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发展潜力的人,应以高两层的观点去思考问题,这是要促使上司采纳自己意见的人,特别要有的心理准备。如果仅留意日常琐事,则其能力就会受到怀疑。如果不能培养出站在上司的立场来思考事物的能力,想要使上司接受自己的提案,无疑是空口说白话。
为了要影响上司,使你的建议得到他的认可,必须延伸思考的触角。建议的内容如果仅限于自己担任的工作范围,就显得太狭窄。在自己工作范围,堪称必要或了不起的腹案,但在高层人士的眼中,就未必有同感,不一定能获得回响。上司除了你之外还有其他的部属。
他必须考虑,你的提案对其他部属的工作会造成影响,以及是否妨害了整体的均衡。同时,他也必须考虑公司会有何种反应。
为求建议的内容从任何方面攻击也不动摇,你的思考就不仅要纵向伸展,而且也要横向评估。也就是说,拟定的企划案,必须顾及有关部门及整体的立场。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并从更广阔的视野组合事物的能力叫“构想力”。缺乏构想力,又未考虑到其他有关部门而提出的建议,遭上司反对的可能性很大。以新产品的开发建议为例,上司马上会问:着眼点不错,但是成本要多少呢?你若回答:成本估计是会计部门的工作。这样的回答绝不会令上司满意,因为你的思考没有延伸到有关部门的工作。换句话说,你必须以认真的态度向上司提出建议,才有可能培养出不局限于某一部门,而以整体立场来考虑的方式。
在《内部创业》一书中,作者提供了一些点子,教你如何面对不听你意见的上司。根据他的建议,我整理出下面几个问题。
1.你的想法为什么被否决
当被别人否决,“挫折”是我们最常见的反应。不过,在难过之后,你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回过头认真分析,上司否决你这项企划案的原因。千万记得,这不是在参加辩论比赛,你不会从论点的多少获得分数;这是你提起笔,记下你上司观点的时候。你记得越多,你这企划案起死回生的机会也越大。
2.你能不能用更好的方式,呈现你的点子
我曾见过一个很棒的点子,最后因为负责人在向公司高层呈报时,讲了一个不恰当的笑话,而遭到全盘否决。后来经过不断道歉和沟通,才让这点子复活。太多的点子,是被一些和点子内容完全无关的原因所封杀。所以,不妨问问你的上司,或是其他手握生杀大权的人:“除了点子本身,我还需要加强哪些方面”。
3.你的点子能不能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
把这个点子告诉部门里其他可能赞成这点子的人,然后再请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你上司。当大家都赞成这个点子,他的想法或许会改变。(不过还是要提醒你一句:千万要谨慎行事,别让人家觉得你在上司背后搞阴谋!)
4.你能不能找到别的“靠山”
如果上司仍然不肯接受你的点子,或许别人会有兴趣。问问自己:如果这个点子得以落实,公司里别的部门会不会得到好处?如果会,直接去找该部门的负责人。当然,如果你担心引起“政治效应”,就不能采取这一招,因为这么做等于在扯上司后腿;但是,如果你不怕,这可能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5.你应该放弃吗
有时候,这世界(或者说,那些自以为拥有这世界的人)就是听不进新的点子。如果你已经按照前述的建议做了努力,而上司仍然无动于衷,就算了吧。把精力投入工作,准备下一个新点子。利用这次学到的教训,让下次有更高的成功几率。
上述这些建议,并不能保证你下次就能成功,但是,当你下次从头再来,你将拥有足够的经验。万一还是无效,不妨回想一下这句名言:“若不成功,尝试,尝试,再尝试。若仍不成功,转身离开,没必要傻傻地紧抓不放。”
如何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
亲爱的小李子:
公司经过这两年的发展,有了较大的规模,我们的业务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但老板再三告诫我们,要积极提升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不然,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后果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我不是吓大的
亲爱的吓大:
今天,可以说是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大环境下,社会在转型,经济在转轨;小环境下,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复杂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因此,我们必须具备解决、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否则,就无法应对复杂的局面,也无法有效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当一名员工无法应对复杂的局面,无法有效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时,他就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价值,等待他的只能是被淘汰。你说,这个后果严重吗?
