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38300000062

第62章 说法要让人能够听的懂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有个叫伽拉罗的王族出家人来到舍利弗尊者的住处,他与舍利弗尊者互相问候后,就在一旁坐下,伽拉罗对舍利弗尊者说:“舍利弗学友,我听说摩利亚帕辜那比丘(出家人)已经不再修行了,他已经还俗了。摩利亚帕辜那出家后受持戒律,按如来的正法去修行,他没有让内心得到安宁,他没有解除心中的困惑。

舍利弗学友,您受持戒律,按如来的正法去修行,让内心得到安宁了吗?您由此解除了心中的疑惑了吗?”

舍利弗尊者回答:“伽拉罗学友,我受持如来制定的戒律,我按如来的正法去修行,内心已经没有任何的困惑。”

伽拉罗比丘说:“舍利弗学友,那以后呢?您以后、未来修行能够一直没有困惑吗?”

舍利弗尊者回答:“伽拉罗学友,我以后、未来也不会有困惑。”

与舍利弗尊者简短的交谈后,伽拉罗比丘就离开舍利弗尊者来到佛陀的住所,他顶礼佛陀后,就在一旁坐下,伽拉罗比丘对佛陀说:“世尊,舍利弗尊者以彻底完全解脱的智慧说到:「我已经了知:我从这一世开始就已经不会再继续的投生了,我身体行为,口说言语,内心念想的修行已经圆满,应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好,我不会再出生在这个世间了,我不会再有生死轮回的状态了。」”

佛陀听完伽拉罗比丘的言语,就叫来一位出家弟子说到:“比丘!你到舍利弗的住处对他说:「舍利弗尊者,如来请你到他的住处去」。”

这位比丘回答:“世尊,我现在就去叫舍利弗尊者到您这里来。”那位比丘于是就来到舍利弗尊者的住处,他对舍利弗尊者说:“舍利弗尊者!如来让您去他的住处。他好像有些事情要问您。”

舍利弗尊者回答:“比丘,好的,我知道了,我们一同去见世尊吧。”舍利弗尊者就与这位比丘一同前往佛陀的住处,到达佛陀的住所后,舍利弗尊者就顶礼佛陀,在一旁坐下。佛陀对舍利弗尊者说:“舍利弗,你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吗?「我已经了知:我从这一世开始已经不会再继续的投生了,我身体行为,口说言语,内心念想的修行已经圆满,应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好,我不会再出生在这个世间了,我不会再有生死轮回的状态了。你真的说过这些言语吗?”

舍利弗尊者看见伽拉罗比丘坐在佛陀的身边,于是他就回答佛陀:“世尊,我不是用这样的言语表达的,我是用另外的言语表达的。”

佛陀说:“舍利弗,修行人以彻底完全的智慧来说明他们已经证悟解脱的果位,不管他们用什么样的言语来表达,其实他们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和刚才如来说的那句话所表达出来的解脱境界是一样的。”

舍利弗尊者回答:“世尊,就算我不是说的这句话,说的是其他的话,表达的也是同一个意思吗?世尊,我不会这样说的。”

佛陀说:“舍利弗,如果你被别人问:你如何表达已经证悟解脱果位的境界和状态呢?你应该如何回答他们呢?”

舍利弗尊者回答:“世尊,如果我被别人问证悟解脱果位的境界和状态,我会用缘起法(缘起法解释,见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九章)来回答他们,世尊,我会这样的回答他们:学友,出生在世间的前提条件灭尽了,我就知道:当「生」的前提条件被灭尽的时候,「生」就不会有结果了,就会被灭尽了。知道了「生」的结果被灭尽后,我就知道了:我不会再继续的投生,我的修行已经圆满,应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好,我不会再出生在这个世间,不会再有生死轮回的状态了。世尊,我会这样回答他们的问题的。”

佛陀说:“舍利弗,如果他们又这样的问你:舍利弗学友,「生」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生」的起因是什么呢?「生」是依靠什么而出现发生的呢?「生」的根源是什么?舍利弗,当别人这样问你的时候,你应该如何回答他们呢?”

