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40000000014

第14章 用邪佞称奇才,赚诸侯囚西伯

说一不二

纣王眼见商容撞死,盛怒之下,拂袖而起,正要说散朝回宫,班中大夫赵启高叫:“君王慢走!臣不敢有负商朝衣食俸禄,做明哲保身、贪生怕死之徒,现有话说。”

纣王说:“予一人身为商王,绝地通天,为世界主宰,甲骨上王字都写成‘人,、‘天,表示君临大地,惟我独尊的意思。尔等如此呱噪,干预君王行止,意欲何为?”

赵启说:“昔成汤神圣,尚用伊尹;武丁聪明,尚用傅说。今君王自恃才能,奋私智,杀谏官,绝首相,爱美人,弃元配,贪淫乐,坏朝政,上辱祖宗,下绝民望,不配人君。”

赵启话未说完,早把纣王气得暴跳如雷,大骂:“匹夫,欺君反叛。速用炮烙!,,立即命人剥去赵启衣冠,绑在钢女柱上,上中下三个火门同时燃起,刹时,赵启筋断皮焦,骨消肉化,九间殿内烟飞气臭。众官见了,胆战魂飞,惶恐不安。

纣王的脾气就是说一不二,喜怒无常。高兴时得意忘形,像个孩子一样简单幼稚,发怒时,谁也不顾。

在商代国家制度中,占统治地位的基本体制是以商王为中心的奴隶主贵族的集权专制统治。到帝辛即位商王以后,王权得到了强化,达到了商王予一人独裁垄断的程度,虽有贵族百官议事会和国人大会,只是王权的工具而已。因此,随着纣王权力的强化,他的脾气也越来越大,喜怒哀乐都决定着人们的死活。

纣王眼见炮烙赵启,哈哈大笑,说:“予宣布,册立妲己为中宫王后,众卿家以为如何?”

众官闻言,钳口结舌,谁还敢说个不字,皆匍匐在地,山呼:“君王英明,万寿无疆!”

阴谋决策

大凡一项决策出台,百姓只见举措实施,不知君王决策并不在公庭众议,往往在后宫酒宴之中,玩笑之余,甚至床上嬉戏之际便做出了事关重大的决策。

纣王从九间大殿回到寿仙宫,妲己满面春风迎驾,与纣王携手相搀,并坐床上。

纣王说:“恭喜,恭喜!”

妲己不解地问:“君王,何事恭喜?”

纣王说:“今日临朝,予一人已册封美人为中官王后了。你如何谢予。”

妲己闻听大喜,自己终于取得了统治后宫的地位。为保全自己争得了第一步。她撒娇地说:“臣妾谢恩。提到感谢嘛,妾已经把一切都给了君王,君王还要什么呢?”

纣王说:“予要你的心”。

妲己听说,心中不禁突突地一阵狂跳。她秋波闪动,打量着面前身材魁梧,英武潇洒,霸气十足的纣王,对自己爱得如醉如痴,却没有换来一颗真诚的爱心,妲己也许良心发现了,真的替纣王打算起来了。

妲己说:“臣妾活着,就是为了使君王快乐,只要侍候君王满意就是我的一切。”

纣王一把搂过妲己,无限感慨地说:“还是美人爱我,全不似那些臣僚,张口为商朝社稷着想,闭嘴为江山打算,全不把予放在心上。”

妲己说:“那些官僚全是官迷利蠹,沽名钓誉之徒。整天装腔作势,养尊处优。名为国家社稷打算,实为个人利益着想。君王有势,俯首称臣;君王无势,便欺主侮上。有侮君之心,必有叛君之举。”

纣王说:“朝中文武百官不在话下。今日予正美人之位,无一敢反对者。予只不放心四镇诸侯,他们拥兵自重,一旦有变,难以收拾。尤其东伯姜桓楚,若知姜氏之情,兴兵反叛,勾连各地诸侯叛商,杀到朝歌,便不好办了。”

妲己说:“臣妾为女流之辈,头发长,见识短,难出宏韬大略,为君王谋划。但臣妾举荐费仲,他必有奇谋良策,保君王高枕无忧。”

纣王大喜,即传旨:“召费仲于寿仙宫进见。”

费仲闻诏,不知何事,急趋寿仙宫叩见纣王。

纣王说:“予已册立苏美人为中宫王后,你如何不拜见王后?”

