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少年时光是在家乡绍兴度过的。
一天,他在家里读书,外面又传来了平日里经常听到的声音:“屹嚓屹嚓,……呵……磨剪刀呵!”
他觉得磨剪刀师傅的吆喝声非常好听,而且很形象。其中,“屹嚓屹嚓”是磨刀担子前面铁板敲击发出的声音,好像是前奏曲,接着就是磨刀舒服高亢的喊声,前面是一个拖得很长的“呵”字,后面的一个“呵”字又非常短,刚一说出口就刹住了,只有中间的“……呵……”,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鲁迅为了这个问题还请教过许多走街串巷的磨刀师傅,但是他们也不知道这中间的停顿说的是什么意思,因此也不能解决鲁迅的疑问。
对于这个问题,有的磨刀师傅说:“是这样叫的,我们都叫惯了!”
有的磨刀师傅又说:“具体什么意思我们也不知道,但我们这一行世世代代都是这样叫的。”
鲁迅并没有灰心,他从小脾气就非常倔强,而且对什么不明白的事情都喜欢刨根究底。他在心底暗暗发誓:“不查出个水落石出,我是不会罢休的!”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鲁迅从一位长着长长白胡子的老磨刀师傅那里得到了答案。这个老师傅说:“吆喝声音是这样的:‘磨镜呵……磨剪刀呵’!”
鲁迅心里一想:“怎么会是磨镜?”刚想要再去请教老磨刀师傅,却发现他早已经挑着担子,吆喝着走远了。
没办法,鲁迅带着疑问回到了家中,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忽然记起自己以前读的一本古书的内容,这才豁然开朗:原来磨刀师傅这一行,在很早以前不光是要磨剪刀,而且还要磨镜子呢!
现在的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弄脏了,用布揩一揩就恢复光亮了,刻在古代没有玻璃,大家用的镜子都是用铜做得。因为家家户户都有剪刀和镜子,所以就诞生了“磨剪刀”这一行,既要磨剪刀又要磨镜子。后来玻璃做的镜子取代了铜镜,但是剪刀还是要磨的,而那磨刀师傅的叫喊声也就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了。
年少的鲁迅就这么勤奋好学,富于探索精神,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