舍利弗尊者回答:“世尊,如果他们问我「生」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生」的起因是什么呢?「生」是依靠什么而出现发生的呢?「生」的根源是什么?我就会这样的回答他们:学友,「有」是「生」产生的前提条件,「有」是「生」的起因,「生」依靠「有」出现发生,「有」是「生」的根源。世尊,我会这样的回答他们。”

佛陀说:“舍利弗,如果他们这样问你:学友,「有」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有」的起因是什么呢?「有」是依靠什么而出现发生的呢?「有」的根源是什么?舍利弗,他们如果这样问你,你应该如何回答呢?”

舍利弗尊者回答:“世尊,如果他们问我「有」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有」的起因是什么呢?「有」是依靠什么而出现发生的呢?「有」的根源是什么?我就会这样的回答:学友,「取」是「有」产生的前提条件,「取」是「有」的起因,「有」依靠「取」出现发生,「取」是「有」的根源。世尊,我会这样的回答他们。”

佛陀说:“舍利弗,如果他们这样问你:学友,「取」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取」的起因是什么呢?「取」是依靠什么而出现发生的呢?「取」的根源是什么?舍利弗,他们如果这样问你,你该如何回答?”

舍利弗尊者回答:“世尊,如果他们问我「取」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取」的起因是什么呢?「取」是依靠什么而出现发生的呢?「取」的根源是什么?我就会这样的回答:学友,「爱」是「取」产生的前提条件,「爱」是「取」的起因,「取」依靠「爱」出现发生,「爱」是「取」的根源。世尊,我会这样的回答他们。”

佛陀说:“舍利弗,如果他们这样问你:学友,「爱」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爱」的起因是什么呢?「爱」是依靠什么而出现发生的呢?「爱」的根源是什么?舍利弗,他们如果这样问你,你该如何回答?”

舍利弗尊者回答:“世尊,如果他们问我「爱」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爱」的起因是什么呢?「爱」是依靠什么而出现发生的呢?「爱」的根源是什么?我就会这样的回答:学友,「受」是「爱」产生的前提条件,「受」是「爱」的起因,「爱」依靠「受」出现发生,「受」是「爱」的根源。世尊,我会这样的回答他们。”

佛陀说:“舍利弗,如果他们这样问你:学友,如何知道,你不会被这些感受所捆绑和束缚呢?如何知道你不会沉迷在这些感受之中呢?舍利弗,他们如果这样问你,你该如何回答?”

舍利弗尊者回答:“世尊,如果他们问我:如何知道,我不会被这些感受束缚捆绑,如何知道我不会沉迷在这些感受之中?我会这样的回答他们:学友,有三种感受,是哪三种感受呢?就是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学友这三种感受是无常的,是随时都在变化的,是无法永远保持不变的,是无法永恒存在的。这样就知道了只要是无常的事物,最终给自己带来的就是痛苦的感受,为什么呢?当拥有得到自己喜欢的事物,就会产生快乐的感受,当这些事物衰败、灭亡、消失的时候,之前拥有获得这些事物时产生了多大的快乐,当这些事物衰败、灭亡、消失的时候就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痛苦,因为世间任何的事物都不可能永远的保持不变,都不可能永恒的存在,他们随时都在变化。所以无常的事物,最终给自己带来的都是痛苦的感受。而不苦不乐的感受为什么也会产生痛苦呢?因为世间的每一个人都会死去,所以不苦不乐的感受那是不长久的,是无法永远保持不变的,是无法永恒存在的,每个人临死前,就会更加深刻的明白:自己死后要舍弃所有的财物,要离开自己的家人、亲人,那种临死前依依不舍的心情,那种对死亡的恐怖,被死亡病痛折磨的感受也是非常痛苦的。所以不苦不乐最终也会是痛苦的感受。出生在世间的人最终都是痛苦的,因为世间的人随时都在变化,无法青春永驻,无法长生不死,是无常的,所以世间的人最终都是痛苦的。世尊,就是因为我已经明白了世间的无常,所以就不会被这些随时在变化的感受所束缚捆绑,就不会沉迷在这些随时在变化的感受之中,因为我知道世间一切的感受最终都是痛苦的,如果被它们束缚捆绑,如果我沉迷在这些感受之中,我就会在烦恼和痛苦中挣扎,无法解脱出来。世尊,我会这样的回答他们的问题的。”

