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守忠是北宋仁宗时期的一个大宦官,自身没有什么才干,却靠着巧言令色、阿谀奉承的伎俩,博得了皇帝的信任。由此,任守忠渐渐涉足朝廷政事,常常做出一些超越他本职的事情,在宫中到处兴风作浪,搞得朝廷乌烟瘴气。
当时宋仁宗没有亲生儿子,因而皇位的继承人的确立成了朝中各方势力关注和思量的重点。任守忠为了自己今后的权势,竟然千方百计地支持一个昏庸无能的王室子弟来继承皇位,以方便自己能够控制和获得权利。
结果后来宋英宗顺利继了位,让任守忠的梦想破灭,于是就非常忿恨英宗,想方设法地挑拨离间宋英宗和不是生母的太后之间的关系,造成英宗和太后的关系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时间一长,朝中一些元老大臣非常担心这样下去会有非常大的隐患,于是大家在一起想办法除去任守忠。不过,想除去这个老狐狸也不容易,任守忠在朝廷上下党羽遍布,稍微有点疏漏就会让事情败露,让事情更加纷繁复杂。
这时候,宰相韩琦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在征得了宋英宗的同意之后,迅速惩治了任守忠。
当时情况紧急,又怕泄漏风声,宰相韩琦首先从宋英宗那里求来了一张空白的诏书,自己先把名字签上,就找到当时的参知政事欧阳修和赵槩(gài)签名。欧阳修看到这是一道空白的诏书,虽然不知道韩琦究竟想干什么事情,但是想到韩琦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好宰相,绝对不会干危害国家社稷的事情,所以只看了一眼就毫不犹豫地签上了名。赵槩因为不知道原因,面有难色,一时下不了笔。欧阳修看到赵槩这种情况,就对赵槩说:“韩宰相这样子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们跟着签名就对了。”赵槩这才签了名。
等到签名完毕之后,宰相韩琦以商议政事为由找来任守忠,让他站在政事堂下,就开始宣布他犯下的种种罪状,对任守忠说:“按罪本该斩首,但皇帝念在多年情分上,从轻发落,即日起贬为蕲州团练副使,必须立刻启程。”
这个时候堂下的任守忠一看是皇上的诏书,以为自己的事情败露,就放弃了抵抗,一味地磕头谢罪。韩琦看到任守忠这个样子,就知道计划已经成功,等到任守忠全部承认罪状之后,才取出空白的诏书,将罪状和派令一起填上。
韩琦在整个处理过程中谨小慎微,在前期密不透风的准备工作之后,给了任守忠致命一击,打得他措手不及,为朝廷去除了一个大蛀虫,也没有造成朝野动荡,可谓是在平静中干了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