费仲说:“臣拜见苏王后。但不知叫臣来有何事?”

纣王说:“苏美人为王后,予恐东伯姜桓楚不服,勾结诸侯叛商。爱卿有何良谋可致天下太平?”

费仲膝行前奏,说:“方今之势,姜氏已亡,王子下落不明,商容撞死,炮烙赵启,册立苏后,文武百官表面不说,心中各有怨言,若朝中有人通风报信,勾引姜桓楚兵来,其害非小。依臣之见,不若火速暗传四道旨意,召四镇大侯伯进朝歌议事,将四镇大侯伯诓入朝歌,斩首号令,以绝后患。那时四镇侯伯已死,天下方圆,群龙无首,猛虎无头,谁还敢猖狂起事?诚如是,则天下安宁,君王便可坐享太平了。不知君王意下如何?”

纣王听费仲之言,心中大悦,说:“苏王后果然慧眼识英雄,费爱卿年轻有为,真有安邦定国之才,予封你为智囊。”

费仲谢恩退出以后,纣王立刻密发四道旨意,亲点4名使官,分往东西南北四方,召姜桓楚、鄂崇禹、姬昌、崇侯虎火速进朝议事。

只因这一决策,从此种下了祸乱的种子,生出许多的是是非非来。

驿馆风波

在商朝,“百僚庶尹”事在朝廷,黄尹、咸戊、师盘、雀、亘、郭以及贞人、卜人是古文献上所讲的“内服”。“邦伯师长”如侯虎、攸侯、先侯、周侯、竹侯、井伯、易伯、于方伯等等是古文献上所讲的“外服”。在所有“外服”的诸侯中,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崇侯虎四镇诸侯势力最大,他们对纣王的反叛或服从,决定着商朝的统治,纣王是个聪明人,他深知外服诸侯的重要,必须把他们牢牢地控制住,顺我者昌,逆我者则亡。纣王对诸侯采用的是强硬的武力征伐政策。

公元前1055年农历8月。

这日,朝歌驿馆,早到了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三路诸侯相遇,住在驿馆待诏,设宴饮酒叙话。正饮之间,有人报告:“西伯侯姬昌到了。”三人急忙停杯迎进,见礼入席。

东伯侯姜桓楚说:“奉诏入朝,西伯侯为何迟到?”

姬昌说:“西岐路遥难行,故此晚到,我自罚三杯。”四人说说笑笑,不觉酒过数巡,人有醉意。

南伯侯鄂崇禹心直口快,疾恶如仇,平时素与崇侯虎不睦,借着酒兴,说:“东伯侯、西伯侯毋怪,我有话忠告北伯崇侯。”

崇侯虎笑容可掬,说:“不才洗耳恭听,敢不领教?”

鄂崇禹说:“天下诸侯,以我四人为首,本应顾全大局,效忠朝廷。可是崇侯借扩建大邑商之机,剥民利己,专与肖小费仲、恶来勾结,中饱私囊,仗势欺人,自专杀伐,心如蝎蛇,狠如豺狼,天下之人千家切齿,万民怨恨。贤侯,常言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只是机会未到’。我劝你从此改恶从善,免遭天谴。”

南伯侯鄂崇禹一番话,只气得崇侯虎七窍生烟,无名火起,哇哇乱叫:“鄂崇禹,我和你同等资历,凭什么教训我?”

姬昌忙解劝崇侯虎说:“自古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鄂侯忠告虽然逆耳,实则是为你好。你不感激,反而怪罪他人,是不知礼也。”

崇侯虎听姬昌也如此说话,坐在那里忍气吞声。没提防鄂崇禹飞起盛酒用的鹗尊,迎面劈来,正打在崇侯虎的脸上。那鹗尊本是青铜所铸,形似鹗号,有脚有翼,翼边薄如刀刃,砍在崇侯虎的鼻梁上,顿时鲜血直流。崇侯虎疼得嗷嗷怪叫,抹了一把鼻血,抢过来抓住鄂崇禹撕打。东伯侯姜桓楚见状,飞步上前,从中架开,大喝道:“诸侯酗酒闹事,成何体统。崇贤侯,你快去止住鼻血,歇息去吧。”

崇侯虎知道自己没有人缘,孤掌难鸣,有口难辩,只好自认倒霉,捂着鼻子离席去了。剩下3位侯伯,重整酒席,继续开怀畅饮。

在商朝,非但纣王能喝酒,诸侯百官乃至众人,饮酒蔚然成风,无有不能豪饮者。

西伯侯姬昌干了一觥,说:“两位贤侯,可知君王召我等急来朝歌,有何要事相议吗?”