佛陀说:“舍利弗,你回答的好!很不错!舍利弗,你刚才说的法理,可以简要的说成:「一切的感受最终都是痛苦的」。舍利弗,如果别人问你,那如何才能从世间的一切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呢?如何才能证悟解脱的果位呢?舍利弗你应该如何回答他们的问题呢?”

舍利弗尊者回答:“世尊,如果他们问我:如何才能从世间的一切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呢?如何才能证悟解脱的果位呢?我就会这样的回答他们:我修行八正道(八正道解释,见第十八章)来除灭一切的烦恼和痛苦,来消除我做恶事造下的一切罪业。这样我的烦恼和痛苦就能逐渐的被消除、灭尽,我造下的罪业也能逐渐的被消除殆尽。到最后我连善恶、福德罪恶、功德罪业都不会再挂念和执着了,对这个所谓的我都不会再挂念和执着了。我不会再挂念和执着世间一切的事物,我不会再挂念和执着内心一切的念想,我将自己对世间一切的挂念和执着都灭除殆尽了,这样烦恼和痛苦就无法在我的内心中流动。这样我就从世间一切的烦恼和痛苦中解脱了出来,这样我就能证悟解脱的果位。世尊,我会这样回答他们的问题的。”

佛陀说:“舍利弗,你回答的很好!舍利弗你刚才回答的法理可以简要的说成:「任何的修行人,当他们明白了世间的真相、规则后,他们就能明白世间烦恼和痛苦产生的根源,他们就不会有任何的困惑。他们没有困惑后,就不会再挂念和执着世间这个所谓的我,他们就不会认为这个我是真实永恒存在的,他们对世间这个我的挂念和执着灭尽了,就从一切的烦恼和痛苦中解脱了出来,就证悟了解脱的果位」。”

佛陀说法后,就从座位上站起来,进入卧室开始静坐。佛陀离开后不久,舍利弗尊者就对听法的伽拉罗比丘,以及其他在场听法的出家人说:“学友们,当世尊,问我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该如何的回答。但是当世尊多次的问我问题后,我就按着世尊之前教导给我的修行方法去回答他提出来的问题,后来我回答世尊的问题就轻车熟路了,所以我认为法是不可以拘泥于言语的,只要已经开启了智慧,证悟了解脱的果位,就应该按自己实际的真实体悟去回答别人的问题,我之前畏畏缩缩的回答世尊的问题,生怕自己说错了,其实这也是对法的挂念和执着。到后来,我回答世尊的问题,完全以自己的真实体悟来回答,就完全舍离、抛弃了对法的挂念和执着,因为那些修行的体悟都是我自己真实的修行感悟。世尊在问我问题的时候,我好像在与自己对话,自问自答,完全没有之前的那种拘束和担心,也从对法的挂念和执着中解脱了出来。世尊如果问我一天一夜的问题,我就会一天一夜的回答世尊的问题,世尊如果问我两天两夜的问题,我也会回答世尊两天两夜的问题,甚至于世尊如果问我三天三夜、四天四夜、五天五夜、六天六夜、七天七夜的问题,我也将会三天三夜、四天四夜、五天五夜、六天六夜、七天七夜的回答世尊的问题的。学友们,因为我受持世尊制定的戒律,我按世尊所说的法去修行,在修行的过程中我开启了智慧,体会到了解脱的境界,我就按我真实的体悟和修行达到的境界,来回答世尊的问题。学友们,不可拘泥于法,不可挂念和执着法,自己是什么样的体悟,自己达到了什么样的解脱境界,就如实的按自己达到的解脱境界来回答别人提出来的问题。解说的言语、词汇,以及说法的方式这些都是可以根据听法的人或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和变化的,不可拘泥于说法的言语、词汇,以及说法的方式,只要自己说法能够让听法的人明白自己表达出来的法理就可以了,当然如实的对别人说自己真实的修行体会,真实达到的解脱境界。如实的对别人说自己是如何修行达到这些解脱境界、解脱果位的,这个很重要,要简单明了的为别人解说。以听法的人能够听懂来判断说法的好坏。别人能够听懂自己所说的法理,那就是最好的开示、宣说。别人无法听懂自己所说的法理,就算说法的时候用了再华丽漂亮的词汇、言语都没有起到作用,都是很不好、很差的说法。以自己真实的修行体悟,以简单明了能够让人听懂的言语作为自己说法的前提。”

