二年十月二十九日·怡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