姜桓楚和鄂崇禹说:“我等也不知道。何必多问,明日面君便知,我们只管喝酒吧。”

驿馆中一人见三人喝得热闹,不禁叹道:“可惜没有明日了。”

西伯侯姬昌听得真切,喝问:“何人说话?”良久,并无人应声。姬昌命家将:“把驿馆中人都推出去斩了。”众人叫苦不迭,只好说出刚才是刘九所言。

姬昌命众侍酒奴仆散去,只留下刘九,问:“刚才你说没有明日,做何解释,说实话有赏,说假话割去舌头。”

这刘九,平常胆小怕事,只好如实说了。

“小人连襟在纣王属下当差,近闻姜王后屈死中宫,妲己册封正宫,王子不知下落,纣王怕诸侯不服,故召各路诸侯进朝,只怕是凶多吉少。小人看侯伯畅饮不忧,不禁脱口胡说,乞侯伯恕罪。”刘九说完,叩头不停。

姜桓楚听说姜王后屈死,忙问:“姜王后如何屈死,详细讲来,赦你不死。”

刘九只好将听到的后宫事变细细讲了一遍,只气得东伯侯姜桓楚大叫一声,口吐鲜血,昏倒在地。

姬昌和鄂崇禹急忙救起姜桓楚,说:“东伯侯勿急,今夜我等各俱奏本,明朝面君,犯颜力谏,一定为姜王后雪恨申冤,扶正朝纲。”

姜桓楚流泪满面,说:“姜门不幸,再牵连各位贤伯,心中不忍,我白面君申辩吧。”

姬昌说:“同是诸侯,何说牵连。贤伯自修一本,我等另奏本章,面君力谏就是了。”

鄂崇禹劝住姜桓楚,节哀修本,专待明日早朝。

诛杀贤能

纣王得知四路大诸侯已到朝歌,次日早朝升殿,文武百官齐集,姜桓楚等侯伯进殿礼拜。

纣王说:“姜桓楚,你知罪吗?”

姜桓楚说:“臣坐镇东方,奉公守法,肃清边陲,甘尽臣节,何罪之有?君王宠信妲己,不念元配之恩,专用酷刑,诛妻灭子,自绝宗嗣血脉,炮烙忠良,斩先王股肱之臣,是何道理?臣有本奏。”说着呈上奏本。

纣王看也不看,将奏本掷在案头。怒骂道:“老贼,你与姜氏串通弑君,罪证人证俱全,还强词夺理,问予是何道理,真是岂有此理,左右武士,速将老贼推出殿外,醢尸正法。”

左右武士如狼似虎,剥去姜桓楚衣冠。姜桓楚骂不绝口。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北伯崇侯虎急忙出班,齐声奏道:“臣等俱有奏本,姜桓楚真心勤王,并无教女弑君之情,乞君王详察。”

纣王存心要杀各路诸侯,哪有心思看奏本。

亚相比干说:“君为臣之首脑,臣为君之耳目。君王不看臣本。即行处置,是谓虐臣。虐待臣下,文武百官不服,君臣之道绝矣。乞君王看本再议。”说着转上奏本。纣王无奈,只得看本,只见姬昌、鄂崇禹、崇侯虎联名臣等闻圣王治天下,务实勤政,不事台榭坡池,亲贤远奸,不沉湎酒色,惟敬天修德,拱手而天下太平,万民乐业。今君王青年得志,即位以来,未闻美举,怠惰朝政,信谗远贤,沉弱酒色。姜后贤淑有礼,并不失德,却无辜受酷刑身亡;妲己凭姿色惑君。反宠立正宫。屈斩太史,有失司天,刑杀大臣,有失股肱。造炮烙杜忠谏之口,信谗言杀子不慈。臣等乞君王贬费仲、恶来,斩妲己,庶几天心可回,万民可安。否则,亡国无日矣。臣等不避斧钺之诛,冒死直谏,乞君王纳谏。

