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羊易之等,1892年生于四川乐山“绥山毓秀,沫水钟灵”的古镇——沙湾,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其著作颇丰,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积极从事新文学运动,是继鲁迅之后公认的文化领袖,同时也是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
郭沫若自幼聪敏,四岁半的时候就进入“随山馆”读书,在这里度过了整整八年。他在私塾先生的教育下,读了《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许多古书。因此,在他不到七岁的时候,就能独立创作出一些诗词和对联了。
郭沫若不光学习好,而且十分同情家庭困难的同学。有一天,他外出刚好碰到在乐山太平场读书的好朋友余童生。交谈之中,他发现自己的好朋友脸色忧郁,仔细一问,才知道他因为家境贫寒,交不起学费,被迫退学了。郭沫若心里想,余童生聪明好学,又有远大抱负,如今中途辍学,多么可惜呀!于是,他安慰起自己的好朋友来:“小余,别难过,我去找私塾先生求求情,让他免了你的学费。”说完,当场就作了一副对联,亲自送给了私塾先生。
可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私塾先生接过对联,只是随意看了两眼,就扔到一边不闻不问了。郭沫若急了,就又当场写下一首七绝《怜余童生》:“学海茫茫庭院森,无银不敢拜大成。吾望吾师施恩典,同病相怜应有人。”
私塾先生读了这首情真意切的七绝诗,深受感动,不久就免了余童生的学费,使得他能够继续读书。
郭沫若后来同情广大劳苦大众,又致力于世界和平事业,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