如何提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呢?我想,应注意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1.对复杂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
有的人在遇到复杂问题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将它想得很难解决。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复杂问题都难以解决,也并不是所有难解决的问题都是复杂问题。
你对复杂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如果认识不正确,就会给自己增加心理暗示,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因为我们认为它很难解决的时候,我们就会想方设法从难处人手来寻求解决之道,从而忽略了最容易、最简易的解决方法。
不仅如此,将问题想得过于复杂,想得过于难以解决,还会影响我们解决问题的信心,这无疑会使问题更加复杂,更加难以解决。因此,你在遇到复杂问题时,不要一开始就把它想得特别难以解决。而是不仅要看到它的复杂性,看到它的难度,更要看到在它那复杂性的表层下所具有的简单性本质,以及解决的容易程度。
2.要抓住复杂问题的本质
任何复杂问题都有其本质特征,有其内在规律,抓住了复杂问题的本质,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复杂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这就像汉代桓谭在《新论》中所说的:“举网以纲,千目皆张;振裘持领,万毛自整。”打鱼时,抓住网上的大绳,网眼就张开了;整理皮袄时,抓住领口一抖,毛就理顺了。处理复杂问题,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就等于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也就像打鱼时抓住了网上的大绳,整理皮袄时抓住了领口。
3.学会复杂问题简单操作
复杂、简单是两个相对的哲学概念。复杂问题解决起来未必有困难,简单问题解决起来也不一定就容易。因此,面对复杂问题,我们应该善于运用简单性思维,学会复杂问题简单操作。这种“简单”,并非是把问题简单化,而是揭开问题复杂性的外衣,或由繁人简,或删繁就简,直刺问题的本质。有这样一个故事:
英国一家媒体曾经举办过一项有奖征答活动,题目是:在充气不足的热气球上,载着三位关系到人类命运的科学家。这三位科学家,一位是环保专家,他的研究可以拯救无数因环境污染而面临死亡厄运的人们;一位是核子专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核战争,使地球免于被毁灭的绝境;另一位是粮食专家,他能在不毛之地运用专业知识成功地种植农作物,使几千万人脱离因饥饿而亡的命运。热气球即将坠毁,必须扔出一个人以减轻载重量,让另外两个人得以存活,请问该扔下谁?
问题刊出之后,答案纷至沓来。最后结果揭晓,巨奖得主是一个小男孩。他的答案是:将最胖的那位科学家扔下去。
这道题从表面上看很复杂,但复杂的表层下,却有着简单的本质。问题的本质就是怎样让其他两位科学家存活。小男孩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因此给出了简单而有效的答案。看来复杂的不是问题,而是看问题的角度。
如何分解问题
亲爱的小李子:
我当部门经理不到半年,就被提拔为副总经理,主管的工作十分繁杂。我所在的公司属于成长型企业,发展特别快,现在我每天加班加点,工作量不但没减轻,反而越来越大。每天一上班,我的脑袋里就塞满了各种信息与想法,无法理清,回到家,又睡不着,还是一团乱麻,再这样下去,我非疯掉不可。
要不辞职算了
亲爱的算了:
你的问题,很多职场人都有碰到过,尤其是对于像你这样刚刚担任岗位领导的人,感受更为明显。
以下几个建议或许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1.分解问题和压力
德蕾莎是一位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的修女,她用她的爱心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她救助了几万个被遗弃的人,其中不少是很多人不敢接触的麻风病患者。几万个人,这个数字在许多人眼中称得上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谈到如何创造这一奇迹时,德蕾莎说了“一次只爱一个”的理念:“我从来不觉得这一大群人是我的负担。我看着某个人,一次只爱一个,因为我一次只能喂饱一个人,只能一个、一个……就这样,我从收留一个人开始。如果我不收留第一个人,就不会收留后来的几万个人,这整个工作,只是海洋中的一个小水滴。但是如果我不把这滴水滴进大海,大海就会少了一滴水。你也是这样,你的家庭也是一样,只要你肯开始……一滴一滴。”
在别人看来是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德蕾莎却达到了。只因为她学会了将问题和压力分解,“一次只爱一个”地去做!