纣王看罢,无名火起,击案大呼:“反了、反了。速将逆臣同党一齐斩首回旨。”左右武士闻听,恶虎扑食一般,将四镇诸侯绑缚结实,推出九间大殿。

这时,恶来出班奏道:“君王在上;四镇侯伯触犯君威,罪在不赦。东伯姜桓楚有弑君之恶,南伯鄂崇禹有叱君之凶,西伯姬昌有侮君之罪,崇侯虎有随从谤议之过。”

费仲急忙上前帮腔:“臣等公论,崇侯虎素怀忠心,为商王出力。扩建大邑商,披肝沥胆,竭力为公,鞠躬尽瘁,实为君王心腹耳目不过如此。今日联名奏本,不过是随帮唱影而已,决非本心。君王若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处死,是心腹与叛逆同等,无人再为君王效力了。乞君王赦崇侯虎不死,待日后将功补过。”

纣王见费仲保赦崇侯虎,哪有不从之理,说:“念崇侯虎为予一人有鞍马之劳,特赦崇侯虎不死,将功补过。”

文武百官见纣王特赦崇侯虎,早有比干、黄飞虎、微子、箕子、仲衍、伯夷、叔齐同时出班,匍匐奏道:“臣等启奏:大臣乃君王股肱,不可乱斩。姜桓楚威镇东方,辅佐先王,屡建大功。弑君之说,证据不足,怎可妄加极刑。姬昌坐镇西岐,乃是先王帝乙妹夫,为国为民,平定西方,实为商朝功臣,躬行道德,仁结诸侯,义施文武,臣商朝贡,素无怠惰,怎可轻易杀戮先王姻亲?鄂崇禹,耿介之士,身系重任,日夜勤王政事,南方无忧。

此三子者,皆为商朝社稷功臣,乞君王怜而赦之,臣等不敢妄保。”

纣王见七子力保,沉吟不语。

黄飞虎见状,爬前一步,说:“此三路侯伯,名重天下,功高盖世,今无辜处死,何以服天下军民之心?况且,各路侯伯拥兵无数,手下不乏精兵猛将,倘或兵变,四方黎庶倒悬,商祚何安?乞君王赦之不死,商朝幸甚,万民幸甚!”

纣王见状,拍案而起,说:“众卿即如此说,便赦姬昌不死,囚于菱里,以观心志。然而姜桓楚、鄂崇禹,大逆不道,死有余辜,即刻刑典。众卿勿再保!”

圣旨传出,九间大殿以外,鄂崇禹人头落地。姜桓楚手足早被钉在砧板上了,刀斧手一声吆喝,乱刀齐下,像剁饺馅一般,将东伯侯剁成肉酱,名叫“醢尸”之刑。东伯侯姜桓楚功高两朝,遭此酷刑,南伯侯鄂崇禹,正直贤能,无辜断头。从此以后,东、南反叛,干戈四起,国无宁日了。

同类推荐
  • 萨特

    萨特

    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这本李嘉诚的传记,尚未问世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引发出版界、财经界、网络世界的大震荡:各大出版机构重金预定,为获得版权展开激烈争夺;商业大佬争相试读,阅后一致强烈推荐、口碑传送;成千上万网友奔走相告,为一睹本书内容而绞尽脑汁、用尽办法……在这本书中,李嘉诚毫无隐瞒地、诚挚地透漏了他传奇而跌宕的一生,讲述自己从青年时代到成长为亚洲首富的全过程,包含人生转折点上每一个隐秘而关键的细节。
  • 历史的履痕:名人在历史激流中

