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企业老总说过:“作为员工,你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你选择了哪一行就干好哪一行,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工作挑肥拣瘦,拈轻怕重,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干上一点事,生怕别人不知道,做事张扬,这种人在哪里都不受欢迎。”
身为员工,只要手头有工作,就要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它,即使你心中梦想的是更加美好的职业,但是对于手中的工作,一定要以欢快和乐意的态度接受,以虔诚和认真的姿态完成,不是“干一行,爱一行”,而是“干一行,成一行”。
干一行,爱一行,这是当今的职场人最起码的意识,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你才会不断地激励自己。从成为公司一员的那天起,你就该树立起在公司内有所作为的思想。这样,你才能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丝不苟地做好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就社会大环境而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现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想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已经是很难,甚至可以说,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已经很幸运了;另外,人是具有很强可塑性的,无论什么工作,只要用心去做,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乐趣的。只有这样去做,才能比原来想象的干得更好,你会发现,当你干好一项工作以后,机会会频频向你招手的。
美国人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说:“在有生之年,我们都要面临挑战,不倦工作,以期取得卓越业绩。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学有专长,至于艺术和科学的天才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人还是在农村、城市默默工作。然而,任何工作都有其意义。所有于人类有所促进的工作都有其尊严和价值,应该努力不倦地把它做好。如果你是清洁工人,那就像米开朗琪罗绘画那样,像贝多芬作曲那样,或者像莎士比亚写诗那样来扫你的地吧!你的出色工作会使人们共同停下来赞美:看这个扫地人,他的工作做得多么好,他真是了不起。”
你不必否定自己的存在价值。我们周围有许多表现出色的职场人,时常陷入工作坏心情,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自我要求太高,过于追求完美,总觉得没有成就感,这样想不仅于工作无益,反而造成压力。此时不妨稍微把标准降低,尝试多给自己一些鼓励与掌声,只要达到了某阶段的具体目标,就可以让自己休息一下,或是买份礼物送给自己作为犒赏,借此缓减压力,建立自信。
另一方面,不光要干一行,爱一行,更要成一行。所谓成一行,就是一定要干出名堂。俗话说:“365行,行行出状元。”既然工作就要精益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能够成为行业的领头羊,一般来说工作的最终结果都会朝向自己的意愿。这些人不但拥有自信,还会适当地给自己施加压力。为什么要给自己施加压力呢?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挪威渔民出海捕鱼,如果抵港时鱼仍活着,卖价要比死鱼高出许多倍。因此渔民们千方百计想让鱼活着返港,但种种努力都失败了。
只有一艘渔船却总能带着活鱼回到港内,收入丰厚,但原因一直未明,直到这艘船的船长死后,人们才揭开了这个谜。原来这艘船捕了沙丁鱼后,每次都要在槽里放一条大鲶鱼。放鲶鱼有什么用呢?原来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自然四处游动,到处挑起摩擦,而大量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己分子”,自然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这样一来,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同样,在工作中也是如此,要想成长,就要不断地给自己施加压力,这种压力当然是适当的压力,压力过度,也会适得其反。在职场中,一旦选定从事某种职业,就要立即打起精神,不断勉励自己、训练自己、控制自己。在你的工作中保持坚定的意志、凝重的警畏,不断地向前迈进。
当职业和爱好发生冲突时
亲爱的小李子:
我大学学的是行政管理,目前在业界一家很有口碑的乳制品公司任总经办主任。在外人看来我是春风得意,但我总希望从事与文化、艺术相关的工作。我不知道是沿着专业方向走下去,还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另一条职业道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让人难以抉择。
人生的三岔口
亲爱的三岔口:
朱元璋、鲁迅、史玉柱,这几位人物你知道吧?朱元璋开始是当和尚的,最后却成了明朝开国之君;鲁迅最初是学医的,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弃医从文了;史玉柱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现在是巨人集团的总裁。大学不是学习具体知识,而是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或者说,是学习快速检索信息的能力。当专业与职业不对口,二者之间发生冲突时,你需要认清现状,在心理上做一些自我调整。
你要对自己充满自信,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把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抱有合理而坚定的信心。你要正视职业现实,对于已然发生的现实我们不可改变,但我们可以适应。适应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不可或缺的因素,适应会带来各种成长的可能。既然工作了,你就好好地对待自己职业的转换。心理健康的人,勇于向挫折挑战,百折不挠;心理不健康的人,知难而退。所以保持健康、稳定的心理和积极进取的态度很重要。一旦工作,切不能在不对口的郁闷中虚度时光。
我建议你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自己的问题:
1.改行,换个发展领域
好好评估一下业余爱好和能力之间的差距,如果自己真的很喜欢,也能够把职业和爱好很好地统一起来,那么你可以果断地选择改行。很多成功者的案例都告诉我们,成功是和爱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好与职业统一起来更有利于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做出最好的业绩来。
2.尽量把专业和爱好结合起来
行政管理专业的职业发展领域比较宽泛,在职业定位较准确的情况下,可以进入文化产业从事和专业有关的工作。
3.职业与爱好并行
让你的爱好来促进职业发展。可以把对文化、艺术类的爱好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知道,很多成功人士都有艺术方面的特长,这不仅有助于身心的愉悦,也促进了他们事业的发展,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职业和业余爱好分开,让两者都成为生活的支点。
4.职业发展好后再发展爱好
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可以把人生的需求分几个阶段来进行满足,不必强求在职业发展初期就一步到位。每个人的现实情况都不一样,寻找工作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如果人生需求难以一步到位,那么就可以分步骤实施。当然得有个职业发展规划做前提。根据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逐步选择相应的工作,培养相应的能力,具备了较强的实力之后,再转换职业领域,最终把职业发展与自己的爱好统一起来。
5.寻找真正的内心需求
更多的时候,爱好其实只是一种情结。很多时候,自己究竟是不是适合做所谓的喜欢的、感兴趣的职业,内心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可能自己也说不清楚。这时候借助专业机构,通过专业的测评工具及专业的职业需求分析找到自身深层次的需要,并找准最适合的职业发展方向就显得很有必要。
面对专业与职业不符这种现状,有的人会欣然接受现实,重新接触、学习这个领域的知识,有的人则硬着头皮得过且过,希望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开局不顺想辞职
亲爱的小李子:
我去年文秘专业毕业,刚刚找到一份在礼品公司做业务员的工作,但做得很郁闷。上班第一天,公司对业务员的穿着、形体语言、工作语言进行了简单的培训。培训中,我的成绩不错,据此以为自己完全可以独立上岗了,可是第一次单独见客户的时候,我竞被吓得手足无措,引来客户一阵大笑。我觉得自己太没用了,便向主管提出辞职,遭到拒绝。我虽然留了下来,却再也不敢去见客户。昨天,主管安排我去见新客户,我跑到街边的网吧上网,直到下午才回去,向主管撒谎说没见到客户。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我这样逃避总不是办法呀。
我被雷到了
亲爱的雷:
关于你在信中所提到的问题,我想从几个方面和你交流一下:首先,不是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我们需要去适应生活。
你是文秘专业出身,结果你却从事了业务员工作。我想说的是,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不断的变化,使得我们无法按照我们的意愿去支配我们的生活。另外,进入职场,我们需要一个具有“人才市场”的概念。我们要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调整我们自身以去适应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