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40400000033

第33章 儒家经济哲学(1)

儒家的著作中没有专对经济问题的论述,他们的经济观点绝大多数都夹杂在其政治和伦理思想中,儒家的经济思想也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20世纪初,西方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探讨了世界诸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其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韦伯认为,经济行为的最合理化形态是资本主义,西方民族经过宗教改革形成的新教,对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古老民族的宗教伦理精神对于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针对中国,韦伯著有《中国宗教——儒家与道家》,提出儒家文化缺乏孕育资本主义精神的内在机制,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生。韦伯的思想影响极大,以至于学者在谈到中国经济现代化时,都把否定儒家思想,消解其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当作必要前提。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整体趋缓,困难重重,但地处太平洋西岸的东亚地区各国经济却异军突起,充满了生机。人们在研究东亚奇迹的背后原因时,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属于“儒教文化圈”,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于是有学者一反韦伯的观点,认为儒家文化不但不阻碍经济的发展,而且是促进经济现代化发展的最好文化类型,并把儒家文化看作是医治现代西方社会发展各种弊病的良药,甚至预言21世纪是儒家文化振兴的世纪。儒家的经济思想,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韦伯提出民族精神文化气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观点,无疑是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并被此后的学者所采纳,但韦伯有关儒家文化阻碍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结论却是不正确的。韦伯以西方的现代化文明作为惟一合理的现代化模式,把世界经济的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而忽视了人类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多样性,拒斥不同于西方的其他现代化道路,具有明显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另外,由于当时西方对儒家文献资料翻译不多,使韦伯对中国儒家文化的了解不免有偏差之处。如他认为儒家文化缺乏信用意识和不提倡节俭,显然与事实不符。所以他的结论自然缺乏说服力。同样,认为东亚经济腾飞是儒家文化导致的直接后果,儒家文化是促进经济现代化的最好的文化类型的观点,也是缺乏令人信服的事实和有说服力的论证。

他们维护民族尊严的热情要多于严谨的学术探讨精神。20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证明了企图用儒家文化来拯救陷入危机中的世界经济只能是一种妄想。

我们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农业文明和自然经济的产物,它不可能完全适用于现代市场经济,但它和市场经济也不是根本对立的。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必须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原则,积极吸纳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同时对儒家文化中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充分加以利用,作为我们吸纳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本土文化资源。对儒家思想中受历史和时代局限所产生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要毫不留情地进行批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现代化之路。所以,我们不能抱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全盘否定儒家经济思想的价值,也不能过分抬高儒家经济思想的地位,而要以严谨的态度,去挖掘儒家经济思想中的精华。

一、取财有道的经济伦理

“义利之辨”是儒家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它所探讨的主要是道德与利益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和谐的宗法等级关系,人格理想是“内圣外王”的君子、圣人,这种理想表现在价值取向上,就是重义轻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孟子亦说:“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孟子·梁惠王上》)汉儒董仲舒说:“尽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而市场经济的直接目的就是通过商品交换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显然,儒家重义轻利的原则与现代市场经济的求利目的是相互冲突的。基于此,有人把儒家的这种“重义轻利”的传统看作是中国向现代化迈进的历史包袱,认为要建立市场经济,就必须消除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其实,这种看法并不符合儒家思想的原意。诚然,儒家的代表人物均重义,但他们并不排斥和否定利。

(一)义与利,人之所两有也

孔子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肯定了人对利的追求的正当性。他甚至表示:“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我们还能说孔子是排斥和否定利,漠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吗?孔子反复强调当政者治民要“足食”,“富之”,都表明他对利的肯定和追求。说孔子漠视利,是出于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误解。这里孔子并没有把利和义对立起来,而是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谈“君子”和“小人”的职分。程树德《论语集释》引《群经平议》说:“古书言君子小人大都以位言,汉世师说如此。后世专以人品言君子小人,非古义矣。《汉书·杨恽传》引董生言日:‘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数语乃此章之镐解。此殆七十子相传之绪论而董子述之耳。”这种解释是完全正确的。这里的君子小人不是按道德品质来划分的,而是按社会地位来划分的。“君子”指统治阶级,其职责主要是统治民众,维护社会秩序,所以必须以“义”为重;“小人”指一般的劳动大众,他们的职责在于生产,逐“利”是他们本分。这就是所谓的“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左传-成公十三年》),“君子务治,小人务力”(《国语·鲁语上》)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并没有轻视“利”的意思。我们知道,孔子讲学授徒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统治人才,而不是造就擅长做具体工作的技术人才。统治人才,即“君子”的天职是为社会提供和谐秩序,为“小人”的生产劳动提供秩序保障。而具体的生产是“小人”,即一般劳动者的分内之事。所以孔子说:“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又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如果“君子”不学道,提高“治人”的才能,而去从事生产,在孔子看来就是不务正业。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完全合理的。现代社会不也是这样吗?!