    历史的履痕:名人在历史激流中

    本书共收录了九篇文章,包括中国第一位现代买办——唐廷枢、清末军医——何守仁、中国第一位周游世界的平民旅行家——潘德明、中国近代新音乐教育家——杨仲子、等。
  •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记述了军阀吴佩孚光辉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起初,他只是一个落魄的秀才,后来竟成了直系统帅,成为北洋军阀操纵政局的首要人物。军阀混战时,他将段祺瑞赶下了台,把张作霖赶出了山海关。他还作为封面人物登上了美国的《时代》杂志,被誉为“中国最强者”。曾经,他也被视为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不二人选。他有“三不主义”——不住租界、不积私财、不举外债,对此一生不违;他坚持“不卖国”的主张,临终前仍告诫后人“不准当汉奸”;他还有“不纳妾”的美名,一位德国小姐爱上了他,他却在送来的情书上挥毫阅示——老妻尚在!
  •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热门推荐
  • 双世彼岸

    双世彼岸

    王牌杀手彼岸被闺蜜取舍其地位,后穿越复仇。变成右相的女儿,在宫廷盛宴中表现出重,却在重要时刻,隐藏实力。当朝王爷助她复仇记划一臂之力。
  • 渔者

    渔者

    第一次发表作品,多多体谅。诗的意境是非常美丽的,它们不是高高在上不为世人了解,只是在这个匆匆忙忙的世道上很少有人愿意静下心认真聆听。。。
  • 清圣祖康熙(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圣祖康熙(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康熙大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是清代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是被公认的英明皇帝。他聪慧好学,知识丰富;他精明强干,勤于政务;他南征北战,叱咤风云;他事必躬亲,励精图治;他所向披靡,政绩卓著,向被史学家所称道其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尽管因为社会制度封建性的局限,使康熙大帝具有与其他封建帝王同样的阶级压迫及封建剥削,但这并不损害他作为封建君主的睿智与英明。
  • 红妆谣

    红妆谣

    跃马扬疆北,柔情越岐地。扩疆千里,横尸万计。红颜不让须眉,披荆斩棘,血染腥红。江流石不转,一夕风云变,覆手定乾坤!
  • 误惹大人物:老婆,乖乖听话

    误惹大人物:老婆,乖乖听话

    深夜酒吧买醉点牛郎,一不小心睡了首长大人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一千零一夜(下)

    一千零一夜(下)

    《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不是某个作家独创的,也不是在一时一地形成的,而是中近东地区的广大市井艺人、文人学士经过几百年搜集、提炼、加工形成的,是阿拉伯和波斯湾地区各族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
  • 暗谋深几许

    暗谋深几许

    “你算的到人事发展,却算不出天理循环。”清菱的记忆始于澳海国的凉山,那一年她四岁。十年的平静过后,儒雅的云楚出现在了她的生活中。自那日起,天理循环便步入了正轨。心爱之人的算计,亲人因为她而连遭变故。在她走投无路之时,一束柳枝伸到了她面前。河沁宫中,伴风而动的垂柳下,他笼起她耳边的碎发,轻轻在她耳畔答道:“因为我想要你爱上如今的我。
  • 99%的职场新人,都说不好的35句话

    99%的职场新人,都说不好的35句话

    对于一个初涉职场的新人来说,能否快速融入到公司这个团队中去,直接决定着他未来职场的命运。因此,职场新人要想在职场上有所作为,不仅要会做事,更要会说话。这样,才能真正在职场上走得更远、更好、更稳。《99%的职场新人,都说不好的35句话》从多个角度深入解说了职场上最常说到,也是最说不好的35句话,结合古今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并针对职场新人的心理,从多个层面做出论述,以期帮助职场新人树立一个正确的职业理念和做事方式,从而使他们更加有的放矢地去行动,在少走弯路的同时更好、更快地融入职场。
  • 狂妃来袭之战神冷妃

    狂妃来袭之战神冷妃

    身份成谜,复杂多变,是华夏军界神秘的少将?是特工界令人闻风丧胆的死神特工?是深受四大家族尊敬的师尊?还是他眼中的一缕阳光?是他心中文武双全的奇女子?亦或是他们心目中温柔宠溺的亲人?冷酷无情的他,邪肆风流的他,温润如水的他,还是冷心冷情的他……当他们遇到她,是一生相伴的爱人?还是一生的知己?当一切被冰雪覆盖,是随着时光而遗忘,还是永远等候?本文美男多多,男强女强,结局一对一!最后,谁会相濡以沫,谁又会相忘于江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