伽拉罗比丘和在座的出家人都异口同声的说:“舍利弗尊者,已经彻底的证悟了解脱的果位,舍利弗尊者说法犹如狮子王在吼叫,让森林中的其他飞禽走兽都为之震惊。我们听舍利弗尊者说法内心被震动开启了智慧,他说要按自己真实的修行体会去说法,不可拘泥于言语、词汇,以及说法的方式。要以自己真实的修行体会,要以听法的人能够听懂自己所说的法理做为说法的前提。我们感谢舍利弗尊者为我们说法,我们明白了对法的挂念和执着也是一种烦恼和痛苦,我们也赞叹世尊为我们说法的无量功德,我们会继续的受持世尊制定的戒律,我们也会继续的按佛陀的正法去修行的。”

同类推荐
  • 大明妖人

    大明妖人

    明朝底层小人物的奋斗史,一个无赖少年的成长经历。
  • 一梦千年之三国

    一梦千年之三国

    残梦新书《岛屿漂流记》已经上传,希望朋友们都能收藏下。新的起点新的开始,希望大家能多多的支持!收藏很简单,点击作者其他作品就能看到残梦的新书!!!谢谢大家的支持!!!!!
  • 大明小贼

    大明小贼

    街头小偷李慕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的明朝成化年间,无法绕开一个普遍的问题。圣人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何为修身?李慕:强撸灰飞烟灭!何为齐家?李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兴大明人丁,颇有压力!何为治国?李慕:窃玉窃香,如窃大国,此小事尔!何为平天下?李慕:那么多问题,很饿了,先去吃点茶叶蛋,泡面先,如此重大的议题,日后再说!且看李慕,错了,且看这小贼如何纵横大明!
  • 三国之帝国系统

    三国之帝国系统

    刘备三顾茅庐,想请出诸葛,不好意思来晚了赤壁之战,看我打爆曹孙刘三家看看宅男如何笑看三国,成就霸业喜欢的话加QQ2036684580
  • 续秦

    续秦

    这不是一个“秦二世而亡”的世界。秦始皇一统天下,得神秘人相助,获《治秦策》,于是大秦国运便增长了二十倍。然而国运再长,终究有结束的那一天。刘德来到这个时代,本想安安稳稳的享受着自己的小日子,却被时代的潮流卷入旋涡之中,大厦将倾,谁能扶之?天若有情天亦老,我为大秦续一秒。
热门推荐
  • 三生三世:且笑红尘

    三生三世:且笑红尘

    曾经她以为他的师父是这个世界上对她最好的人,可是后来她错了!而是杀她父母的人.你还配做我师父吗?当你杀我父母的时候你就不该留下我,她转身离去只留下一抹红影他能寻回她吗?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简介无能,欢迎跳坑
  • 红楼丫鬟

    红楼丫鬟

    杏珍带着上辈子的记忆重生了,这让她即惊喜又有些忐忑;即没有种田储物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也没有倾国倾城的容颜;而且还是个丫鬟命,这也就罢了可为什么自家小姐姓薛名唤宝钗,她身边跟着个丫头叫莺儿;这里是鼎鼎有名的金陵那是不会错的,可我的名字文杏这是那号角色我脑子里好像没印象。
  • 神帝祭