许多人就是由于恐惧压力,所以向难题投降。战胜难题和压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善于把大难题化作小难题;将大的压力,分解为小的压力。
2.把心静下来
当一个人无法集中精力思考时,不妨把心静下来。飞行员是最需要集中精力的现代职业之一。他们都说:在起飞和下降的时候,要保持精神的集中是最必要和最困难的。要集中精神,就得使心先安静下来。一旦心静得下来,就做到了一半的高度集中。
在中国古典兵法中,有这样一条:“兵静乃胜”,连用兵都要保持“静”的原则,平常思维如何能不安静?为让心静下来,你可以试着做:
(1)一开始就斩断与问题之外的任何关联,只考虑与主题有关的事。
(2)抑制一感到困难就立即想摆脱的想法。逼自己好好坐下,再集中到自己的问题上来。
(3)用重要感和紧迫感来强化思维。设想一下,如果你必须在两分钟内做一个重要的决定,这个决定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未来的命运。即使你再马虎,此时是不是也该最大限度地集中精力?不多,仅仅两分钟,你得把握这至关重要的两分钟。
(4)学会放松。实验证明:过于紧张也会造成思想的不集中。因此,不妨给自己暗示,如:“不过是想想问题而已,不会死亡,也不会有什么其他损失!”而当思考太紧时,也不妨先放一放,松一口气,再重新开始。
3.分阶段处理问题
所谓分阶段,就是把问题在过程中逐步量化进行处理解决。一个人肯定一次吃不了一头骆驼,但是如果一天吃一点,不要多久也会消灭光。
相当一段时期内,科学家们认为火箭肯定到不了月球。因为经过计算,一枚宇宙火箭要到达月球,自重至少要达到100万吨。按这种重量火箭是不可能上天的。但后来,有人提出“分级火箭”的概念,即将火箭分成几段,当第一级的火箭将其他火箭送到大气层外,即自行脱落,减少重量,其他火箭可以轻松地向月亮逼近。由于分阶段处理,火箭到达了月亮,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分”是一种大的智慧: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解除心理上的压力,也能帮助我们将难解决的问题顺利解决。
如何解决难题
亲爱的小李子:
我是一座仓库的主管。这里的员工流动率太高,高到我每两个礼拜就得做一次新的训练。能试的方法我都试过了,就是无法解决流动率的问题,我渐渐觉得,或许现在的人已经不再想工作了。
流动率抓狂症
亲爱的抓狂:
今天,职场上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有太多人急于求成。然而孑L子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虽然有时候的确需要快刀斩乱麻,但是急着解决问题,有时候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正确的起步》一书针对问题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几点建议:
1.你是在治疗“症状”还是“病源”
流动率高是你所面对的问题,但我怀疑这只是问题的“症状”,一定有别的原因导致高流动率;除非你把原因找出来,否则一切努力只是在缘木求鱼。因此,不妨开始做点调查,在员工之间明察暗访,直到找出令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这些原因可能是主管偏心、待遇太差、训练不足等等。继续查,直到你找出真正的答案为止。
2.你要如何解决问题
这是很困难的部分。当你找到问题症结之后,别急着找出解决方法。相反的,先研究一下问题,看看有哪些可能的选择,请周围相关的人提供建议,然后和他们讨论各种选择的可行性。事前花多一点时间研究解决方法,事后能让你少吃点苦头。
3.你要如何防止问题再度发生
当你评估各项选择的同时,别忘了你可能需要两套解决方法:一套是短期方案,解决燃眉之急,另一套则是斩草除根的长期方案。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千万别让自己只选择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