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思维转向篇
袁安,字邵公,是东汉大臣,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在年轻的时候,袁安继承家学,很快就被举为孝廉,先后任平长、任城县令,对自己的下属十分严格。他的属下对他是既怕又爱。魏明帝的时候,擢升为楚郡太守、河南尹,政号严明,断狱公平,任职十年,因为政绩斐然,在京城掀起了很大的反响,也名重朝廷。
在袁安任楚郡太守的时候,有人问他:“已经去世的内务大臣杨阜忠言直谏,你为什么不从来称赞他是忠臣呢?”
袁安意味深长地说道:“我不称赞杨阜是忠臣也是有我的道理的,像他那样的大臣只能称为‘直士’,不能算忠臣。为什么说他只是一个‘直士’呢?因为作为一个臣子,如果发现皇上的一些行为有不合规矩的地方,当着众人的面指出他的错误,让君王的过失传遍天下,以此来给自己捞得个耿直之士的名声,这些都不是应该有的做法。已经去世的司空陈群人品和学问样样都好,对问题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每次他和其他大臣们见面的时候,从来都不会议论皇帝的过错,只是几十次地上奏章指出哪一些是做错了,哪个缺点必须得改,既有批评,又有建议,而他的同僚们却都不知道,因此后人都称赞陈群是一个德高望重的智者和真正的忠臣。”
可以说,能言者未必能行,能行者未必能言,言而无行不如行而不言。低调处事往往能为自己赢得个好的名声,那些只知道耍嘴皮子功夫的人,往往会被其他人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