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孩子睡得又香又甜,每个父母脸上都会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可是如果孩子赖床不起,上学就要迟到了,相信没有一个家长会笑得出来。
导致孩子赖床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睡眠不足、午睡过久、噩梦干扰。
晚上太晚睡,会造成睡眠的时数不足。从小就应该让孩子在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而且只要就寝时间一到,父母即使还有事要忙,也应该先停下手边的工作,在床边陪着孩子,趁着入睡前的空当和孩子聊聊天、说说床边故事,一方面可以增进亲子互动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放松孩子睡前的情绪。
如果孩子的午睡时间太久,或是睡午觉的时间太接近傍晚,都会让孩子在晚间精力旺盛,到了就寝时间还睡不着,于是间接造成晚睡、睡不饱的状况。孩子睡午觉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要在接近傍晚的时候才让孩子睡午觉。如果让孩子在下午睡得太久或太晚午睡,孩子很容易在晚上变成精力旺盛的小魔鬼,等他筋疲力尽入睡后,隔天早上势必又得花一番工夫才能把他叫起来,所以家长们别以为孩子午觉睡得越久越好。
孩子难免都会做噩梦,除了单纯做噩梦,有很大原因是担心害怕、心理压力或身体不适造成的。孩子做噩梦最常见的原因有“怕黑”、“怕魔鬼”等。怕黑是出自于人类对未知的恐惧,如果孩子因为怕黑而不敢睡觉,甚至还因此做噩梦,不妨在孩子的房里添置一盏小夜灯。夜灯有许多可爱的造型,如果情况允许,让孩子挑一个他喜欢的卡通造型夜灯,在睡觉时有可爱的夜灯散发着微弱光芒陪伴他,会让孩子感到安心不少。此外,家长也可以在就寝前熄灯时,和孩子玩儿光影游戏。让孩子知道原来“暗暗的时候”,透过光线和手势的变化,影子可以变换来变换去。这种游戏可以有效地降低孩子怕黑的心理。
为了改善孩子赖床的习惯,不但孩子必须做改变,家长的心态和处理方式也要有所应对。当孩子养成了赖床习惯时,家长该怎么办呢?
1.让孩子决定作息时间
和孩子讨论就寝、起床时间,也问问孩子喜欢父母用什么方式叫他起床。让孩子自己决定作息时间,可以让孩子知道该对自己的承诺负责。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叫他起床,可以降低此的不愉快。
2.给孩子买一个小闹钟
给孩子买一个小闹钟,让孩子按自己的时间起床,这样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使时间控制到合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经验,但最好不要强制性,要引导孩子分析什么样的时间更合理。作为家长可以把自己起床的时间交由孩子来制定,孩子们会有一些掌握大权的劲头,他们会很有积极性,作为家长可以创造这样的机会给孩子们,既省了自己的精力又锻炼了孩子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3.营造起床气氛
叫孩子起床的时候,随手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或者放些孩子喜欢听的故事CD,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醒宋,缓解被吵醒的不快。
4.睡前准备就绪
睡前要求孩子整理自己的书包,把明天该带的东西都准备好。如果天气寒冷,可以先把隔天要穿的内衣当成睡衣穿,起床后只要帮孩子套上毛衣、外套即可。这么做不但可以避免孩子在穿脱之间受凉,也可以减少起床后的准备时间。
5.理清优先顺序
家长起床后,先把自己的问题都处理好,再叫孩子起床。这样家长就不用一边急着处理孩子上学前的准备,一边还要忙着整理自己上班前的琐事。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只要家长一急躁,亲子之间很容易会产生摩擦。所以先准备好自己的事,或是以孩子为优先,都可以减少时间。
6.提早起床发泄
如果孩子有严重的表现——只要一被吵醒就会大哭大闹,而别的方法都不管用时,家长只好提早叫孩子起床,先让他发泄一顿再说。在他哭闹的时候,家长不用去责骂他,试着让他一个人宣泄情绪,等他闹够了,先安抚他,再去做出门前的准备工作。
7.采用奖惩的手段。
如果孩子能在一星期或一段时间按时起床,家长就可以给孩子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这样孩子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做好这件事。而如果孩子不能按时起床,或起床时哭闹,家长可以事先和学校的老师讲好,双方配合。家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或者干脆请假晚上班,故意让孩子迟到,迟到后老师就可以配合家长给孩子一点小小的惩罚,让孩子为此付出一点儿代价,这样就会促使他去好好表现。
8.给孩子放松的空间并养成原则观念
平常,无论孩子怎样哭闹,该起床时必须起床,并且要告诉孩子,现在我们必须起床了,否则上班就迟到了。但到了星期天,你就可以陪着孩子睡个懒觉,并且要告诉他,因为今天是星期天,所以我们可以不起床。时间一长,孩子就知道,原来只有星期天,才可以睡懒觉,而其他时间必须按时起床。
教子点拨
一些家长用最老的办法解决孩子赖床的问题: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有时自己不休息,而是等到时间了叫孩子起床。其实这种方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且会使孩子养成一种依赖心理,做父母的往往还要因此而落下埋怨。最明智的做法是,想办法让孩子自觉地起床。