孟子也承认“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并把“制民之产”当做其“仁政”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这表明孟子并没有抛开物质条件来空谈仁义。孟子所说的“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并不是表明他不重利,而是说要看长远之利,不能因眼前的小利而失去长远的大利。君主若能依仁义而行,就能得民心,能得民心,则可以王天下。

荀子则把义与利等同起来,他说:“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荀子·大略》)董仲舒也和荀子有着同样的见解,他说:“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他认为对利的追求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前提,是不可或缺的。

其实,任何社会的正常运行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儒家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不可能不重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二)以义节利

儒家虽然不排斥和否定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但他们又认为人对利的追求必须受道义的约束。孔子讲“义以为上”(《论语·阳货》),“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就是要求人们在面对物质利益时,首先要考虑是否合义,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孔子承认富与贵是人之所欲,同时又认为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必须符合道义的要求,要做到当取而取,不以利害义。对符合道义的利,孔子提倡人们去积极争取,即“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而当利与义发生冲突时,孔子强调要以义为先,不顾其利。对通过不符合道义的方式得来的物质财富,孔子是持鄙视的态度的,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孟子亦说:“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孟子·滕文公下》)强调对物质利益的取舍要以是否合乎道义为标准。合乎道义,就是受人天下,也不为过;不合道义,就是一筐饭也不能去枉求。这与孔子的“见利思义”,“义以为上”的思想是一致的。

儒家之所以强调以义节利,是因为在他们看来,义与利的关系就是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私利之间的关系,也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或问义利之别,(朱熹)日:‘只是为己为人之分。”’(《朱子语类·卷十三》)程颐亦说:“义与利,只是个公与私。”(《四书章句集注·孟子尽心下》)儒家以为,社会的整体利益高于个人的私利,个人私利要服从于社会整体利益。儒家讲“以义节利”,就是防止个人自私自利之心的恶性膨胀,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争斗,造成社会的动乱,最终导致全体社会成员皆不利的局面。对此,孟子和苟子均有专门论述。

孟子见梁惠王,王日:“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孟子对日:“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日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日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孟子·梁惠王上》)在孟子看来,如果人人各怀利己之心,只知追求物质财富,而没有道义规范的约束,则“上下交征利”的情况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臣为其利弑其君,子为其利弑其父,人人求其利以损人,结果导致社会混乱,社会的整体利益受损,在一个动乱的社会当中,个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也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孟子告诫梁惠王治国要以义为先,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为第一要务。

在保障社会利益的前提下,个人利益也终将能实现。他说:“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日利。”

(《孟子·粱惠王上》)

荀子则从物质财富的有限和人私欲的无厌来论证以义节利的重要性。他说:“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荀子·荣辱》)然而,社会的物质财富毕竟是有限的,要想满足人人对物质利益追求的欲望,却是“势不能容,物不能赡。”(《荀子·荣辱》)因个人的私欲得不到满足,势必要引发争斗,争斗的结果必然会引起社会的混乱。在一个充满争斗的混乱社会中,个人的私欲更是无法得到满足。所以苟子认为,个人私欲的满足,必须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前提,而要想维护社会群体的整体利益,就不得不对个人的私欲作必要的节制,以义来规范和限制个人的私欲,使每个社会个体的利益得到相对合理的解决。他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是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儒家并不是完全漠视对利的追求,没有脱离物质基础而空谈仁义。儒家“义利之辨”的实质,是主张个人对私利的追求,要符合道义,不能去侵犯他人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提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反对离义而言利,谋取不义之财。另外,儒家所处的时代均为农业经济社会,社会财富的获得主要依靠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必须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有足够的劳动力,二是有一个安定的生产环境,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孔孟苟生活的东周时代,社会长期处于动荡战乱之中,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和奢侈生活,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儒家提倡统治者重仁义,轻言利,目的就是告诫他们不要过分搜刮压榨民众,使民众能够有从事生产劳动的基本经济条件,并提供一个安定的生产环境。从这一视角来看,重义本身就包含着重利。

(三)儒家义利观的现代价值

同类推荐
  • 菜根谭(第七卷)

    菜根谭(第七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墨子原来这样说

    墨子原来这样说

    墨子是一位尊天信鬼神而苦行救世的宗教家;是一位爱好和平的使者;是一位充满爱心与理想、重视民利民生的思想家;是一位崇尚统一,推崇圣贤政治的哲人。是的,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集鲜明特色与争议于一身的先哲。因此,《墨子原来这样说》针对墨子所提出的意志修为、尚贤使能、尚同控制、人间兼爱等方面都做了详细分析与解读,让我们与先哲墨子进行一场心灵的碰撞与对话吧!《墨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 加缪的思想世界

    加缪的思想世界

    这是一部围绕阿尔贝?加缪思想展开的文学批评著作。在全面梳理其文学创作、哲学思辨、伦理实践以及社会活动之轨迹的基础上,通过话语分析、语境还原与文本批评,对20世纪法国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展开了尽可能细致、深入的评论与诠释。
热门推荐
  • 全城超神

