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朴字延宁,早慧,很小的时候就如同大人一样说话办事,长大以后博学多识。
当时的辽国皇帝是圣宗耶律隆绪,励精图治,对辽国进行改革,经常在全国寻找贤德的人才。一次,辽圣宗巡视天下,发现有一个叫萧朴的大臣非常善于治理。在他管辖的地方,老百姓们都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大街上每个人都是面带喜悦。看到这种壮观的情况,辽圣宗也非常满意,就召来萧朴询问他是怎样施行政令的。
萧朴听完圣宗的问题,就很谦恭地回答道:“臣下哪里有什么好的经验啊!不过是在炒毛栗子而已。臣下在接受朝廷的任命时来到这个地方,发现这个地方盛产毛栗子,于是就想到,可以发挥这个地区的优势,把这里的毛栗子炒熟,然后卖到别的地方去,这样老百姓也就会有一笔收入。但是我在炒栗子的时候又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把这些毛栗子放到同一个锅里炒,小的栗子熟了,大的还生着;大的熟了,而小的却已经炒糊了。后来就决定把大的栗子和小的栗子分开炒,只要火候掌握得好,都能炒的一样香甜可口。所以后来,臣下就认为办事情,就像炒毛栗子一样,既要分清层次,又要注意火候。除了这些认识之外,臣下就没有其他的能耐了。”
辽圣宗听了萧朴的话,非常高兴地说:“你这哪里是在炒毛栗子,分明是在教寡人一些治国之道啊!”
这番对话之后,辽圣宗非常赞赏萧朴。后来干脆把他调到自己身边。萧朴也没有让圣宗失望,无论是大事情还是小事都能做得恰到好处,最后被擢升到了宰相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