    神帝祭

    我命由我不由天。天若嚣张,我更猖狂,天若弃我,我定逆天。我命由我不由神。神若掌控,我必诛神,神若辉煌,我宁成魔。我要听到天的痛苦,我要看到神的乞求。天会黑,地会灭,负我者,杀无赦!!!
  • 沉香寂寂

    沉香寂寂

    生于考古之家。身为名门之后的女生却拥有一双阴阳眼,是天赋异禀还是暗藏玄机?看似平常的校园却危机四伏。身份迷离的陌生男子究竟是人是鬼...亦或是妖?苍笑:“肖木我要拜你为师!”肖木:“......”苍同学不气馁:“你一身绝技,又常常救我于水火之中,不是道士就是天师。”肖木转过身去,淡定地走了。留下张牙舞爪的苍笑在原地。一段诙谐的校园人与妖的恋情,就此拉开帷幕。
  • 我的爱不曾改变

    我的爱不曾改变

    小奕,一个来自单亲家庭、不相信爱情的混血女孩儿,和妈妈过着简单又平凡的幸福生活。然而有一天,他突然出现,破坏了她心里的平衡。他拥有迷人的外表、显赫的家世、优秀的品质;她只是一个从小失忆、没有父爱、缺乏安全感的普通女孩儿。他们的世界完全不同,真的可以交集吗?渐渐的,他的阳光、直率和真诚终于打动了她。青春的璀璨、初恋的美好让她重获新生...幸福缓慢地前进,波澜伺机而动。当上一代的恩恩怨怨波及到这对初尝爱情甜蜜的情侣,当一个脆弱的少女面临唯一的亲人被诬陷、好友被牵连,她和他又该如何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兽踪

    兽踪

    滚滚尘世,莽莽人间,腐朽黑暗之处隐藏着另一种生物,谓之妖兽,不为常人所觉。少年三生,自幼学道于山中,看守一处万兽窟,终日砍杀,妖兽亦不绝。弱冠之年,却被师傅赶下山来...
  • 灵魂拯救者

    灵魂拯救者

    这是个以武为尊,弱智为奴的世界;这是个贪婪的世界!为了拯救世界免于舍灵珠的残暴,六界派了持有神奇的六位人下人间需找余下的神奇以及灵魂者!世界!全权交给这六个孩子的手中!打闹,顽皮早已是往事!成熟,稳重成为了六人唯一的特征!
  • 在远方

    在远方

    本书收编的还包括早些年写在《湖南作家网》散文栏目的稿件,全部文字分《怀乡》、《美国事》、《杂感》三集。
  • 青少年成长手册(生理篇)

    青少年成长手册(生理篇)

    本书分五部分:交际的基本常识,穿出你的酷,让友谊之树长青,异性之间如何交往,交际成功秘笈。这本书主要讲男女青年在交际时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给青年男女以借鉴,以指点,以些许的帮助,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好好生活,面向未来,可谓青春期男女孩子的百科全书。本书可读性强,集知识与学识一身,是一本尚好的青春期教科书。
  • 平行线

    平行线

    宇凡和邢璨从小就是邻居,父母在同一家公司上班,七年前,父母所在公司H公司发生一起事故,由于宇凡的父亲是项目的负责人,公司为了平息舆论,将责任全部推脱到宇凡的父亲身上。父亲被警察带走接受检查的当天,母亲因为突发病身亡,宇凡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没有即时回家造成的。邢璨他们家领养了宇凡,两个小孩一起长大,一起上学。三年之后,偶然中得知当年父亲的种种罪名本来是有转机的,却因为邢璨不小心将材料替换了。宇凡无法再面对邢璨他们一家,远走美国投奔爷爷,邢璨也被父母送到韩国学习。后来宇凡在设计方面颇有建树,进入W公司,因为公司拓展业务的原因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