    全城超神

    当广场上不再是大妈们在跳广场舞而是锐雯大战诺手之时,当图书馆里不再是小情侣偷偷幽会而是亚索在秀盲僧之时,当英雄联盟走进现实之时,对于你意味着什么呢?对于陈浩来说,这是他第一次感到真正的活着。第一次感到热血,第一次感到心动,如同一个沉溺在残酷现实汪洋中的旅行者第一次抱起救命的浮木。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
  • 梦靥乐园

    梦靥乐园

    这不是无限流,睁开眼就能够见到现实的世界!只要你能醒来……在梦里做什么都随你的心意!只要你能醒来。明明白白地告诉你这就是梦境!只要……你能醒来!否则请沉睡在我的乐园里。梦靥的乐园,只等你的光临。。
  • 第零纪元

    第零纪元

    第零纪元,全球最大的网络游戏公司用了十多年开发出来的最受期待,最火爆的网络游戏。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全真虚拟化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了现实,快来进入这第零纪元的世界,写下属于你的那一篇史诗!
  • 优等生成功的十大方法:找出你和优等生的差距

    优等生成功的十大方法:找出你和优等生的差距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有远大的目标,他们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他们很勤奋,他们有一 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他们踏踏实实,他们一丝不苟,他们喜欢尝试, 他们永不自我满足,他们很执着,他们喜欢学习别人的优点,他们热爱学 习,他们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中,快乐成长。 他们是谁?他们就是那些让你欣羡的第一名!还等什么,快向他们学习吧!因为模仿是最便捷的路!
  • 不霾之彼

    不霾之彼

    丢不弃的,不是青春年华,不是另一种人生的可能,不是你许诺给我的美好明天,而是曾经缺失你的岁月,缺失你的未来,缺失你的整个人生......
  • 穿越之清王妃

    穿越之清王妃

    一朝穿越,她从现代的王牌律师变成了尚书府的久病二小姐,自此,尚书府鸡飞狗跳。一纸婚约,让她嫁给身患重疾且传言有断背之风的清王,当冷漠无情的他碰上热情似火的她,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且看他们如何携手共渡风雨,又是如何做到不羡鸳鸯不羡仙?新文,欢迎入坑(?>ω<*?),么么哒~
  • 弃妃重生—灼灼其华

    弃妃重生—灼灼其华

    叶风华痴恋皇莆凌八年,其中成亲五年,却被他囚禁了三年,最后还落得个惨死的下场。三年,在那间暗无天日的小屋,该经历的,不该经历的,几乎都尝了个遍,正所谓,人情冷暖,饮者自知罢了。可是,正当她学会不去在意,想放下所有一切常伴青灯的时候,真相,往往就那么让人痛彻心扉。浴火重生,叶风华发誓,此生绝不会重蹈覆辙。场景一:“小姐,姑苏公子去青楼了。”小厮来报。叶风华淡定的放下手中的笔,命令道:“给我把他绑回来。”场景二:“小姐,姑苏公子被皇上调去边关了。”叶风华手一挥,霸气侧漏:“收拾细软,本小姐跟着一起去。”此生,她绝不会错过不该错过的人。
  • 三生倾月

    三生倾月

    宿命的使然还是命运的捉弄,现代毒医的她穿越异世,成了北辰世家的废物大小姐。琉璃美目流转着绝世的风华,集齐灵珠,解开封印,收灵宠,炼丹药,炼神器,煮美食。傲天大陆第一炼器师宗师,第一丹药宗师,出神入化的第一绝世毒医,九幽殿的第一王妃。据说她离开这片大陆时全民来送行,据说她曾一人入魔鬼森林捉到几十只圣兽以及数不清的高阶魔兽送予自己的手下,据说…………他是南华的修罗王爷也是九幽殿的王。对任何人特别是女人都是无比反感,唯独对她他只想一点一点费尽心思的的去靠近。宠她,爱她,包容她,保护她,一生一世一双人是他三生三世永不变得责任是他乐意之至的事
  • 陌路孤行

    陌路孤行

    成为他人眼中的至强者,这条道路上注定充满孤寂,纵然这条路上危机四伏,但自己选择的路,就算是死,也要风光浩荡的走完。孤苦无依的少年,如何在这个残酷的世界生存,怀疑,背弃,煎熬,充斥着一切。但那又怎样,咽下喉中血,今日,我便是我!
  • 众人传

    众人传

    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作品类型来选择。一个少年踏上了异国他乡的旅程。这一路上遇到很多惊险刺激的遭遇,但是同时也结交同患难的好友,他和他的朋友在一起经历了重重困难后,更加体会到了友情,亲情,信任,以及诺言的重要。他们在一起经历欢笑和困难的同时也了解到了个自的过去和未来。本书钟的人物虽然不能飞,不能变身,但是我想后面的故事是会吸引各位读者的。谢谢!随时交流,随时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